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思齊

顏思齊1586年—1625年9月),振泉,一字樞泉漳州海澄[2],精通武術,為人豪爽,廣受敬重。17世紀東亞知名的武裝海商,曾為方便經商馬尼拉受洗天主教徒教名為伯鐸(Pedro),故當時以Pedro Chino而知名。曾以臺灣作為基地,是早期登陸臺灣漢人。可能是倭寇海商甲必丹李旦的副手。

顏思齊
出生1586年
大明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海澄县
逝世1625年9月(38—39歲)(明天啟五年九月[1]
荷屬福爾摩沙北部地方會議區諸羅山
国籍明朝
信仰天主教
海盗生涯
昵称中國彼得
(荷兰文)[2]
(西班牙文)[3]
类型海盗
头衔武裝海商集團首領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顏思齊
注音
台語羅馬字
西班牙语

人物生平

顏思齊在正史中的紀錄 後有學者找到崇禎八年(1635年)盧化鰲所著《太史李公居鄉頌德碑記》,其中提到:「自天啟壬戌以後,紅夷與海寇顏思齊交訌……」以及明代官書《崇祯长编》載:「初,海寇鄭芝龍先從海賊顏樞泉;樞泉死,遂有其眾。」根據這些記錄,認為顏思齊真有其人;西方文獻所記載「」,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等史料判斷,認定就是顏思齊,顏思齊是李旦的二把手,負責李旦在台灣的活動和實際運作李旦的武裝集團[4]:98-102[5]

目前關於顏的資料多來自具有小說性質的江日昇台灣外記》。該書描述,顏思齊其實在明朝時是具有非常龐大勢力的,顏思齊精於武藝,早年因遭宦家之辱,殺其僕人而逃往日本,以裁縫為生。在日本數年之後,家境逐漸富裕,又仗義疏財,廣交豪傑,號稱日本甲螺(頭目)。當時的華人至日本經商,多至長崎,而長崎的華商之中,又以福建泉州晉江人的船主楊天生與顏思齊最要好。因見當時的日本江户幕府文恬武嬉,暮氣沈沈,顏思齊遂與楊天生、鄭芝龍李德洪升陳衷紀等二十六人結拜,預備造反。結果事情敗露,出亡海上,陳衷纪建議逃往台灣。

不過上述顏思齊密謀推翻日本幕府政權的傳說,史界多認為係小說筆法,不足採信;除無任何史料佐證,其情節也不吻合日本正史江户時代以來,原本以平户離島為集散地的日本對外貿易,漸漸不能再由松浦家等地方勢力壟斷;掌握日本中央政權的幕府當局開始整頓對外貿易,推行朱印船(特許貿易船)制度以掌控貿易通路,又對西洋人,以及為經商而到日本的華人之活動範圍加以限制,致使華人海商集團在日本不再有利可圖。由此觀之,日本政治權力結構的變化可能才是顏思齊等人離開日本的原因。而康熙年間的鄭亦鄒記載,顏思齊因為聚眾勢大,遭幕府懷疑對己不利,被逐出日本。

來台

清治初期之後的文獻,開始出現1621年顏思齊引入留日漢人與日本人海商或海盜前往台灣的記載,另有記載為1624年。相傳顏思齊領十三艘船隻來到臺灣魍港巢居,開始海上為盜。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前往澎湖築城,明軍出兵包圍對峙,為解決長年嚴禁出海影響海上生計,留日的李旦1624年引介公司來到台灣,在台同夥顏思齊集團即與公司合作,懸掛親王旗以公司名義進行海上私掠前往荷蘭交戰敵國西班牙葡萄牙控制的馬尼拉澳門貿易的船隻,並與公司平分所獲,隨後集團亦與公司合作引進漳泉貧苦人民渡台從事開發,由公司提供資金、農具、牛隻,集團引介人力,為漢人開拓台灣之始。明鄭及清初的「諸羅外九莊」相傳留有顏氏開墾的遺跡。

1625年9月(翁佳音認為是10月23日),顏思齊於諸羅山(今嘉義)打獵途中染傷寒病逝,另有遭原住民擊殺、遭荷蘭人砲擊海盜時傷重致死等其他說法,得年37歲。顏思齊死後,所部歸於年方22歲的鄭芝龍統領。[4]:101-102其墓位於台南市白河區內角里將軍山(現今陸軍南測中心營區內)。

登臺據點

顏思齊在台灣巢居的據點,依《臺灣通史》載:「北港一名魍港,即今之笨港,地在雲林縣西」,認為在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然而台灣史學界普遍認為魍港是今嘉義布袋,與笨港是不同的兩地。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初期,1950年代突然出現顏思齊墓、顏思齊在台灣的據點為現今雲林北港鎮、水林鄉一帶的說法,1970年代又突然出現十寨地點的說法,而該等地點在17世紀初仍在海中或是海邊的沙汕,無法居住。在此之前原本當地流傳的是荷蘭人如紅毛路、紅毛井等傳說,水林鄉內有兩口七角井分別位於水北村(中七角井)和被稱是「洋毛港」的車港村,七角井是利用拱橋推砌的特殊工法,以及獨特建材紅磚所建造。台南市政府2020年整建赤崁樓園區,意外出土一口古井,工法與水林鄉內的七角井雷同,由於赤崁樓一帶有荷治時期普羅民遮城、清代台灣縣署與周邊附屬機關等許多重要文資,使遺址出現受到重視。也獲得水林鄉民及雲林縣政府的認同,認為有助於顏思齊開台史實的考證,讓「台灣第一庄」的水林鄉歷史地位更加明確。[6]

荷蘭古地圖將Poonkan(笨港)及Wanckan(魍港)分別標示[4]:111,因此笨港並非魍港(今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而史書上的北港也非今日的北港[7][8]。現今布袋鎮好美里居民,流傳顏思齊在此上岸的故事[4]:112,學者黃阿有推斷,顏思齊的據點應在魍港,並提出以下證據[4]:115

  • 《讀史方輿紀要》提到北港在澎湖東南,但是笨港在澎湖東邊,魍港才在東南方。
  • 笨港是清朝乾隆年間才改稱北港。
  • 笨港是台灣荷西殖民時期時引進漢人新開發的聚落;魍港從16世紀中葉就一直是海盜的巢穴,荷蘭統治時已是漢人的大聚落。

註釋

    參考文獻

    1. .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2. . 台灣大百科全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3. Jose Eugenio Borao. .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09-10-01: 138– [2013-12-09]. ISBN 978-962-209-08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5).
    4. 黃阿有. . . 2003-03.
    5. 湯錦台. . 果實出版. 2002: 頁120–121.
    6. . 聯合新聞網.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7. 陳宗仁. (PDF). 漢學研究. 2003-12, 21 (2): 249–278 [2013-08-19]. ISSN 0254-446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0-04)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
    8. 陳宗仁. . 台灣史研究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2020-09, 27 (3): 1–42 [202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0).
    • 清‧江日昇. .
    • 方豪. . 台灣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三年.
    • 連橫. .
    • 王必昌. . 175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