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系

世界系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亚文化领域中的一种故事类型。世界系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经由网络传播,因此有各种说法。在2007年11月14日,「世界系」一词被日本新语辞典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1]收录。一般是指「男女主角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危机类型的故事」[2]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狭义的世界系论点

在狭义上,世界系是「主人公与男/女主角为中心的关系性小问题(我和你),中间没有夹杂具体设置,但与世界的危机及世界的灭亡等抽象的大问题直接联系的作品群」。「世界的危机及世界的灭亡」是指地球规模、或者宇宙规模的最终战争或UFO对地球的侵略战争。「中间没有夹杂具体的设置」是指对于国家和国家机关、社会、以及相关的人几乎没有描写,主人公们的行为与危机感直接与世界的危机的同步描写。[3]按照此定义,可以认识新海诚的原创OVA动画《星之声》、高桥真的漫画《最终兵器彼女》和其改编的电视动画、秋山瑞人轻小说《伊里野的天空、UFO的夏天》和其改编的OVA等是世界系作品[4]。因为《最终兵器彼女》电视动画版改编版放映,世界系题材便进入主流大众文化的视野中。

狭义的世界系有这些特点:

  • 方法论方式将社会领域消除。无视社会领域、完全不描写经济与历史问题的世界系作品,经常因此受到批评。也就是说世界系是「自我意识过剩的主人公,对世界和社会没有任何印象,用思辩性的凭直感,想像『世界的完结』」的作品。[5]
  • 世界的命运主要由女主角的少女承担。将忧郁悲惨的战斗宿命化的少女(战斗美少女)、除了旁观以外毫无办法的没能力少年,这两个角色分配在一起,便是世界系的共通构造。[6]受伤的战斗美少女(你)与没能力少年(我)之间的恋爱,大多被描绘成与世界危机平行世界的校园恋爱戏剧。因此也被称为「我与你系」。
  • 登场的「我与你/社会领域/世界危机」可对应剧作家别役实的「近景/中景/远景」,其概念也类似存在主义学家拉冈提出的「想像界/象徴界/现实界」。
  • 「世界系是『校园恋爱戏剧』与『大型机器人SF』的简单(所以强大)合体,就是说『动画=游戏』将两大人气类型组合起来尽可能的将纯度提高的东西。」这种解释较为偏激,但是非常渺小的「我与你」的纯爱世界和非常夸大的「世界危机」的同步进行是世界系的特征。很多人认为,这种世界系是在《新世纪福音战士》影响下出现的。但也有人认为,这是galgame和成人游戏的特有方法。

广义的世界系论点

世界系这个词据说最初出现在2002年10月下旬。因为没有明确定义就传播开了,所以也有广义用法。比如,世界系是以「打算去控制世界的意思」和「对成长这个观念的拒绝意识」为两大基础的作品群。类似世界系的故事,早期有新井素子轻小说《爱在地球毁灭时》。有的看法认为清凉院流水JDC系列上远野浩平不吉波普系列可以作为代表。清凉院在「」(1997年)中有这样的话:「以创作与社会派小说不同的世界派大说为目标。」游戏撰稿人Masaki Motonaga认为这是「世界系宣言」。上远野同年发表的「不吉波普不笑」与前者合在一起被认为是世界系的出发点。在这两个作家的影响下出现了高桥真新海诚秋山瑞人木城雪户川上稔大暮维人西尾维新上尾久光等世界系作家。

  • 根据元长柾木的说法,轻小说从少年小说中分支出来,是因为清凉院和上远野所展示出的世界系的作品。从这个观点来看,轻小说都应该是世界系,虽然这个观点很难受到广泛支持,但是很好的说明了世界系的部分事实。即使是不属于狭义世界系的西尾维新、上远野浩平,也发表过被认为是世界系作品。
  • 东浩纪作为世界系的先驱,认为「世界好像是可以控制」的。神林长平的科幻 (Science Function) 小说和村上春树《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也是世界系的例子。东浩纪自己承认「自我意识与世界的完结这个主题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学的基本主题」,并非是世界系的特有的,看看《圣经》若望默示录就能明白这点。将这个主题与校园恋爱喜剧和萌结合起来,是世界系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伪造」、「初音未来」、「蔷薇麻生」收录于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 ITmedia. 2007年11月14日 [2007年1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13日) (日语).
  2. 花菱夕凪. . 游戏基地. 2023-08-31 [2024-01-04] (中文(繁体)).
  3. 浅羽通明「右翼和左翼」(暂译) 幻冬社 2006年、p.199. ISBN 978-4-344-98000-6
  4. 东浩纪「波状言论」——「美少女游戏的临界点」(东浩纪领导的的美少女游戏评论小组中的对话)(暂译)的编集部注,刊于2004年。
  5. 、「波状言论」21号,刊于2005年
  6. P.461-462. ISBN 978-4-06-18236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