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

李家超大紫荆勋贤SBSPDSMPMSMCPM英语:1957年12月7日[6]),香港政治人物,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曾任警务处副处长保安局副局长保安局局长政务司司长政府职务,是香港历史上首位纪律部队出身的行政长官。

The Honourable
李家超

GBM SBS PDSM PMSM
2021年的李家超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6任行政长官
现任
就任日期
2022年7月1日
总理李克强 李强
前任林郑月娥
多数票2022年:1,416(99.44 %)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2任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现任
就任日期
2022年7月1日
秘书长区志光
首席执行官刘赐蕙
前任林郑月娥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8任政务司司长
任期
2021年6月25日—2022年4月7日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前任张建宗
继任陈国基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1任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
任期
2021年7月6日—2022年4月7日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前任首任
继任陈茂波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5任保安局局长
任期
2017年7月1日—2021年6月25日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副职区志光
前任黎栋国
继任邓炳强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2任保安局副局长
任期
2012年10月1日—2017年6月30日
行政长官梁振英
局长黎栋国
前任黎栋国
继任区志光
个人资料
出生 (1957-12-07) 1957年12月7日
 英属香港
籍贯广东番禺[1]
国籍 英国(1957年-201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1997年-)
配偶林丽婵1980年结婚)()[2][3]
儿女长子:李文龙[4]
幼子:李文骏
学历五邑工商总会学校
九龙华仁书院
查尔斯史都华大学公共行政硕士
薪金每月约港币$450,000
内阁第六届政府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5]
签名
从警经历
所属机构香港警务处(已退役)
从警年限1977年-2012年(35年)
职位警务处副处长(管理)

1977年,李家超加入皇家香港警察任职见习督察,之后在警队内一直晋升,至1997年7月晋升为总警司(首长级职级),曾主管刑事情报科情报搜集组、西九龙总区重案组及情报组、毒品调查科以及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等多个部门。2010年3月,李家超获委任为警务处副处长(管理)。

2012年获聘任保安局副局长,结束逾30年警队生涯。及后至2017年7月,李家超再晋升为保安局局长,是主权移交后首位警察出身的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在2021年6月接任政务司司长,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纪律部队出身的司长。同年7月6日获委任为特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7]

2022年4月6日,李家超宣布辞任政务司司长一职并参加行政长官选举,4月7日辞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8][9],之后成为选举唯一候选人。5月8日,李家超在选举中获得1,416张支持票,当选第6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得票率超过99%,创下历史新高,亦是首位纪律部队出身的行政长官[10]

李家超也是继林郑月娥后第二位因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参与镇压示威而被美国制裁的行政长官。

生平

李家超籍贯广东番禺[1],上有1名兄长,早年在九龙苏屋邨杜鹃楼长大,1970年毕业于深水埗五邑工商总会学校[11],中学就读于耶稣会的九龙华仁书院,也是天主教徒[12][13],同时练了20年多的气功,40多岁时每天用1小时练气功,已经有些修为。[14]因家庭原因放弃入读香港大学,中七毕业后加入皇家香港警察养家。[15][16]

家庭和国籍

李家超因服务于皇家香港警察而成为英国公民,为调任保安局而于2012年8月放弃英国国籍。而其妻子林丽婵及两名儿子亦被指持有英国国籍。[17][18][19]明报》曾向政务司司长办公室查找李家超的这个情况是否违反中共中央倡导的「爱国者治港」原则,但未获回应[20]

李家超于1980年与妻子林丽婵结婚,两人于中学联谊舞会认识,育有李文龙和李文骏两子。长子李文龙于父母结婚前约两年出生。1990年6月,李家超获12岁的李文龙提名,入选「十大现代父亲新形象选举」。[21]次子李文骏比胞兄年轻约6年,两兄弟均于九龙华仁书院香港大学毕业。李文龙在香港大学取得金融系学士学位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及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获得企业经济硕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和准寿险管理师资格。毕业后曾在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博斯公司、富国银行等机构任职,2014年8月加入恒生银行成为策略及企业发展总监,2018年兼任行政总裁办公室主任,并成为董事会运行委员会成员。[22]李文骏在香港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及信息系统学位后,曾经在信息技术公司任职,之后亦投身银行界,先后在中国银行汇丰银行交通银行任职信息系统审计的经理级职位。2018年起伙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李胜堆在东莞开设私立幼儿园。[23][24][25][26][27]

公职生涯

警务处

1977年成功投考皇家香港警察,加入香港警务处,成为见习督察[28] 后在1989年晋升至警司(宪委级职级)。[29]

1997年,李家超获晋升为总警司(首长级职级)。在任期间,曾经驻守于侦缉及情报等多个部门,及曾经出任不同侦缉部门的主管,包括刑事情报科情报搜集组、西九龙总区重案组及情报组、毒品调查科以及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等等,拥有丰富侦缉经验。及后,李家超通过警队与查尔斯史都华大学的合作计划,取得公共行政硕士学位[30]

2002年,李家超被借调至保安局,以研究有关电脑罪行的立法等事宜,调回警务处后领导投诉及内部调查科投诉警察课。2003年,李家超获警务处保送至英国伦敦皇家防卫学院进修,同年回港,获晋升为警务处助理处长,出任西九龙总区指挥官。2005年7月,李家超出任刑事部主管,在任期间亲自负责徐步高枪击案的侦缉事务[31]。2007年1月,李家超获晋升为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担任刑事及保安处处长。

2010年3月,李家超获委任为警务处副处长(管理)[32][33],任内处理过侦缉人员流失率高等等问题[34],在任期间获行政长官梁振英颁发香港警察荣誉奖章香港警察卓越奖章。李家超任职副处长期间,经历过由邓竟成曾伟雄担任警务处处长,原定于2014年退休。2012年,李家超获委任为保安局副局长,向警务处辞呈;惟由于通知期过短,李家超可能需要支付代通知金。此外,由于李家超在退休年龄前两年离开警务处,故此他原定可以获得的长俸将会减少约100万港元[35][36][37]

保安局

2012年,李家超获得保安局局长向聘任委员会推荐,于同年9月12日通过行政长官办公室公布他获得聘任委员会通过,同年10月1日履新,成为保安局副局长[38][39][40][41][42][43][44][45][46]。同日,李家超向香港警务处提出辞呈,他将会于警务处服务至同年9月30日为止[47]。李家超亦通过警察公共关系科表示,他对于获委任为保安局副局长感到高兴,他了解保安局需要处理政策制订及资源运用等影响深远的事宜,他相信以其个人经验和跟各香港政府部门的良好协作基础,他可以在新岗位上负责[48],期望日后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服务香港市民[49]在任期间,他曾处理不少社会事件,其中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一役,其处理手法备受争议。[50]

2014年6月,立法会正讨论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前期拨款,示威者包围立法会要求撤回,有传媒声称混入示威群众的警员涉叫嚣煽动示威者冲击立法会,事后戴回委任证,但未提供证据。李家超事后否认警员扮示威者冲击立法会,质疑指控严重,要求发放消息者提出真凭实据。一个月后,李家超表示确有派便衣警员在游行中确保秩序,但强调不会「扮示威者」。该次示威中,警方清场时擡走采访中的香港电台记者,当晚在场的立法会议员梁耀忠指清楚听到记者高声表明身份,惟警方不加理会,更指摘记者「企得太前」。李家超坚持警方无错,并指记者没佩戴记者证,警员不知其记者身份,被批「擘大眼讲大话」。[51]

2017年6月21日,李家超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委任为保安局局长,成为主要问责官员,亦是香港历史上首位警察出身的保安局局长。[52][53]打破入境事务处垄断传统,回归后6任保安局局长中,首4任均曾任入境处处长[54]

2018年12月,李家超带团到新疆考察反恐设施,包括当地的反恐战术训练中心。考察结束后,李家超表示新疆的反恐经验值得香港参考,并认为对当地状况不满的议员不应偏听偏信[55][56]

2019年7月21日晚,元朗发生白衣人无差别袭击市民事件,警方被指应对速度反应缓慢及办事不力,警方亦因而受抨击。而李在同年11月6日出席立法会会议回应议员质询时,称警方当晚三次巡逻事发现场均没有发现异样及没有人破坏社会安宁,又指当晚报案人数太多,达2.4万人,是平时的一百倍,瘫痪了服务令到消息混乱使警方难作判断形势及案件真确性,才致警方应对缓慢。该说法被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批评是推卸责任,指市民当晚不断报警原因是警方不执法。李回应指当日大量警力调到港岛区致人手不足[57]

2019年9月7日,一名朱姓中六生自称在港铁大埔墟站被防暴警察以警棍打至头破血流,事后患上创伤后遗症,无法集中精神,须放弃应考香港中学文凭试。2020年4月9日,在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教育界叶建源指朱因该事件的后遗症而可能失去前途,要求警务处长邓炳强对朱道歉、赔偿及慰问,和追究相关警员,李抢先回应,强调只是朱单方面自称发生的事,并指市民不应只经大气电波作指控,而应该向警察投诉科提供证据,直指叶说法不负责任,民主派议员即不满起哄[58]

反修例运动期间,警方行动及拘捕方式备受争议,在2019年8月12日会见传媒时,李以外国警察作比较,指香港警察已相当克制;同时,他亦吁请外界勿在完成调查前作任何判断,又指香港没有警队就无法维持治安,而就警方执法手段回避传媒提问;并指于8月11日,在尖沙咀警署外眼部受伤的女子是在承受没有听从警方指示的风险,强调警方使用的是最低武力[59]。2019年11月,李家超在区议会选举前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专访,指出「总书记习近平)已经说得很清楚,现在香港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止暴制乱。而且总书记讲的有关三个坚定支持,支持行政长官、支持警队、支持我们司法机关」[60]

2020年5月20日,李家超出席立法会会议回应议员质询,不少泛民主派议员就警队各种问题进行质询。其中就着惩处违规警员问题上,李指已对相关警员作出训斥,并认为「训斥」也是一种惩处,同时强调如要进行其他刑事行动会按既定机制处理。民主党议员尹兆坚不满其说法,展示自己被警员用警棍打伤头部及被喷胡椒喷雾等相片,批评李无视警队滥暴、滥捕和伤害普通市民。同党议员涂谨申随后提到警长驾电单车撞向人群事件,质疑「原来(训斥)起点系佢可以升职」(原来训斥起点是他可以升职)。李动怒,反斥「出卖良心嘅系议员」(出卖良心的是议员),称议员有不满可去投诉:并重申训斥警员只是惩处机制的起点。随后,工党议员张超雄就警方会否制订指引,避免在行人路上放置水马,以免影响残疾人士使用无障碍设施的问题作质询时,李再次发难,长篇大论批评示威者。他表示警方是为了保护政府建筑物而需要加强保安,才要放置水马。他认为「根源就系暴力」,又谓议员如关心残疾人士使用无障碍设施,就应该同声呼吁停止暴力。张反驳:「破坏社会安宁嘅元凶系林郑政府」(破坏社会安宁的元凶是林郑政府),认为若非当局硬推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漠视以百万计市民的诉求,就不会导致香港现有局面。公民党议员郭家麒亦批评:「系咪话畀全香港人听,𠵱家系李家超同黑警管?」(是不是说给全香港人听,现在是全部由李家超和黑警管了?)。就此,李指责郭的发言「不知廉耻」,不满郭以这方式形容警察,称自己都没用这方式形容议员[61]

2020年5月24日,在全国人大宣布建议在港推行国家安全法之后,李通过保安局网页发表网志,指出极度关注自去年至今十多宗涉及爆炸品及危险品的案件,以及强调有迹象显示香港亮起恐怖主义活动警号,社会大众必须正视,不容许恐怖主义在香港落地生根,且已要求警方、纪律部队及相关部门提升内部准备及查看反恐应变计划。李亦重申政府正密切审视情况,不排除会提升恐袭威胁的级别。而当提升至恐怖威胁级别时,警方可能要封锁高风险地点、作高姿态巡逻、搜查随身物品和在公众地方作安全检查,巿民须配合行动,以「保障他们自身及社会安全」,而有关举动亦令被指滥权拘捕及滥用暴力的警方权力进一步加大[62]

2020年8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11名损害香港自治的内地与香港官员,被制裁者包括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时任保安局局长李家超等人[63][64]。被运行制裁的人士除了其美国资产会被冻结外,在美国有营运的任何银行亦可能冻结其资产[65]

2021年1月6日,大量民主派人士因初选被捕,李家超回应指涉及初选被捕的民主派,属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的活跃份子,形容他们涉嫌以歹毒计划,图谋瘫痪特区政府,认为警方当日的行动是必要及必须,并批评他们以所谓「35+」以及「揽炒十步曲」计划瘫痪政府。[66]

2021年3月,李家超的三名保安局首长级下属,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入境处处长区嘉宏、海关关长邓以海接受恒大集团管理层豪华款待。他们不但没有扫描安心出行,更违反了防疫规定—限聚令。其后,有传媒报道,当晚曾加发生一宗涉嫌强奸事件,但与三名官员无关。其后,李表示三名官员受到惩处已经非常合适,社会无需加以讨论。

政务司司长

2021年6月23日,根据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提名和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李家超等4人职务任免的通知》(国人字〔2021〕159号),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警察出身的政务司司长。[67][68][69]主权移交后的政务司司长一职,多由政务主任(AO)出身者担任。有评论认为是「武官治港」,但刘兆佳认为武官进入问责团队后便会有文人所为[70];而事实上在英属香港时期早已屡有出自警界或英军的布政司/辅政司及总督的先例,如霍德梅含理威廉·坚史美史钊域等等。[71][72]

2021年6月28日至7月1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率领多名官员赴京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期间由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署理职务。[73][74]

2021年7月6日,李家超获委任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首任主席;官守成员包括邓炳强曾国卫徐英伟,非官守成员包括刘遵义范徐丽泰梁爱诗[75][76][77]

行政长官

参选

4月13日,香港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报名参与新一届特首选举
5月8日,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得票率为超过99%,创下历史新高,当选一刻太太林丽婵现身支持

2022年4月3日,有媒体披露李家超将参加香港行政长官选举[78]

2022年4月6日,香港中联办约见选委。有选委在会见后向媒体表示,李家超是中央唯一支持的候选人[79]。同日李家超请辞政务司司长,即时休假[80][81]。4月7日,李家超获得国务院批准并免去政务司司长职务[82][8]。4月9日李家超宣布参选[83]。4月18日,媒体确认,李家超成为香港特首唯一候选人。[84]前立法会议员、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评论,李家超成为特首唯一候选人,标志着香港正迈向威权统治、变成列宁式集中制[85]

李家超的个人竞选YouTube频道遭停用,其竞选办公室于短片平台YouTube开设的频道「Johnlee2022」遭停用,竞选办主任在2022年4月20日表示,在正常运作超过半个月后,20日早上收到了美国互联网巨商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发出的通知,称其竞选团队的YouTube账户因为违反了美国的制裁令被停止服务,但未提供进一步信息。[86]国际媒体纷纷报导李家超被停止服务事件,认为此举标志美国科技巨头受到美国政府影响,介入国际政治事务[87]。而同为美国科技公司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则可继续使用,惟未能使用任何付费服务[88]。李家超因早前遭美国制裁,未能使用银行服务,故需要以现金形式接受捐款,单据显示李家超用上9,880元购买三部点钞机,以及用4900元购买夹万[89]

李家超在街头为2022年特首选举宣传期间,带领竞选团队成员走到一间挂上「光荣结业」及「清货」字样的商店面前寒暄:「生意好呀!」。其此举被质疑落区进行宣传等工作祇是在「演戏」,简单马虎「做骚」。店铺老板事后表示「无反感,冀新特首勿阿茂整饼」。[90]

李家超的Facebook于4月13、17和18日,分别发布香港乒乓女队主教练李静、立法会议员林智远及运动员出身的艺人方力申言论的选举广告。不过根据指引,候选人须事先取得3人的书面同意,并在发布广告后一个工作天内,提供广告文本及同意书等文化供公众查阅。因而被指违反选管会指引。竞选办到4月21日下午才上载3人的支持同意书至选举事务处中央平台。[91]

当选

2022年7月1日,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首先宣誓就职,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监誓

2022年5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54号国务院令,任命李家超为第六任香港行政长官[92]。同年5月30日,李家超在北京中南海接受李克强颁授任命状,正式获任命为香港第六任行政长官[93]。2022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监誓。

任内

2023年6月15日,欧洲议会以483票赞成、9票反对、42票弃权,大比数赞成通过无约束力决议,呼吁欧盟理事会制裁李家超等参与侵害香港人权的中港官员。[94]

2023年6月21日,他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形容香港社会整体气氛「开心咗,热闹咗。信心多咗,希望多咗。」他公布七一回归当日会有多项优惠。有记者问及七一有人示威时,他表示不会容许有人骑劫七一或制造「不良气氛」,会追究其法律活动。[95]同日,《大公报》刊登李家超的访问,形容目前《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国家安全风险仍然存在,有反中乱港分子转用各种手段破坏,形容“包装成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挑拨及扩大矛盾,下一步就是会危害到国家安全”,要警愓相关破坏因素。他又指不犯法不代表不破坏国安,重申2019修例风波是香港永远的警号。[96]他亦表示建设力量一定能够与破坏力量对抗,如「天使与魔鬼永远都是对抗一样」,政府一定有办法对付。[97]

2023年11月4日,行政长官李家超重申因日程事宜,遂委派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代为出席2023年美国APEC峰会,李家超否认受到美国制裁影响而未获邀请,强调过往也有行政长官因为其他理由未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先例。[98]

2023年12月18日,李家超在北京述职时,亲自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汇报,表示将于2024年完成《香港基本法23条》的立法工作[99]

2024年3月22日,李家超根据《香港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之规定,签署香港第七届立法会全票通过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并于翌日刊登宪报生效,至此完成《香港基本法23条》的立法工作[100]

评价

支持

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表示李家超是特首合适人选,又指「澳门模式」,即是仿效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成为唯一取得足够选举委员会提名的有意参选人,是最适合香港形势[101]香港01报道李家超学生时代,借九龙华仁校刊“见证四眼仔变时髦青年”[102]

反对

香港01》在2019年6月反修例运动爆发初期,曾经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有一种灾难叫李家超」,批评李家超毫无政治智能、屡屡失言,未能汲取教训、学懂为官之道,要求他问责下台[103]。同年9月,香港01再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林郑政府需要重组班子,指出时任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处事恶劣,应该问责下台[104]

争议

郑松泰丧失五年立法会选举议席

2021年8月26日,同日港府宣布,热血公民郑松泰失去议席后,无法通过选委会资格审查,不但无法成为选举委员会当然委员议席,更因此而即郑松泰不再连任第7届立法会换届选举的议员资格。主席梁君彦表示,收到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来信,资审会已判定郑松泰登记成为当然选委无效,由于郑松泰被认定不符合《基本法》和效忠特区的法定要求和条件,根据去年11月底的人大决定通过后,郑松泰已于今日由下午开始起即时丧失议员议席的资格并即日起暂时无支符薪金津贴等。[105]

同日,港府人事变动宣布关系,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先生报告后又表示,资审会候选人主席兼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来信通知后,选举管理委员会等2名当然委员又认为,热血公民香港立法会郑松泰议员被裁定不符合拥护香港基本法之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身份后,宣布其登记选民投票资格无效之后,政府就随即刊宪公布后,并同时即日生效后开始被免去丧失5年立法会议员被取消资格郑松泰的职务,即时丧失立法会议员议席的资格。[106]

郑松泰被DQ立法会议员

热血公民郑松泰早前被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裁定当然选委登记无效,连带即时丧失DQ立法会议席。特首林郑月娥今早(31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被问到DQ郑松泰的理据,她称资审会按机制不寻求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意见,涉及国安委的工作不会公开,裁决亦不容上诉。她强调在作出决定前,有机会让当事人申诉,国安委掌握了证据才作出决定。[107]

学历真实性受质疑

李家超的澳洲查尔斯史都华大学公共行政硕士,曾被今周刊质疑找不到任何到校纪录。[108]李回应,自己通过警队与查尔斯史都华大学的合作计划,取得公共行政硕士学位[30]

发言及理解能力受质疑

李家超在2022年5月6日的造势大会上展示“我和我们、同开新篇”的竞选标语,惟其英文翻译为“We and Us, A New Charpter Together”,被指是明显文法错误,但其本人回应称“其竞选团队曾多次讨论此字句的翻译问题,但最后认为传意更重要,不应直译”,认为这个翻译方法可以“表达的是一种大家一起无分你我的意思”[109]。另有社交媒体戏谑此口号实为“We and U.S.”,即“我们与美国(United States)”。

他又在5月8日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后见记者时,指市民的支持显示「明白大家是多么深爱香港此个国家」[110] ,引起哗然[111][112]。也有观点指出李说的是「香港这一个家」,因发音问题被误解。[113]

李家超的学历以至语文能力备受外界质疑。在当选行政长官前后的数次记者会场合,李多次未能理解记者以英语提出之提问,并表示可能收音差而听不清楚。而中文方面,当李被问及会如何捍卫言论自由时,他多次回复中均表示市民已经享有言论自由;因此被外界引申其语文水平低至不能理解「捍卫」二字意思。[114]

违反选举进程规例

李家超于2022年4月中举行的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期间,三度疑未有根据《选举进程(行政长官选举)规例》(香港法例第541J章)中的规定,于发布选举广告后的1个工作天内,向选举管理委员会呈交有关选举广告的3份支持同意书副本以供公众查阅;而根据《规例》,任何人如没有遵守相关规定即属犯罪,可被判处罚款港币5,000元及监禁6个月。

李家超其后于2022年6月7日通过律师向高等法院原讼庭申请要求豁免其未有遵守有关规例的刑罚,包括豁免罚款或监禁等刑罚及讼费[115][116]。而根据《规例》的第88条第(2)款,如法庭在考虑有关申请后,信纳有关违反选举广告规定的事宜是基于粗心大意或意外地计算错误或任何合理的因由,而非因不真诚所致且相信如此豁除该作为是公正的,法庭则可作出相关的宽免命令[117]

妻子及两子持英国籍

李家超当年获委任为保安局副局长时申请放弃英国国籍,但有传媒报道,李家超的妻子及两名儿子亦持有英国籍,并没放弃过。[118]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2022年6月20日发表新书《香港日记》,表示现在的香港令人心碎,批评北京当局全面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对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诺。并表示,「这非常令人心碎,当你看到这些人发生了什么事,鼓励(李家超)妻子和孩子保留他们的英国护照。」[119]

荣誉

头衔

  • 李家超先生,P.M.S.M.(2000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
  • 李家超先生,P.D.S.M.,P.M.S.M.(2008年7月1日-2012年10月25日)
  • 李家超先生,P.D.S.M.,P.M.S.M.,J.P.(2012年10月26日-2017年6月30日)[120]
  • 李家超议员,S.B.S,P.D.S.M.,P.M.S.M.,J.P.(2017年7月1日-2022年4月6日)
  • 李家超先生,S.B.S,P.D.S.M.,P.M.S.M(2022年4月7日-2022年6月30日)
  • 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S.B.S,P.D.S.M.,P.M.S.M.(2022年7月1日-2022年7月26日)
  • 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大紫荆勋贤,S.B.S,P.D.S.M.,P.M.S.M.(2022年7月27日-)

殊勋

纪律部队嘉许

大紫荆勋章 银紫荆星章 香港警察卓越奖章
香港警察荣誉奖章 香港警察长期服务奖章 殖民地警察劳绩奖章

轶事

日本跨媒体制作《宠物小精灵》中主角之一「」(官方今译「」)的粤语读音与李家超非常相近,因此其有「」之暱称。[6][125]李家超本人对此并未表达不满。此外,日本媒体《产经新闻》2022年4月29日一篇由熟悉香港时事的副总编辑藤本欣也所写的文章,标题特意将「李家超」名称写成「」的片假名,即「」,此文章同时在印刷版及网上版刊载。[126]

2022年11月,李家超到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峰会期间,李家超坐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习近平身旁,当时两人都没戴口罩,习近平离场时更主动挽李家超手臂。李家超在峰会期间也曾经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双方没有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交谈。[127]11月20日,李家超由泰国曼谷返港后,在香港国际机场进行2019冠状病毒病核酸检测时结果为阳性[128]

2023年7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务院将不会邀请李家超出席2023年11月在三藩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理由是李家超侵犯香港人权,并且目前在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根据第13936号行政命令运行的制裁名单内[129]。10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回应查找时表示,按惯例收到东道主邀请出席,但特首李家超「因事」未能亲身出席,将改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代表出席[130]

参考数据

  1. . 苹果日报. [201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2. . 东方日报. 2018年1月14日 [2021年6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8日).
  3. . 东方日报. 2018年10月21日 [2021年6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8日).
  4. .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1).
  5. . [2022-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6. 吴志隆. . HKG报.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7. 李家超服务警队逾30年后成特区「第二把手」 曾处理多项具争议事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无线新闻,2022-04-06
  8. . 新华社. 2022-04-08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9. 李家超获中央批准辞职 宣布参选第6届特首选举 明开记招交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网,2022-04-18
  10. . 香港01. 2022-05-08 [202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11. . 家庭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2018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12. . 独立媒体. 2022-05-03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5).
  13. . Hong Kong In-media. 2022-04-29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8).
  14. 郑宝生. . 香港01. 2023-06-23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4) (中文(香港)).
  15. . 明报. 2021年6月26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6日).
  16. . 文汇报. 2021年6月26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6日).
  17. . 东方日报. 2020年5月30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1日).
  18. . 东方日报. 2020年7月28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9日).
  19. . 东方日报. 2020年8月8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0日).
  20. . 明报. 2021年6月26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6日).
  21. . 明报加东版. 2022-04-08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1).
  22. . 恒生银行.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23. . 《东周刊》. 2018年11月27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6日).
  24. . 东方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6日).
  25. . 太阳报. 2012年10月12日 [2021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6日).
  26. . FactWire. 2022-04-13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27. 李颖霖; 梁祖饶; 劳显亮. . 香港01. 2022-04-14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28. . 文汇网. 2022-04-10 [202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29. . www.info.gov.hk.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30. . 香港01. 2022-05-12 [202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31. 曾负责徐步高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苹果日报》 2012年9月13日
  32. 香港警队高层调整 李家超将出任副处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成报》 2010年3月6日
  33. .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8).
  34. .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35. 李家超任保安局副局 成坐正热门 《明报》 2012年9月13日
  36. 李家超入局前 及时弃英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星岛日报》 2012年9月13日
  37. 最高警界 问英雄 回顾与前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都市日报》
  38. 陆恭蕙出任环境局副局长 《明报》 2012年9月12日
  39. 林郑:副局政助遴选公平 《明报》 2012年9月12日
  40. 林郑指三新任副局长经验丰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星岛日报》 2012年9月12日
  41. .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0).
  42. .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43. .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44. . 星岛日报. 2012-09-12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0).
  45. .
  46. . 星岛日报. 2012-09-12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47. .
  48. .
  49. . 东方日报.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50. . now新闻.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51. . 苹果日报. 2017-06-21 [2017-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52. . 香港经济日报. 2017-06-21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53.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7-06-25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54. 陶嘉心. . 香港01. 2022-04-07 [202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2).
  55. . 星岛日报. 2019-01-09 [2022-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中文(繁体)).
  56. . 自由时报. 2019-10-08 [2022-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中文(繁体)).
  57. . 巴士的报. 2019-11-06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中文(香港)).
  58. . 立场新闻. 2020-04-09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中文(香港)).
  59. . 立场新闻. 2019-08-12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4).
  60. 郑秋玲. . 香港01. 201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4).
  61. .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62. .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63. 美国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员,林郑月娥首当其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年8月7日,BBC
  64. .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2020-08-07 [202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65. 罗冠聪. . 立场新闻. 2020-08-08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66. .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67. . 香港电台. 2021-06-25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68. . 星岛日报. 2021年6月27日 [2021年6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7日).
  69. .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21年6月26日 [2021年6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6日).
  70. . 明报. 2021年6月28日 [2021年6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8日).
  71. . 香港历史社会研究社. 2020年11月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9).
  72. . am730. 2021年6月29日 [2022年6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6月19日).
  73. . 文汇报. 2021年6月28日 [2021年6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30日).
  74. . 星岛日报. 2021年6月29日 [2021年6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30日).
  75. . 香港01. 2021年7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76. . 香港01. 2021年7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77. . HKSAR Government. 2021-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78. . 头条新闻. 2022-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79. 陈嘉洛. . 香港01. 2022-04-06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80. . 香港电台.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81. . 香港财经时报.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82. . now新闻.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83. 郑宝生. . 香港01. 2022-04-08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84. . china.caixin.com.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0).
  85.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2-04-19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中文(简体)).
  86. . 美国之音.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中文).
  87. Strumpf, Selina Cheng / Dan.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中文(中国大陆)).
  88. . 明报.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中文(中国大陆)).
  89. 周皓宜. . 香港01. [2023-12-02].
  90. . [2022-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91. . 明报. 2022-04-23 [202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92. . 新华网. [2022-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8).
  93. . 香港电台. 2022-05-30 [202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94. . 香港电台. 2023-06-16 [2023-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95. . 独立媒体. 2023-06-20 [202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3).
  96. . 信报财经新闻. 2023-06-21 [2023-06-21].
  97. . 明报. 2023-06-21 [2023-06-21].
  98. .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23-11-4 [2023-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0).
  99. . 香港01. 2023-12-18.
  100.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24-03-22 [2024-03-22].
  101. 陈嘉洛. . 香港01. 2022-04-06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102. 何瑞芬 倪清江. . 香港01. 2022-04-06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103. . 香港01. 2021-06-20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104. . 香港01. 2019-09-04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105. 郑松泰被DQ即日失议席 梁君彦不认同反对派尽失:仲有温和民主派
  106. . RTHK. 2021-08-26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7).
  107. DQ郑松泰 林郑:国安委依正负面清单审视候选人 掌握证据才决定
  108. 乾隆来. . www.businesstoday.com.tw (今周刊). 2022-04-13 [202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2) (中文(台湾)).
  109. . www.singtaousa.com. 2022-05-08 (中文).
  110. . 香港电台原音播出 2:00.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111. . 香港独立媒体. 2022-05-08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112. 刘锐绍. . 明报. 2022-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113. 林剑. . 香港01. 2022-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中文(香港)).
  114. 「铁腕皮卡丘」:新任香港特首李家超如何破格上位,他的高票当选又意味着什么?,2022/05/15,换日线
  115. 林育慧. . 香港经济日报. 2022-06-08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116. 刘晓曦. . 头条日报. 2022-06-08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117.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 电子版香港法例. 2021-10-22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118. 李家超妻儿被指持英籍 无回复「爱国者治港」质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1/6/26,明报
  119. 7/1香港回归25周年 「末代总督」彭定康批中违反承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2-06-22,公视新闻网
  120. (PDF).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5).
  121. . 明报新闻网 - 即时新闻 instant news.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5) (中文(繁体)). 从图片可见
  122. (PDF).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5).
  123. (PDF).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5).
  124. (PDF).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5).
  125. . NNA Asia. 2022-04-07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126. 藤本欣也. . 产経新闻. 2022-04-29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127. 林嘉成. . 香港01. 2022-11-19.
  128. . [202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1).
  129. . 明报. 2023-07-28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8).
  130. News, 无线新闻TVB. . 无线新闻 TVB News. [202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1)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李家超
官衔
前任者:
林郑月娥
 香港行政长官
2022年7月1日-2027年6月30日
现任
前任者:
张建宗
政务司司长
2021年6月25日-2022年4月7日
继任者:
陈国基
前任者:
黎栋国
保安局局长
2017年7月1日-2021年6月25日
继任者:
邓炳强
前任者:
黎栋国
保安局副局长
2012年10月1日-2017年6月30日
继任:
区志光
政府职务
前任者:
任达荣
警务处副处长(管理)
2010年3月8日-2012年10月1日
继任者:
马维𫘧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