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
单身(英语:),是指已经到或超过国家或地区的法定结婚年龄后,未婚,或离婚、丧偶者。但更广泛和流行的定义是未婚或未有伴侣的人,其中不论其是否已成年。有稳定恋爱关系的固定伴侣、但从未结婚的人,在法律上被认为是单身,其中主观意愿认定不想结婚的,俗称独身主义者或不婚族。
“光棍”(流行词)
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为139538万人,男性总人数71351万人、女性总人数68187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约3164万人[1]。而根据中国农村的习惯,男性一般到了30岁未婚就会被称为光棍,之后结婚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小[2]。
对於单身人士的称呼
- 独身(闽南语:)
- 独女(来自日文的外来字)
- 败犬(原字为负犬,源自酒井顺子2003年出版的《败犬的远吠》一书,引发日本社会一番争论)
- 老姑婆(带贬意,指被认为嫁不出的单身女性,带有性别歧视的意味)
- 箩底橙(带贬意)
- 罗汉脚(台语:罗汉跤仔 / Lô-hàn-kha-á,常指没有结婚的中年男性)
- 游侠(孤身一人,喜欢独自各处游历)
- 剩女/剩男(流行于中国大陆)
- 单身狗(流行于中国大陆,派生词有“狗粮”、“虐狗”等,多为单身人士自嘲用)
- 单身哥(闽东语称单身男性,音近ㄉㄢˇ ㄧㄣ ㄍㄜㄛ)
- 光棍(衍生出光棍节,而在广东俗话里面,光棍是骗子或流氓的意思)
- 卖剩蔗(粤语用法,同老姑婆)
- 摄灶罅(粤语用法,同老姑婆)
- 毒男/毒女(粤语用法,尤流行于港澳,当中「毒」与「独」同音)
- 单身贵族:带褒意,指没有固定伴侣,没有子女,又富有的人,多指上述情况的白领阶层(即比较年轻且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的独身的成年人)
终生保持单身人士
参考资料
- .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9年第7期.
-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年第11期 P60-66页.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共识网. 2011-07-13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BBC 牛顿》(New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661年,也就是19岁的时候,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在那里,牛顿沉浸在学习之中而疏忽了未婚妻,其未婚妻就嫁给了别人。牛顿后来终身未婚。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1).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1).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1).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