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儒门

杨儒门1978年12月24日),台湾农民社运人士彰化县二林镇人,以「白米炸弹客」知名。

杨儒门
性别
出生 (1978-12-24) 1978年12月24日
台湾彰化县二林镇
国籍 中华民国
政党无党籍
配偶邱宇馨2007年结婚)[1]
儿女杨农(长女)
杨田(幼女)[2]
父母杨万福(父)
家族杨儒宾(远房堂兄)
学历
经历

家庭及早年

杨儒门生于彰化一普通农家,于家中排行第二。高中就读彰化县秀水高工电机科,但于高二时以志趣不合为由申请休学;在校期间课业表现普通,平时话少,但与同学相处融洽。离校后旋即应征中华民国陆军101两栖侦察营(海龙蛙兵)入伍,2000年12月退役后解甲归田、归乡务农;2002年父母离异后随父迁居基隆并转行鸡贩为生。

杨儒门之妻邱宇馨为其继妹,两人于炸弹案前已开始恋爱,即使为恋人/夫妻关仍互称「妹妹」与「二哥」,杨获赦出狱后不久即于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基隆地方法院与其公证结婚;婚日当晚仍不忘社运到立法院外声援乐生疗养院[1]。两人婚后育有长女杨农(~2007生)及幼女杨田(~2008生)[2]

白米炸弹案

200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因此同时开放稻米进口,对台湾稻农的生计构成了短期但剧烈的冲击,亦于世代在彰化务农种米的杨儒门心中种下了不满的种子。2003年11月13日起,杨于台北大安森林公园男厕所放置第一颗爆裂物,内含「炸弹勿按」字条、黑火药、汽油、雷管及电池启动器。11月22日财政部财税数据中心前人行道上的电话亭内也发现贴有电脑打字「炸弹,不要进口稻米,政府要照顾人民」、侧面写有「拉发」的饮料罐,内含黑火药、汽油、电池、引线、开关及一小包白米。此后其再于北台放置多枚炸弹,除了一件在新竹、一件在中坜之外,其余绝大部份都在台北,媒体开始使用「白米炸弹客」称呼杨。期间杨亦匿名投书媒体,除承认放置炸弹责任外,也表达「不要进口稻米」、「政府要照顾人民」的诉求。2004年11月12日,杨于教育部外红砖道放置第17颗、亦是其案中最后一颗爆裂物,终于两周后(26日)由胞弟陪同至警局自首。当时普遍认为其制作爆裂物技能是在海龙蛙兵服役时所习得。

2005年1月24日,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检察署(台北地检署)依恐吓、非法制造炸弹等罪名将杨儒门起诉。检方表示,杨儒门犯案所用专业技能是利用服役期间向一名受过爆破训练的情治人员学习所得知识,之后结合其通过网络、电视、书籍自行钻研所知悉的警方办案与采证技巧,加上作案前反复、细心地勘验、评估现场与周边环境,才能连续作案17件均未被警方缉获。[3]

2005年10月19日,台湾台北地方法院(台北地院)依据《枪砲弹药刀械管制条例》判处杨儒门有期徒刑7年6个月,并科罚金新台币10万元(台北地院94年重诉字第3号判决[4])。杨儒门的辩护律师丁荣聪说,杨儒门早预料到结果,但与预期5年有期徒刑落差太大,「虽然他(杨儒门)神情镇定,仍感到失望。」[5]杨儒门先是表示不会上诉,后又改口表示对判决结果无法接受、故决定上诉。台湾高等法院(台湾高院)二审改判有期徒刑5年10个月,并科罚金新台币10万元(台湾高院94年瞩上诉字第7号判决[6])。

2005年11月21日,杨儒门在台北看守所拟定书面声明〈我的决心─杨儒门狱中绝食抗议声明〉,表态将绝食抗议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7]

2005年12月13日10时整至同月19日10时整,杨儒门在台北看守所展开连续绝食144小时,以抗议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声援杨儒门联盟则于同月13日于立法院中兴大楼召开记者会声援杨儒门[8]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方圣平代杨儒门宣读书面声明。[9][10]杨儒门表示,台湾农民追求的是公平交易、不是自由贸易的迷思。[11]

2006年2月17日,杨儒门入狱服刑。2007年6月19日,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基隆市参加中华民国海军一三一舰队端午节餐会时,说杨儒门「其情可悯,并已服刑年余,表现良好,应无再犯之虞」,宣布特赦杨儒门。2007年6月21日14时10分,陈总统签署「华总一义字第09600080361号」令,特赦杨儒门[12];同日14时30分,法务部收到行政院函转陈总统批准的「华总一义字第09600080361号」特赦令;同日17时20分左右,自强外役监狱收到陈总统的特赦令,杨儒门被立即释放;但特赦令依法务部建议只免除剩余刑期,仍保留犯罪纪录[13],其出狱后的古巴及日本农业考察计划亦因此受阻[2]

后续发展

2007年8月4日,杨儒门发表新书《白米不是炸弹》,书中集结自己在牢狱中所写的书信和文章。在该书发表会上,杨儒门说,他不会再使用激烈的炸弹引爆问题,而是要用文本和诚意;他说,要走遍全台湾,拜访各个农民团体,研究有机农法,为台湾农业寻找出路。杨儒门同时表态反对政治人物不断加码老农津贴[14]

2008年7月18日,杨儒门在台北市忠孝东路四段248巷成立248农学市集,自任248农学市集召集人[15]

2009年3月,杨儒门接受《自由时报》专访时表示,ECFA若内容不当将会伤害台湾农业。但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后延续曾经被民进党称为「糖衣毒药」的ECFA[16]后,《自由时报电子报》悄悄删除该文。

2011年8月1日,杨儒门与郭镇维等人进驻新北市瑞芳区猴硐国民小学旧校区,成立「猴硐生态教育园区」。郭镇维表示,此为永续经营计划,希望结合社区以及大众之力,实践友善环境的在地生活理念。

2011年12月17日,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第二场电视辩论会第二阶段公民提问,杨儒门于提问时批评,三位总统候选人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都未反对《土地征收条例》修正案:「立法院通过《土地征收条例》修正案,在场三位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也不愿提出在条文中加入公平正义公义原则。在此表达农团对各位的『叉叉』(╳╳)[17]。」杨儒门又问三人,支不支持将总统府停车场「变成农田,种植有机无毒的农产品」;马英九答「很有创意」、「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估」,宋楚瑜答「我觉得事实上有困难」,蔡英文未回答[17]。杨儒门在电视辩论会会后公民团体记者会说,马英九、蔡英文与宋楚瑜都像太极拳高手,难度高的问题不答,简单的问题也没有正面回应;他说,下一场辩论会如没有像看电影一样有点心、爆米花,他就不来了[18];他又说,「叉叉」(╳╳)的意思就是他很不高兴,但是碍于公开场合发言「不太好意思直接就在现场骂脏话」,他只好自动把脏话消音[19]

2012年6月19日,杨儒门接受《联合报》访问时直言,让他放弃激进抗议手段的,不是入狱的经历,而是他觉得向政府抗争的效果不大:例如台湾进口美国牛肉问题等重大农产品开放政策,政府对外谈判的代表都不是农业专家,「政府决定要牺牲某一个农产品来换贸易自由化,谁去讲都没用。」他认为,政府在开放台湾农产品市场时考量的标准是谁的产值大、利益纠葛大,「没选票的产业常是被牺牲的对象。」他说,台湾农民争取的是公平交易,若国外竞争者能站在同一基础上竞争,「台湾农民没在怕」;但他质疑,政府在准备开放农产品市场前,对于进口农产品的检疫、原产地标示等配套机制仍漏洞百出,「台湾农民真的能和竞争者站在同一平台上较量吗?」他说,「台湾农民好骗但难教」;教导台湾农民种出健康、有机、具竞争力的产品,才是台湾农业面对台湾加入WTO后新一轮市场开放的最大本钱[20]

2012年6月21日,杨儒门说:「台湾农业的特色与劣势,在于小农太多。小农只会闷着头耕种,却不会行销、贩卖,这是台湾农业最大的致命伤。因此我建议:政府应该从提供场地、提供教育机会与筛选机制,有计划地辅导小农成立248特色农夫市集,创造更多农民与消费者沟通、接触的机会,才能让台湾小农走出自己的路。……我也希望国人尽量选择国产、当季食材,这样一定可以减少生病机会,让身体更健康,还可降低食物程碳排放量;人人实际身体力行,才能真正保护环境,从根本善待台湾农民。」[21]

2013年7月18日,杨儒门与友人李建诚带着两桶油漆到总统府前泼漆,当场被执勤兵与警察逮捕,带回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介寿路派出所侦讯,随后移送台北地检署复讯;他自称犯罪动机是大埔事件,「我要抗议政府拆大埔」;台北地检署检察官复讯后,认为无羁押必要、且泼漆属言论自由范畴,将他们请回[22]

2015年4月2日,风传媒报导,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原定由官派5名台北市政府产业发展局人士参与,但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决定让出一席董事给杨儒门;杨儒门表示,台湾农产品产销制度不合理、需要改变,他将会先了解台北农产运销公司运作再讨论如何改变,有改变才值得高兴。[23]

2016年10月24日,杨儒门说,只要台风侵袭台湾导致菜价涨,许多人关心菜价太贵,却没人关心农民的损失;农民好不容易收成一些菜要换点钱弥补损失,政府却用进口蔬菜来平抑物价,有谁关注到农民的心在淌血[24];完全执政的蔡英文政府把菜价高涨的责任推给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内部人事斗争,根本是推诿卸责,令人搞不懂是谁在执政[25]

2017年12月15日,时代力量新北市第十二选举区立法委员黄国昌新北市金山区金山老街呼吁选民在其罢免案投票时投下不同意票,杨儒门公开支持黄国昌,「黄国昌从去年开始协助我们,但我们不会告诉别人是他来帮忙」[26]

2020年12月21日,杨儒门、精神科医师苏伟硕台湾民间反瘦肉精毒猪联盟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反对美国强迫台湾进口含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杨儒门直言,反莱猪不等于反美,美国强迫台湾进口莱猪的行为才是真正破坏台美关系。美国在台协会无人出面回应[27][28]

衍生作品

自传

  • 《白米不是炸弹》,台北县中和市:印刻出版,2007年8月1日出版,ISBN 9789866873270

电影

  • 2014年,导演卓立以白米炸弹案为脚本改编拍摄电影《白米炸弹客》,由演员黄健玮饰演杨儒门。

参见

备注

    参考数据

    1. 蔡进男、李文正、张景闳 连接报导,〈杨儒门娶妹妹 穿拖鞋公证〉《苹果日报》(台湾)2007年12月13日
    2. 杨焕世. . 天下杂志—亲子天下. 2023-09-23 [2023-09-23] (中文(台湾)).
    3. 苏恩民 台北报导,白米炸弹犯被起诉 存盘,存档日期2007-03-15.,《自由时报》2005年1月25日
    4. 台北地院94年重诉字第3号判决
    5. 陈朝政 整理报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司法弃弱势 社运团体声援杨儒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湾立报》2005年10月20日
    6. . [200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7. 杨儒门,〈我的决心─杨儒门狱中绝食抗议声明〉,2005年11月21日
    8. 王己由、王超群 台北报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反WTO 杨儒门绝食 劳团赴港抗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国时报》2005年12月13日
    9. 曹宇帆 台北2005年12月13日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杨儒门狱中绝食反WTO 学界社运界声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通信社2005年12月13日
    10. 陈朝政 台北报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反WTO 杨儒门狱中绝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湾立报》2005年12月14日
    11. 汤惠芸,台湾对世贸香港会议结果反应,《美国之音中文网》2005年12月19日
    12. 中华民国总统府特赦杨儒门,2007年6月21日
    13. 台北综合报导,重获自由 总统特赦杨儒门 存盘,存档日期2014-01-06.,《公视晚间新闻》2007年6月21日
    14. 林静梅、陈柏谕 台北报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杨儒门出新书 吁各界关心农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公视晚间新闻》2007年8月4日
    15. .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16. 赖言曦. . 中央通信社. 2020-03-25 [202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17. 林秉仪、王伟帆 台北报导,〈公民另类问 农团表达「XX」府前种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VBS新闻台2011年12月17日
    18. 何哲欣,公民团体讽3人「像太极拳高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台湾)2011年12月18日
    19. 许俪龄、王伟帆 台北报导,〈公民提问妙 「地球防卫军」源美国卡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VBS新闻台2011年12月18日
    20. 王茂臻 台北报导,〈开放是趋势/靠政府保护 农民不如靠自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联合报》2012年6月20日
    21. 彭宣雅 整理,〈专家献策/杨儒门:小农团结 开出新路〉,《联合晚报》2012年6月21日
    22. 刘世怡 台北2013年7月18日电,〈抗议拆大埔 杨儒门府前泼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通信社2013年7月19日
    23. 北市农产运销公司 柯P指派 「白米炸弹客」杨儒门任董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2015年04月02日
    24. 毕倩涵、温砚钧、刘欣逵. . TVBS新闻. 2016-10-24 [2017-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湾)).
    25. 黄立伟、张国梁. . 公视新闻. 2016-10-24 [2017-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湾)).
    26. 王敏旭. . 联合报即时新闻. 2017-12-15 [201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湾)).
    27. 黄巈禾. . ETtoday新闻云. 2020-12-21 [2021-01-01] (中文(台湾)).
    28. 邱玺臣. . 汇流新闻网. 2020-12-21 [202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