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

1926年是一个平年,第一天从星期五开始。

千纪 2千纪
世纪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年代 1890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年份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纪年 丙寅虎年);民国十五年;日本大正十五年昭和元年;越南保大元年
1926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科技  铁路

文化娱乐

电影  文学  音乐  游戏  电视节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台湾电视剧

体育

体育  足球  篮球  棒球  撞球

区域

中国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日本  朝鲜半岛  马来亚  新加坡  欧洲  美国

分类

分类  出生人物  逝世人物列表  维基新闻

大事记

1月

  • 1月1日——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广州开幕,内地和海外代表共256名,汪精卫在开幕式上演说;冯玉祥通电下野;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举行成立会,到代表81人,主席恽代英报告筹备经过,大会选举恽代英、沈雁冰等9人为运行委员,通过决议案8项;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发表《对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直鲁联军组成,总司令张宗昌,前敌总司令李景林,总指挥褚玉璞,总参议毕庶澄;北京总工会正式成立;上海《时报》出版元旦增刊,刊载前一年新闻索引,是为中国报刊对时事有索引之始[1]:2363-2365
  • 1月8日——伊本·沙特加冕为麦加国王。
  • 1月19日——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午闭幕,发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汪精卫致闭幕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议任命蒋介石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汪精卫为党代表;北京临时政府国务会议通过东沙岛归海军管辖;卢香亭孙传芳令任浙军总司令,率部赴杭州就职[1]:2379-2380

2月

3月

4月

  • 4月——德国与苏联签署友好条约。
  • 4月20日——段祺瑞临时执政职。贾德耀辞代总理职。胡惟德署总理职。
  • 4月25日——巴列维加冕为伊朗国王。
  • 4月25日——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作曲的歌剧《杜兰朵》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首演。

5月

6月

  • 6月16日7月10日,法国与西班牙在巴黎会议,确定恢复1912年条约双方在摩洛哥的殖民地边界。
  • 6月22日——颜惠庆辞总理职,杜锡珪代任。

7月

8月

  • 8月1日——凌晨3时半,吴军和奉军、直鲁军向国民军南口防线展开全线总攻击,张学良、张宗昌分赴沙河、羊坊督战,吴佩孚也到三家店督促田维勤部向青白口进攻,奉军用数十门重炮猛轰南口要塞[1]:2493

9月

  • 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论述农民运动与国民革命之关系,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文章希望有大批同志下决心去组织农民之浩大工作,「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1]:2532
  • 9月8日——国际联盟接收德国。
  • 9月17日——冯玉祥五原誓师,加入北伐。

10月

11月

12月

  • 12月1日——张作霖在天津蔡园就安国军总司令职,并发表就职通电,张任命孙传芳为安国军副司令仍兼苏皖赣浙闽五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为安国军副司令仍兼直鲁联军总司令[1]:2571-2572
  • 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政治局特别会议(即政治局与国际代表维经斯基鲍罗廷之联席会议),陈独秀在会议上作政治报告,指出从江西战场胜利以后,我们和中国国民党之关系发生许多新变化,出现许多危险倾向,使联合战线随时都有破裂之危险;报告提出挽救联合战线破裂之七项策略;在土地问题上,陈独秀与多数同志反对毛泽东提出之激进政策,主张实行减租减息之政策;为此,会议通过《关于湘鄂赣三省农民运动决议案》[1]:2581
  • 12月25日——裕仁登基为日本天皇,改年号昭和,日本大正时代结束。东京日日新闻因报导新年号有误导致了光文事件
  • 12月28日——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闭幕,是日毛泽东向大会报告革命战线联合问题,略谓:「反革命方面已有国际、全国和全省的联合战线组织,革命方面也应有同样的联合战线来抵抗他们。」,毛泽东斥责「惰农运动」之类反革命宣传:「现时湖南虽然是由国民政府所统治,但实际上还是国民政府与赵恒惕之余孽——土豪劣绅共同的统治,他们的势力还很大。」,勉励代表们加强斗争[1]:2592

出生

参见:Category:1926年出生

逝世

1926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诺贝尔奖

注释

  1. 一说1924年2月24日出生
  1. 韩信夫、刘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齐福霖、范明礼、张允侯、张友坤、章伯锋、胡柏立、耿来金、刘寿林、钟碧容、钟卓安、陈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泽全、蔡静仪、丁启予、陈永福、严如平、柏宏文、吴以群、罗文起、查建瑜、娄献阁、白吉庵、李静之、张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绍贞、熊尚厚、吴以群、刘一凡、郭光、郭大钧、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军、刘敬坤、陈道真、李振民、张振德、梁星亮、陈仁庚、董国芳、张守宪、王荣斌、陈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跃、贾维、陈民、朱宗震编着.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