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游戏)

AIR》是Key于2000年9月8日所推出的视觉小说,该游戏也是继《Kanon》后Key推出的第二款Windows平台恋爱游戏,同时也被称做Key公司季节组曲中的「夏」。本作起初是作为成人电脑游戏发售,并且借由CD-ROM来访问游戏的相关文件。Key后来推出了删除色情内容、适合一般玩家游玩的「全年龄向」的版本,游戏也被陆续移植DreamcastPlayStation PortablePlayStation VitaSoftBank 3GFOMA任天堂Switch等平台。Key也于2005年推出了可运行于Windows 2000/XP平台的版本,2010年推出了可运行于Windows Vista平台的版本、2010年推出了Windows 7平台的《AIR》纪念版,后两者为全年龄版本。游戏剧情为一名正在寻找「天空中的少女」的杂耍艺人国崎往人及其身旁发生的故事,当他旅行到一个安静的海边小镇时遇见了3名女孩,其中一人便是往人旅程终点的关键之一。

AIR
《AIR》初回限定版本的游戏封面,封面上的角色从左到右分别为佳乃、观铃以及美凪。

《AIR》初回限定版本的游戏封面,封面上的角色从左到右分别为佳乃、观铃以及美凪。

类型 奇幻恋爱
作品原名 AIR
正式译名 青空(台湾普威尔国际译)[注 1][1]
常用译名
  • 鸟之诗
  • 青空下的传说
  • 千年之夏
游戏
游戏类型 视觉小说
使用平台
游戏引擎 AVG32(PC版)[2]
RealLive(PC重制版)[3]
开发团队 Key
发行商 Key/Visual Art's(Windows)
NEC Interchannel(DC/PS2)
原型公司(SoftBank 3G/PS2/PSP/PSV/NS)[注 2]
监制 麻枝准
制作人 马场隆博
编剧
  • 麻枝准
  • 石川隆()
  • 凉元悠一
  • 藤井知贵
  • 云龙寺魁
  • 丘野塔也
美术
音乐
发售日
2000年9月8日
  • Microsoft Windows
  • 2000年9月8日(18禁版)
  • 2001年7月27日(全年龄版)
  • 2005年4月8日(DVD 18禁版)
  • 2009年7月31日(DVD全年龄版)
  • 2010年4月30日(纪念版)
  • Dreamcast
  • 2001年9月20日
  • PlayStation 2
  • 2002年8月8日
  • 2005年9月1日(精选集版)
  • SoftBank 3G
  • 2006年5月1日
  • PlayStation Portable
  • 2007年11月22日
  • FOMA
  • 2008年2月5日
  • 2009年7月30日(Key作品盒装版)
  • iOS
  • 2013年5月2日
  • Android
  • 2013年5月2日
  • PlayStation Vita
  • 2016年9月8日
  • 任天堂Switch
  • 2021年9月9日
结局数 5
衍生作品
漫画
原作 Key/Visual Art's
作画 桂游生丸
出版社 角川书店
连载杂志 Comptiq
连载期间 2004年8月10日—2006年2月10日
册数 全2卷
电视动画
原作 Key/Visual Art's
导演 石原立也
剧本统筹 志茂文彦
编剧 志茂文彦
人物原案 樋上至Visual Art's
人物设置 荒谷朋惠
音乐
音乐制作
  • Key
  • 泰德·詹森
动画制作 京都动画
制作 翼人传承会[注 3]
代理发行 台湾:普威尔国际
播放电视台 BS-i埼玉电视台
播放期间 2005年1月6日—3月31日
话数 全12话+总集篇1话
电视动画:Air in Summer
原作 Key/Visual Art's
导演 石原立也
编剧 志茂文彦
人物原案 樋上至Visual Art's
人物设置 荒谷朋惠
音乐
音乐制作 Key
动画制作 京都动画
制作 翼人传承会
代理发行 台湾:普威尔国际
播放电视台 BS-i埼玉电视台
播放期间 2005年8月28日—2005年9月4日
话数 全2话
动画电影
  • AIR(2005年)
动漫主题-电子游戏主题-ACG专题-模板说明

游戏提供了各式各样不同的缺省故事路线,在玩家角色与游戏角色交互的过程中来决定进入不同的分支剧情。这些故事多是围绕着3名女主角所展开的,整个游戏剧情依照顺序分成「DREAM篇」、「SUMMER篇」以及「AIR篇」3个不同的章节。从游戏标题开始《AIR》便积极强调作品与天空关联的意象,故事内也不断使用了「翅膀」这一元素。在成人版本中,玩家在与3名女性角色交互到一定程度,玩家便能够看见因应剧情所出现的色情画面。由于游戏剧情感人,许多爱好者称其为著名的「泣系游戏」。此游戏正式推出后很快进入日本最畅销电脑游戏榜,日本后续的统计数据也将它列为前50名的优秀游戏之一。许多爱好者认为《AIR》与同样是由Key公司所推出的《Kanon》优秀许多,虽然《AIR》在作为一款美少女游戏上并没有特别的突破,但无论是游戏的画面还是音乐部分在质感上已大大改善,同时复杂的剧情也加强了《AIR》的故事深度。《AIR》销售量也已经超过300,000套。

随着《AIR》于日本获得许多正面的评价,Visual Art's公司也陆续将原作故事改编并发布于其他媒体上。首先是漫画家桂游生丸改编的同名漫画,于2004年8月10日至2006年2月10日在漫画杂志《Comptiq》上连载,之后也由角川书店推出了2集单行本[4]。而Key公司除了授权印制漫画选集以及画册外,也陆续推出相关的广播剧系列光盘及数张音乐专辑。此外京都动画也依照《AIR》的故事内容改编成13话的同名电视动画,由石原立也担任动画导演一职,并于2005年1月6日到3月31日这段期间于电视台上播出。稍后又另外制作了2话OVA动画「AIR in Summer」来补充故事剧情,分别于2005年8月28日和9月4日于电视台播出。另外东映动画在动画播放的同一年也获得Key公司授权推出动画电影AIR》,于2005年2月5日时在日本数家电影院内首映。其中电影版本则是由出崎统担任导演,并于之后推出「典藏版」、「特别版」以及「普通版」3种版本的DVD光盘。

系统

《AIR》故事进行时的游戏画面,其中女主角神尾观铃正在与玩家角色国崎往人交谈。

《AIR》是一款恋爱视觉小说游戏,玩家与游戏中三名女主角交互,以此推动剧情发展[5]。在游戏中,玩家将观看文本叙述、人物对话以及角色心理描述,此外也可以与游戏角色进行交流。在最早推出的成人版本中,有玩家角色与其中一名女主角性交色情场景[6]。Key公司之后也推出了适合一般玩家游玩的「全年龄向」版本,该版本删除了游戏中的色情场景[6]

《AIR》在故事内容上依照顺序可以分成「DREAM篇」、「SUMMER篇」与「AIR篇」3个段落,玩家于游戏中能够体验到5条主要故事路线[5]。在这当中「DREAM篇」所包含的3条角色路线是游戏一开始便能够进入,而「SUMMER篇」与「AIR篇」的2篇故事则安排在「DREAM篇」游玩过后才能继续进行[5]。在每次阅读故事发展以及与其他角色对话后,玩家便有机会能够在与角色交互时、从游戏提供的数个选项中挑选其中一项。这时游戏会暂停一会儿以让玩家作出决定,玩家在关键选项之中的抉择使游戏朝特定的方向展开,进入各式分支情节[5]。《AIR》借由多个由玩家选择的选项让游戏系统判定玩家攻略的故事剧情,同时选项也会影响这些角色在故事后半段呈现的结局[5]。如果玩家在游玩时发现自己不慎选择了会影响游戏角色观感的选项,游戏亦提供故事后退的功能来让玩家得以纠正错误选择。不过当游戏认定玩家已经进入故事情节中的坏结局时,玩家便不能利用上述的方法来修改自己先前的选项,而必须从最后的存盘纪录中重新加载游戏进度。如果想要完成所有的故事主线,玩家则可以借由重新回到存盘纪录的方式来挑选不同的选项,进而让故事转往另一个角色剧情或者是结局。不过在《AIR》最后段落的「AIR篇」中,故事则已经缺省是由神尾观铃来担任女主角。

在开始游戏时玩家便会直接进入「DREAM篇」的故事路线,玩家会扮演国崎往人这一角色并且与神尾观铃相见,稍后随着故事的进行还会先后遇见雾岛佳乃以及远野美凪等人。这一部分就如同一般的美少女游戏一样,会根据玩家在故事之中所作的决定来与3名女主角进行交互,并借此方式来让玩家了解每个人背后的故事[5]。当玩家已将3名女主角的故事线完成并皆获得好结局后,游戏会转而进入「SUMMER篇」来让玩家了解其后的故事背景。玩家在这段落中扮演着生活于先前故事1,000年前平安时代的柳也,值得注意的是「SUMMER篇」为一个剧情已安排好的故事路线,玩家在进入这个段落时并没有任何选项可以挑选。当「DREAM篇」和「SUMMER篇」2个故事段落都完成后,故事便转往作为真正故事结尾的「AIR篇」。在「AIR篇」中玩家将会扮演观铃所收养的乌鸦「空」来观看整个观铃故事的发展,而另外2名女主角佳乃和美凪则只会在故事中短暂出场[5]。玩家通过乌鸦的视角再次观看先前开头「DREAM篇」的故事进展,并且了解其背后的剧情发展,后半段则是观铃故事路线的最后结局部分[5]

剧情

背景

《AIR》游戏中所出现的故事场景,主要参考了日本兵库县香美町的城镇景观[7]。游戏最初决定参考香住町的风景环境来绘制,但是在游戏开发过程中原先作为独立小镇的香住町与另外2个町(村冈町美方町)合并,并将行政区划重命名为香美町。游戏中海塘铁路车站神社以及学校等出现过的场景皆是根据实际地方设施来绘制[8]。由于故事发生于夏季,游戏与动画中多强调场景为白天且极为晴朗明亮的小镇[9][10][11]。改编漫画则描述城镇为「由几户人家组成的安静小镇……外头则为漂亮的海滩以及乡村景色」[12]。场景设置助理凉元悠一则表示在他印象中的《AIR》之小镇,其本质更类似一般民俗音乐所叙述的农村场景,并且在此发生令人感动的故事[13]

标题名称「Air」(空中)、「天空」和「翅膀」等字词都是游戏不断提及的重要主题,例如往人不断寻找「天空中的女孩」、观铃认为有另外一个自己正于上头天空中翱翔等。其他角色的故事也往往会与「天空中」这一意象有所关联,例如美凪为学校天文部的一员,小满则对于漂浮在天空中的肥皂泡抱持浓厚兴趣[14];佳乃期望有着一对能在天空中飞翔的翅膀,神奈则是因为自己的翅膀而有着不幸的命运,甚至往人操纵的人偶背后也装饰着翅膀。其他还有在游戏后半段观铃捡到一只乌鸦时,便将名字取为在日文中一样具有天空意味的「空」。游戏另一个主题则为母子关系,往人以及其他四名女主角的故事都与自己的亲生母亲或者寄养母亲有所关连[13]。编写主要故事剧本的作家麻枝准则说,如果故事剧情之中只能出现一位父亲或者母亲的话,他会更喜欢采用后者[13]。他表示就如同先前Key所推出、自己也参与剧本编写的《Kanon》般,因此此作的焦点是出现在美少女游戏的女性,这使得游戏在亲人以及朋友间的复杂关系便成了故事的关键部分[13]。另外在剧情之中也采纳许多魔法的要素[15],例如往人的母亲有着操控人偶的能力[16],往人自己也可以稍微使用法术操纵人偶进行动作[17]。其他还有佳乃的姐姐在家里面临父母逝世和经济顿时拮据时,便告诉佳乃当她长大后拿下系在手上的黄丝带便能够得到使用魔法的能力。

DREAM篇

夏日热恋场景就这样轻轻淌过。
阳光下和女孩相遇的场景再次上演。
夏日也在某个地方持续着。
而她将会在天空中继续等待着。
——视觉小说《AIR》所有版本游戏封面上的文本描述[18]

故事以男主角作为主要视角,并设计成与3名少女的生活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在第一条故事路线「DREAM篇」之中,杂耍艺人国崎往人依从母亲的遗言,不断在日本各地流浪并寻找着「天空中的女孩」[19]。故事发生在1994年7月17日(星期日),其来到3名女主角所居住的沿海平静小镇。来到这个城镇的第一天,往人试图于路边以法术操纵唯一的玩偶进行表演以赚取旅费,并好不容易才吸引到一小批小孩子围观。但没有获得小孩子们的青睐,这些孩童看过表演后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便直接离去。未能成功赚取到旅费的往人由于没有钱住在旅馆中,只能在当天晚上饥饿地睡在小镇海滩旁的海塘上。到了隔天,因为中暑而头昏脑胀,往人便被附近的渔民公会收留,往人在接受照料后逐渐清醒并于离去时得到一个巨大的饭团当作餐点。当他坐在小镇的堤防食用这颗大饭团时,他注意到身旁有一名笨拙的年轻少女看着他,女孩告诉往人她自己的名字是神尾观铃,并真诚的希望两人能够成为好朋友。观铃不断与往人搭话并热切地希望往人能够陪她一起游玩,但是往人以冷漠的态度不断拒绝观铃的请求,不过最后无处可留的往人在食物的诱惑下还是跟随观铃回家[20]。观铃的姑姑暨养母神尾晴子在听了观铃劝说后,同意往人可以暂时住下,往人也决定先住在这栋房屋里并继续筹措旅费[21]。稍后,晴子与往人聊天,她拜托往人协助纠正观铃会发出「嗄喔」声音的习惯。

往人隔天接送观铃前往就读的高中后,在路上遇到同样就读该所高中、名叫雾岛佳乃的女孩与她所养的流浪狗土豆。当天下午,往人还遇到了观铃的同班同学远野美凪以及美凪的另一名好朋友小满。就如同观铃一样,往人发现佳乃与美凪仿佛受到过去经历影响般有时会出现特殊的举动。佳乃告诉往人说在她18岁以前只要不把手上系着的丝带解掉,长大后便能够使用魔法。之后往人与观铃在晚间散步时在神社看见佳乃全身笼罩着耀眼的光芒,她随即昏迷过去。往人遂把佳乃背到她的家中接受其姊姊雾岛圣的照顾,然而在离去前偷听到「另一个」佳乃的声音。几天之后佳乃再次消失,往人前往神社寻找时看见精神恍惚的佳乃,佳乃看到往人后随即尝试勒紧住他的脖子。之后圣告诉众人说自从佳乃在前几年碰触神社内一根发光的羽毛后便开始出现了种种奇怪的行为。而为了避免佳乃再次承受不了压力而割腕,圣便将丝带系在佳乃的手腕上,并告诉她只要在长大前不把丝带解下的话便能够使用魔法。然而佳乃在一旁偷听之后便离开了诊所,并且留下一封信说要跟母亲一样飞上天空,而当众人于神社内部找到佳乃时她已经失去意识。往人借由自己的能力自佳乃胸中取出羽毛,并且得知羽毛上面记录着过去一名妇女和她的婴儿所遭遇的困境,而羽毛消失以后佳乃也恢复了正常。

在往人、美凪以及小满在火车站游玩并护送美凪回家后,美凪的母亲正巧在门口前欢迎往人照顾自己的女儿。但第二天往人想到美凪家中找美凪时,她的母亲却告诉往人说她并没有女儿。之后往人从美凪口中才得知她母亲自从妹妹小满流产之后,便一直把自己的女儿美凪当作小满看待。然而在昨天晚上在梦到流产事情之后选择接受这一事实,也伴随着被其视为小满的美凪也跟着遭到遗忘。听到这件事之后往人决定带着美凪离开小镇,但之后却把美凪带到她自己的家中,这也促使了美凪的母亲恢复了有关自己女儿的所有记忆。故事的最后美凪才得知原来陪伴自己的小满其实是「天空中的女孩」的翅膀羽毛所幻化而来的,其目的便是为了弥补美凪失去妹妹之后的思念与难过。在两人互相告别之后,小满便再次化为羽毛消逝于天空之中。

另一方面在往人与观铃相见不久,观铃也开始做一连串内容相关但神秘的梦,这也成了往人与观铃彼此之间紧密的联系。往人认为自己与母亲一直在寻找着「天空中的女孩」就是观铃,而自己便是为了要解除其身上的诅咒而出现的。当往人告诉观铃这则传说时,观铃已经深深爱上了往人,两人也发展出更为亲密的关系。但是根据往人母亲所说的经历,在过去往人母亲在找到「天空中的女孩」并与她成为好友时,后者便开始做一系列于天空中飞翔的梦;然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梦境也让她的身体渐渐变差,甚至也忘记自己过去最喜欢的往人母亲,最终便在最后一个梦做完之后随即死去。根据这个说法等到观铃15岁生日过后,便会因为「天空中的女孩」的诅咒而随着一连串的梦境走向死亡。同时观铃的母亲神尾晴子也告诉往人说观铃从小在认为快要和别人成为朋友时便会止不住的留下眼泪,而这也是为什么观铃始终都没有一个亲密好友的缘故,然而观铃仍然没有放弃要与往人一同生活着。在故事的后半段往人便不断尝试想办法拯救观铃,然而随着梦境的展开观铃的病况也越趋严重。往人原本想要先暂时离开观铃身边生活等待病情好转,但他想到唯一的方法便是有效解除观铃身上的诅咒后,于是开始向手边有着自己祖先们的魔力、从其母亲拿到的娃娃祈祷,最终随着往人的消失观铃的病况也突然好转了许多。

SUMMER篇

在下一个故事路线「SUMMER篇」之中,时间则回到「DREAM篇」发生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注 4][22]武士柳也被派遣担任传说中的翼人后代神奈备命随身,并在这里结识了正在学习法术的女官里叶。尽管备命为游戏中虚构种族翼人的最后后裔,但是她就如同一名囚犯般被软禁在自己的神殿中;而尽管其背上有着常人没有的翅膀,但是备命仍然被迫不能擅自飞离神殿外的城墙,甚至也不能去探望同样被软禁于其他地方的母亲。就在皇宫高层强硬要求将备命另外安置于他处神殿时,担任随从的柳也与一旁服侍的女官里叶决定带着备命逃离神殿,并尝试前往纪伊国找寻备命的母亲。然而神殿的其他守卫很快便发现他们逃离神殿并且不断搜索三人的踪迹,双方也因此展开了多次的交战。而当备命等人前往疑似囚禁备命母亲八百比丘尼的地方时,遭到了当地佛寺的武装修士猛烈的攻击,在柳也与里叶的努力之下终于在地下牢房处解救备命的母亲并让两人相见。但不久之后来自皇宫高层所派遣的追兵也对一伙人展开攻击,备命的母亲也因为受到遭到弓兵射箭击中而死亡,而为了拯救柳也与里叶,备命决定牺牲自己的性命。然而在柳也两人逃出并由另外一间寺庙收容后,寺庙的主持告诉两人过去朝廷因为看中翼人强大的战斗能力而照顾一族,但是实际上只不过是将翼人视为一种兵器来看待;随着社会渐趋安定且佛教取代过去作为宗教的神道下,朝廷决定派遣部队消灭所有翼人的后代。同时主持告诉他们包括备命在内的翼人仍受到过去被杀害的士兵以及其他僧侣们的诅咒,被迫要接受不断的轮回且当她发现爱时便会一步步迈向死亡。而且一方面诅咒会不断延续给翼人的后代转世子孙。另一方面翼人本身会不断保有过去祖先的记忆并不断流传下去,这也意味着翼人的后代将会不断承接种种悲伤回忆并带着疼痛死去。同样受到诅咒而不能存活一年的柳也决定与里叶共组家庭繁衍后代,期望他们的后代子孙能够化解翼人身上无限轮回的诅咒,而在1,000年之后这则故事也就变成了翼人传说。

AIR篇

在最后一个故事路线「AIR篇」之中,往人的最终愿望便是拯救观铃的生命。故事再次从「DREAM篇」开始,但是视角转移到了观铃所发现,也是往人所变成的乌鸦」展开。在这故事路线中,玩家能看见「DREAM篇」中所没有露脸的往人样貌。故事中也提到晴子由于不断害怕有一天观铃会被自己亲生父亲带走,而总是故意疏离与她之间的交互。观铃在收留「空」并且将往人带回家后,她就如同这传说一般,身上的病情开始随着梦境而慢慢恶化。随着观铃只能够待在床上静养着,尽管不知道晴子感受的往人严肃的指责晴子并告诉她对于观铃而言她就是自己「真正的母亲」,此时晴子决定要面对自己的情感且前往观铃父亲家争取收养观铃。当她回到家后也开始将所有时间花在陪伴观铃身旁,但是随着观铃病情的恶化最后甚至还失去有关自己养母晴子的相关记忆。就在这时,观铃的父亲橘敬介出现并表示想要自己扶养观铃,但晴子恳求敬介给予更多时间来让两人相处,最后两人约定在三天过后便由观铃的敬介接走观铃生活。尽管这三天的生活看似没有将晴子与将其视作陌生人的观铃之间关系有所好转,但是当三天过去后敬介准备接走观铃时后者却坚持待在晴子身边,在发现观铃与晴子之间的母女爱后敬介决定让两人继续一同生活。虽然观铃与晴子两人过了一阵子快乐的生活,两人在这段时间中就像母亲与女儿一般亲暱的交互,晴子还是对有关翼人的诅咒故事十分恐惧,甚至不允许自己睡觉以免在睡梦中失去观铃。在观铃做了最后一个梦并于隔天上午外出时,她开始尝试以自己的脚离开轮椅行走着,观铃告诉晴子她已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度过了快乐的暑假,最终便在晴子的怀抱之中死去。之后由往人化身而成的乌鸦便再次展翅飞翔,继续寻找着「天空中的少女」。

在「AIR篇」整个故事全部结束之后,画则出现观看整件事情进行的两名年轻小男孩与小女孩,并在最后结束时小男孩说道:「等待他们(往人与观铃)的是,过于残酷的岁月;迎接我们的是,完全崭新的开始……永别了。[23]

主要角色

《AIR》游戏之中的3名女主角,由左而右分别为雾岛佳乃、神尾观铃以及远野美凪。

玩家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国崎往人,为了寻找母亲所提的「天空中的女孩」而在日本各地流浪,过着不断从一个小镇前往另外一个小镇的生活。由于只能用法术操纵自己手边的玩偶来表演以赚取金钱,他一直生活贫困[24],当受到其他人刺激时往往会做出极为幼稚的行为。尽管在与他人第一次见面时总是不愿意相信对方的品性,往人仍会尽可能帮助自己周边有需要帮助的人,但也常常烦恼如何赚取更多的金钱来支应他自己的旅费与生活费。后来,往人在故事「DREAM篇」中的小镇遇见了《AIR》女主角之一的神尾观铃[25]。当观铃一开始热情地尝试接近往人时,往人起初怀疑她藏着阴谋而对其不信任,但最后仍然接受观铃的建议一同生活在一起。观铃是一名性格开朗但内向、在行动上略显笨拙且天真的高中少女[24]。由于不善沟通,观铃希望直接找朋友一同游玩简单的游戏。当观铃感到困扰或者难过时往往会下意识发出「嗄喔」的声音,这个习惯是童年时候模仿恐龙叫声而来的。观铃从小就对恐龙十分着迷,认为牠们逐一灭绝的故事十分让人难过与「浪漫」。然而当她真的感到十分难过时,往往会不断表现自己开朗的一面作为掩饰[24][26]

往人与观铃见面之后陆续遇到其他女主角,分别是雾岛佳乃远野美凪[25]。佳乃是一名总是精力充沛又顽皮的女孩,平常会向他人说出一些十分有哲理的句子,但也十分相信各式各样古怪的传说。佳乃与观铃就读同一所学校,而她的姐姐雾岛圣是小镇上唯一一家诊所的主治医生[24]。佳乃养了一只名叫土豆的流浪狗,特别的是两个人能够直接以特殊叫声回应对方、就像朋友一样沟通[27]。往人最后遇到的女孩子美凪则是与观铃就读同一个班级的优秀学生,在学校里则是一名个性内敛且文静的少女;美凪平常总是一个人作自己的事情,并且习惯缓慢地与他人对话且以赠送米券的方式来感谢他人[24]。她在跟往人认识前只有小满这个极为活泼的朋友,平时两人会一同在小镇废弃的火车站前吹肥皂泡[24][26]

发展

制作

Kanon》完成之后,Key的工作人员开始集中生产《AIR》,制作团队人数相比先前的《Kanon》有所增加。在游戏制作之中,由Visual Art's的社长马场隆博担任Key游戏开发计划的运行制作人[2]。整体游戏的设计规划由剧情作家麻枝准进行,另一名剧情作家石川隆()则从旁给予协助[28]。除了两名主要故事剧本作家外,藤井知贵、云龙寺魁、丘野塔也和凉元悠一也负责支持游戏脚本的细部编写[29]。在美术创作方面,由Key著名的艺术家樋上至主导工作的进行并负责人物的角色设计,进一步的CG图片制作则由奇迹☆Mikipon()、Na-GaShinorii负责[29]。音乐作曲部分如同Key先前制作的《Kanon》一样,分别由折户伸治、麻枝准和户越马込来进行创作[30][31]

《AIR》在故事内容上和《Kanon》一样以男女恋爱作为主轴、并且伴随着神秘元素来编写剧本,同时在剧本编写时也强调独特的感人故事来吸引消费者购买[32][33]。游戏主要故事的剧本作家麻枝准表示《AIR》在制作初期便已经决定是一款成人游戏,他还提到如果当时第一次发布游戏时不推出成人版本的内容,《AIR》在游戏商业市场上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13]。他还表示说他当时并不希望推出像《Kanon》一般由不同故事合在一起的典型成人游戏,因此特意在《AIR》身上尝试写出一个各处都有所关联的剧情,来让玩家有机会体验整个故事内容。尽管工作人员在制作时愿意尝试作出不同的改变,并且希望《AIR》能够与当时其他美少女游戏有所区别,但是为了能够继续迎合许多经常游玩这类型游戏玩家的喜好,《AIR》在某些程度上仍然必须使它看起来如同其他典型的美少女游戏一般。种种的因素使得《AIR》虽然仍像其他游戏般采用多个角色人物剧情的设计,但是这些故事路线的实际长短仍不一致[13]。不过麻枝准也指出之所以将《AIR》的游戏剧情分段来处理,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受到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影响[34]。《AIR》所使用的游戏引擎为AVG32,由Visual Art's自行开发并且给辖下游戏公司来使用[35]

推出

2000年9月8日,作为成人游戏的《AIR》限量版本首次推出,玩家须在Microsoft Windows平台的个人电脑上使用2片CD-ROM来进行游戏[36][37][38]。限量版内附赠《Ornithopter AIR Original Compilation Album》音乐专辑,所收录的音乐为视觉小说中的配乐经重新混音过后的版本[31][37]。到了2001年7月19日,同样为成人游戏的《AIR》一般版本正式发布[6][39];2001年7月27日,Key公司也销售Windows上运行的全年龄适合版本,并且在内容中添加数张新的事件图片作为弥补[6][40]。2005年4月8日,游戏系统经过升级的《AIR》标准版正式发布,作为一款更新过后的成人游戏改采用一片DVD保存,并支持Windows 2000Windows XP的运行[6]。同样游戏分呈限量版以及普通版本销售,游戏售价部分则定为3,990日圆[41]。2009年7月31日,为了配合Key公司所推出的「KEY 10th MEMORIAL BOX」企划,制作团体再次对《AIR》的游戏内容进行更新并推出全年龄适合版本,同时也把《AIR》与其他5款Key公司热门的视觉小说游戏一同供Windows Vista平台上的个人电脑来使用[42][43]。2010年5月28日时,另一款兼容Windows 7电脑平台的全年龄向《AIR》则以纪念版的方式再次推出[44][45][46][47]

除了电脑版本外,第一款移植家用主机的游戏版本则是在Interchannel协助下,于2001年9月20日时在SEGA所开发的家用主机平台Dreamcast上推出[48][49]。2002年8月8日,同样与Interchannel合作推出第二款家用主机平台PlayStation 2版本[50]。到了2005年9月1日,随着《AIR》电视动画广受欢迎,Key公司再次于PlayStation 2平台上发布名为精选集的游戏版本[51],不过在廉价版部分则以几乎剩下一半的价格订在2,980日圆左右[52]。另外,Key公司在2009年7月30日推出了「Key公司3大作品高级版本盒装」企划,连同《AIR》PS2的「精选集」版本在内另外搭配《Kanon》和《CLANNAD》的PS2版本一同销售[53]

其他平台方面,在Visual Art's主导之下Key在2007年5月1日与原型公司进行合作,开始于软件银行行动SoftBank 3G上推出移动电话版本的游戏[54]。之后除了SoftBank 3G的版本外,Prototype也在2008年2月1日与NTT DOCOMO一同合作,推出可以在FOMA手机上运行游戏的VGA版本[55][56]。FOMA手机版本将整个游戏分成两个独立的文件,分别将原本「DREAM篇」的故事路线整理为第一个文件,其余的夏季和「AIR篇」和「SUMMER篇」故事另外整理为第二个文件[57][58]。2007年11月22日,在Prototype协助之下Key也于日本推出了《AIR》的PlayStation Portable版本[59][60];2010年9月2日,首次开放《AIR》的PlayStation Portable版本的游戏得以借由PlayStation Store进行下载,这也是首款使用Data install技术的游戏软件[59]。另外在原本《AIR》的电脑游戏版本中角色并没有语音内容,后来的Dreamcast版本才将男主角往人以外的角色都提供完整的配音;而到了推出PlayStation 2和PlayStation Portable版本以后,则为所有游戏角色搭配有完善的语音内容[51][59]。另外在2012年7月27日先是推出了由「DREAM篇」故事改编而成的Android游戏,之后在同年8月15日又发售了结合「SUMMER篇」以及「AIR篇」的内容[61][62]。到了2013年5月2日时,成人版本的Android游戏和全年龄版本的iOS游戏正式发售[63]

多媒体

出版作品

从2004年8月10日到2006年2月10日为止,《AIR》的青年漫画版本连载于日本电玩游戏杂志《Comptiq》()[64]。之后于2005年8月10日,角川书店整理杂志内容出版了2卷单行本[4][65][66]。漫画内容改编自视觉小说版本的故事,由日本漫画家桂游生丸作画。在两本单行本中,主要剧情的描述总共使用了15话,分别在第一卷收录前面9话,而第二卷则刊载剩下的6话,此外在每本单行本后半段还收录有两篇特别故事内容[12][67]。在第二卷单行本后半段的特殊内容中也有介绍到关于美凪的故事,以及桂游生丸原创的故事内容[67]

Key公司也授权推出两套与自家个人电脑游戏相关的系列漫画,这些作品内容中也收录了以《AIR》为主题的读切作品。其中角川书店于2002年5月将所绘制的短篇漫画整理,另外推出了名为《Kanon & Air Sky》()的漫画选集,其总共收录了12篇、共计140页的短篇漫画,每个章节都收录了视觉小说《Kanon》和《AIR》所没有描述的故事,并且以交互呈现的方式收录在作品选集中[68][69]。另外在同样经过Key公司的授权之下,Enterbrain也于2003年8月推出了同样以《Kanon》和《AIR》故事为题材、由所绘制的《》[70]。此外JIVE则推出了两套依照视觉小说的内容绘制的角色插图选集《AIR青空下的传说》()[71][72],且同样得到Key公司的授权。

除了官方授权的漫画作品外,也有数家公司自行邀请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一同推出不同系列的漫画选集,平均每本选集有着近20名漫画家的作品,一共推出5个系列作品[73]一迅社最早在2001年1月25日首次发布自家公司所推出《AIR漫画选集》()[74],在出版第一集之后亦继续定期推出了一系列的《AIR》漫画选集作品,一直到2001年12月25日的第七卷出版为止[75][76]。2002年12月20日时,Softgarage推出了个别的漫画作品《AIR Anthology Comic》(AIR アンソロジー·コミック),这也是第二度另行出版的《AIR》选集刊物[77]。2004年4月17日,宙出版推出了同时收录有《Kanon》和《AIR》两部游戏的漫画作品,名叫《春来了─Kanon&AIR杰作选》()来销售[78]。直到2005年3月24日为止,宙出版公司还另外推出了一共3套、并命名为《AIR》的系列漫画选集[73]。最后一本与《AIR》相关的漫画选集则是在2005年4月2日由JIVE所出版的《有你在的地方─AIR漫画选集》()[79]

广播剧

根据《AIR》的故事剧情,Lantis在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期间共推出九片广播剧光盘[80]。其中前三片广播剧光盘《AIR~神尾观铃·DREAM前篇》()、《AIR~雾岛佳乃·DREAM前篇》()与《AIR~远野美凪·DREAM前篇》()在2005年8月24日正式推出,各光盘将重心放在单个女主角的故事上,其封套设计亦为对应的女主角图像[80][81][82][83]。第四片《AIR~神尾观铃·DREAM后篇》()、第五片《AIR~雾岛佳乃·DREAM后篇》()与第六片光盘《AIR~远野美凪·DREAM后篇》()于2005年10月21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销售,内容接续第一批销售光盘的故事剧情,并获得消费市场上一定程度的欢迎[80][84][85][86]。在第二批角色广播剧光盘开始贩卖后的一个多月后,第三批以故事为主轴的光盘系列也正式进行销售。第七片广播剧CD光盘《AIR SUMMER》于2005年11月25日发售,并将其内容集中在「SUMMER篇」的事件发生经过[87],最后两片光盘则分别叙述「AIR篇」的剧情[80]。其中倒数第二张广播剧光盘《AIR~AIR前篇~》()于2005年12月22日推出[88],最后一张片广播剧光盘《AIR~AIR后篇~》()于2006年1月25日推出[89]。其中在《AIR~AIR后篇~》除了收录原本视觉小说的剧情之外,也添加了部分原创的故事内容[90]

电视动画

在《Kanon》推出电视动画版本后,许多《AIR》游戏支持者建议各动画公司推出其动画版本。2004年8月,有关《AIR》即将推出动画版本的官方消息首次被曝光[91][92]。之后在2004年11月17日,数量仅有20,000张的限量版DVD预告动画「AIR prelude」()推出[93],内容包括动画片头曲片尾曲MV、动画角色之间的对话、角色配音员的采访以及动画本身的宣传视频等[94][95][96]

《AIR》动画版本第一集的DVD封面。

《AIR》动画版本的制作由京都动画负责,石原立也担任导演、志茂文彦担任剧本编辑,并由荒谷朋惠依照樋上至的原始概念另外制定动画角色的人物设计[97][98][99]。京都动画一共制作了13话,包括以观铃的故事路线为主轴制作的12话以及回顾整个系列之中重要故事场景的最后一话。动画也依据游戏的设置将其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第一话到第七话以往人为主角的「DREAM篇」[100][101]、从第八话到第九话以备命柳也和里叶为主角的「SUMMER篇」以及第十话到第十二话以观铃为主角的「AIR篇」[102]。而在「DREAM篇」的故事还依照个别角色路线的不同而有小分段,其中佳乃的故事内容大约安排在第三话到第四话之中[103][104],美凪的剧情安排在第五话和第六话[105][106],第七话则是以观铃作为故事的主轴[107]。《AIR》动画的片头曲、片尾曲以及中间配乐的部分都是将收录于原版视觉小说的主题曲加以运用,其中片头曲与片尾曲分别是Lia所演唱的《鸟之诗》与《Farewell song》,另外同样是Lia为视觉小说所演唱的《青空》也成为动画第十二话的插入曲[108]。动画自2005年1月6日开始于日本BS-i电视联播网播出,同年3月31日播出完毕[109][110]。在动画播放时段安排上,《AIR》的动画的前一部动画作品为《蔷薇少女》,后一部动画作品则是《我的主人爱作怪》。

在BS-i准备播放《AIR》的最后动画结束的第十三话时,京都动画另外要求原本系列的动画制作人员以及角色配音人员推出OVA「AIR in Summer」:《山路~mountain path~》()与《天地~universe~》()。由于《AIR》的电视动画版本中「Summer篇」的剧情相比视觉小说的故事内容被删减许多[111],因此这两话OVA的内容便是直接从原先动画第八话开始,扩充原本于第九话和第十话的「SUMMER篇」角色故事部分。内容以柳也为主要观看事件的人物,描述在与神奈以及里叶出发去寻找八百比丘尼的旅途中所发生的故事[112]。特别篇的动画在经过更加精细的制作后,于2005年8月28日和9月4日在BS-i上首次播出[113]

DVD

2005年3月31日,促销用的92分钟「AIR MEMORIES」DVD光盘于日本推出,内容包括宣传动画、制作人员的评论、配音人员的采访、第十二话以及第十三话的特殊结尾动画等等[93]。动画DVD光盘于2005年4月6日和9月7日间由波丽佳音销售,分为限定版和普通版,共六片,每片收录电视动画两话的剧情。2005年10月5日,特别篇「AIR in Summer」的DVD光盘于日本推出[114]。此外《AIR》动画版本也是第一部以蓝光光盘格式推出的系列动画,自2006年12月22日起陆续将原本动画作品改以蓝光光盘另行销售,其中蓝光光盘盒装包含收录了12话故事内容的4片蓝光光盘以及2话的特别篇「AIR in Summer」[115][116][117]。在蓝光光盘版本中除了将动画画质改为高分辨率播出,动画声音的呈现部分也邀请到泰德·詹森另外重新调整5.1环绕音响格式,这些视频和声音格式都成为之后有关动漫作品的光盘推出标准[118]

在日本以外的销售部分,ADV Films的共同创办人暨首席执行官马特·格林菲尔德在2007年4月27日于美国德州南部举办的一场动漫展中,宣布ADV Films已经成功收购了《AIR》系列动画的贩卖授权[119]。ADV Films在这场交易案中总共投资了近145,000美元来获得北美地区的代理权,可以在该地区贩售《AIR》主要情节的12话以及作为扩充内容的特别篇「AIR in Summer」[120]。2007年8月14日到11月27日,ADV Films一次推出前4片DVD光盘的内容销售[121]。之后ADV Films将后续内容的DVD光盘分成两种方式贩售,分别提供消费者逐一购买4张光盘或者以盒装的方式一次买入。2008年7月,ADV Films将其辖下的动画及电影授权转移给Funimation Entertainment,而后者则继续在北美地区推出《AIR》动画的英语配音版本[122][123][124]。2009年4月21日,Funimation Entertainment以三张光盘共同贩售的方式再次推出盒装版本,但内容不包括第十三话的回顾情节[125]

动画电影

2005年2月5日,总长91分钟的《AIR动画电影版本首次于日本上映[126][127][128],但原定首映时间为2004年秋季[129]。电影由曾制作《明日之丈》动画版本的出崎统担任导演[130][131][132],并由东映动画负责动画的制作部分[133],主题歌改为由河井英里演唱的《IF DREAMS CAME TRUE》[134][135]。在内容上,《AIR》的动画电影不同于电视动画的剧情内容,电影版在制作时担任编剧的中村诚便被允许参考原本游戏「Summer篇」和「Air篇」的剧情另外创作剧本,编写出「另一个AIR」的故事剧情。但尽管如此中村诚仍然对于90分钟内播放所有《AIR》的故事感到忧心,这也让他在编写故事草稿时总共写了十几本不同内容的剧本以作参考,而为了能够确定制作内容也多次与麻枝准会面并交流意见[136]。最后受到时间的限制使得电影版仅以女主角神尾观铃作为主要角色重新诠释而成,在内容上也与注重亲情的游戏版本相比更加重视国崎往人与观铃之间的爱情关系,而其他游戏中的登场角色则多是以配角登场[137][138]。故事内容描述往人原本打算趁着夏日节庆于小镇内赚取些微报酬,然而在来到这个小镇的第一天便遇到了身患怪病的神尾观铃[137]。两人很快便成为了好友,并且为了完成暑期的自由研究作业而接触到「翼人传说」,这使得1,000年前发生的古老传说渐渐与两人的故事重新交织起来[138][139][140][141]

电影的配乐除了加以应用重新改编的《鸟之诗》、《青空》和《Farewell song》等原版游戏的歌曲外,也添加了数首新的歌曲,例如新创作的电影结尾曲《IF DREAMS CAME TRUE》便是作为电影主题曲使用[142]。电影版本在2005年8月5日一共推出三种DVD光盘版本来进行销售[143],分别是「典藏版」、「特别版」以及「普通版」,三者无论是外壳包装或是DVD光盘封面都有不同的设计[129]。其中「典藏版」附加了402页的分镜数据书与保存有宣传视频的DVD光盘,「特别版」则包含有62分钟的广播剧CD光盘以及40分钟的管弦乐配乐CD光盘,两者皆定价9,500日圆[129]。「普通版」就只单纯贩售动画电影的DVD光盘,其贩售价格上也另外定在6,800日圆[129][144][145]。北美地区部分,《AIR》电影版在ADV Films代理下也在2007年12月11日于北美地区发售[146][147]。ADV Films在2008年7月陆续将其辖下的动画授权转交给Funimation Entertainment后,便改由Funimation Entertainment负责销售动画电影[122][148][149][150]。2009年4月21日,Funimation Entertainment另外推出自己包装版本的《AIR》动画电影贩售[151][152]

音乐

《AIR》一共使用了三首主题曲,分别是开头主题曲《鸟之诗》、片尾主题曲《Farewell song》以及中间插入曲《青空》[153][154]。这三首歌都是由麻枝准负责歌曲的作词部分,并由隶属于I'veLia进行演唱[31][155][156]。另外五名重要角色也有各自的主题音乐背景音乐,这包括观铃、佳乃与美凪三名女主角及其他关键角色[157]。观铃的主题曲为《夏影 -summer lights-》,佳乃的主题曲为《小水洼 -puddle-》(),而美凪的主题曲为《虹 -prism-》,其他角色则包括备命的主题曲《月童 -moon child-》及小满的《瓢虫 -bug walk-》()[157]。不过实际上并非每首曲子都使用于《AIR》的游戏上,另有一部分完整版本的歌曲收录在游戏原声带《AIR ORIGINAL SOUNDTRACK》中[157]

2000年9月,第一张专辑《Ornithopter AIR Original Compilation Album》搭配游戏的限定版发售[31][158]。2001年8月10日另外推出了混音单曲KEY+LIA Natukage/nostalgia》,专辑收录观铃的主题曲《夏影》的无伴奏合唱版本以及其B面的混音修改版本。专辑收录的2首歌都是由麻枝准负责单曲制作,并由Lia进行歌曲的演唱部分[31]。到了2002年9月则发布了《AIR》游戏原声专辑《AIR ORIGINAL SOUNDTRACK》,在两张CD光盘中收录了共31首不同风格的混音歌曲以及使用2种版本的乐器演奏的开头主题曲和片尾主题曲[31][159][160][161]。2003年12月推出以钢琴演奏为主的《Kanon・AIR Piano Arrange Album 「Re-feel」》,在专辑中分别收录了《AIR》与《Kanon》各自的5首主题音乐[159][162]。2006年5月则推出了EPAIR Analogue Collector's Edition 「鸟之诗/Farewell song」》,除了收录3首主题曲的原始版本外,亦收录了开头与结尾主题曲的混音版本[159][163][164]

基本上以视觉小说为基础推出的音乐专辑,都一律由Key公司辖下的唱片公司Key Sounds Label发售[159]。另一方面,《AIR》电影版也与Frontier Works合作在2005年3月推出电影原声带《AIR Movie Soundtrack》。其中在《AIR Movie Soundtrack》一共收录了由周防义和所编写创作的23首电影原声音乐,其中有20首歌曲被用来作为电影的背景配乐[165]。而原声带所收录的最后一首歌曲同时也被拿来作电影主体曲的《IF DREAMS CAME TRUE》,它参考了视觉小说游戏里的《两个人》()所另外改编而成的歌曲,并且交由创作歌手河井英里进行演唱[166]。2005年8月5日销售的《AIR》电影特别版DVD光盘中,也附赠了以交响曲演奏为主的《神话的邀请》CD光盘[129]

影响

作品销售

根据日本国内的全国美少女游戏销售量排行榜,《AIR》电脑成人游戏版本首次销售便位居排首[167]。在2000年11月和12月两次游戏销售统计位列第42名[167]。到了2001年1月《AIR》在排行榜一度上升到第20名,但随后在2001年2月又退到第42名[168][169][170]。2001年《AIR》成人游戏普通版本则是在首次推出后排名于第13名[171],下次排名则退步到第41名[172],更后面一次的排名则掉到第42名[173]。同样于2001年推出的《AIR》全年龄版本则是在首次销售排行榜之中位列第7名[171],而之后下一次的销售量排名则掉到第30名[172]。到了2001年9月末到10月初时,《AIR》的总体排名往前晋升到第26名[174]。而在2002年5月的最后两个礼拜中再次晋升到第26名的位置,但之后掉到了第43名[175]。《AIR》标准版在推出之后,同样也于游戏销售量排行榜上保持第一名[176],之后两次排名则分别掉到第34名以及第28名[177][178]

根据统计《AIR》在2000年时一共售出102,080套,相比之下当时销售成绩第二名的《》则只有售出74,525套。《AIR》Dreamcast平台版本则是在推出首个礼拜便卖出42,445套游戏,并成为当周日本家用游戏机游戏销售排名的第四名[179][180]。游戏杂志《Fami通》在其所列出的40款移植游戏之中,将《AIR》列为第30名[181]。到了2007年结束为止,《AIR》Dreamcast平台版本一共售出了将近50,406套软件,成为Dreamcast游戏销售历史上排名第53名[182]。根据NTT Publishing的统计数据,《AIR》在2005年为止便已经出售超过300,000套游戏[183]

游戏评价

一辆外表上彩绘有女主角神尾观铃Q版模样的痛车,摄于2010年8月28日于台湾台北市举办的第十四届开拓动漫祭[184]

大众普遍认为这是一款十分优秀的游戏,如同Key先前推出的游戏《Kanon》和《CLANNAD》一般,其错综复杂的故事剧情让玩家感到有趣,也使得游戏的耐玩度大幅增加。麻枝准凉元悠一在2001年3月的采访中,表示十分讶异当时日本社会大多是将游戏视为一款充满慰藉的游戏,两人认为这与他们对游戏的第一印象完全相反,他们也提到当时游戏的其他工作人员也没有想过会如此发展[13]。2007年10月,《电击G's magazine》举办了日本前五十名最佳美少女游戏排名的票选活动,《AIR》在入围的249款游戏中获得43票而成为第八名[185][186]。到了2008年9月时《电击G's magazine》另外举办了「什么游戏让你哭了」的投票票选活动,其中《AIR》成为前10名的行列而排名第七名,而其他同样由Key公司所推出的《CLANNAD》则排名第二名、《Kanon》排名第五名以及《Little Busters!》排名第十名[187]

其中《AIR》在游戏方面也引起许多评论家对于故事内容的探讨。例如黑濑阳平小森健太朗便将《AIR》纳为广泛的世界系类型作品,原因在于女主角观铃与游戏中的世界有着密切关系[188][189]。另有一些评论者认为《AIR》的剧情也牵涉到有关过去的设置,因此也能够作为广义的Loop类型来加以探讨[190]。评论家宇野常宽则认为游戏本身结构是「女主角和男主角无条件地互相依靠」,反而能够让玩家对自己的所有欲望「在安全范围内作深切的反省」[191]。不过同样作为评论家的前岛贤则批评了宇野常宽的看法,认为这样的看法仍然无法脱离以「男性视野」观察美少女游戏的框架,这样将会使游戏评论反而受到定位影响且反而更加难以理解游戏内容[192]。而较为特别的是社会学家大泽真幸提到虽然在《AIR》之中玩家能够如同全能的神一般「看见不被人知道的事情」,但是在「AIR篇」之中玩家所扮演的是一个并没有应用能力的角色,这使得他认为《AIR》在现代生活中可以作为「第三者审级的撤退」之象征来作为解释[193]

评论家更科修一郎认为虽然游戏被许多人评论为「伟大的作品」,但《AIR》为了能够完美呈现故事而到达了视觉小说的界线,反而使得游戏不得不在美少女游戏的玩法上做出牺牲[194]。评论家东浩纪则给《AIR》极高的评价,并表示许多美少女游戏的男性玩家都会处在和游戏中男主角相同的视点,这使得玩家在与游戏中的异性角色交互时便会有「组织家庭」的观感,然而《AIR》在游戏的故事剧情中却特意让「组织家庭」的成就感中断2次,这包括「DREAM篇」之中男主角往人并无法改变观铃的命运、以及在「AIR篇」玩家只能够扮演观看整个故事的乌鸦。东浩纪认为这样纤细的故事安排反而让《AIR》不同于一般的美少女游戏,且更能够使「玩家沉浸于游戏剧情之中,并且尝试对里面的女主角投入情感与责任,而不再只是单纯在攻略游戏角色」[195]

跨媒体评价

自《AIR》改编而成的动画收到了许多包括褒贬不一的意见,其中在2005年推出后随即成为该年系列电视动画销售数量的第二名[196][197][198]。Anime-Planet认为《AIR》的动画版本值得给予8.5分的高分评价,但是在评论中也提到「总体来讲仍有一些地方比不上《Kanon》和《CLANNAD》」[199]动画新闻网评论家塞隆·马丁(Theron Martin)最初只愿意给《AIR》动画版的DVD光盘「B级」评价,认为由于放映长度的问题使得原本《AIR》游戏的故事被迫缩减;同时他也提到动画内容过于集中在观铃身上,这使得另外两名动画角色给观众的印象是多余的[200]。不过马丁对于动画里的画面呈现以及音乐演奏十分赞赏,他表示:「虽然这动画可能缺乏对情节的描述,但是在画面品质上是没地方可以批评的……音乐也是成功发挥其效用,当观众听到由钢琴演奏的音乐时总是能够沉静下来。[200]」在稍后马丁给予《AIR》动画版更高的「A-级」,并且提到:「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悲伤的故事之一……故事的悲伤将会缓慢但无情地感染每个人,最后将让你投入其中并大哭一场,又或者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让人沮丧的心情。随后会抱怨为甚么剧情要这么安排,并且对这故事感到厌恶。[201]」。于Internet Brands担任评论家的小陶德·道格拉斯(Todd Douglass Jr.)对《AIR》动画版表示:

而在特别篇「AIR in Summer」之中,小陶德·道格拉斯则表示「情节与品质都十分的不错,但是与整整有13话的《AIR》动画比起来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203]。电影版本方面,则由于故事大幅改编而未跟循游戏发展[204],使得部分《AIR》原作的爱好者对出崎统和中村诚有所批评,出崎统的官方网站甚至还多次遭到恶意留言破坏[205];不过尽管在票房收入上并没有如预期的吸引大量爱好者观赏,整体而言《AIR》电影版仍然在日本各地的小型剧院中获得一定收益,一部分剧院甚至在首映过后2天中午前便将电影票售完[206]。在《CLANNAD》剧场版也推出之后,《AIR》电影版则以纪念的形式重新上映一阵子。而在日本以外地区则常常将《AIR》电影版与《Kanon》动画相比,认为东映动画的制作能力仍然较京都动画逊色[138],其中作为评论家之一的克里斯·贝弗里奇(Chris Beveridge)便提到:

《AIR》的人物也时常在一些同人游戏中成为游戏的重要角色[208][209][210][211],例如在《Air Rade》等游戏之中便是以《AIR》的游戏作为操纵角色[212][213]。而在黄昏边境制作的同人游戏永恒格斗Zero》中,除了有收录早期Key公司推出的游戏《ONE ~光辉的季节~》及《Kanon》外、亦收录了《AIR》许多女性角色当作该同人游戏的游戏人物[214][215]

注释

  1. 由于行政院新闻局在其《录像节目送审须知》中规定申请文档上必须载明中文名称;因此普威尔国际在申请时先翻译一个正式中文名「青空」,实际上并不一定会使用于实际商品中。
  2. 自2008年起,Key便将《AIR》的PlayStation Portable以及PlayStation 2版本销售转由原型公司负责。
  3. 包括京都动画东京放送控股波丽佳音Frontier Works以及Movic等公司。
  4. 《AIR》游戏中的「DREAM篇」以及「AIR篇」其时间背景发生在2000年,而「SUMMER篇」则是发生在1,000年前属于日本平安时代的994年。

参考数据

  1. . 行政院新闻局. 2006-09-0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中文(繁体)).
  2.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3.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10-05-28 (日语).
  4. . 角川书店. 2004-08-1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30) (日语).
  5. Key. . 日本梅里: Paradigm. 2001-04-14. ISBN 978-4894903180 (日语).
  6. Key. . Visual Art'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日语).
  7. . 神戸新闻NEXT. 2018-07-18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1) (日语).
  8. . HI-TECH CARROT. 2005-04-16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2) (日语).
  9.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10. Key. . Visual Art'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日语).
  11. . 东映动画. 2004-08-1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日语).
  12. 桂游生丸. . 日本千代田: 角川书店. 2005-08-10: 153. ISBN 978-4047137424 (日语).
  13. 更科修一郎(). . 《Colorful PUREGIRL》. 2000-1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5) (日语).
  14.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15.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16.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17.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18.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19.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20.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3) (英语).
  21.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22. . 大英百科全书.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英语).
  23.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24. Key. . Visual Art'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日语).
  25. Key Sounds Label. . .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9) (日语).
  26. . Interchannel. 2005年9月1日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25日) (日语).
  27. Key. . 日本大阪: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2-05-09] (日语).
  28. . 原型公司.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日语).
  29. Key. . Microsoft Windows. Visual Art's. 2005-04-08. 制作人员 (日语).
  30. . 东映动画. 2004-06-0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日语).
  31. Key Sounds Label. . .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1) (日语).
  32. . ITmedia. 2007-11-0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3) (日语).
  33. . 《Fami通》. 2006-10-0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日语).
  34. 东浩纪. . 日本音羽: 讲谈社. 2007-04-14: 第670页. ISBN 978-4062836210 (日语).
  35. . zalas Production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4) (英语).
  36. Key. . Visual Art'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0) (日语).
  37. . Visual Art's. 2000-09-08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5) (日语).
  38. Key. . Visual Art'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日语).
  39. . Visual Art's. 2001-07-19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日语).
  40. . Visual Art's. 2001-07-27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日语).
  41. . Visual Art's. 2005-04-08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日语).
  42. Key. . Visual Art's. 200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9) (日语).
  43. . Visual Art's. 2009-07-3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1) (日语).
  44. . Visual Art's. 2010-05-2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1) (日语).
  45. Key. . Visual Art's. 201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1) (日语).
  46. Key. . Visual Art's. 2010-04-3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0) (日语).
  47. Key. . Visual Art's. 2010-05-2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3) (日语).
  48. . 玩亚洲. 2001-09-2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4) (英语).
  49. . 世嘉公司. [201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4) (日语).
  50. . GameSpy.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51. . Interchannel. 2005-09-0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5) (日语).
  52. Winkler, Chris. . RPGFan. 2005-07-0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9) (英语). Interchannel has announced a budget re-release of its popular adventure game AIR for PlayStation 2. Available in Japan on September 1st, this new Best version will retail for 2,980 yen ($26.67 US).
  53. . 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 2009-07-3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日语).
  54. . 原型公司. 2006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7) (日语).
  55. . . Visual Art's. 2008-02-0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9) (日语).
  56. Key. . Visual Art's. 2008-02-0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3) (日语).
  57. . Visual Art'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日语).
  58. . Visual Art'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5) (日语).
  59. . 原型公司.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8) (日语).
  60. Key. . Visual Art's. 2007-11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日语).
  61. . ASCII Media Works. 2012-07-27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2) (日语).
  62. . ASCII Media Works. 2012-08-15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2) (日语).
  63. Key. . Visual Art's. 2013-05-02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日语).
  64. . Cornell Japanese Animation Society. 2005-08-0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6) (英语).
  65. . Baka-Updates Manga.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5) (英语).
  66. . 动画新闻网.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英语).
  67. 桂游生丸. . 日本千代田: 角川书店. 2006-07-06. ISBN 978-4047138209 (日语).
  68. . Baka-Updates Manga.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8) (英语).
  69. . . 日本千代田: 角川书店. 2002-05. ISBN 978-4048535120 (日语).
  70. . . 日本千代田: Enterbrain. 2003-08. ISBN 978-4757715523 (日语).
  71. . JIVE. 2004-09-0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24) (日语).
  72. . JIVE. 2004-12-0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6) (日语).
  73. . 宙出版. 2005-03-2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日语).
  74. . 日本新宿: 一迅社. 2001-01. ISBN 978-4921066673 (日语).
  75. (PDF). 一迅社. 2010-03-10 [2012-05-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2-17) (日语).
  76. . 日本新宿: 一迅社. 2001-12. ISBN 978-4758000215 (日语).
  77. . Softgarage. 2002-12-2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4) (日语).
  78. . 宙出版. 2004-04-1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日语).
  79. . 日本丰玉北: Broccoli. 2005-04. ISBN 978-4861761430 (日语).
  80. . Lantis. 200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0) (日语).
  81. . Lantis. 2005-08-2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2. . Lantis. 2005-08-2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3. . Lantis. 2005-08-2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4. . Lantis. 2005-10-2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5. . Lantis. 2005-10-2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6. . Lantis. 2005-10-2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7. . Lantis. 2005-11-2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8. . Lantis. 2005-12-2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89. . Lantis. 2006-01-2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日语).
  90. . CD Japan. 2006-01-2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9) (英语).
  91.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3) (日语).
  92.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日语).
  93.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1) (日语).
  94.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3) (日语).
  95.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日语).
  96. . CD Japan. 2004-11-1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英语).
  97.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日语).
  98.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日语).
  99. Key Sounds Label. . .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3) (日语).
  100.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5) (英语).
  101.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6) (英语).
  102.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英语).
  103.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英语).
  104.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英语).
  105.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英语).
  106.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英语).
  107.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2) (英语).
  108. Kevin Lamothe. . AnimeNfo. 2008-05-16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7) (英语).
  109.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4) (日语).
  110. . Telebisyon.ne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英语).
  111.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日语).
  112. Lupita. . anime.com.ru. 2010-03-2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3) (俄语).
  113. . Топ-Аниме.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3) (俄语).
  114. . Cornell Japanese Animation Society. 2007-04-2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英语).
  115.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06-12-2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1) (日语).
  116. BS-TBS. . 东京放送控股. 2006-12-2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日语).
  117. . Impress Watch. 2006-07-2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5) (日语).
  118. . Impress Watch. 2006-02-0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日语).
  119. . 动画新闻网. 2007-04-2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30) (英语).
  120. . 动画新闻网. 2012-01-3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3) (英语).
  121. Mark Thomas. . Mania.com. 2009-06-0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英语).
  122. . 动画新闻网. 2008-07-0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6) (英语).
  123. . 动画新闻网. 2010-03-3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英语).
  124.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8) (英语).
  125. . 动画新闻网. 2009-04-16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英语).
  126. Kevin Lamothe. . AnimeNfo. 2008-05-16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8) (英语).
  127.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日语).
  128. . Cornell Japanese Animation Society. 2004-11-2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英语).
  129.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7) (日语).
  130. . 东映动画. 2004-06-0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日语).
  131. . animeanime. 2011-04-1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4) (日语).
  132. . 动画新闻网. 2011-04-1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6) (英语).
  133. . Cornell Japanese Animation Society. 2004-11-1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英语).
  134.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8) (日语).
  135.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7) (日语).
  136. . 东映动画. 2004-07-0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日语).
  137.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6) (英语).
  138. 塞隆·马丁(Theron Martin). . 动画新闻网. 2007-12-2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4) (英语).
  139.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日语).
  140. . ROZAMIRA.NE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俄语).
  141. Revolver. . anime.com.ru. 2007-06-1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7) (俄语).
  142.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日语).
  143. . 动画新闻网. [201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英语).
  144.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日语).
  145. . Impress Watch. 2005-04-1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6) (日语).
  146. . 动画新闻网. 2007-09-2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3) (英语).
  147. . 动画新闻网. 2007-09-2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英语).
  148. .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8) (英语).
  149. . 动画新闻网. 2008-01-3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3) (英语).
  150. . 动画新闻网. 2008-07-0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英语).
  151. . Amazon.com. 2009-04-2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英语).
  152. . 动画新闻网. 2009-04-1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英语).
  153. . Cornell Japanese Animation Society. 2005-01-0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4) (英语).
  154. . Cornell Japanese Animation Society. 2004-12-24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4) (英语).
  155. Key. . Visual Art's. 200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3) (日语).
  156. . 动画新闻网. 2009-07-0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0) (英语).
  157. . Key Sounds Label. 2002年9月27日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4日) (日语).
  158. Lupita. . anime.com.ru. 2011-02-0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3) (俄语).
  159. . Key Sounds Label.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8) (日语).
  160. . Key Sounds Label. 2002-09-2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8) (日语).
  161. Lupita. . anime.com.ru. 2010-10-2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俄语).
  162. . Key Sounds Label. 2003-12-2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1) (日语).
  163. . Key Sounds Label. 2006-05-0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日语).
  164. Lupita. . anime.com.ru. 2011-02-2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3) (俄语).
  165. Lupita. . anime.com.ru. 2011年2月9日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9) (俄语).
  166. . 动画新闻网. 2008-08-0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英语).
  167.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68.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69.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0.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1.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2.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3.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4.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5.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6.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7.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7) (日语).
  178. . 《PC NEWS》.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8) (日语).
  179. . Xmission. 2001-09-2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4) (英语).
  180. hooi. . GameFAQs. 2002-01-2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9) (英语).
  181. . 日本千代田: 《Fami通》. 2006-06-30: 54 (日语).
  182. . Altervista. 2006-02-0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1) (英语).
  183. . NTT Publishing. 2007-06-2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1) (日语).
  184. minhhuywiki. . Flickr. 2010-08-2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7) (英语).
  185. ASCII Media Works. . 《电击G's magazine》.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4) (日语).
  186. ASCII Media Works. . 《电击G's magazine》.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日语).
  187. ASCII Media Works. . 《电击G's magazine》. 2008-10-1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日语).
  188. 东浩纪北田晓大. . 日本宇田川: NHK出版. 2009-11-26: 115–118. ISBN 978-4140093474 (日语).
  189. 限界小说研究会(). . 日本山吹: 南云堂. 2009-07-03: 第151页至第152页. ISBN 978-4523264842 (日语).
  190. 东浩纪. . 日本音羽: 讲谈社. 2007-04-14: 345. ISBN 978-4062836210 (日语).
  191. 宇野常宽. . 日本神田多: 早川书房. 2008-07-25: 203–205. ISBN 978-4152089410 (日语).
  192. 前岛贤(). . 日本赤坂: SB创意. 2010-02-18: 203–204. ISBN 978-4797357165 (日语).
  193. 大泽真幸. . 日本千代田: 岩波书店. 2008-04-22: 205–206. ISBN 978-4004311225 (日语).
  194. 东浩纪. . 日本音羽: 讲谈社. 2007-12-04: 238–239. ISBN 978-4062836296 (日语).
  195. 东浩纪. . 日本音羽: 讲谈社. 2007-03-16: 304–326. ISBN 978-4061498839 (日语).
  196. Bamboo Dong. . 动画新闻网. 2009-04-2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8) (英语).
  197. . 283 Animes. 2012-01-1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0) (德语).
  198. . Топ-Аниме. 200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俄语).
  199. FalseDawn. . Anime-Planet. 2007-12-11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5) (英语).
  200. 塞隆·马丁(Theron Martin). . 动画新闻网. 2007-08-2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8) (英语).
  201. 塞隆·马丁(Theron Martin). . 动画新闻网. 2007年12月3日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6) (英语).
  202. 小陶德·道格拉斯(Todd Douglass Jr.). . 互联网品牌. 2007-10-30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英语). Air is a highly unusual show that capitalizes on its detailed atmosphere and level of intrigue. The series will hit you right at your core with some fantastically written moments that evoke real emotion. This is a rarity with anime and as Air winds down you'll realize that it's a gem indeed. Sure it's not a series for everyone and yeah, the continuity of the storyline can be hazy at times but it's a show that leaves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you. This title is recommended if you'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to watch.
  203. 小陶德·道格拉斯(Todd Douglass Jr.). . 互联网品牌. 2007-11-2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英语).
  204. . Топ-Аниме. 200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5) (俄语).
  205. Bamboo Dong. . 动画新闻网. 2008-01-07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0) (英语).
  206. . 东映动画.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7) (日语).
  207. 克里斯·贝弗里奇(Chris Beveridge). . Mania.com. 2007-11-2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英语). What fascinated me the most about this show was its production values in general. The visuals are quite good with lots of great colors and detail but it still felt weak in comparison to the overall layouts and set designs for the TV series. Kyoto Animation has wowed me plenty with their works but Toei Animation just can't seem to match it here.
  208. . . 2011-08-2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日语).
  209. . . 2011-01-2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7) (日语).
  210. . . 2011-01-2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日语).
  211. . . 2011-01-25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7) (日语).
  212. . . 2001-12-09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7) (日语).
  213. . . 2002-11-13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日语).
  214. . . 2005-04-08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0) (日语).
  215. . . 2004-02-22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日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