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純粹數學科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純粹數學科(英語:)是昔日一個在香港教育制度內的大學預科高等數學課程,公開考試在1980年至2013年間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HKEAA)舉辦。

歷史及概述

課程前身為香港大學入學資格考試(H.K.U. Matriculation Examination)純粹數學課程。

1980年,第一屆由香港考試局(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舉辦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純粹數學科考試舉行。

1992年本科首次有教學用的課程綱要,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制及發佈純粹數學科學習領域指引中學課程綱要-純粹數學科 (高級程度) (199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此前只有考試課程。

2001年4月,發生試題印錯事件,卷二第8題所提供的函數,把「」誤印成「」,令題目無法算出[1]。考試局在同月27日檢討補救方法後[2],決定以不重考但調整考生分數的方式處理[3][lower-alpha 1][4][5]

2004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制及發佈數學教育學習領域-純粹數學科課程及評估指引 (高級程度) (20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9年9月,香港教育界實施新學制課程[6],當中並沒有純粹數學科[7],不過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李柏良在新聞報導上指出,純粹數學科及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數學與統計學的內容跟新學制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數學科延伸部分接近[8]

在2012年為最後一屆開放予應屆學校考生參加。

2013年,為自修生舉行的最後一屆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舉行[9]

課程設計及内容

數學領域課題
數理邏輯
數學證明
初等集合論
級數序列
數學歸納法
  • 反向歸納法
  • 強數學歸納法
二項式定理
函數映射
不等式
線性代數
多項式方程理論
複數
微积分学
平面解析幾何
向量代数立体几何(2003年或以前)

範圍

根據香港數學教育學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的網誌,由於不成文規定預科考核歸大學管,純粹數學科公開考試課程綱要到1992年發佈,故此純數一直處於只有考試課題名目,而沒有內容的狀態。既無教科書,老師只能參考歷屆試題和自製教材。由於純數的考試題目變化多端,為求力保不失,部分學校出現教學內容過多過深的「超教」情況[11]

試題設計

根據香港數學教育學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的數學教育期刊,純粹數學科公開考試歷屆試題擬題方式考核数学基础,着重各数学领域之間的關連,擬題者多以高等數學的課題來設計試題[12][13],試題題型以結構式問題(Structured Question)[14]考核考生的理解及應用能力[15]

另見

註釋

  1. 該題為試卷二乙部第8題,是一條長題目,要求用微積分描繪一個給定函數的圖像。考生須在乙部6題中選答4題,由於描繪曲線題目的解答方式較機械化,選答該題的考生比例達到98%。題目的(a)(iii)部份,要求考生證明該函數的二階導數等於題目印出的數式,然而所印數式中「」誤印成「」,以致考生誤以為自己計算錯誤,令不少考生浪費時間檢查。

參考資料

  1. . 東方日報. 2001-04-02: A16.
  2. . 太陽報. 2001-04-27: A10.
  3. . 香港經濟日報. 2001-04-28: A22.
  4. .
  5. .
  6. . 商業電台. 2022-07-06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7. . 星島日報. 2007-12-13: F03.
  8. . 文匯報. 2008-10-27: A18.
  9. . 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2013-07-20.
  10. (PDF).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27). 早在1990年代,縱使當年高深如高級程度純粹數學科,亦已用「極限的直觀意念」取代「ε − δ定義」
  11. .
  12. (PDF).
  13. .
  14. (PDF).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26). 以前數學命題比較簡單,且看一九六一年香港高級程度考試純粹數學卷一第三題 ... 這類題目不只能考驗運用某類技巧的能力,且要求考生從紜紜工具中選出適用的來。然其缺點是,當考生臨場未能找出適當之工具時,他就百籌莫展,一句也寫不出來。而此題的不能得分就不能反映他的實力。所以,自七十年代開始,香港公開考試題目便漸漸流行具結構性的題目。
  15. (PDF). [2023-05-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8). 當時純數科的試題百花齊放,變化多端。甚至不少題目是現場定義一些概念,要求學生求證一些性質,最常見的是chebycheff多項式等(黃毅英、1996)。原意是學生不須先學會這些概念才進試場。漸漸地教師要力保不失,都把這些課題塞進教學形成「超教」(over-teach)的問題。當時筆者等便批評這是由於大部分擬題者乃為大學講師或助教(因為找沒有教高考班的前線老師來擬題亦不容易)所致。他們往往將大學或更高程度的內容改頭換面變成高考題,傾向於擬出一道優美的數學題多於根據課程目的和教學去探討學生是否掌握相關的內容。在一個場合中(香港大學碩士班研討),當年在高考有不少參與的曾鈺成先生持不同意見。他指出純數學的一個重要課程目的是問題解決,故此 考題不一定要針對特定的數學概念和技巧,而正正是要考驗考生能否融合不同的概念和技巧解決新的問題。這個觀點不無道理。在今天提出開放題與非常規題,如何測?如何避免非常規題常規化而變成另一種背誦的題型?這些也許值得我們再拿出來反思。
  16. .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