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
歌仔,是中国闽南和潮汕、台湾及各海外泉漳话、潮汕话通行地对民歌、小曲的通称。
歌仔 | |
![]() | |
表记 | |
---|---|
汉字 | |
白话字 | |
台罗拼音 | |
闽南拼音 | |
方音符号 |
该词在中国厦门、漳州和泉州,台湾,以及海外的发音为kua a,中国潮汕音kua kia,声调相同,意思都是歌、小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将闽南的歌仔(什锦歌)定名为锦歌,2006年5月20日,中国闽南锦歌被该国国务院文化部列进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台湾歌仔
念歌仔
台语称呼台湾歌仔的歌谣演唱(常带有故事性)这种曲艺形式做歌仔曲、念歌仔或歌仔、念歌,歌手常常是自弹或自拉自唱,通常用台湾月琴、大广弦伴奏,也有用秦琴、南管琵琶(南琶)、台湾三弦或西洋(电)吉他自弹自唱或伴奏。
字面常写「台湾说唱音乐」或「台湾说唱」。
名家
- 汪思明(月琴、三弦、大广弦自弹、自拉自唱及伴奏,原名汪乞食,台北大稻埕人,温红涂、陈玉安师兄,吕柳先的老师,学生很多,殁)
- 温红涂(月琴、三弦、大广弦自弹、自拉自唱及伴奏,又名温红土,汪思明师弟,陈玉安师兄,有说是台南人,殁,学生很多)
- 陈玉安(又名陈加走,月琴、三弦、大广弦自弹、自拉自唱及伴奏,汪思明、温红涂师弟,台北州新庄郡出身,人叫加走、加走先,学生很多)
- 李申长(月琴、大广弦自弹、自拉自唱)
- 阿楼(原名阿满,阿楼是艺名,月琴自弹自唱和伴奏,曾教过杨秀卿,殁)
- 陈石春(大广弦自拉自唱和伴奏,殁)
- 吕柳先(月琴、大广弦自弹、自拉自唱,艺宗汪思明,原名吕石柳,吕柳先、柳先是人给他的称号,常被写吕柳仙,台北县今新北市人,殁)
- 邱凤英(原名邱查某,邱凤英是录制唱片的艺名,月琴自弹自唱,黄茂贵、陈清云、杨秀卿的老师,殁)
- 黄茂贵(大广弦自拉自唱及大广弦、洞箫伴奏,邱查某的学生,殁)
- 陈清云(月琴自弹自唱,邱查某的学生)
- 杨秀卿(月琴自弹自唱,艺承邱查某和养母萧陈阿现、养姊萧金凤,也曾向阿楼问艺,杨再兴的妻,台北县今新北市人)
- 杨再兴 (歌仔戏)(大广弦伴奏,杨秀卿的夫婿,台北县今新北市人,殁)
- 陈冠华(原名陈水柳,月琴自弹自唱、大广弦和月琴等多种民乐伴奏,也能弹吉他,台北万华人,殁)
- 吴天罗(月琴自弹自唱、大广弦伴奏,云林土库人,殁)
- 欧云龙(演唱,台北县今新北市人,殁)
- 黄秋田(演唱,台南人,殁)
- 魏世明(演唱)
- 蔡添登(月琴、大广弦自弹、自拉自唱,台南人,殁)
- 李仙化(南管琵琶自弹自唱和多种民乐伴奏,台南人)
- 李新发(月琴、大广弦自弹自唱、自拉自唱和大广弦、月琴等多种民乐伴奏,王玉川、陈美珠、陈宝贵的老师,殁)
- 王玉川(月琴、大广弦自弹自唱、自拉自唱和大广弦、月琴等多种民乐伴奏,也能弹吉他,陈美珠、陈宝贵师兄,师承李新发,新竹人,殁)
- 陈美珠(电吉他自弹自唱及伴奏,也能月琴弹唱,王玉川师妹,师承李新发和人叫直仔先的吴丁山,台北县今新北市人,父亲陈软是精通各种乐器的日治台湾出名的戏曲乐师)
- 陈玉寺(秦琴自弹自唱,也能月琴弹唱,台南归仁人)。
- 陈宝贵(演唱,王玉川师妹,台北县今新北市人,师承李新发)。
- 周定邦(月琴自弹自唱、创作,台南县将军乡青鲲鯓人,师承朱丁顺,吴天罗)。
常用曲调有台北哭(三空仔;卖药仔哭;滚仔哭;滚仔;卖药仔;台北;江湖调;卖药仔调)、杂念仔(杂嘴仔;杂碎仔)、倍思仔、大调仔、七字仔、改良杂碎仔(新杂碎仔;杂碎仔;杂碎调;华南杂;华南杂调,台湾叫都马调;都马,温红涂的学生邵江海发明)、阴调、吟诗调和许多歌仔戏的其他曲调(大哭调、小哭调等)。
月琴张挂2条弦,定纯4度,只有台湾恒春的《四季春》等特定曲调定纯5度。
福建厦门说唱
福建厦门的歌仔奏唱(现名歌仔说唱)是温红涂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传过去的,每个最主要的月琴弹唱、大广弦奏唱传人都是温先生的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赐福发明了「荷叶唱」这种拿荷叶型打击乐器演唱的新型说唱。
荷叶说唱
- 林赐福、林惠珍
参见
- 歌仔册
- 潮州歌册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