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
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如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1],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其单位是毫米,符号是mm。常用年降水量来描述该地气候,是除气候类型之外的一个重要指标,并用等降水量线来划分各个干湿区域。
单位时间降雨量又叫雨强。
等级
中国 雨量等级
- 按1小时内降雨量
- 短时强降水:≥20毫米。这是雨强的概念,相对于累计雨量(例如12小时内雨量)。[2]短时强降水强调“爆发力”强,易引发内涝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3]一天当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依次为是午后16-17时、午夜1-2时、早晨7-8时。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分析,午后地面气温上升,大气的上升运动强烈,由于受热不均,激发热对流可能性高,加上天气系统的影响,所以16-17时常有短时强降水。[3]
- 按12小时内降雨量:[4]
- 小雨即小于5毫米;
- 中雨即5~14.9毫米之间;
- 大雨即15~29.9毫米之间;
- 暴雨即30~69.9毫米之间;
- 大暴雨即70.0~139.9毫米之间;
- 特大暴雨即≥140毫米。
- 按24小时内降雨量:[4]
- 小雨即小于10毫米;
- 中雨即10~24.9毫米之间;
- 大雨即25.0~49.9毫米之间;
- 暴雨即50.0~99.9毫米之间;
- 大暴雨即100.0~249.9毫米之间;
- 特大暴雨即≥250毫米。
台湾 雨量分级[5]
名称 | 雨量 | 警戒事项 |
---|---|---|
大雨 | 80mm/24h 以上 或 40mm/h 以上 |
山地或地质脆弱区:可能发生山洪暴发、落石、坍方。 平地:排水差或低漥地区易发生积淹水。 雨区:注意强阵风、雷击。 |
豪雨 | 200mm/24h 以上 或 100mm/3h 以上 |
山区:应防山洪暴发、落石、坍方、土石流。 平地:极易发生淹水。 雨区:视线不良,强阵风、雷击、甚至冰雹。 |
大豪雨 | 350mm/24h 以上 或 200mm/3h 以上 |
山区:慎防山洪暴发、落石、坍方、土石流或崩塌。 平地:淹水面积扩大。 雨区:视线甚差,注意强阵风、雷击、甚至冰雹。 |
超大豪雨 | 500mm/24h 以上 | 山区:严防大规模山洪暴发、落石、坍方、土石流或崩塌。 平地:严重淹水,事态扩大。 雨区:视线极差,注意强阵风、雷击、甚至冰雹。 |
※ 对突发性或连日降雨虽未达特报等级,研判有致灾之虞,将发布即时天气消息 |
参考文献
- . 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 2009 [2009-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6).
- 邓琦. . 新京报. 2020-07-03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 . 中国天气网. 2020-07-02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此新闻稿取材自:陈炯、郑永光、张小玲、朱佩君《中国暖季短时强降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尺度对流系统日变化关系分析》,《气象学报》2013年
-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3).
-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2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