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王
关于卑南王的说法拥有两种,第一种为荷兰人所称“卑马巴的国王”(Pimala Pinarai),第二种为清治时期的比那赖(Pinadray)。
卑马巴 Pimaba 卑南八番 卑南八社 后山七十二社 | |||||||||
---|---|---|---|---|---|---|---|---|---|
未知—1897年 | |||||||||
地位 | 卑南族酋邦 | ||||||||
首都 | 卡砦卡兰部落 南王部落(滑地战役后) | ||||||||
常用语言 | 卑南语(官方)、阿美语、排湾语、台语、客语、荷兰语 | ||||||||
族群 | 卑南族 阿美族 排湾族 撒奇莱雅族 汉人 | ||||||||
宗教 | 卑南族神灵信仰 | ||||||||
类型 | 跨部落联盟 | ||||||||
组成部落 | 南王部落 卡砦卡兰部落 射马干部落 利嘉部落 大巴六九部落 下宾朗部落 美农部落 初鹿部落 温泉部落 | ||||||||
政府 | 酋邦制 | ||||||||
• 元代 | 马加特 | ||||||||
• 清初 | 文结 | ||||||||
• 清初 | 比那赖 | ||||||||
• 清末 | 陈安生 | ||||||||
• 清末日初 | 姑仔佬(末代卑南王) | ||||||||
历史时期 | 史前 - ? | ||||||||
• 创建 | 未知 | ||||||||
• 太巴塱战争 | ? | ||||||||
• 滑地战役 | 1647年(?) | ||||||||
• 知本利嘉之战 | 1887年5月 | ||||||||
• 大庄事件 | 1888年 | ||||||||
• 雷公火之役 | 1896年5月 | ||||||||
• 终结 | 1897年 | ||||||||
| |||||||||
今属于 | ![]() |
文献
《台湾通史》(1920年):宣称「唐贞观间,马来群岛洪水,不获安处。各驾竹筏避难,漂泊而至台湾……而统一为卑南王」[1]。
前期
比那赖
又称卑那来(Pinadray[5]或Pinaday[6]),为东台湾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虽其出身及生平皆有所争议,但因其助清朝官兵阻饶林爽文余党自浸水营古道逃到台东有功,受乾隆招待至北京,并获得「卑南王」之称号[7],而其所统辖之区域则称为「后山七十二社」[8]。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 |||||||||||
---|---|---|---|---|---|---|---|---|---|---|---|
史前时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 |||||||||
明郑时期 1661-1683 |
|||||||||||
清治时期 1683-1895 |
|||||||||||
日治时期 1895-1945 |
|||||||||||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 |||||||||||
其他台湾系列 | |||||||||||
![]() | |||||||||||
生平
比那赖是卑南社人,约生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属于卑南社传统六大氏族之一的拉拉氏族(Raera)。其父加六赛曾为傀儡山总社之第17任总头目,而母亲则是出身于太麻里的西路古。比那赖善于经商,成年后,以进入婚(Musabak,即汉人所称入赘)之方式,进入今屏东县之平埔族马卡道族(Makatao)的大木连部落(Tavolia)(即今水底寮),沿着浸水营古道至西岸的水底寮开设交易所,一方面贩售东部特产,另一方面则买进卑南人生活必需品,因而经商致富[5][6][7]。
农业方面,比那赖将汉人耕作技术、器具、稻种及家畜禽引进东台湾,因而增加卑南族农产量[7]。为追念此事,陆森宝于1964年将西洋民谣改编谱上词,作成「卑南王」,歌词即提及先祖比那赖教族人耕田、插秧,并开辟道路、树立传统[6]。
补充
根据余饶理(George Ede)于1890~1891年的《长老会信使》中记载,曾有一位东福尔摩沙国王(可能为比那赖),其王宫位于卑南。后来知本人将卑南征服,最后都被卑南人同化,最终阿美族人来了,他们立即就成为知本人的属民[9]:342。
受封为王
根据民间传说,由于比那赖率领东部七十二社协助清朝政府歼灭林爽文余党,故受乾隆封为「卑南王」。然而,据史料纪载,当时的乾隆封赏之官位最高只达到「六品顶带」 ,与民间口传所言之「受封为王」出入甚大。此外,原住民社会中本无「王」的概念,但却为原住民误传为受封得「王位」。
后期
陈安生
汉人陈安生入赘卑南,成为比那赖(Pinadai)后裔西露姑(Siruku)的丈夫,因婚姻关系及其能力,后成为卑南社之头目。1874年5月,渡台办防钦差大臣沈葆桢派遣袁闻柝搭轮船前往前来招抚,陈安生等随袁同知到郡,表示社众皆愿归化[11]。
也因为汉人和清朝官方势力进入台东平原、以及如鸦片、瘟疫等社会问题影响,卑南王的统治力量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衰落,联盟内的各部落逐渐摆脱了卑南王的控制,造成如1885年的知本利嘉之战等内部冲突,盟主制度趋于瓦解。而在知本利嘉之战结束十几年后,卑南王终于走入历史[12][13][14]。
参考数据
- 连横. . 五南出版社. 2017-05-25 [2021-11-15]. ISBN 9789571191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施添褔. . 台东县政府文化局. 1963 [2021-11-15]. ISBN 9789570286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 林志兴. . 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 台湾原住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大辞典. [2019-05-14].
- 币原垣,〈卑南大王〉,《南方土俗》第一期卷,1931
-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6).
-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 . [2019-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 费德廉、罗效德 编译.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2006-12 [2021-11-25]. ISBN 97898682416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台湾原住民数字博物馆. [201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 宋龙生. .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8-12-01 [2021-03-31]. ISBN 97895702314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 陈文德. . 台东县政府文化处. 2001-10-01. ISBN 9570291494.
- 刘克襄. . 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 1992. ISBN 9575961773.
- 林志兴、巴代. . 耶鲁出版社. 2016-11-04 [2022-10-24]. ISBN 97895783239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 姜柷山、孙民英、林娜铃,《台东南王社区发展史》,台东县台东市南王社区发展协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