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线

中和线,又称南势角线[2][3],为台北捷运营运中的路线,属于高运量系统,为中和新芦线台北市罗斯福路古亭站南势角站,全长5.4公里,共设5站,与同为中和新芦线的新庄线芦洲线直通行驶。

中和线
()
概览
营运地点 台湾
台北市
新北市
服务类型高运量大众捷运系统
所属系统台北捷运
目前状况营运中
起点站南势角
终点站古亭
主要车站古亭[1]
技术数据
路线结构地下
路线长度5.4公里
最高速度80km/h
车站数目5
平均站距1.35公里
轨距1,435毫米标准轨)(标准铁轨
电气化方式750V,第三轨
车辆基地中和机厂
使用车型川崎重工371型
列车编组三节车厢为一组,
两组共六节车厢为一列
开通营运1998年12月24日(25年111天)
首班车由数个站点同时于6点发车
末班车回龙 24:00
芦洲 24:00
南势角 24:00 24:03
头前庄24:17
古亭 24:29 24:33
民权西路 24:40
建设者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营运者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www.metro.taipei

概要

选线

中和线版于1975年开始规划。一如其他台北捷运路线,早期曾有多个比较案。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成立后,重新评估此路线,认为拆迁过多,遂调整路线,古亭以南绕过市区大楼。另外,考量站距文化路口及中正路口折衷设置顶溪站,景新街口取消设站,末端因与环状线重叠,故终点改设于台铁中和车站[4]

通车后

中和线古亭站-顶溪站段河底隧道通风口(位于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本线于1998年通车时,曾与淡水线新店线的部分路段(中正纪念堂-古亭)直通营运(在新店线全线通车前采「淡水-南势角」方式营运,而在新店线全线通车后改为「北投-南势角」的路线配置);自2012年9月东门站通车后,芦洲线新庄线与中和线衔接直通营运至今,由南势角发车,往回龙、芦洲交替运行。在先前新芦线先行通车期间,由于新芦线与中和线标色同为橘色,成为首宗路线同色、营运区间却两两不相连的案例。在东门站通车前,因本线与新店线直通淡水线营运,故常将本线与淡水线及新店线合并简称为淡新中线

中和线是台北捷运施工难度较高的路线。由于其在中永和段行经之处均为道路狭窄、高楼拥挤、人口密集的路段,又必须跨越河川下方,在台北市部分路段下方又有沼气,也导致该线成为各线中平均每公里(约62.49亿元)造价最高的路线[5]

中和线各车站的列车关门警示音,曾经采用一小段柔和的音乐,*此乃来自东京地下铁南北线的发车音乐,与其他路线车站的制式「哔哔哔」警示音不同。自2015年5月25日起,原本发车音乐取消,改为与其他车站相同的「哔哔哔」警示音。

本线于东门站通车后开始采用列车入站广播提示,2014年中增加往南势角的广播。

过去营运模式

  • 「淡水-南势角」列车:1998年通过新店线通车路段与淡水线直通的营运模式
  • 「北投-南势角」列车:1999年因新店线全线通车而调整的营运模式,直到2012年9月30日新庄线东门站通车及橘线全线贯通后为止。
  • 「台北车站-南势角」列车:这是「北投-南势角」列车于晚上11时后的变更模式。
  • 「辅大-南势角」列车:2012年9月30日东门站通车后,中和线与新芦线直通营运的其中一个模式。2013年6月29日,在新庄机厂尚未完工激活的特殊调度之下通车至回龙站。

历史

列车运行方式

营运时间与班距

  • 营运时间:05:50~01:03
  • 平均班距
    • 平常日(周一至周五)
      • 尖峰时段(07:00~09:00,17:00~19:30):约3分钟。
      • 离峰时段:约4分30秒~5分钟。
      • 23:00以后:约6分钟。
    • 例假日(周六、周日及国定假日)
      • 06:00~23:00:约4分30秒~5分钟。
      • 23:00以后:约6分钟。[6]

车站

车站编号 车站名称 交会路线 站体型式 所在地
中文 英文
中和线
(上接新庄线芦洲线
O05 古亭   松山新店线 地下

中正区
O04 顶溪

永和区
O03 永安市场
O02 景安   环状线 中和区
O01 南势角

纪念章

本线于2015年2月开始采用「车站专属纪念章戳」,各站的纪念章如下[7]

  • 顶溪站:
以杨三郎美术馆、杨三郎先生铜像与豆浆烧饼油条为主题。
  • 永安市场站:
以永安市场、八二三纪念公园与国立台湾图书馆为主题。
  • 景安站:
以圆通寺与弥勒佛宝像为主题。
  • 南势角站:
以烘炉地、土地公像与华新街泼水节为主题。

注解

    参考文献

    1. .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 2021-07-15 [202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2. 杨茜雯. . TVBS. 2009-07-14.
    3. . 中国广播公司. 2012-02-29 [202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3).
    4. 范陈柏. .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00.
    5. 张志荣. . 三民书局. 1999-08-01. ISBN 978-957-142-972-4.
    6. .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8-01-15 [2020-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7. 台北捷运公司. (PDF). 台北捷运公司.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1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