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魂
回魂(或还魂)指的是人死后若干日,魂魄回返家门探望,术数界谓「出殃」、「回殃」、「回煞」或「归煞」,民间俗谓「回魂夜」或「还魂夜」。中国古代的阴阳家相信,魂魄回返家门时会有「凶煞」(民俗谓牛头马面〔凶神〕、黑白无常〔煞神〕)随行,生人必须回避,以免犯冲。[1]
演算
中华文明的哲学主张阴阳对立互补的观念,人身乃至万物皆有魂魄,魂气(精神)属阳归于天,谓之神;形魄(骨骸)属阴归于地,谓之鬼。[2]
道家谓「人有三魂七魄」,死后魂魄即刻离身,魂气上升归天,形魄下降归地,下降的深浅由一丈八尺至九尺不等。形魄降落之后便会上升,每日升高一尺,升至地面即是回魂之期;于是,阴阳家取得亡人死时的日柱干支,可以演算出死者的魂高、回魂日子、时间和方位,推算结果写于「殃榜」或「丧榜」。
魂高、回魂日期
| ||||||||||||||||||||
|
人死后的形魄下降归地,深浅由一丈八尺至九尺不等,称为「魂高」。民间传言「魂头越高越好」,事实是「魂高」并非指灵魂的身高或升天的高度,而是指形魄入地的深度。它是用死者身亡时的八字日柱天干、地支来演算,并无有好坏之区别,公式如右:
举例说明
某君卒于甲子日,魂高是九尺(天干甲日)加九尺(地支子日),合计魂高一丈八尺;形魄下降以后,每日向上升高一尺,直至回到地面(回魂),也就是死后第十八天回魂。
时辰
六甲旬干支 | 空亡 | |||||||||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戌、亥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申、酉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午、未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辰、巳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寅、卯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子、丑 |
回魂时辰涉及另一个术数概念——空亡,所谓「空亡」可以解作虚无、没有、不实、消失、灭亡等之意义。
总的来说,天干10数、地支12数相配对,每一个甲旬(10数)有余下的地支即是「空亡」。这样得出的两个地支就是回魂时辰,前一个时辰是回魂归来的时间、后一个时辰是回魂归去的时间。
举例说明
同前例子,某君卒于甲子日,空亡位于戌、亥二时,可得知回魂从戌时(晚上7时)来、从亥时(晚上10时)去。
时辰 | 子时 夜半 | 丑时 鸡鸣 | 寅时 平旦 | 卯时 日出 | 辰时 食时 | 巳时 隅中 | 午时 日中 | 未时 日昳 | 申时 晡时 | 酉时 日入 | 戌时 黄昏 | 亥时 入定 |
---|---|---|---|---|---|---|---|---|---|---|---|---|
初时 | 2300 | 0100 | 0300 | 0500 | 0700 | 0900 | 1100 | 1300 | 1500 | 1700 | 1900 | 2100 |
正时 | 0000 | 0200 | 0400 | 0600 | 08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2000 | 2200 |
头七和回魂夜
佛教认为人死后会进入「中阴身」的境界,浑浑噩噩、迷糊不知死亡的真相,神识到死后第七天觉醒,回到家中才发觉自己已经死亡;如此每隔七天觉醒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后前往投胎转世,家属可以每隔七天为亡者办法事,谓之「做七」。[3][4]
因此,民间传言有「头七是回魂夜,当夜子时,阴差鬼兵将护送亡魂,返还阳间家中」;[5] 然而对中国传统阴阳家来说,「头七」表示先人已经正式「开丧」,可以领受后人的香火拜祭,同「回魂」并不是一回事。[6]
祭品和其他事项
回魂夜可以用香烛、三牲和祭品在家拜祭,也可以准备死者生前爱吃的食物,让亡魂可以回来享用;也有一些亲属会在屋内的四周撒上炉灰、炭灰或草灰,用来测知亡魂回来的足迹。[1][4] 亲属祭祀完毕后,要立即返回房内休息,无论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走出房门察看,一来则以表示对亡魂的尊重,二来则不欲亡魂目睹生前亲人的活动,产生依恋人间的念头,阻碍亡魂前往投胎轮回。[1][4]
据传,回魂夜的香烛只有部分烧尽,是代表去世的亲人拿走部分香烛上路,余下的香烛代表福荫,留给阳世的家人享用。[1] 亦有相传亡魂在「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亲属在第六天晚上做头七法事时,应在家中烧一个梯子状的东西,让亡魂可以顺着「天梯」去到天上。[4]
另有说法指回魂夜共有两晚,第一晚是「私归」,亡魂可以自行回家;第二晚是「正归」,亡魂会有牛头马面、大小二鬼陪行,天亮便要随之上路。[1][6] 民间传说亡魂回家会有「凶煞」,所以生人睡前要将剪刀或其他利器放在床头,第二天起身先将剪刀或利器掷在地上,才可在屋内下床走动,此举是避免仍有凶煞留在屋内,谓之「出煞」。[6]
参考数据
- . 太阳报 (香港). 2006-03-23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 《礼记·郊特牲》:「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春秋左传正义:「以魂本附气,气必上浮,故言魂气归于天;魄本附形,形既入土,故言形魄归于地。」
- 释大宽法师佛学问答. . 牟尼佛法流通网.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4).
- . 凤凰网 (凤凰佛教). 2015-08-19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5).
- 网络资讯. . 搜狐星座 (李炎宸易经风水智能). 2017-08-04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5).
- 惜缘. . 后事网 (孝思园转载). 2011-06-23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