二仁溪

二仁溪台湾话),位于台湾西南部,属于中央管河川,旧名为二层行溪台湾话),取自中下游聚落名。亦为高雄市台南市的界河,源于高雄市内门区内兴里山猪湖山(海拔460公尺)[1],主流长度约63.20公里[注 1]

划清南高市界的二仁溪出海口(台17线摄)
二仁溪
二仁溪出海口与高雄茄萣,左上隔河为台南市湾里(2006年)
别名二层行溪
流域
流向台湾海峡
源头 
 - 位置台湾高雄市内门区木栅里山猪湖山[1]
 - 海拔460(1,509英尺)
河口台南市南区湾里与高雄市茄萣白砂仑
面积350.4平方(135平方英里)
流经国家 台湾
本貌
长度63.2(39英里)

简介

二仁溪上游(位于高雄内门观亭里内南里之间)

二仁河段又有不同的名称,上游在岗山头以上称为分水溪,中游称为冈山溪,其中下游称为角带围溪,下游才称为二层行溪或二赞行溪。出海口原来向西南经刘厝出海的主河道,在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因暴风雨,出海口转向改道西北由高雄市茄萣区白砂仑北方入海。主要支流有三爷宫溪、深坑子溪、港尾沟溪、松子脚溪及牛稠埔溪;流域面积达350.04平方公里。荷治时期称为清水溪(de Verse Rivier,英文意思:the Fresh River)[2]

历史

二层行溪在早期十分清澈,因当时制糖繁荣聚落二层行而得名。日治时期兴建之车路墘糖厂(现仁德糖厂,已停工,糖厂大烟囱和厂房等设备尚存,目前是「十鼓文化园区」)之厂址,亦在其支流三爷宫溪畔。1960年台湾省政府整理全台河川名称,取流经台南县仁德乡归仁乡(今台南市仁德区及归仁区)之典故,易名二仁溪[3]

污染

中游流域在1970年代以后至2000年代初期,是专门处理废五金回收与提炼的工厂聚集地。这些工厂使用不少有毒的酸性化学溶剂,且未做污水处理即将废水都倒入二仁溪中;在岸边也堆积不少电子废弃物(如印刷电路板电线),导致二仁溪河水污染相当严重,被废五金工业废水污染了30多年,旧有「台湾的黑龙江」之称;加以其支流三爷宫溪流域中,有大量的养猪场排放废水,其污染程度包括下游到上游,都呈现重度污染的黑色,溪水流动缓慢,是台湾三大污染河川最严重的,同时也是全世界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川。下游的稻米和养鱼业依然因溪底沉积的重金属受到污染,陆续传出不少销毁、污染和居民传染病的新闻,包括出海口养殖牡蛎变成绿色,出现「绿牡蛎污染事件」。其污染程度的严重性,甚至由CNN做出专题报导『名闻国际』。

2001年6月28日,郝龙斌时任前任环保署长,于台北召开记者会,明确下达指示动员各相关单位,该年6月底前,要完成台南县、市强制拆除二仁溪沿岸违法熔炼厂的任务[4]

整起行动总共动员700名警力强制拆除位于台南市二仁溪流域的熔炼业,在台南市共计拆除57家的非法工厂,在拆除行动结束后,台南市环保局持续配合严密监控与稽查,防止熔炼业者死灰复燃。随着政府实际作为,三十年来的空气污染终于得到舒缓,二仁溪下游污染也大幅削减,进一步改善二仁溪河川水质,生态亦随之日趋丰富[5][6][7][8]

作家刘克襄曾撰文描述他与知名灵长类学者珍古德于二仁溪溯河之旅的过程,文章中对于二仁溪丰饶的自然生态景象多有赞赏,认为二仁溪会出现丰饶的自然生态景象,表示溪流环境保持某一程度的清洁,底栖动物诸如弹涂鱼、招潮蟹等才可能多样,进而吸引大量鸟类到来。[9]

二仁溪溪水时常绿中带墨,溪中污染严重而呈现优养化现象,致使水中缺少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二仁溪上游流经内门养猪区、田寮牛羊牧场、阿莲鸭寮,而下游又有废五金处理厂排出含重金属的污水。容纳如此多种高浓度污水,二仁溪水质兼具黑、臭、毒。自然生态几乎已经破坏殆尽。据说过去南萣桥下是泛舟垂钓、赏落日的天堂,河畔淤泥上遍布红树林招潮蟹弹涂鱼等构成特殊的生态环境。而今一切已成往日云烟;目前只能看见桥东侧沙滩上杂草一片 ,间许有燕子飞梭而过,白鹭鸶静立水泽。而桥梁西侧淤泥已被人们开辟成鱼塭。

三爷宫溪是二仁溪各支流中污染状况最严重者,整条河段从上游至下游皆饱受沿岸(永康区、大社区)上百家工厂排放工业废水之长期严重污染,自1976年之后,就已经是「声明死亡」、几乎毫无生命力可言之严重污染的脏臭河川。嘉南农田水利会也被迫从此停止抽取三爷宫溪溪水来灌溉农田迄今。三爷宫溪溪水经常呈现深黑色或深咖啡色、橘黄、橘红、紫红色等布满工业废水油污的七彩颜色,流速缓慢,而且臭气冲天、水族几乎完全绝迹,水质之脏臭程度经常远比二仁溪还差。

流域

二仁溪发源地位于高雄市内门区山猪湖山(海拔460m),属于内门丘陵山区,是阿里山山脉最南端在高雄市境内的余脉,故二仁溪和台南市其他四条中央管河川,均属于阿里山山脉水系

二仁溪流域所包含的县、市之区域为2市及12区,同时也是现今南台湾台南市高雄市二大直辖市之界河。

  • 注1.台南市龙崎区境内,是二仁溪中游右岸支流松子脚溪的中、上游流域,松子脚溪中河段称为坪溪,上河段成为苦苓脚溪二仁溪主流未流经龙崎区。

水系主要河川

  • 二仁溪
    • 三爷宫溪
    • 港尾沟
      • 六甲溪
    • 文贤溪
    • 深坑子溪
      • 龟洞溪
    • 松子脚溪(番社溪)
    • 牛稠埔溪
    • 打廍溪(打鹿埔溪)
    • 牛埔溪
    • 番子盐溪
      • 许大湖沟溪
      • 茄苳溪
    • 脚帛寮沟
    • 壁沟
    • 东门溪

主要桥梁

日治时期(1921年)所建的旧二层桥,是当时纵贯线(今台一线)上的桥梁,曾在二次大战中受损[10],2014年12月8日决定登录为台南市的历史建筑[11]。图中后方为水道桥与台一线二层行桥。
台铁二层行溪桥
台三线二层桥,位于高雄内门区
内门区日本时代的二层桥遗迹(该桥原为吊桥)

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

相关条目

注释

  1. 河长系依据经济部水利署表12 台湾地区之河川─中央管河川,该单位水利橱窗治理计划- 二仁溪所示河长亦相同,但水利橱窗另一网页让我们看河去(重要河川)- 二仁溪河长则标示为61.20公里

参考数据

  1. .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2. 热兰遮城日志第一册,台南市政府
  3. 台湾省政府公告(49)10.8府建水字第七四九五六号. [201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4. .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5. .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6. 吴振福、李锌铜、周宗祯、郭先盛. . 【2001-06-30/联合报/3版/焦点】 (联合报). 2001-06-30.
  7. 郭先盛. . 【2001-12-24/联合报/17版/省市新闻】 (联合报). 2001-12-24.
  8. 朱淑娟. . 【2005-03-11/联合报/A5版/话题】 (联合报). 2005-03-11.
  9. .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10. .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蒋谦正. . 中华日报. 2014-12-09: B3.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