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墟
元朗墟(英语:;1960年前写作)是香港新界元朗区的墟市,分为元朗旧墟(英语:)及元朗新墟(英语:)。元朗旧墟位于元朗市中心东北边缘,现在是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其中一个成员村落。元朗新墟即是水车馆街一带,后扩展为现时的元朗市,是现在元朗市中心最繁盛的心脏地带。


历史
大桥墩墟
古时的「墟」或「集」乃乡民进行买卖的中心,村民一般都会拿农作物到墟集买卖。据嘉庆廿四年(1819年)重修的《新安县志》载元朗有名「大桥墩墟」,亦称「圆朗墟」,位于元朗河口西岸,大桥墩墟于迁界后荒废没落。
元朗旧墟
康熙八年(1669年),清朝取消迁界令,同年锦田进士邓文蔚获封地设墟。邓氏遂将大桥墩墟迁到西边围与南边围之间的地方,今称元朗旧墟。存于大树下天后庙内刻于咸丰六年(1856年)的「重修天后古庙碑」中亦清楚纪录:「清康熙八年大桥墩市场改迁元朗」。[1]元朗旧墟之拥有者(称为「墟主」)是锦田泰康围邓氏家族邓文蔚一房的「光裕堂」。
元朗旧墟是锦田、屏山一带的农产品集散地,墟场内有长盛街、利益街和酒街三条主要街道,东门口及南门口两个出入口,设有各行各业的舖户,共有店舖102间。每月逢3、6、9日:即农历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日,便是墟期,设有公秤,收益归「光裕堂」。
20世纪初期,随着元朗日渐发展,而元朗涌(旧称「水门头」)河床淤塞,内陆水运货物需在青山湾码头卸货,再转陆路运到元朗墟。所以自1915年元朗新墟建成后,元朗墟也慢慢衰落。今日元朗旧墟的长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筑物,称为「满清一条街」。
元朗新墟
20世纪初期,随着元朗日渐发展,旧墟地方应该已不敷应用。听讲八乡、十八乡和屏山的乡民埋怨旧墟的地权和生意被大姓邓氏垄断[1];村民做各项生意均要纳租,造成不公平买卖。由戴巨臣、邓英生、伍醒迟、梁惠戴、邓可光、黎翌才、易赞臣等倡议另建新墟;他们以每股2元的价钱,集资一万股[1],成立「合益公司」,兴建新墟。1915年,元朗新墟建成,地点在旧墟西南面,邻近新建成之青山公路-元朗段,包括俗称「五合街」的地方,即合益街、合发街、合成街、合和街及合和后街,共有94幢二至三层的房屋;每幢房屋当时约值750元,地面为商舖,而楼上则用作货仓、工场或住宅之用。新墟由合益公司负责管理,每年租金1元,后增至5元。新墟另有空地供小贩投墟,墟期与旧墟同为三六九,小贩到墟场摆卖,需缴费2仙,亦设有公秤,属合益公司所有,以投标方式交由商人经营[3]。当时墟场以粜谷籴米为最大宗,在场中心建有设上盖的大谷亭供乡民买卖,今日的谷亭街即以此命名。新墟地方广阔,比旧墟更受欢迎,旧墟因此渐渐衰落。
19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新墟兴隆[1],并一度成为新界西北部最大及有名的墟市。元朗新墟随着政府在1970年代大力发展,渐渐成为元朗市中心,和元朗新市镇兼容,于1984年的4月全部拆平。
文物建筑
以下建筑获古物古迹办事处建议评级:
名称 | 历史评级 | 落成年份 | 补充数据 |
---|---|---|---|
同益栈 | I | 1899年以前 | 利益街20号A及21号,香港现存唯一清代客栈 |
晋源押 | I | 1910年代 | 位于长盛街72号,香港现存最古老的当铺 |
大王庙 | I | 康熙时期 | 供奉洪圣王和杨侯公,为当年元朗旧墟的政治及宗教信仰中心 |
玄关二帝庙 | I | 1714年 | 供奉玄天上帝及关帝 |
利益街12号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31号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47号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24号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27号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14号 | III | 1900年以前 | |
南门口33-35号 | III | 1920年代 | |
长益街23号 | III | 1910年代以前 |
相关街道
- (旧)合益路
- 谷亭街
- 元朗东堤街
- 西堤街
- 水车馆街
- 水车馆里
- 元朗泰衡街
- 元朗泰祥街
- 泰丰街
- 泰利街
- 长盛街
- 西溪路
- 钧乐里
- 利益街
- 酒街
- 五和路
- 元朗旧墟路
- 元朗东堤街路牌(2022年1月)
- 西堤街路牌(2022年3月)
- 水车馆街路牌(2021年8月)
- 水车馆里路牌(2021年8月)
- 水车馆里(2022年6月)
- 元朗泰衡街路牌
- 泰丰街
- 泰利街路牌(2021年8月)
- 泰利街(2022年6月)
- 长盛街(2022年3月)
- 钧乐里路牌(2022年3月)
- 五和路路牌(2022年4月)
- 五和路近五和公立学校
- 元朗旧墟路路牌(2022年1月)
- 元朗旧墟路近钟声学校
参考文献
- 《新界宗族文化之旅》,严瑞源编着,万里书店,ISBN:962 14 2936 6
- 《一起走过的日子;蜕变的小墟》,编导:翁子忠 ,香港电台:
参考数据
- 何文汇(主持). [Archaeology and Antiquities] (电视节目). 香港: 香港电台电视部. 1984年9月16日 [2019年4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00LwPspfw.
- . 明报新闻网 - 即时新闻 instant news. 2021-06-28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中文(繁体)).
- 《郑萃群︰元朗新墟的创立发展》,华南研究第一期,页124—142
外部链接
|
|||||
---|---|---|---|---|---|
|
|||||
![]() |
|||||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本区主要地方 |
北区、大埔区 | |||
元朗 - 十八乡 - 大棠 - 屏山 - 洪水桥 - 村 - 天水围 - 米埔 - 新田 - 落马洲 - 洲头 - 牛潭尾 - 锦田 - 八乡 - 石岗 |
|||||
区内其他地方 |
|||||
元朗市中心 - 鸡地 - 元朗南 - 元朗工业邨/东头工业区 - 元朗旧墟 - |
|||||
屯门区、 荃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