亠部

亠部为汉字索引的部首之一,计二画,是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8个(在二画的中为第8个),俗称点横文本头。亠部构字时只位于上方。一字带「亠」且无其他部首时归为亠部。

-{H|zh-cn:字符; zh-tw:字符; }-
第8个康熙部首
U+2F07)
(U+4EA0)
「盖子、头」
汉语拼音头 tóu
注音符号ㄊㄡˊ
国语罗马字:tour
威妥玛拼音tʽou2
中古汉语龙龛手鉴 - 徒侯,音「头」
耶鲁粤语拼音:tàuh
粤语拼音方案tau4
台语白话字thâu (col.)
thô͘ (lit.)
日语读音:なべぶた nabebuta
日语别名:
谚文
笔顺动画

金文同样以之为金文本形所使用的部首,金朝编撰的《五音篇海》中对此有介绍。

部首单字解释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仅作部首使用。单字无意义。

字形

部首字符及变形

  • (康熙部首):KANGXI RADICAL LID (U+2F07)

位于文本区:

  • :CJK UNIFIED IDEOGRAPH-4EA0

字体的具体差别

上面的一点,是锅盖的把柄部份。印刷体的“亠”的第一笔写法因地域而异。印刷体中,中国的新字形、香港的常用字字形表、台湾的国字标准字体上面都改用一斜点;而《康熙字典》和中国旧式印刷体日本韩国都是使用竖点(短小一“竖”)。传统上手写体一般用斜点。

斜点 竖点

注意:阁下浏览器显示文本未必正确

名称

  • 汉语:亠部(拼音:,注音:ㄊㄡˊ ㄅㄨˋ)、文本头
  • 朝鲜语:(年的「亥」的头部)
  • 日语:、(けいさんかんむり/keisankanmuri。来源于镇纸的形状,而镇纸又与源自于中国的「周易卜卦」中的一种算卦道具形状类似)
  • 英文:Radical Lid

字例

部首外笔画字例

-{

0
1
2亢亣
4交亥亦产㐪㐫
5亨亩亪㐬
6享京㐭𠅍𠅎𠅐𠅒
7亭亮亯亰亱亲
8亳𠅜𠅘
9𠅤
10亴亵
11亶亷㐮𠅻𠅼𠅳
14亸𠆍
15
19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