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墙
起源
民主墙的形式源于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大字报,即民众在公众场所张贴文章,表述某种政治主张或心声。1989年春,中国大陆多间大学学生均在校园民主墙上挂满大字报、挽联以表达对追求自由和民主的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八九学运[5][6]。
地点
大学 | 地点 |
---|---|
香港大学 | 图书馆侧 |
香港中文大学 | 文化广场 |
香港城市大学 | 学术楼三楼(图书馆侧) |
香港理工大学 | 平台(包玉刚图书馆侧) |
香港浸会大学 | 逸夫校园三楼李作权大道 |
香港岭南大学 | 屯门校园主校舍 |
香港教育大学[1][7] | 大埔校园主校舍B1座[8][9] |
香港公开大学 | 赛马会校园E座地下(2016年9月前为何文田校园A座地下) |
参考文献
- . 信报. 2017-12-29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2).
- . 星岛日报. 2017-09-09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 . [20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 . 文汇报. 2017-09-11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民主墙。
-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6-03-09.,1989年北京大学三角地。
- . 香港商报. 2017-09-08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 . 文汇报. 2017-09-10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 . 明报. 2017-09-09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民主墙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