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区
风月区,是指妓院林立的地区,中国传统称为花街[1]、花柳巷、烟花巷、烟花之地、花街柳巷等,日本称为花街、花町。除了妓院外,风月区也有一些相关设施,如酒楼、料亭、茶馆等饮食店,妓女会前往这些饮食店陪侍客人。
中国大陆
北京
北京的八大胡同是指前门外大栅栏附近青楼、妓馆、相公堂子云集的八条胡同之总称,包括百顺胡同、石头胡同、韩家潭、万佛寺湾、大外廊馆、小外廊馆、王寡妇斜街、胭脂胡同、陕西巷、朱茅胡同[2]。盛行于清朝。
广州
广州自清朝海禁以来出现了较具规模的风月区。风月区可分为水上和岸上两部分。一部分是在黄沙、清平路一带。另一部分在珠江水域上,又有珠江风月之称[5]。
乾隆时期沙面西端前而靖海门(即现在靖海路) 以迄幽兰门一带,皆有妓艇,美称花艇[5]。道光年间,广州白鹅潭东面的谷端口(即今仁济路口对出江堤一带)为水上风月区,此外还有东堤、沙面、米端口与沙面之间的河面。清末时谷端口江堤边上停靠着无数紫洞艇(画舫)、楼船和沙艇等。艇上一般有妓女一人到数十人不等。后来一场大火,相连的船艇尽毁。不少妓女葬身火海,至此风月区转移至大沙头。[6]
大沙头风月区于1909年亦毁于大火,烧死了1000多人,珠江水上妓院才搬上岸,转移至东堤、陈塘南一带,租赁新建的洋楼继续“经营”,通称大寨妓女。其中陈塘一带的妓院文化又有陈塘风月之称。当水上风月区并没有完全消失,仍有部分留在水上船艇,称中等寨妓女。更下等的叫“二四寨”、“炮寨”等。直至民国时期,广州珠江上仍有1800多艘“花艇”。
香港
香港岛中西区中环的摆花街,于1840年代开辟,初时与周边地区同为妓院的集中地,其中西式妓院多在摆花街开业,而中式的则集中在普庆坊附近的太平山街地区。[7]这些妓院后来迁至上环水坑口街。[8]
1904年香港第13任港督弥敦抵港,刚好上环水坑口街妓寨被大火夷平。弥敦灵机一触,下令所有妓寨一律迁至石塘咀,利用妓院开发该区。石塘咀因而成为名盛一时的风月区,当时石塘咀有数百间妓院,「大寨」70多家,妓女近二千人,酒楼40家,而依靠妓寨维生的人更接近五万人,遂有「塘西风月」之称。至弥敦任港督期间,把妓院西移至石塘咀,然后改建民居。[9]
到1935年香港政府依随英国法例立法禁娼,昙花一现的塘西风月暂告一段落。不过在香港日占时期,因为日军总督部颁令所有华人妓院必须迁到石塘咀的「娱乐区」,所以石塘咀曾再度繁华起来。当时石塘咀易名为藏前区(假名:),大酒家和妓寨都相继复业,高峰时期领有牌照的妓院有五百多家。不过当时民不聊生,能够上妓院的只有一批日宪密侦。
澳门
澳门最著名的风月区位于福隆新街一带,除福隆新街外,还包括福荣里、福宁里、蓬莱新巷、清和里、白眼塘建筑群,风月场分为上中下三等。福荣里开设与福隆新街和宜安街称为澳门高级妓寨三街,其中不乏红牌阿姑。现时为迄今为止保存得最完整的中国青楼建筑群,是青楼文化的唯一「化石」。
宜安街也是青楼集中地,原名是福隆新巷,「宜安」本是一所富豪俱乐部,因为名气大,故人皆知有宜安而不知有福隆新巷,称此街为宜安街。[10]
台湾
台湾由清治时期至日治时期有艺旦,日治时代则出现法定的「贷座敷指定区域」,即游廓。日治时期台北市大稻埕为风月区,有「江东春蓬」之称的江山楼、东荟芳、春风楼、蓬莱阁[11][12]等以及山水亭为台北艺旦的主要营业区域,主要进行公开表演。
艺旦接待客人的私人地方为艺旦间。早期地点以「柴寮仔」(今宁夏路)一带居多,其次是「太平町通」(今延平北路二段一带)。为了工作方便,艺旦大多住在二楼;装饰华丽的寐台、金丝银丝及镂刻的刺绣花鸟,正是所谓「一楼一妓」的最佳写照。[13]
日治时代的「游廓」,根据昭和5年(1930年)日本内地出版的『全国游廓案内』,台湾有台北万华游廓、彰化街游廓、花莲港游廓、台中初音町游廓、嘉义游廓、台南新町游廓、高雄荣町游廓、马公街游廓等。[14]
日本
在日本,花街是指艺妓屋、游女屋集中之地域[15]。花柳(かりゅう)という别称もある[16],也作为游廓的别称,如「花街漫录」即为一例。近代以降指艺妓业许可地之中心[17]。
花街是许可料亭、艺妓置屋、待合茶屋三种营业之地,故又称三业地(只有前二者的则称为二业地),是得到公安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警察署)营业许可的特殊地域[18]。又有花柳街とほぼ,之称,在20世纪前半是主要的游兴地带[18]。地域名常冠以某某三业地(二业地),例如东京都内的白山三业地、麻布三业地、大冢三业地等花街。
过去的花街有东京的吉原、长崎市的丸山等。现存的花街有京都五花街(祇园甲部、先斗町、上七轩・、祇园东、宫川町)、东京的东京六花街(新桥、赤坂、神乐坂、芳町、向岛、浅草)及大冢[19]、八王子[20]、大阪四花街(北新地、南地、堀江、新町)、地方都市では「日本三大花街」新潟市古町、长崎(丸山町、寄合町)、金泽、博多等[21]。
参见
- 娱乐区
- 红灯区
参考文献
- 花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萌典
- 蒋芷侪记:“八大胡同名称最久,当时皆相公下处,豪客辄于此取乐。庚子拳乱后,南妓麇集,相公失权,于是八大胡同又为妓女所享有。”
- 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妓中有铮铮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循墙一曲卑屑,妓所居 颇为二曲轻斥之。」
- 宋罗烨《醉翁谈录·序平康巷陌诸曲》:“平康里者,乃东京诸妓所居之地也。 自城北门而入, 东回三曲 妓中最胜者, 多在南曲。”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 Lim, Patricia.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122. ISBN 978-962-209-990-6.
- "Early Hong Kong Brothel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xhibition at the Univers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 26 November 2003 to 29 February 2004
- . [201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6).
- . [2021-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5-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 . [2015-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 . [2015-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3).
- 『全国游廓案内』日本游览社、昭和5年
- 花街と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コトバンク
- 花柳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语源由来辞典
- 近代东京における花街の成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西村亮彦・内藤广・中井祐、东京大学院论文, 景観・デザイン研究讲演集, 2008/12
- 三业地(読み)サンギョウ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コトバンク
- 松井・洼田(2012)、2,407页
- 花街の象徴 「见番」新装 60年ぶり舞台も复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タウンニュース八王子版 2018年8月2日
- 花街の真正性と差异化の语り 竹中圣人、立命馆大学Core Ethics Vol. 3、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