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文事件
光文事件(日语:/)是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后,关于「大正」的下一个年号发生的新闻误报事件。《东京日日新闻》(现今为《每日新闻》)为了追求独家报导,以号外的方式,抢先报告新天皇裕仁的年号是「光文」,但不久后日本政府便出面否认,澄清在备选年号中没有「光文」,指责《东京日日新闻》误报捕风捉影。并在之后公布年号为「昭和」[1]。事后《东日》编辑部主管辞职,相关人士都被减薪惩处。时隔63年,1989年昭和天皇驾崩,《每日新闻》最先独家报导新年号为「平成」得到证实,挽回了《每日新闻》的名誉[2]。
年号候选
当时的宫内大臣一木喜德郎提示图书编修官吉田增藏的候选词五项原则[3][4]:
- 一,不与中国帝室、后妃、宫殿的名称重复。
- 二,以代表国家理想为原则。
- 三,富有古典意义。
- 四、音调高雅。
- 五、字面简明。
吉田从三十个「预选」词中,选出十个词组送交一木选择,一木经过两轮选择后,选定了「昭和」、「神化」、「元化」三个为案[4]。
内阁方面,内阁大臣若槻礼次郎也委托国府种德提出年号方案,国府选出了五个候选词[4]。
- 宫内省勘进第一案:神化、元化、昭和、神和、同和、继明、顺明、明保、宽安、元安10种。
- 宫内省勘进第二案:昭和、神和、神化、元化、同和5种。
- 宫内省勘进第三案:昭和、神化、元化3种。
- 内阁勘进案:立成、定业、光文、章明、协中5种。
最终裁定以「昭和」列为最终候选,「元化」、「同和」2种列为最终备选[4]。
在宫内省的三次勘进案中,「昭和」、「神化」、「元化」3个年号均在提案里出现,但最终案里「神化」不再出现,在第三案中被否决的「同和」又重新出现。至于「光文」则只曾在内阁拟定提案中出现[4]。
各候选年号的引用古籍如下[7]:
新闻乌龙
1926年(大正15年)12月25日清晨1点25分,大正天皇驾崩。《东京日日新闻》抢先在清晨4点发布号外,并临时抽版更换了东京市内早报内容,头条标题为「圣上驾崩」「年号为『光文』 陛下咨问枢密院」[注 1],内容为「关于年号制定一事枢密院受陛下咨问而经慎重审议之结果于『光文』『大治』『弘文』」等诸案中将决定为『光文』」[注 2][8][9]。随后《报知新闻》和《都新闻》等媒体也发行了号外,报导新年号为「光文」。当天上午11点,宫内省正式发表新年号为「昭和」,东京日日新闻社长本山彦一事后向日本天皇、国民和政府道歉,示意将引咎辞职,最后是由编辑部主编城户元亮辞职负责,事件才告一段落。此事也成为了《东日》历史上最大的新闻乌龙[10]。
《读卖新闻》和《万朝报》也在早报发布这个消息,但在当日上午10点又发布了号外「决定为『昭和』」[11]。此外,《大阪每日新闻》还收到《东日》的消息,称年号将改元为「光文」,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他们没有立即发表,而是和其他报纸一样报导新年号为「昭和」,避免了新闻报导的严重错误[12]。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内务省因不满消息走漏,紧急将内定的新年号从「光文」更改为「昭和」。此事在猪濑直树的《天皇的影法师》中有提及。1956年9月17日,时在宫内省任职的中岛利一郎在NHK综合频道猜谜节目《我的秘密》出演时作证说:「大正天皇驾崩时,决定下一个年号是我选择的『光文』,但由于事先在报纸上发表,所以变成了『昭和』。」[注 3][13][4][14]
另一种说法是原本就是误报,当时负责制定新年号方案的是宫内省,受宫内大臣一木喜德郎之命由图书宿舍编修官吉田增藏起草方案。同时内阁也制定了年号方案,由内阁总理大臣若槻礼次郎命令内阁官房委托的国府种德起草方案。「光文」在宫内省的方案中完全没有出现,只是在内阁的年号方案中出现。最后在12月8日,决定了以「昭和」为最终候补,「元化」、「同和」2种列为最终备选的最终方案。「光文」只不过是一个原本不可能被选上的内阁候选年号中被走漏了,记者在没有得到充分验证的情况下飞奔而去[13]。
后续
1989年(昭和64年)1月7日早上6点33分,昭和天皇驾崩,宫内厅随后公布昭和天皇的死讯。在新年号公布的前夕,《每日新闻》率先在晚报发布了新年号「平成」的消息,洗刷了63年前光文事件的耻辱[15]。
《朝日新闻》等其他媒体,则是在当时的内阁官房长官小渊惠三于记者会公布「平成改元」后,才在号外和晚报刊载了改元消息[16]。
影响
此乌龙事件导致了日本不少地方错误的使用了「光文元年」,比如富士山辉夜姬博物馆收藏着一张草书,内容为大正天皇驾崩的祭拜仪式,署年「光文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7]。在日本的一些地区因为消息传递还不成熟,许多报社只刊印早报而无晚报,地方没有充分传达是误报,导致有不少孩子的户籍出生日写作「光文元年12月25日」,虽然后续进行了订正,但直到二战以后依旧有很多人的户籍誊本尚未更改[18]。
注释
- 原文为「」「」。
- 原文为「」。
- 原文为「」。
参考数据
-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9-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日语).
- . The News Lens 客观日本.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 (日语).
- 王重则〈日皇未褪色——值得世人注意的信号〉,《中外杂志》第264期(第45卷第2期),1989年2月,第32-35页。
- . 日本笔会电子文艺馆. [200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日语).
- 每日 2002,第579页.
- 松岛 1979,第101页.
- 藤㭴准二,《》,每日新闻社,1977年,第154页。
- . 新闻博物馆. [202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日语).
- . 日本放送 NEWS ONLINE. [2016-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3) (日语).
- . 故事. [2019-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1).
- 日新 1927,第30-31页.
- 日新 1927,第38页.
- . 从史料看近代日本.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6) (日语).
- . Study-Z 与龙樱学习的网络杂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5) (日语).
- . 日本记者俱乐部. [201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7) (日语).
- . 朝日新闻. [198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1) (日语).
- . 富士山辉夜姬博物馆. [192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1) (日语).
- . TOCANA. [2019-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7) (日语).
引用书籍
- 新闻研究所. . 新闻研究所. 1927-12. doi:10.11501/1077301.
- 每日新闻社. . 每日新闻社. 2002-02.
- 松岛荣一、永原庆二. . 白石书店. 19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