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萣区
茄萣区(台湾话:),前身「茄萣乡」,位于台湾高雄市西北端,东邻湖内区、路竹区,西滨台湾海峡,南接永安区,北邻台南市南区,为高雄市大冈山地区的成员之一。 由于该区与台南市仅隔二仁溪,并与该市的湾里隔溪相望,故为台南都会区的一部分,境内居民的求学与就业皆与台南市关系密切。
茄萣区 Qieding District 旧称:visserscaep[1]、渔夫角 | ||
---|---|---|
市辖区 | ||
| ||
![]() 茄萣区位置图 | ||
坐标:22°54′24″N 120°10′57″E | ||
国家 | ![]() | |
上级区划 | 高雄市 | |
下级区划 | 15里304邻 | |
政府 | ||
• 区长 | 暂缺(茄萣区区长列表) | |
面积 | ||
• 总计 | 15.7624 平方公里(6.0859 平方英里) | |
海拔 | 2 公尺(7 英尺) | |
人口(2024年2月)(10,701户) | ||
• 总计 | 29,179人 | |
• 排名 | 高雄市的第22位 | |
• 密度 | 1,851人/平方公里(4,795人/平方英里) |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
邮递区号 | 852 | |
户政数据代码 | 64000260 | |
毗邻 | 湖内区、路竹区、永安区;台南市南区 | |
网站 | https://cieding.kcg.gov.tw/ |
历史
地名由来
关于本区地名之缘起,至少有数种说法:
- 平埔族社名转译:此地古昔原为西拉雅平埔原住民族马卡道支族的嘉定社(杰颠社)居住地之一,「茄萣」地名系由马卡道语:“Cattia”或“Cattea”音译而来,这个字在马卡道语中是「十」字与「鱼」字的结合,意谓「多鱼之地」;后来汉人以此发音与沙洲上茂生的茄萣树相类似,因此译为「茄萣社」或「茄藤社」。另外,本地原应是一个滨外沙洲的孤岛,后来渐渐地与陆地相连形成砂嘴形半岛,后方的海水渐成海湾、潟湖。荷兰人测绘地图中,有「渔夫角」、「渔夫湾」之名,显见当时已有渔人搭寮居住于此。
- 由于植物「茄萣」而取名:《台湾通史》虞衡志:「茄萣:生海滨,本可为薪。皮色赭,以染网。安邑有茄萣庄。」茄萣树原称茄藤仔,亦称海茄苳或海茄冬,为红树林(Mangrove)之一种。红树林为一种被子植物,常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风浪平静之海岸,而咸水、淡水交会且泥砂淤积之处尤为多见。台湾北岸、西岸的河口附近及潟湖海岸多有生长。台湾的红树林植物计有水笔仔、海茄苳、红茄苳、五梨跤、细蕊红树、榄李等六种,本乡沿海的红树林多为海茄苳。茄藤仔亦即海茄苳,学名为Avicennia marina (Forsk) Vierh,属被子植物马鞭草科(Verbenaceae)。为常绿乔木,叶对生、革质、椭圆形,长四至六公分。蒴果呈扁球形,脱离母株后,一面随波飘流,一面自行发芽成长,待飘至有泥土之水滨,很快落地生根,长成新株。
「茄萣」的台湾话念作「Ka-tiann-á」(茄萣仔),对应的华语华文念音应是「ㄐㄧㄚ ㄉㄧㄥˋ」。早期内政部亦将外语译为「Jīadìng」,并将该地名之拼音依注音符号第二式定为「Jiading」,区内路牌、联外道路与茄萣国小、茄萣国中等学校译名即采用「Jiading」。然而当地人几乎一致因为华语华文的「茄子」而也念音「ㄑㄧㄝˊㄉㄧㄥˋ」,例如台南市公车、高雄客运便都使用该念音,并且按照当时国家府会所采用的罗马字母拼音方案,定为「Chieding」。不过如果「茄」的华语华文是念作「ㄑㄧㄝˊ」,那么其闽南语台湾话的对应发音应是「kiô」而非「ka」。因此「ㄑㄧㄝˊㄉㄧㄥˋ」是误读。并且同理,于茄苳树的「茄苳」。2011年6月,正式以当地闽南语台湾话念音为标准基准,并且以闽南语台湾话的罗马字母拼音定为「Katiann」。
地理
概况
茄萣区位于高雄市的西北部,嘉南平原西南方,北隔二仁溪和台南市相望,行政区域南北狭长约6公里,由北往南分有白砂仑、顶茄萣、下茄萣、崎漏(塭寮)四大聚落,境内几乎每处都与海洋及潟湖内海近在咫尺,由潟湖兴筑起来的兴达港是优良渔港,与永安区的兴达火力发电厂隔港嘴相望,茄萣外海是绝佳鱼场,故有居民倚以近海捕鱼维生,区内东侧则为海、淡水养殖鱼塭重镇。
在渔村现代化后,区内整体居屋结构以透天厝为主。顶茄萣与下茄萣聚落贯连一气,形成本区商业服务业活动最繁盛,人口最多的地区。随着人口缓慢增加,近年新建案的推出,及新道路的开辟拓宽,狭长型的茄萣整体发展方向仍维持着填平鱼塭,继续往东挺进,由大排水沟的仁爱路往莒光路推进。旧时位于电信局后的第二公墓在捡骨及迁移先人后,开发成茄萣运动公园,于2010年5月4日落成。
- 从台17甲线南萣桥眺望二仁溪出海口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32,354 | — |
1986 | 33,116 | +2.4% |
1991 | 33,030 | −0.3% |
1996 | 33,549 | +1.6% |
2001 | 33,359 | −0.6% |
2006 | 32,241 | −3.4% |
2011 | 31,008 | −3.8% |
2016 | 30,412 | −1.9% |
2021 | 29,812 | −2.0% |
来源:. 内政部.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茄萣区户数约1.1万户,人口约2.9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崎漏里与万福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5,487人与936人[2]。
政治
乡长
届序 | 姓名 | 就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备注 |
1 | 林森源 | 1960年5月1日 | 1956年6月16日 | 曾任湖内大湖国小的教员、校长[4]:30 |
2 | ||||
3 | 吴文吉 | 1956年6月16日 | 1960年1月6日 | 曾任顶茄萣区渔会总干事[4]:30 |
4 | 郑保国 | 1960年1月6日 | 1968年3月1日 | 曾任和协村村长[4]:31 |
5 | ||||
6 | 薛水吉 | 1968年3月1日 | 1973年4月1日 | 曾任茄萣乡乡民代表会副主席[4]:31 |
7 | 施兴旺 | 1973年4月1日 | 1978年2月4日 | 曾任下茄萣区渔会股长、茄萣乡乡民代表会代表[4]:31 |
8 | 杨金治 | 1978年3月1日 | 1982年3月1日 | 曾任龙肚国中、弥陀国中教师[4]:32 |
9 | 史连成 | 1982年3月1日 | 1990年2月28日 | 曾任湖内初中管理组长、茄萣国中训导主任[4]:32 |
10 | ||||
11 | 郑进兴 | 1990年3月1日 | ||
12 | ||||
13 | 李明朗 | |||
14 | ||||
15 | 曾石城 |
文化
王船祭

茄萣区最重要的宗教祭典活动为建醮、进香出境;所谓「醮」是指地方为还愿酬神而举办的大规模祭典,而在建王醮中的烧王船以蔚为本区民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活动,建醮又依日数不同区分为一朝、二朝、三朝、四朝、五朝,这个宗教背景是来自茄萣不但有污染的绿牡蛎,兴达煤灰,戴奥辛,所以诉诸王船信仰。[8]
一般来说建醮情事均依神明旨意而行,茄萣地区逢举办王醮会以立筊指示,并由主神观八擡敲定建醮日期后,主办的庙宇在庙前搭建王船厂,待王船厂搭建好时,再择日安王船厂,安王船厂时,厂前须竖灯篙、立厂灯、坑内放三宝(豆、钉、稻),再前往神明旨意的地点,取王船龙骨;而龙骨的尺寸长度,及造船的师父为谁,都须依神明降意指示。在建醮活动中各项仪式均各具意义,其过程为:
请王:茄萣地区在王醮举行前会前往海边去恭请海上的代天巡狩千岁爷到庄头,称为「请新(亲)王」,由主办庙宇的主神与地方自主的文武阵头于择定的日期到海边恭请新(亲)王,通常于王醮举行前半年至海上恭请。茄萣居民对于海上请来的代天巡狩千岁爷称为「新王」或「亲王」。
取舟参:「舟参」为王船龙骨,新(亲)王上岸后,由主办庙宇主神与新(亲)王前往指定的地点去取王船龙骨制造王船。
搭坛:在所主办的庙宇前搭内、外坛,内坛在建醮期间严密封禁,除道士及建醮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均不得进入,其目的在保持圣地的清洁;外坛则是开放的。
竖灯篙:竖灯篙是对天神、地祇、鬼等「召告」此地举行建醮祭仪,并欢迎共襄盛举之意;在建醮活动的初期,信众已陆续在大街小巷竖灯篙,竖灯篙系以长长的竹竿上悬光明灯,竖了多少个灯,就代表该户有几个男丁,灯坑则放置豆、钉、稻等物。
请水:旨在敬请水神赐予圣水,用以清净道场坛宇。
绕境:在烧王船前后,主办的庙社也得动员信众徒步绕境,烧王船之前系由全体信众自主办的庙前出发,长列队伍浩浩荡荡行至外地,是为游外境;烧王船后则游内境绕经茄萣大街小巷,沿途由各艺阵表演,有宋江阵、金狮阵、宋江狮阵、龙凤狮、旗阵、跳鼓、督阵、牛犁阵、车鼓阵、七响阵、陈三五娘、许汉文游江、郑元和与李亚仙、双生阵、蜈蚣阵、答滴答(马头锣)、龙阵、素兰阵、御舆团、轿前锣、十二婆姐阵、五虎将、南管、北管、国剧、太平歌阵等百余个阵头,全盛时期全区达两百余阵,其目的在祈求神明保祐合境平安。
烧王船:整个建醮活动的高潮即是烧王船,典故起因为古时常瘟疫,在医学不发达时,信徒求签,问卦造王船载众将游天府,以驱除病魔。由于在建醮日期敲定时必须恭请众神莅临是为「请王」,活动结束后当然也得恭送众神称为「送王」,在送王的当天早上,在主办的庙社前就已挤满了各地拥入的香客,时间一到,王船由数百名志愿为王爷服务的状丁,手拉大绳索牵拉王船,缓缓地经过茄萣路,在沿滨海公路抵达海边,王船行驶的前方由消防水车洒水,先行「净路」象征为王爷开水路,之后由各阵头及民众、香客前呼后拥的「护驾」前行,所经之处,街道为之雍塞,几近水泄不通,王船拖抵定位后,信徒分工合作将添载的金纸、柴、米、盐包、糖包及船上的贵重物品,推置在船上及船边,随即在神轿及诸多阵头卖力操演下,王船起火燃烧,恭送王爷出航,同时也祈求王爷保祐渔民在海上能平安、丰收。
踏火:主要是在提高神明的神力,同时有辟邪作用。
普渡:此为建醮最后一个祭礼,家家户户摆出祭品,普渡天神、地祇、孤魂野鬼,对于前来之乞丐,亦散发钱财予他们,整个建醮活动亦圆满结束。
茄萣区公庙,顶茄萣赐福宫6至12年会启建一科五或七朝王醮,近期建醮纪录为2008年启建戊子科九朝王醮;白砂仑万福宫为不定期王醮,近期建醮纪录为2020年启建睽违18年的庚子科五朝王醮;下茄萣金銮宫也为不定期王醮,近期建醮纪录为2012年启建壬辰科五朝祈安王醮。
妈祖婆信仰
位于渔港的茄萣因为地方靠海,居民大多讨海维生,所以渔民与妈祖婆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妈祖婆是渔民的守护神,所以茄萣妈祖婆信仰是非常普遍的。逢年过节、初一十五、妈祖婆圣诞都会祭祀妈祖婆祈求平安。在茄萣区分为白沙仑、顶茄萣、下茄萣、崎漏四个地区,其中顶茄萣的赐福宫、下茄萣的金銮宫为当地著名的大庙,也是茄萣妈祖婆信仰的所在地。两间妈祖庙的共同特色就是软身的妈祖婆和醮期不定期。妈祖婆在茄萣又有一个别的称呼,那就是“婆啊”,这种亲切的称呼仿佛像在称呼家中的长辈一样。自古以来,茄萣居民对妈祖婆仍抱持虔敬的心。
威烈侯(陈汤铭)信仰
本区白云里有大陈眷村名「南田新村」,由大陈人携入此信仰创建「威武庙」,主祀威烈侯(祖庙神讳「威武陈元帅」)。民国44年政府东迁来台,曾安奉神尊于路竹区之路竹国民小学,民国45年迁至现址建庙。[9]此信仰盛行在大陈移民之间,本区威武庙于2005年10月赴马祖西莒岛威武陈元帅庙谒祖进香[10],以及威烈侯圣寿时,旅居外县市、甚至国外的大陈乡亲常返乡共襄盛举,显现信仰之诚。[11]。
道教和台湾民间信仰
- 白砂仑地区
- 白砂仑万福宫:创建于1795年,主祀五府千岁,茄萣四大公庙之一
- 白砂仑威武庙
- 茄萣圣母庙
- 顶茄萣地区
- 顶茄萣赐福宫:创建于1758年,主祀天上圣母,茄萣四大公庙之一
- 茄萣玄宇太祖庙
- 茄萣顺北宫
- 茄萣大觉天圣庙
- 茄萣万兴庙
- 下茄萣地区
- 下茄萣金銮宫:创建于1777年,主祀天上圣母,茄萣四大公庙之一
- 茄萣灵霄殿
- 茄萣太阳殿
- 茄萣天文宫
- 茄萣碧莲寺
- 茄萣镇福殿
- 茄萣新兴宫
- 茄萣总天灵台府
- 崎漏地区
- 崎漏正顺庙:创建于1878年,主祀大使爷公(谢府元帅),茄萣四大公庙之一
- 茄萣妙仙寺
- 茄萣三清宫
佛教
- 静林山白云寺
- 茄萣大仙禅寺
基督宗教
宗派 | 教会(礼拜堂 / 圣堂) |
---|---|
归正宗长老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 茄萣教会 |
其他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茄萣教会 |
交通
公路
客运
编号 | 路线 | 营运单位 | 备注 |
---|---|---|---|
239 | 茄萣站-台南车站 | 高雄客运 | |
8041C | 凤山站-捷运南冈山站-路竹-茄萣站 | 高雄客运 | |
8043 | 高雄车站-梓官-弥陀-茄萣站 | 高雄客运 | |
红71A | 捷运南冈山站-冈山转运站-茄萣区公所 | 港都客运 | |
红71B | 捷运南冈山站-冈山转运站-茄萣区公所 | 港都客运 | |
编号 | 路线 | 营运单位 | 备注 |
---|---|---|---|
1 | 台南车站-茄萣(成功桥) | 府城客运 |
|
- 兴达港码头午后有观光船可搭,可至海上观赏落日。
公共自行车
旅游


名产

白香饼是茄萣白砂仑的名产,源自台南府城。茄萣老饼铺大多有贩售,例如白砂仑添发制饼舖、顶茄萣宝兴饼舖等等。白香饼外观是圆形薄皮,大约一个手掌大,类似太阳饼但外型较为扁平。早期只有白糖口味,后来发展出黑糖、芝麻等新口味。过去茄萣渔民经常将白香饼做为海上作业时充饥的点心。另外白砂仑产妇会将白香饼加蛋煎麻油,作为滋补养身的食物,故白香饼也有「月内饼」的别称[7]。
参考数据
- . [201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中文(台湾)).
- (XLS). 内政部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 林筑安、林聪男 纂修. . 高雄县茄萣乡公所. 1994-02.
- . 茄萣区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中文(台湾)).
- 苏惠贞. . 国立台南大学. 2010-01.
-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6-12: 110–111. ISBN 978-986-05-0090-5.
- 吴念真. . 麦田出版. 2011-09-29 [2022-10-19]. ISBN 9789861736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 .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 . [2022-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 .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 . [200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7).
- . [200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 . [200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31).
- . [200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6).
- . [200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6).
- .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6).
- .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7).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