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道格
包道格(英语:),美国政治人物、外交官,曾在1986年至1993年间担任罗纳德·里根与老布希总统的国家安全局官员、总统行政办公室特别助理。亦曾在2002年至2006年间,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2] 。卸任AIT处长后,他在2006年至2008年间成为摩根大通国际副总裁;目前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负责亚洲计划的募款事务,亦是亚洲基金会的理事[3]。
包道格 | |
---|---|
![]() | |
原文名 | |
出生 | -![]() |
国籍 | ![]() |
教育程度 | |
职业 | 外交官 |
经历
|
1990年代中期,包道格成立了亚太政策中心,主办些会议并发布有关美国在亚洲政策的报告,有人指控该中心「不像智库那样运作,更像是高端谘询公司甚至游说公司。根据前雇员的说法,该中心的工作几乎完全是为了满足其政府和企业资助者的需求」。在包道格获提名为美国在台协会处长之前,关于该非营利组织地位的滥用被进行了大量讨论,并因此推迟了他的任命。[4]
包道格被部分人士质疑是美国的亲北京派,并在他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时就受到讨论;2006年他被撤换前,国务院上级评鉴报告质疑他表现欠佳、无法使美国政府正确了解台湾情势、让美方难以平衡看待台湾的各种发展,AIT在包道格强悍领导下,不同意见无法上达,士气非常低落,而且很多台湾人不欢迎包道格。[5]
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投票前两天,包道格接受《中天新闻》访问,公开支持马英九连任并批评时任民主进步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被质疑干涉台湾内政,导致AIT紧急澄清其发言并非美国官方立场,《纽约时报》称是前外交官在摇撼台湾。[6][7]
评论
据维基解密公开的2006年美国在台协会发给美国政府内部的一则电文显示,包道格叙述,当时台湾的民主进步党政治明星蔡英文的年龄,而且单身、没有小孩,能说一口极好的英语[8]。前中华民国外交部长陈唐山表示,包道格说在台湾透过高尔夫球叙了解台湾的政经情势,但因为民进党人士较少打高尔夫,只能找国民党的人来打,所以讯息都来自国民党,难免会有国民党的观点。[9][10]
2012年1月12日,包道格接受中天新闻专访时称,美国政府认为蔡英文提出的台湾共识完全不具有可行性,2011年蔡英文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对两岸关系的保证过于空泛,让美国政府无法安心;包道格认为,台湾共识无法成为增进两岸关系的实质性进展的基础,台湾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形成一个统一观点的共识,九二共识才符合美国利益[11]。包道格指出,如果蔡英文在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胜选,「美国将会很快地送来一个高层代表,试图再传递消息给她,要她维持现状,而且要她找出超越她在竞选期间所承诺的方式来维持现状,给美国一些信心,显示她可以处理两岸关系」[12]。
2012年1月13日,民进党发言人陈其迈批评,包道格在中天新闻专访中的言论是中国国民党「拙劣的选举操作」让台湾人误信包道格代表美国政府;民进党发言人萧美琴则称,民进党与美国政府官员联系,获得美国政府立场一致的表述,就是尊重台湾民主、不会偏袒任一方;美国在台协会发言人万德福(Christopher Kavanagh)说,包道格「是一个美国平民,发言不代表美国政府」,「我要强调:台湾将举行总统大选,不论哪位候选人当选,美国政府都可以接受」;民进党邀请到台湾观选的前阿拉斯加州州长法兰克·穆考斯基则批评,包道格说的那句话是不负责任、对台湾选民不公平;包道格则在拜会中华民国经济部后澄清,「我没有介入台湾选举」[13]。
2014年2月12日,包道格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说,民进党要求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郁琦在王张会中不得谈政治议题、不得呼应一个中国框架,但王张会中双方都重申九二共识;如果不能谈九二共识,或者不能谈九二共识中蕴含的一些想法,就无法处理两岸政策;美国将持续关注民进党内部的辩论,看民进党在2016年选举之前如何处理两岸关系[14]。
2014年8月27日,《新台湾新闻周刊》发行人詹锡奎(老包)说,陈水扁政府「扁邱现象」(陈水扁与邱义仁)被「权力的水杯」冲昏头时,不知天高地厚,与时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的包道格交恶为敌,种下日后陈水扁被天罗地网的艾格蒙联盟包围及揭发巨款汇海外业障,陈水扁身败名裂,也连累日后的民进党:「每逢总统大选,包道格必运用影响力打击绿营。」他还说,初始他曾试图提醒陈水扁,替邱义仁修补与包道格的关系;陈水扁却只听信邱义仁之语,对包道格表示不屑,说包道格是亲中的「红军」;他回说「你管他什么军,他就是代表美国啊……」,但陈水扁一副胸有成竹、不想再谈的表情[15]。
2014年10月28日,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说,有民进党立法委员指控他与包道格的发言有「挺国民党」立场,他要进一步了解「民进党朋友」说了什么,但他从未试图告诉台湾选民如何投票;他自嘲,如果他与包道格的发言能影响台湾选举,「很适合政治科学家好好研究」[16]。
2015年3月,包道格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针对两岸关系的谈话,显示九二共识与一个中国是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底线,是间接向蔡英文喊话;当时蔡英文表示“听到了”,但她又说,民进党有跟美国政府查对过了,卸任官员的话都不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2015年11月20日,包道格在《大公报》的专访中谈及此事,他耸耸肩、一笑置之,暗讽蔡英文缺乏对国际政治的认识;他重申,美国在亚洲的国家利益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美国希望看到两岸的稳定和秩序[17];另外,西方主流学者和智库持续误判中国大陆,已经成为西方学者反思的内容之一,“中国崩溃论已成笑料”[18]。
2016年11月,包道格出席2016年凤凰财经峰会并接受凤凰网财经频道专访,他首度披露,“对中国某些产品征收45%的高额关税,是美国实行已久的一项政策,很正常”,从小布希到欧巴马都是如此,“不足为奇,也不激进”;记者问,这个45%的关税是不是早就有了;包道格笑答,“何止45%!有些中国产品还被征收过550%的关税”。包道格直言,他早就觉得美国拒绝加入亚投行是大错,“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在亚投行的问题(与中国)大打一场。亚投行对我们是好事,有更多的钱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何不好?”但包道格不认为美国总统当选人唐纳·川普上任后会推动美国尽快加入亚投行:加入亚投行需要一次性交一大笔钱,然而川普上任后的美国会在基建上投入不少钱,“现在不是美国加入亚投行的好时机”。包道格说,美国可以不加入亚投行、但投资亚投行的项目,就像日本没有加入亚投行、但有投资亚投行的基建项目,“日本政府的钱也进入了亚投行,美国也需要参与到亚投行中”[19]。
2016年12月19日,包道格访问台湾并获行政院院长林全接见;包道格认为,川普上任美国总统以后,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推动美国与各国双边经贸协定,反而对台湾更有利,蔡英文政府应该让美国政府知道优先与台湾咨商可获最大利益,台湾的经商法规应持续松绑改革[20]。
2017年2月10日,川普在电话中向习近平表态(川习通话)尊重一个中国,包道格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葛来仪接受中评社专访评论此事。包道格表示,不会再有另一次英川通话,「我怀疑台湾会欢迎进一步打乱平静的现状」,他甚至认为川普可能自认已使用一中作为谈判筹码。关于《金融时报》报导称川普表示会尊重1992年台海两岸达成的“外交方程序”,葛来仪说,川普没有提到九二共识,那位记者把概念搞错了;包道格说,那位记者因不熟悉一个中国政策争端的历史而表达有误,川普与习近平没有讨论九二共识或类似的东西[21]。
2018年12月15日,包道格接受《中国时报》专访时称,美国在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让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感觉支持民进党,这样「并不明智」(unwise);选后他曾致电台海问题专家,这位专家说,不要低估台湾人的智能;「台湾从支持民进党让他们在地方和总统大选大获全胜后,现又摆向另一边」,表态一事对美国没好处。包道格认为,「川普不那么重视台湾,他较重视贸易等问题,且难预测」,这是台湾必须认清的[22]。
参考文献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包道格 |
- . 美国在台协会 - Press Release. 美国在台协会. [201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Expert Biography, [201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6)
- . [201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2).
- http://www.tnr.com/article/pacific-whim
- . 苹果日报. 2005-09-08.
- . 新新闻. 2012-01-19 [201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 . TVBS新闻. 2012-01-13.
- . [201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WikiLeaks PlusD.
- . 华视新闻. 2018-06-12.
- . 前卫出版《陈唐山回忆录:黑名单与外交部长》. [201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 包道格:美看台湾共识 都认为是不可能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天新闻独家专访 2012-01-12
- 单厚之. . 中国时报. 2012-01-13 (中文(台湾)).
- 陈郁仁、张丽娜、黄馨仪. . 台湾苹果日报. 2012-01-1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5) (中文(台湾)).
- 东晖. . 中评社. 2014-02-13 [2014-03-09] (中文(香港)).
- 詹锡奎(老包). . 《新台湾新闻周刊》网站. 2014-08-27 [2016-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中文(繁体)).
- 仇佩芬. . 风传媒. 2014-10-28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中文(台湾)).
- 孙志、谭笑. . 大公报. 2015-11-20 [2016-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中文(简体)).
- 孙志. . 大公报. 2015-11-20 [2017-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中文(简体)).
- 易典. . 凤凰网财经频道. 2016-11-20 [2017-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中文(简体)).
- 吕雪彗、周毓翔. . 中国时报. 2016-12-20 [2017-02-11] (中文(繁体)).
- 东晖. . 中评社. 2017-02-11 [2017-02-12] (中文(繁体)).
- 孙昌国、季节. . 中国时报. 2018-12-16 [2018-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中文(繁体)).
外交职务 | ||
---|---|---|
前任: 薄瑞光 |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 2002年-2006年 |
继任: 杨苏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