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莲
蔡若莲,JP(英语:,1966年9月29日—),香港女性教育界人士,现任教育局局长,曾任教联会副主席、福建中学(小西湾)校长、教育局副局长。
Dr the Honourable 蔡若莲 JP 博士 | |
---|---|
![]() | |
![]() 第4任教育局局长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22年7月1日 | |
行政长官 | 李家超 |
政务司司长 | 陈国基 |
副司长 | 卓永兴 |
副局长 | 施俊辉 |
常任秘书长 | 李美嫦 |
政治助理 | 萧嘉怡 |
前任 | 杨润雄 |
![]() 第3任教育局副局长 | |
任期 2017年8月2日—2022年6月30日 | |
局长 | 杨润雄 |
前任 | 杨润雄 |
继任 | 施俊辉 |
香港第2任福建中学(小西湾)校长 | |
任期 2013年9月1日—2017年8月1日 | |
校监 | 黄周娟娟 |
副校长 | 卢曼华 |
前任 | 黄均瑜 |
继任 | 卢曼华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 1966年9月29日
国籍 | ![]() |
配偶 | 潘熙恩(1990年结婚)[1] |
儿女 | 2子 长子:潘匡仁(死亡)[2] |
宗教信仰 | 基督新教[3] |
她为前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曾分别任教中学、小学及大学语文课程,前职是福建中学(小西湾)校长[4]。2016年9月,她曾经出选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教育界功能界别但未能当选[5]。她亦曾担任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等公职,同时为香港教师梦想基金主席、优秀教师选举委员会召集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广及公共关系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学术顾问,以及西部人才支持计划义工等[6]。
简历
蔡若莲分别在1979年和1985年毕业于劳工子弟中学(小学部)[7]和宣道中学(中六、九龙城旧校)。其后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此后多年来不断进修,先后完成多个高级学位课程,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博士、语言学硕士、教育学硕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科文学硕士及教育文凭等[8]。
蔡若莲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包括执教过博允英文中学及新法书院逾十年,也曾担任成人夜小学教师[9],河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学院客座教授[10]。其后投身教育局,先后担任高级课程发展主任[10]及高级学校发展主任,负责校本课程及语文教学支持工作, 曾推动中国内地专家驻校全校参与推普[11],组织学生口语才艺活动、香港文学散步,落实初中融辩入教计划、支持非华语学童中文学习等[6]。后来,蔡若莲在2013年9月到福建中学(小西湾)接任校长一职[12]。
她在业余时间参与教联会工作,担任副主席,期间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并于2005年为会开拓了「优秀教师选举」,又成立「幼师薪酬关注组」,并担任召集人[13][14]。她亦在信报、大公报及晴报[15]撰文回应各项教育议题。
成立香港教师梦想基金
2015年,蔡若莲联同一班香港教育界人士成立了教师梦想基金,并担任基金主席。她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教师的工作量繁重,加上教改、缩班杀校的压力,令其失去追寻梦想的动力。为此,她发起成立教师梦想基金,旨在以拨款及专业意见支持教师实现梦想,发放正能量,并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将勇于逐梦的精神承传下去[16][17][18]。
参选立法会并落选
2016年6月26日,蔡若莲召开记者会,以独立身份正式宣布参选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教育界功能界别。她以「抉择」作为竞选口号,在竞选宣言中批评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尸位素餐,又指责时任教育界议员叶建源「喊口号就声嘶力竭,讲实干就一事无成」。[19]蔡若莲在电台选举论坛中,对手批评她的教联会副主席的身份。她解释因不希望受团体意见影响,所以自己用独立身份参选,又承诺假如教联会与前线教师立场有异,将会跟从后者。她又批评叶建源自己也是教联会永久会员,却从没提起,又经常与政党链接。[20]
其后,选举主任就蔡若莲竞选活动涉违法发警告信,并将转交其个案予警方跟进。她回复传媒查找时,表示尊重选管会的决定并感谢提醒,形容自己对选举不熟悉,过程中「有好多无心之失」,是「技术上甩漏」。[21]最后,蔡若莲得票为18158票,未能成功当选[22]。
参选选举委员会并落选
2016年11月,蔡若莲与另外3名中、小学及幼稚园校长组成4人团队「FORESEE」参加于12月举行的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的教育界界别分组[23]。最终她获7,827票,得票率约23%,虽然未能当选,但成为该界别中建制派得票第二高者。
获委任为教育局副局长
2017年6月21日,有消息透露蔡若莲可能会获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的教育局副局长。恒生管理学院校长何顺文表示,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是公务员班子出身,若副局长人选应具备前线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如管理中、小学的经验,可互补不足,而且目前教育界的「救火」议题多集中于中小幼界,相信副局长若有相关经验会较理想。他指,蔡若莲中学校长出身,而中学是小学之后,也是大学之前,是优势,有助处理中学教师编制问题,亦熟悉学生衔接大学事宜,「好难找一个幼稚园、中学、大学都做过」。至于蔡若莲的亲中背景会否令业界反感,何认为蔡有自己的政治信念,但亦有专业考虑,「政治不会与教育挂钩,要分得好清楚」[24][25][26][27]。教协叶建源则指,对任命蔡若莲感到失望,他指蔡若莲早前参选立法会教育界功能组别得票不足三成落败,显示她没有民意授权[28]。
有逾万人在网上联署反对蔡若莲出任教育局副局长,他们的声明批评,蔡若莲曾落败立法会选举,政府委任她为问责官员的话,「是对选民的公然侮辱,必须即时制止」。[29]相反,有网民发起「全民家长撑蔡若莲校长出任副教育局长,救救我们的学子」的联署。联署指出,蔡是真正出心出力的教育工作者,以学生利益放首位,从不将教育政治化,希望蔡若莲出任教育副局长[30]。此外,「时闻香港」、香港政研会等12个关注社会团体亦发起「支持蔡若莲校长出任副教育局长」网上联署,截至7月23日晚上10时,共获得26,254个签署,在剔除7,200多个涉重复或无效的签署,确认有19,027个有效联署。发言人指出,蔡若莲深获市民支持,期望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顺应民意委任蔡若莲,让专业且有热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制订教育政策,「为教育拨乱反正,教育重归教育。」[31]
不过,蔡若莲上任首日,就被指在社交网站封锁力主反对她担任教育局副局长的港语学召集人陈乐行,及于被揭发当日旋即删除社交网站帖文。港语学曾于蔡若莲任命公布前,指控蔡若莲曾失言称广东话为「一种不是法定语言」的方言,不适合担任教育局职位。陈乐行更以截屏佐证,指出前任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亦未有封锁他,称蔡若莲所说上任后会虚心聆听意见为谎言。教育局发言人则回应,是因为蔡若莲会设立一个公开的社交帐户,原有的个人帐户只是与亲友作生活交流之用。[32]
相关事件
长子自杀堕楼身亡
2017年9月7日,蔡若莲罹患抑郁症的25岁长子潘匡仁,于11时许在九龙站上盖豪宅擎天半岛一跃而下,并倒卧在9楼平台位置,保安见状急忙报警,消防员接报到场将他救下,救护员赶至施救并将他送院,惜告不治,得年25岁[33][34]。蔡若莲下午在急症室见儿子最后一面后,在亲友陪同下从后门乘私家车离去,期间她双眼通红,双手合十,未有回应大批记者提问[35]。
教大学生张贴标语讥讽蔡若莲丧子
蔡若莲长子在9月7日中午自杀身亡后,于同日下午,香港教育大学的民主墙有两名男子张贴「恭喜蔡匪若莲之子魂归西天」的冒犯性标语,此举随即引起香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引发香港教育大学凉薄大字报事件[36],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予以强烈谴责[37],又因为教大泄露闭路电视片段而轩然大波。教大校方于事发后曾称张贴者身份不明,又以保护张贴身份为由拒绝报警[38]。校方自行调查三个月后证实是教大校内学生所为[39]。教大校方宣称该两名学生不是主修教育学科,认为他们不会成为老师[40]。
著作
- .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2015年. ISBN 9789882363281.
学术论文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0-09 (中文).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中文).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07, 3 (3) (中文).
- 《影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因素:以中文科新课程试行计划为例的质性硏究》(与周健、黄显华合著),学校教育改革系列之7,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硏究所。
- 〈孔子论诗〉,2003年。
- 〈从现代敍事学角度看《国风》中弃妇诗的敍事特点〉,《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 〈永恒的追寻——《蒹葭》诗旨探微〉,2008年。
参考数据
- . 众新闻. 2017-09-07 [2017-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韩语).
根据婚姻登记纪录,1990年底,当时24岁的蔡若莲,与当时27岁、任职品质检查经理的潘熙恩结婚。
- .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 . 星岛日报. 2017-08-10 [2019-08-04].
- . 福建中学(小西湾). 2017-08-21 [2017-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 . 苹果日报. 2016-06-26 [2016-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 .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PDF). 劳工子弟中学. 2011 [2019-08-04].
- .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4).
- 胡渃澧. (PDF). 教联报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2009-09-03, 第9期 [2016-02-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9) (中文(繁体)).
- . 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中文(繁体)).
- . 明报. 2017-08-01 [2017-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 . 文汇报. 2013-11-04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 大公报. 2013-06-24 [2016-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 晴报.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 . 太阳报. 2015-11-09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 文汇报. 2015-09-14 [2016-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 [2016-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 . 明报. 2016-06-26 [2016-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6).
- . 文汇报.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 . 每日明报. [201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 [201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中文(台湾)).
- . 香港01. 2016-11-12 [2017-07-28].
- . 头条日报.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4) (英语).
- . 香港文汇报.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8) (中文(香港)).
- . 都市日报.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8) (中文(台湾)).
- 胡家欣. . 香港01. [2017-06-23] (英语).
- . [2017-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 . [2017-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 . 港人港地.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6).
- . paper.wenweipo.com.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中文(香港)).
- . hk.on.cc. [201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9) (中文(香港)).
- . 苹果日报. 2017-09-07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 . 香港经济日报. 2017-09-07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 . 东方日报. 2017-09-07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 . 香港商报. 2017-09-09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 .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7-09-08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 . 大公报. 2017-09-12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 . 香港电台. 2017-12-15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7).
- . 经济日报. 2017-09-08 [2018-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黎静珊. . 香港01. 2017-09-09 [2017-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 . 大公报. 2017-09-10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3).
- . 香港经济日报. 2017-09-25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 . 东方日报. 2017-09-26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