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
贞
贞观
| ||
政权 | 唐朝 | |
君主 | 太宗李世民 | |
历时 | 23年 | |
![]()
|
---|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出处
贞观一词出自《周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韩康伯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孔颖达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陈梦雷浅述:「观,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
改元
大事记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提升农业生产力,以配合租庸调法。在政治方面,唐太宗在隋朝的基础上,确立三省六部制,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明确划分三省职能,并以三省的首长为宰相,务求集思广益。此外唐太宗还定期举行科举,提拔优秀人才。军事及外交上,唐太宗于即位之初击败突厥入侵,定立渭水之盟,其后更攻破东突厥,占领北漠,威震四方,被外族冠以「天可汗」之名,并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把文成公主远嫁吐番。此外唐太宗留心吏治,裁汰冗员。唐太宗重视人才,不计前嫌,以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贤臣,助理政务,并鼓励群臣直谏。令唐朝在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公元649年)国力极速提升,史称贞观之治,并为其后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纪年
贞观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公元 | 627年 | 628年 | 629年 | 630年 | 631年 | 632年 | 633年 | 634年 | 635年 | 636年 |
干支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贞观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公元 | 637年 | 638年 | 639年 | 640年 | 641年 | 642年 | 643年 | 644年 | 645年 | 646年 |
干支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贞观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
公元 | 647年 | 648年 | 649年 | |||||||
干支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引用
- 读音参见《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等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98页。
- 刘昫.
. 维基文库.「贞观元年春正月乙酉,改元。」
- 欧阳修.
. 维基文库.「贞观元年正月乙酉,改元。」
- 司马光.
. 维基文库.「〔贞观元年〕春,正月,乙酉,改元。」
- 刘昫.
. 维基文库.「〔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太宗崩。……六月甲戌朔,皇太子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永徽元年春正月辛丑朔,上不受朝,诏改元。」
- 欧阳修.
. 维基文库.「〔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有疾,诏皇太子听政于金液门。四月,从幸翠微宫。太宗崩,以羽檄发六府甲士四千,衞皇太子入于京师。六月甲戌,即皇帝位于柩前。……永徽元年正月辛丑,改元。」
- 司马光.
. 维基文库.「〔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有顷,上崩。……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赦天下。……永徽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改元。」
参考文献
- 徐红岚,《中日朝三国历史纪年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ISBN 7538246193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 中国青年网
前一年号: 武德 |
唐朝年号 627年-649年 |
下一年号: 永徽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