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地区

华人地区,或称华人世界华人圈华人社会华语地区华语世界华语圈华语社会,是指以华人聚居为主的地方,狭义的仅指华人主导的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1]新加坡[2][3]马来西亚汶莱部分地区、圣诞岛,以上地方基本广泛使用汉语,并且拥有华人社团及华文教育;广义上也包括有一定数量华人居住及活动的地区,如泰国印尼越南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市(2016年华裔人口占53%[4])及各地的「唐人街」等[5][6]

由于马来西亚汶莱的社会重心仍以马来人为主体[7],以国家来说不被纳入华人地区。然而部分地方的城市华人人口较多,并且通用华语粤语闽语客语吴语等汉语方言,在这里依据城市群划定为华人地区。

类似词语

华人圈则一般是指华人社群[8],在20世纪以前“华人”是指汉族,20世纪以后“华人”在狭义的概念上指汉族;在广义上不仅指汉族,还包括被汉族同化或在文化上与汉族文化具有一体性的人[9]

华语地区则指使用华语的地区,但部份地区如华人不懂华语则未能包括。

各主要居住地区

华人地区分别[10]
国家/地区首府/主要城市华人人口时区货币单位电话区号互联网顶级域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约14亿北京时间 UTC+8人民币+86.cn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成都
天津
杭州
武汉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约700万香港标准时间 UTC+8港元+852.hk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约56万澳门标准时间 UTC+8澳门币+853.mo
 中华民国台北约2357万国家标准时间 UTC+8新台币+886.tw
新北
桃园
台中
台南
高雄
 马来西亚吉隆坡约664万马来西亚标准时间 UTC+8令吉+60.my
槟城
新山
怡保
马六甲
芙蓉
古晋
诗巫
亚庇
 新加坡新加坡约255万新加坡标准时间 UTC+8新加坡元+65.sg
 圣诞岛飞鱼湾约1400UTC+7澳大利亚元+61.cx

概况表

管辖范围 法定名称 通称 治权政府 主要领袖 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 宪制文档 法定货币 行政区划 代表旗帜 疆域地图
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南海诸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黄岩岛华阳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国大陆中国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离岛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
(由中国国务院总理任命)
立法会终审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港元香港行政区划
包括澳门半岛路环路氹氹仔岛等,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贺一诚
(由中国国务院总理任命)
立法会终审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币澳门行政区划
包括台湾群岛澎湖列岛金门群岛乌坵列屿马祖列岛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中华民国台湾、台澎金马 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
行政院院长陈建仁
立法院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中华民国宪法新台币中华民国行政区划
包括马来半岛北婆三邦当中的东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联邦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政府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苏丹依布拉欣·依斯迈

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

马来西亚国会马来西亚联邦法院马来西亚宪法马来西亚令吉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包含圣诞岛一个岛,属于澳大利亚 圣诞岛领地圣诞岛圣诞岛政府澳大利亚总督大卫·赫利
行政长官:Natasha Griggs
圣诞岛议会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澳大利亚元圣诞岛行政区划
包括新加坡本岛在内的共63个岛屿,最大外岛为德光岛新加坡共和国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新加坡总统尚达曼

总理李显龙

新加坡国会新加坡最高法院新加坡宪法新加坡元新加坡行政区划

参见

注释

  1. 一党执政下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在国家元首之上,权力也高于政府首脑习近平的头衔依官方次序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参考文献

  1. . 联合报.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2. . 国立中央大学研究发展处.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30).
  3. . 台湾醒报.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4. (PDF). 列治文市政府. 20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5-17).
  5. . 中华民国文化部.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6. (PDF). 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 [2016-06-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9).
  7. .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2016-06-20].
  8. 陈苏云. .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9. 金惠俊ㆍ梁楠《韩国华人华文文学初探》
  10. . 中正大学.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