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
基督,是基利斯督或基利士督的省称,来自希腊文“”(拉丁转写)[1](一说译自英文Christ[2]),是亚伯拉罕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注 1],也等同于希伯来文中的“”(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在《圣经》中基督是“拿撒勒的耶稣”之专有名称,即“耶稣基督”(Jesus Christ)。

基督一词常被误认为是耶稣的姓,因为《圣经》中曾多次提到「耶稣基督」。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被称作基督徒,因为他们相信并清楚知道耶稣是他们的救世主,也是《旧约》中所预言的弥赛亚。大部分犹太教徒反对这一观点,并仍然等待着弥赛亚的到来,而所有基督徒现正在等待基督耶稣的再临,从而验证弥赛亚预言余下的内容。
基督教神学集中研究耶稣的身位、生活和工作等,只被称为基督学。
各宗教观点
犹太教中的基督
根据希伯来人的信仰传统,被(其他人用油)膏立是一种特别宗教仪式,意思指被选立的人,例如:祭司、君王及先知是神所选定的。在某些场合下一些器具也被油膏抹,用以预备宗教仪式。受膏的重要性,是因为设立圣职(代表会众到神面前赎罪)的需要,而得以强调。例如:「受膏的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利未记》)。在《希伯来圣经》之中,称为“弥赛亚”的多人不是神,无神性含义。犹太教与基督教在弥赛亚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分歧。
基督教中的基督
耶稣 |
---|
![]() |
|
弥赛亚是《旧约圣经》中受膏者的意思,希腊文译作基督。《旧约》时代的犹太人之中,只有三种职份才可以受膏,分别是君王,先知和祭司。不论在《旧约》或《新约》,只有耶稣同时兼备这三个身份,正因为耶稣是君王[3],是先知[4],也是祭司[5],所以耶稣就是真正的受膏者,也就是希腊文中基督的意思,故用来指代耶稣。
在《新约圣经》中,基督是指等候已久而来临的救世主。圣灵如鸽子般降下,且有声音被施洗约翰听见,见证耶稣就是基督、就是旧约所有 神的子民素来所盼望的那位——弥赛亚。耶稣多次给他的门徒证明自己就是基督,并且在他受审时三次声称他就是基督。
延伸阅读
- Jewish Encyclopedia 中的 Messiah 条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Jewish Encyclopedia 中的 Jesus of Nazareth 条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 J. Maas, Origin of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Catholic Encyclo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Ludwig Ott, Fundamentals of Catholic Dogma, 1957.
- Paul A. Hughes, The Gnostic Christ: Gnosticism vs. Christianity
- The Etymological Derivation Of The Name "Christ", NZs Hare Krishna Spiritual Networ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