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
祷告形式
不同信仰传统有不同祷告形式,例如早祷晚祷、谢饭祷和相关的身体姿势。华人民间传统会叩拜、念诵、敬香。基督徒会低头合手。印第安人跳舞。苏菲派穆斯林旋转。印度教徒诵唱。正统犹太人摆动身体。贵格会会员缄默。这些不同方式反映对祷告理解。人类学家相信早期智人从事我们会称为祷告的活动。
- 有限物能与无限者实质接触。
- 无限者有兴趣和有限物接沟通
- 祷告是会被聆听虽然不一定有反应。
- 祷告是去培养人某些态度而不是影响接收者。
- 祷告是通过让人放下哲学和知识执着来训练人集中于接收者。
- 祷告能使人直接经验无限者,是超乎眼耳感官的直接体验。
- 祷告对现存世界有影响。
- 接收者期望或欣赏祷告。
基督教的祷告
基督教 系列条目 |
---|
![]() |
![]() |
在基督徒的信仰中,祷告是与上帝沟通(部分基督徒称之为“交通”), 可以是赞美, 祈求, 忏悔或者仅仅是表达自己或别人的思想或愿望。
原因
目的
基督徒相信经常祷告是与神保持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祷告与得永生并没有直接关系。在圣经中记载,喜欢在大街上公开祷告的法利赛人有大部分最后并没有得永生。部分基督徒相信可以借着祷告来获得上帝的力量。
祷告具体的目的有:颂赞上帝和向上帝谢恩;向上帝祈求事物(可以为自己求,也可以为别人代求)和求赦;与上帝沟通。
要求
基督徒认为祷告是信徒与上帝之间的直接接触,所以需要虔诚而严肃。他们认为基督徒祷告必须遵守奉耶稣的名以及用心诚实,同时要有信心,毅力和爱心,在遇到重要及困难的事,感觉祷告无力,可以加上禁食,但不是必需的。
对象
耶稣教导门徒,要向“我们在天上的父亲”祷告。[3]所以我们应该只向耶稣所指代的天父耶和华上帝祷告。但是,上帝也要求承认耶稣基督的地位。耶稣被差派到地上来,牺牲生命作为赎价,救赎人类脱离罪和死亡。[4]他是上帝委任的大祭司和审判者。[5]因此,圣经显示,要通过耶稣向上帝祷告。耶稣自己也曾说过:“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籍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6]因此祷告的对象应当是上帝耶和华,并通过他儿子耶稣祷告。
姿势
在旧约圣经里,耶和华没有规定,祷告时手要怎样摆,身体要有怎样的姿势。圣经的记载显示,人祷告时无论坐着、站着,还是面伏于地、双膝跪下,各种姿势都是可以的。[7]现今双手合掌的祈祷姿势是模仿欧洲封建制度领主宣誓顺从国王的动作[8]。真正要紧的,不是外在的特定姿势,而是内在的正确心态。事实上,不管平时还是紧急关头,都可以就地向上帝默祷。即使周围的人完全看不出我们在祷告,耶和华也会听见我们的默祷。[9]
内容
圣经说:“我们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甚么,他都听我们。”[10]因此,凡是合乎上帝旨意的事都可以求,包括:
时长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祷告,圣经都没有规定祷告应该多长。祷告可长可短,短的如吃饭前的祷告,长的如向上帝倾心吐意的祷告。[16]不过,耶稣曾谴责一些自以为义的人,他们故意在别人面前作冗长的祷告,好引人注目。[17]重要的是,必须衷心地祷告。因此,正确的祷告可长可短,视乎情况和需要而定。
频度
圣经鼓励基督徒“不断祷告”,又说“祷告要坚持不懈”。[18]圣经不是说要每时每刻不停地祷告,而是要经常祷告,常常感谢,向他寻求指引、安慰和力量。
圣经中的祷告
- 撒母耳的母亲在圣殿里做了很长的祷告,以致祭司认为她睡着或者酗酒。[19]
- 但以理对抗尼布甲尼撒的命令坚持每天三次面向耶路撒冷祷告。[20]
- 尼希米在要求返回以色列时做了一个十分简短的祷告。[21]
- 门徒请求耶稣指导祷告,耶稣便教导他们一个模范祷告。被称为主祷文。[22]
- 时时在灵里祷告,并尽力坚持,在这事上儆醒,且为众圣徒祈求[23]
- 你们要坚定持续的祷告,在此儆醒感恩[24]
-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25]
- 况且,那灵也照样帮同担负我们的软弱;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代求。那鉴察人心的,晓得那灵的意思,因为祂是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代求。[26]
犹太教的祷告
犹太教徒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在一些特别的节日,例如安息日,会增加祷告的次数。
全世界的犹太教徒祷告都使用统一的祈祷书(siddur),祈祷书包含了一系列日常祷告内容。
犹太教最重要的祈祷仪式是示玛和Amidah ("the standing prayer")。
参考文献
- 腓立比书 4:6–7
- 雅各书 4:8
- 参看记录在马太福音 6:9的耶稣所做的模范祷告/主祷文
- 约翰福音 3:16;罗马书 5:12
- 参看约翰福音 5:22;希伯来书 6:20
- 约翰福音 14:6
- 历代志上 17:16;尼希米记 8:6;但以理书 6:10;马可福音 11:25
- Hirst, John. . 大是. 2010. ISBN 9789866526510.
- 参看尼希米记 2:1–6,尼希米在要求返回以色列时做了一个十分简短的祷告,时间可能只有几秒钟。
- 参看约翰一书 5:14
- 参看诗篇 62:8
- 路加福音 11:13
- 雅各书 1:5
- 以弗所书 1:3,7
- 参看使徒行传 12:5;歌罗西书 4:12
- 参看撒母耳记上 1:12,15,撒母耳的母亲不生育,在圣殿里做了很长的祷告
- 参看路加福音 20:46–47
- 参看马太福音 26:41;罗马书 12:12;帖撒罗尼迦前书 5:17
- 撒母耳记上 1:12,15
- 但以理书 6:10
- 尼希米记 2:1–6
- 马太福音 6:9–13
- 以弗所书 6:18
- 歌罗西书 4:2
- 腓立比书 4:6
- 罗马书 8:26–27
- 《圣经雅各书5:16》: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