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

直辖市是许多单一制国家一级行政区之一[注 1],多设置于大城市地区。此名称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越南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采用。其字面上的意义为: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辖、建制的都市

历史

升格为直辖市往往需要居住的人口较多,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概念首先源自于1930年中华民国的《市组织法》,称为院辖市,取代此1921年《市自治制》所规定的特别市,特别市的地方自治属性也在此法中被大量削弱,市长此后至开放直选前皆改由行政院直接派任(官派简任)。就如同直辖市字面上的含义一样,这种行政区划的概念具有中央集权的色彩。

法律正式采用直辖市,始于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第一百一十八条 (直辖市之自治)
  直辖市之自治,以法律定之。

1990年代,大韩民国进入全面地方自治时代之后,这一名称被认为不适当而率先更改行政区划之用语。韩国于1994年12月修改韩国《地方自治法》并改为广域市[1];同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直辖市自治法》(现由《地方制度法》取代),将直辖市长改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但直辖市的名称并未更改,而且直辖市在经费及资源的分配上均较其余省辖县市而有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在1950年将直辖市市长改采间接选举(后有间断)。另外,在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那些作为一级行政区的大型都市也常常被翻译做「直辖市」,以独联体国家最为普遍。

汉字文化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管辖的次级行政区划有市辖区等;重庆直辖市还有自治县的设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中国大陆共设有12个直辖市,分别为:南京上海武汉(今武汉市一部分)、鞍山抚顺沈阳本溪西安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到1950年初,除北京及天津外,皆为大行政区代管。

1950年10月5日,旅大行署区改为东北大行政区代管的旅大直辖市。1952年11月15日,南京直辖市降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7月8日吉林省长春市松江省哈尔滨市升格为直辖市。1954年6月19日,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长春、哈尔滨、西安、武汉、广州、重庆直辖市皆降格为省辖市。1958年,天津直辖市降格为河北省辖市,至1967年恢复。

1997年3月14日重庆市重新恢复直辖市建制。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设有四个直辖市:

直辖市 简称 人口数(百万人) 面积(平方公里) 密度(人/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创建日期
1 北京市 21.7200[2] 16,410.00[3] 1,069.47 16区 1949年-
2天津市15.4611[4]11,760.26[5]1,044.3316区 1949年-1958年
1967年-
3上海市24.1932[6]6,340.5[7]3,030.2316区 1949年-
4重庆市32.3532[8]82,402.00[9]392.6226区8县4自治县 1949年-1954年
1997年-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直辖市
中华民国直辖市-台北市的天际线

中华民国在民国三十八年以前,以人口达100万人为基准,先后建制了12个院辖市: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大陆建制的直辖市中,广州西安沈阳等三个城市兼具院辖市与首府的双重地位。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来台湾,至2014年止直辖市有:台北市(1967年升格)、高雄市(1979年升格、2010年和高雄县合并)、新北市(2010年升格)、台中市(2010年合并升格)、台南市(2010年合并升格)、桃园市(2014年升格)。

No.直辖市(由北而南) 人口数(2019年8月) 面积(km²) 密度(人/km²) 区划
1新北市4,010,6572,052.56671,931.2329区
2台北市2,650,154271.79979,934.1212区
3桃园市2,240,3281,220.95401,684.1513区
4台中市2,811,7292,214.89681,226.4729区
5台南市1,881,7302,191.6531859.5537区
6高雄市2,773,7862,946.2671942.5138区

 大韩民国

大韩民国的直辖市()产生自1963年,是年釜山升格为直辖市。1995年前,直辖市长由中央政府委任。1991年,因应地方自治的精神,消除直辖市这一名称所含有的中央控制的成分,改称为广域市),并于1995年全面实行地方选举,知事及市长皆由选举产生。但广域市并不代表地域广大,在韩国亦有许多面积比广域市大的市。现有仁川光州大邱釜山大田蔚山六个广域市。首都首尔于大韩民国成立初期命名为特别自由市(),现则称为特别市()。另2012年激活的新行政首都世宗,则为唯一的特别自治市)。

No.汉语韩语改制年份原属朝鲜八道人口数面积(km²)次级行政区
01首尔特别市1946年京畿道10,464,051605.2525区
02釜山广域市1963年庆尙南道3,574,340766.1215区1郡
03大邱广域市1981年庆尙北道2,512,604884.157区1郡
04仁川广域市京畿道2,710,579964.538区2郡
05光州广域市1986年全罗南道1,415,953501.365区
06大田广域市1989年忠清南道1,442,857539.84
07蔚山广域市庆尙南道1,126,8791,056.404区1郡
17世宗特别自治市2012年忠清南道122,263465.231洞1邑9面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现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直辖市()及特别市)两种一级行政区的市制,前者具有首都地位,后者为其他城市,皆直接隶属于中央。目前共有四个城市:平壤直辖市罗先特别市南浦特别市开城特别市

汉语韩语改制年份原属朝鲜八道人口数面积(km²)次级行政区
红色部分平壤直辖市평양직할시1946年平安南道2,870,000319418区2郡
罗先特别市라선특별시2010年咸镜北道205,0007461区1郡
南浦特别市남포특별시平安南道366,8158295区2郡
开城特别市개성특별시2019年黄海北道京畿道308,4404422区27洞3里

 越南

直辖市在越南的位置
河内市
河内市
海防市
海防市
岘港市
岘港市
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
芹苴市
芹苴市
汉语越南语喃字人口数面积(km²)
河内市Thành phố Hà Nội8,053,6633,324
海防市Thành phố Hải Phòng2,028,5141,503
岘港市Thành phố Đà Nẵng1,134,3101,256
胡志明市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8,993,0822,095
芹苴市Thành phố Cần Thơ1,235,1711,390

习惯上被译作直辖市的城市

 蒙古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省(艾马克)。

汉语蒙古语转写人口数面积(km²)
乌兰巴托市1,444,6694,704.4

 老挝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首都万象为该国唯一的直辖市(老挝语:ນະຄອນຫລວງ,nakhonluang)。

汉语 寮语 拉丁转写 人口数 面积(km²)
15 万象市 ວຽງຈັນ Vientiane 820,940 3,920

 柬埔寨

柬埔寨原设有四个市(高棉语:,krong)直属中央,2008年时除首都金边市外悉改制为省。

汉语 高棉语 拉丁转写 人口数 面积(km²)
24 白马市(已改制) Kep 28,660 336
6 拜林市(已改制) Pailin 22,906 803
18 金边市 PhnomPenh 2,129,371 376
22 西哈努克市(已改制) Sihanoukville 235,190 868

 泰国

泰国的首都曼谷为该国唯一的特别区(泰语:และปริมณฑล),有时中文皆译为直辖市,不隶属于任何一个一级行政区

汉语泰语拉丁转写人口数面积(km²)
53曼谷直辖市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Bangkok10,820,9211,568.7

 马来西亚

联邦直辖区所在位置

马来西亚设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马来语:,英语:),中文有时也译为联邦直辖市、直辖市。其直属中央联邦政府,不隶任何州属。吉隆坡为法定首都及最大城市,纳闽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最新成立的联邦直辖区布城则为行政首都

汉语马来语/爪夷文拉丁转写改制年份人口数面积(km²)
9吉隆坡/كوالالومڤورKuala Lumpur1974年1,887,674243
10布城/ڤوتراجايPutrajaya2001年88,30046
15纳闽/لابوانLabuan1984年96,8009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直辖市(:город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огоподчинения,:қаласы)意为共和国直属城市,目前设有三市

汉语哈萨克斯坦语俄语人口数面积(km²)
17阿拉木图市АлматықаласыгородАлма-Ата1,552,349325
18奇姆肯特市ШымкентЧимкент854,550347
25阿斯塔纳市АстанагородАстана1,026,181720

 

吉尔吉斯的直辖市(吉尔吉斯语俄语:)意为共和国直属城市,目前设有两市,分别为该国第一、二大城,也是首都和第二首都(法定)。

汉语吉尔吉斯语俄语人口数面积(km²)
2比什凯克市Бишкек шаарыБишкек1,250,000127
8奥什市Ош шаарыОш243,20015.1

 

乌兹别克斯坦设有一个直辖市(乌兹别克斯坦语:shahri):市,为该国首都。为中亚第一大城,苏联时期为苏联第四大城。

汉语名称乌兹别克斯坦语人口数面积(km²)
9Toshkentshahri2,424,100256

 

土库曼斯坦设有一个直辖市(土库曼语:şäheri):阿什哈巴德市,为该国首都。

汉语土库曼斯坦语人口数面积(km²)
1阿什哈巴德市Aşgabatşäheri1,031,992260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直辖市(俄语:),与其余各联邦主体俄语:罗马化:sub"yekty)权力相同,目前设有莫斯科圣彼得堡塞瓦斯托波尔三个直辖市。其中莫斯科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前两大城市,在苏联时期,亦为全苏联前两大城市。而塞瓦斯托波尔在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后,宣布和克里米亚共和国一起从乌克兰独立。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直辖市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但此公投并未获得乌克兰或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汉语旗帜市徽俄语人口数面积(km²)
1莫斯科市 Москва12,506,4681,100
2圣彼得堡市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5,351,9351,439
3塞瓦斯托波尔市
事实上,国际公认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Севастополь443,211864

 乌克兰

乌克兰设有两个特殊地位城市(又称直辖市)(乌克兰语罗马化Mista zi spetsial'nyi status),分别是基辅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基辅为该国的首都,塞瓦斯托波尔在2014年被俄罗斯军事吞并,目前在俄罗斯联邦的实际掌控之下。

汉语乌克兰语人口数面积(km²)
1基辅市Київ2,907,817839
2塞瓦斯托波尔市
(目前在俄罗斯的实际掌控之下,国际上承认是乌克兰一部分)
Севастополь443,211864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设有一个直辖市:明斯克市,即该国首都。

汉语白俄罗斯语俄语人口数面积(km²)
1明斯克市МiнскМинск1,838,280305.5

 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共和国设有三个直辖都会区(摩尔多瓦语:municipii),其中基希讷乌市为该国首都;而本德尔市实际上为德涅斯特河沿岸实际管理。

汉语摩尔多瓦语人口数面积(km²)
25基希讷乌市Chişinău731,700120
9伯尔兹市Bălţi148,20760
30本德尔市Bender93,75197.29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设有两个直辖市,阿迪斯阿贝巴市以及德雷达瓦市,其中阿迪斯阿贝巴市为该国首都。

直辖市人口面积(km²)密度(人/km²)
5阿迪斯阿贝巴市3,147,0005305,936
7德雷达瓦市398,0001,213328

对比

国家直辖市备注
 白俄罗斯明斯克白俄罗斯行政区划
 柬埔寨白马拜林金边西哈努克柬埔寨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天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拜科努尔哈萨克斯坦行政区划
 平壤南浦罗先特别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首尔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韩国行政区划
 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塞瓦斯托波尔(有争议)俄罗斯行政区划俄罗斯联邦直辖市
 比什凯克奥什吉尔吉斯斯坦行政区划
 老挝万象老挝行政区划
 柬埔寨金边柬埔寨行政区划
 摩尔多瓦基希纳乌宾杰里(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实际控制),蒂拉斯波尔(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首都)、伯尔兹摩尔多瓦行政区划
 蒙古乌兰巴托蒙古行政区划
 中华民国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直辖市(中华民国)中华民国行政区划
 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行政区划
 乌克兰基辅塞瓦斯托波尔(有争议)乌克兰行政区划特殊地位城市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
 越南河内市胡志明市海防市岘港市芹苴市越南行政区划
 苏丹喀土穆苏丹行政区划
 叙利亚大马士革叙利亚行政区划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德雷达瓦市埃塞俄比亚行政区划

注释

  1. 需要说明的是,直辖市是一种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但并非所有的一级行政区的都市都称直辖市。各国的直辖市、特别市、中央直辖区、自治市、省级市等,在权责、自治权限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很难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

参考文献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1. 自治体国际化协会,韩国の地方自治,平成15年11月28日発行,第10页
  2. .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3).
  3. . [201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4. .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5).
  5. .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1).
  6. .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7. .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8. .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2).
  9. .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1).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