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日语: Meiji Tennō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为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年-1912年在位)。大日本帝国第1代大元帅(1889年-1912年在任),睦仁孝明天皇第二子,母为典侍中山庆子。出生时称号为祐宫徽印印号,见证了日本从孤立的封建国家向工业化世界强国的转变。

睦仁
第122代天皇
统治1867年2月13日-1912年7月30日(45年168天)[注 1]
即位庆应四年八月二十七日(1868年10月12日)于京都御所
大尝祭:明治四年十一月十七日(1871年12月28日)
前任孝明天皇
继任大正天皇
摄政二条齐敬
出生祐宫
1852年11月3日(嘉永五年九月二十二日)下午13时
日本山城国京都中山忠能邸(位于今 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区京都御苑
逝世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 上午0时43分(59岁)
 大日本帝国东京府东京市明治宫殿(位于今 东京都千代田区皇居
安葬
皇后昭宪皇太后
子嗣
皇子稚瑞照彦尊(夭折)
建宫敬仁亲王(夭折)
大正天皇
昭宫猷仁亲王(夭折)
满宫辉仁亲王(夭折)
皇女稚高依姬尊(夭折)
梅宫薰子内亲王(夭折)
滋宫韶子内亲王(夭折)
增宫章子内亲王(夭折)
久宫静子内亲王(夭折)
常宫昌子内亲王
周宫房子内亲王
富美宫允子内亲王
泰宫聪子内亲王
贞宫多喜子内亲王(夭折)
全名
讳:睦仁
别名:明治大帝、明治圣帝
时代及年号
庆应[1]:1865年5月1日-1868年10月23日
明治:1868年10月23日-1912年7月30日:江户时代 明治时代
王朝日本皇室
父亲孝明天皇
母亲中山庆子
签名

1852年11月3日(嘉永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睦仁出生于外祖父中山忠能的宅邸,幼年居于京都御所以及东宫御所。1867年2月13日,按其继承顺位,睦仁亲王以年仅14岁之龄即位为天皇。1868年8月27日改元明治,是为明治天皇。在1869年3月28日第二次行幸东京后,将皇室自京都迁移至东京城,之后的历代天皇皆以东京城做为皇居。按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天皇作为名义上大日本帝国陆军大日本帝国海军大元帅。明治天皇在位期间,可能被认为是明君,也是日本史上有名的天皇,被后世尊称“大帝”。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明治天皇驾崩于东京皇宫,享年59岁。

生平

统仁 (睦仁的生父)
中山庆子 (睦仁的生母)

出生

嘉永4年(1851年),中山忠能的次女中山庆子被纳入宫中充任典侍,成为孝明天皇的后宫,因深得天皇宠爱,不久就怀孕。嘉永5年(1852年)9月22日,睦仁出生在庆子于京都石药师的娘家中山邸,为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7日后(9月29日),其父赐名「祐宫」,直至安政3年(1856年9月29日)才从中山邸移至宫中扶养。由于孝明天皇的后宫没有再生育其他皇子,便在1860年7月10日(万延元年),敕令祐宫做为女御九条夙子的「实子」,并在同年9月28日封他为亲王,讳名「睦仁」。

1867年1月30日(庆应三年),统仁驾崩,年仅14岁的睦仁亲王按其继承顺位成为天皇。

娶妻

1867年(庆应3年)5月18日,一条忠香三女一条胜子入宫,同年6月28日明治天皇封其为女御。明治元年12月26日(1869年2月7日)一条胜子改名为美子(はるこ),叙从三位。同年12月28日,被册立为皇后,是谓昭宪皇太后。美子实际上长睦仁三岁,为了要避讳,官方数据改为嘉永3年(1850年)出生。最初依循中世纪以来的惯例,而设中宫职,称号为「中宫」,隔年,将中宫职改为皇后宫职,称号也改为皇后宫,此后中宫职遭到废除,且不再使用「中宫」称号。

王政复古

1867年11月9日(庆应三年10月14日),江户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政权交还天皇,结束了持续265年的江户幕府时代,于12月9日宣布王政复古

迁都东京

1868年2月10日(明治元年1月17日),鸟羽伏见之战后,参与大久保利通向总裁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提议行幸大坂。同年1月23日,在太政官会议上提出迁都大坂的建议,但遭保守派公卿反对,1月26日建议书被否决。随后大久保通过副总裁岩仓具视提出大坂行幸议案,保守派也接受议案,1月29日得到通过。大坂失去了一个作为成为皇居驻地的机会。

明治元年(1868年)闰4月1日,迁都大坂的建议被否决后,军务官判事大木乔任和东征大总督府监军江藤新平岩仓具视提出「东西两都」的建议书,并提出建设江户和京都之间的铁路。「东西两都」的建议书得到了认可。1868年4月6日(庆应四年3月14日),颁布《五条御誓文》为国是纲领。

由于江户本来为德川家的封地,在1868年(明治元年)5月24日,德川将军家被移封骏府(静冈)70万石。1868年9月3日,颁布《称江户为东京诏书》。诏书中天皇把江户纳为直属封地,家臣亦被转封,昔日江户幕府的驻地江户易名为「东京」,江户城更名为东京城(东京城/とうけいじょう tōkei jō ?)。

即位为日本天皇

1868年(明治元年)8月27日正式改元「明治」,取《易经·说卦传》之「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之意。

第一次行幸东京

十六岁的明治天皇,1868年底从京都前往东京

1868年(明治元年)9月20日在岩仓具视、议定中山忠能、外国官知事伊达宗城等人陪同下,明治天皇离开京都前往东京行幸。担负警卫的是长州藩、土佐藩、备前藩、大洲藩的藩兵3,300人。1868年10月13日到达东京。10月17日明治天皇发布《御东幸万机御亲裁ノ诏书》。12月8日孝明天皇三周年忌辰祭和立后典礼的时候明治天皇才还幸京都。12月22日返回京都,并宣布在江户旧本丸遗址上建造新皇宫。

登基大典

16岁登基时的明治天皇着黄栌染御袍(摄于1868年)

1868年10月12日,明治天皇于京都御所进行即位礼

第二次行幸东京

1902年6月,东京皇居

1869年(明治2年)1月25日岩仓具视向天皇进言建议迁都。3月7日天皇第二次行幸东京,3月28日到达。这次太政官也一同来到东京,京都则设置留守官,并将皇室与中央政府自京都迁移至江户,再将东京城更名为皇城(皇城/こうじょう kōjō ?),之后的历代天皇皆以原江户城做为皇居。

大尝祭

1871年(明治4年)3月发表在东京举行大尝祭的决定,8月23日完成首都机能转移。同年11月17日在东京首次举行大尝祭。从此京都只是日本名义上的首都,江户变成东京再次成为政治中心。1871年12月28日进行大尝祭

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宪法颁布式

1873年(明治6年)5月,东京皇宫着火。明治天皇暂时搬到赤坂离宫居住。1875年(明治8年)4月14日,日本颁布《渐次立宪政体树立之诏》。1881年(明治14年)10月12日,颁布《国会开设之勅谕》。明治22年(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成为帝国元首,并是日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1877年(明治10年)2月,天皇指示保留京都御所维持原样。

建造明治宫殿

明治天皇迁居原江户城之时,以原江户城的西之丸御殿做为宫殿,但在1873年毁于火灾;1879年,决定在西之丸御殿原址兴建新宫殿,即日后所称的明治宫殿。

继承人出生

1879年,皇子嘉仁出生,为明治天皇与典侍柳原爱子所生。

明治宫殿豊明殿
1883年,明治天皇探视病重的岩仓具视

1888年(明治21年),明治宫殿落成,皇城再更名为宫城,至1948年更名为皇居至今。同年10月24日皇后美子也移跸东京,此后明治天皇就以东京为新居所。1889年(明治22年),日本的皇室典范规定天皇即位典礼和大尝祭必须在京都举行。

统治台湾

1890年代的明治天皇。晚年的明治天皇留着大胡子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2月,签订《马关条约》,大日本帝国在此条约中获得了台湾澎湖群岛主权以及二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明治天皇成为台湾最高统治者

1896年,明治天皇(中)参观水户德川家官邸时的照片

1891年(明治24年),京都御所改称京都皇宫。1909年(明治42年),登极令(昭和22年废除)规定大尝祭的斋田,京都以东以南为悠纪,以西以北为主基。

统治韩国

1905年第二次日韩协约之后,大韩帝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9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合并韩国的方针,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韩国刺客安重根暗杀之后,主张立刻合并韩国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主流。[2]

1910年8月22日,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皇帝纯宗将皇位及朝鲜半岛全部的统治权让予睦仁,明治天皇成为韩国最高统治者。条约将朝鲜并入版图;此举象征朝鲜历史上长久作为独立国家地位的中断,大韩帝国声明灭亡,以及朝鲜日治时期的开始。《日韩合并条约》使朝鲜半岛成为日本领土的一部份,大日本帝国的韩国统监府改制为朝鲜总督府,成为统治韩国半岛的机关。

日俄战争

1906年,明治天皇(中)在日俄战争凯旋阅兵式上检阅军队

日俄战争期间,明治天皇在大本营督战。

驾崩

晚年时的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在栃木县那须村监督演习时的照片(1909年11月,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摄)
明治天皇最后一次监督演习,他弯腰检查在桌子上的一份文档
1912年,明治天皇丧礼

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因为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在东京驾崩,享年59岁。去世后,灵柩火车运送经东海道本线运到京都府,葬于京都市伏见桃山陵。1914年(大正3年),昭宪皇太后去世,日本政府创建明治神宫

军衔

日本军衔

  • 1872年(明治5年)9月7日 - 1873年(明治6年)5月8日 陆海军大元帅
  • 1889年(明治22年)9月30日 - 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 陆海军大元帅

家庭

明治天皇最著名的肖像,意大利画家Edoardo Chiossone所作,后由丸木利阳拍摄为「御真影」(1888年1月)
明治天皇最晚年照片(摄于1912年其驾崩前夕)
  • 皇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1849年5月9日-1914年4月9日),左大臣一条忠香三女。无子女。
  • 权典侍:叶室光子(绯桃典侍,1853年2月3日-1873年9月22日),权大纳言叶室长顺次女。
    • 长子:稚瑞照彦尊(1873),死产。光子在产后四日病逝。
  • 权典侍:桥本夏子(小樱典侍,1856年3月19日-1873年11月14日),权大纳言桥本实丽外孙女、养女,少纳言东坊城夏长次女。
    • 长女:稚高依姬尊(1873),死产。夏子在产后翌日病逝。
  • 典侍:柳原爱子(早蕨典侍,1859年6月26日-1943年10月16日),权中纳言柳原光爱次女。
    • 次女:梅宫薰子内亲王(1875-1876),早夭。
    • 次子:建宫敬仁亲王(1877-1878),早夭。
    • 三子:明宫嘉仁亲王(1879-1926),后为第123代・大正天皇
  • 权典侍:千种任子(花松权典侍,1855年7月19日-1944年2月1日),子爵千种有任长女[3]
    • 三女:滋宫韶子内亲王(1881-1883),早夭。
    • 四女:增宫章子内亲王(1883),早夭。
  • 权典侍:园祥子(小菊典侍,1867年12月23日-1947年7月7日),伯爵园基祥次女[4]
  • 犹子华顶宫博厚亲王(1875-1883),华顶宫博经亲王独子,早夭。

系谱

 
(114) 中御门天皇
 
(115) 樱町天皇
 
(117) 后樱町天皇
 
 
 
 
 
 
 
 
 
 
 
 
 
 
 
 
 
 
 
 
 
 
 
 
 
 
 
(116) 桃园天皇
 
(118) 后桃园天皇
 
 
 
 
 
 
闲院宫直仁亲王
 
典仁亲王(庆光院)
 
美仁亲王闲院宫家〕
 
 
 
 
 
 
 
 
 
 
 
 
 
 
 
 
 
 
 
 
 
 
 
 
 
 
 
(119) 光格天皇
 
(120) 仁孝天皇
 
(121) 孝明天皇
 
(122)明治天皇
 
 
 
 
 
 
 
 
 
 
 
 
 
 
 
 
 
 
 
 
 
 
 
 
 
 
 
 
 
 
 
 
鹰司辅平
 
 
 
 
 
 
 
 
 
 
和宫亲子内亲王
 
 
 
(122)明治天皇
 
(123)大正天皇
 
(124)昭和天皇
 
(125)上皇(明仁)
 
(126)今上天皇(德仁)
 
 
 
 
 
 
 
 
 
 
 
 
 
 
 
 
 
 
 
 
 
 
 
 
 
 
 
 
 
 
 
 
 
 
 
 
 
 
秩父宫雍仁亲王
 
 
常陆宫正仁亲王
 
 
秋筿宫皇嗣文仁亲王
 
悠仁亲王
 
 
 
 
 
 
 
 
 
 
 
 
 
 
 
 
 
 
 
 
 
 
 
 
 
 
 
 
 
高松宫宣仁亲王
 
 
宽仁亲王
 
 
 
 
 
 
 
 
 
 
 
 
 
 
 
 
 
 
 
 
 
 
 
 
 
 
 
 
 
三笠宫崇仁亲王
 
 
桂宫宜仁亲王
 
 
 
 
 
 
 
 
 
 
 
 
 
 
 
 
 
 
 
 
 
 
 
 
 
 
 
 
 
 
 
 
高圆宫宪仁亲王
 

荣誉

日本

国外

  • 匈牙利圣斯蒂芬勋章[5]
  • 利奥波德勋章 (比利时)(大绶)
  • 丹麦大象勋章
  •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 德意志帝国
    • 黑鹰勋章
    • 圣休伯特勋章
    • 狮子亨利勋章
    • 萨克森-欧内斯廷家族勋章
    • 温迪什王室勋章
    • 白隼勋章
    • 王冠勋章(符腾堡)
  • 希腊救世主勋章
  • 夏威夷王国卡美哈美哈一世皇家勋章(骑士大十字)
  • 意大利王国
    • 圣阿农齐亚塔骑士团[6]
    • 圣莫里斯和拉撒路勋章(骑士大十字)
    • 意大利王冠勋章(骑士大十字)
  • 大勋位金尺大绶章大韩帝国
  • 达尼洛一世王子勋章
  • 荣誉勋章(奥斯曼帝国)
  • 三联大十字勋章(葡萄牙帝国)
  • 御赐双龙宝星(大清帝国)
  • 圣安德列勋章(俄罗斯帝国)
  • 金羊毛骑士团
  • 扎克里皇室勋章(泰国王室)
  • 皇家六翼天使勋章(瑞典)
  • 嘉德勋章(大英帝国)

影视形象

系列电影

  • 新东宝天皇三部曲
    • 明治天皇与日俄大战争新东宝、1957年、演:岚宽寿郎
    • 天皇・皇后与中日甲午战争新东宝、1958年、演:岚宽寿郎
    • 明治大帝与乃木将军(新东宝、1959年、演:岚宽寿郎
  • 明治大帝御一代记(国宝编)(大藏电影、1964年、演:岚宽寿郎)※上面的三部曲电影重新编辑版本。

参考数据

参考来源

  1. 1865年5月1日(元治二年四月七日)孝明天皇改元庆应。1867年1月30日(庆应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明天皇驾崩。1867年2月13日(庆应三年正月九日)明治天皇即位。1868年10月23日(庆应四年九月八日)明治天皇改元明治。
  2. . The Japan Times. 2012-08-29 [2016-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8).
  3. . [2019-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4. . [2017-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5. 刑部芳则. (PDF). 明治圣徳记念学会纪要. 2017: 152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28) (日语).
  6. Italia : Ministero dell'interno. . Unione tipografico-editrice. 1900: 54.

参考书籍

宫内省临时帝室编修局 编修『明治天皇纪』(全13册、吉川弘文馆、1968年~1977年)- 明治天皇百年祭记念出版で、『明治天皇とその时代 『明治天皇纪附図』を読む』(明治神宫监修・米田雄介编、吉川弘文馆、2012年7月)が刊行された。五姓田芳柳による関连絵画を収录。

  • 第1册 嘉永5年から明治元年まで ISBN 4642035214
  • 第2册 明治2年から明治5年まで ISBN 4642035222
  • 第3册 明治6年から明治9年まで ISBN 4642035230
  • 第4册 明治10年から明治12年まで ISBN 4642035249
  • 第5册 明治13年から明治15年まで ISBN 4642035257
  • 第6册 明治16年から明治20年まで ISBN 4642035265
  • 第7册 明治21年から明治24年まで ISBN 4642035273
  • 第8册 明治25年から明治28年まで ISBN 4642035281
  • 第9册 明治29年から明治33年まで ISBN 464203529X
  • 第10册 明治34年から明治37年まで ISBN 4642035303
  • 第11册 明治38年から明治40年まで ISBN 4642035311
  • 第12册 明治41年から明治45年まで ISBN 464203532X
  • 索引 ISBN 4642035338

注释

  1. 实质掌权43年,1868年1月德川庆喜辞去征夷大将军一职,江户幕府灭亡。10月12日明治天皇于京都御所举行登基大典,并正式亲政

外部链接

明治天皇
出生于:1852年11月3日逝世于:1912年7月30日
前任:
孝明天皇
日本天皇
1867年1月30日-1912年7月30日
继任:
大正天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