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
胡志明(越南语:/,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本名阮必诚,号爱国、秋翁,幼名阮生恭(一作阮生琨),是越南20世纪前期至中期的重要社会主义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思想家,胡志明为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化名。胡志明是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法国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人民军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人,曾担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后改称总书记),第一任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和政府总理等职务。
胡志明 | |
---|---|
![]() 1940年代的胡志明 | |
![]() | |
任期 1951年2月19日—1969年9月2日 | |
前任 | 胡志明(印度支那共产党主席) |
继任 | 无(废除主席制) |
![]() | |
任期 1956年11月1日—1960年9月10日 | |
前任 | 长征 |
继任 | 黎笋 |
![]() | |
任期 1946年3月2日—1969年9月2日 | |
前任 | 无 |
继任 | 孙德胜 |
![]() | |
任期 1946年3月2日—1955年9月20日 | |
前任 | 无 |
继任 | 范文同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90年5月19日![]() (今 ![]() |
逝世 | 1969年9月2日![]() | (79岁)
死因 | 心脏病 |
墓地 | ![]() (未下葬) |
国籍 | ![]() ![]() |
政党 | 工人国际法国支部 法国共产党 印度支那共产党 ![]() |
签名 | ![]() |
越南名字 | |
越南语 | |
---|---|
汉喃 |
越南出生的名字 | |
越南语 | |
---|---|
汉喃 |
列宁主义 |
---|
![]() |
|
生平
姓名、字号与化名
胡志明幼名阮生恭(),一说阮生琨(越南语:/),10岁时命名阮必诚(越南语:/),后自号阮爱国(越南语:/),又取号为秋翁、平山;在中国时曾化名李瑞(越南语:/)、王山而(越南语:/)、王达人、王光生、黎安南、胡光等;在香港时曾化名宋文初;在苏联时化名P.C.林,1943年方定名为胡志明,这个化名也是最著名的一个。
家世
阮朝成泰二年农历四月初一日(1890年5月19日),胡志明出生于越南乂安省英山府南坛县林盛总钟巨社黄厨村(今乂安省南坛县金莲社黄厨村)的外祖父家中。胡志明本姓阮,在他父亲居住的金莲村(今南坛县金莲社金莲村)长大,黄厨村与金莲村的距离2公里,距荣市15公里。胡志明的祖父曾中举,做过知县,其父亲阮生辉1894年考中举人,全家迁至顺化,1901年中副榜搬回老家。胡父在附近村镇教书也曾担任阮朝官员,被革职后迁至越南南部当汉方医师,胡志明和他的哥哥阮生谦、姐姐阮氏清留在老家。胡志明家学渊源,其汉语官话说得流利,仅略带广东口音,亦会流利粤语。胡十岁时曾跟着父亲到乡村学校就读,这时便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还有儒学等传统经典,他熟练地掌握了汉字写作。[1]
早年
1905年胡志明的父亲出任礼部承办一职,便将他送入顺化国学场(国学中学),希望他接受法越教育。潘佩珠曾劝胡志明参加“东游”到日本学习,但被胡婉拒。1910年他辍学到潘切的育青私立学校当教师。这所学校是1907年相应维新运动中“私人兴学”而创建的。
1911年2月胡志明离开学校到西贡的工艺学校学厨。1911年夏,化名阿三到法国联合运输公司的商轮“拉都舍·特莱维勒都督”号上当厨师助手,跟随船队到马赛,非洲西海岸,北美等地。1914年,一战爆发,胡在伦敦落脚,白天在一间学校做扫雪工,晚上到卡尔登饭店帮厨。在伦敦,他加入了外侨工人组合,这是一个主要由中国人领导的反殖民组织,在这里胡志明也接触到了费边社的工团主义者。后又随船队到美国纽约,在哈林区居住。1917年末,在法国巴黎的贡崩胡同定居下来,和越南的西化改良派,法国的左倾人士接触。1918年,加入法国社会党。
1919年初,凡尔赛会议时,以“旅法安南爱国者小组”代表的身份,向和会提出八点要求,建议给予越人自治、民主自由、赦免政治犯、赋于越人平等的权利、废除强迫劳役、盐税。但是,巴黎和会侧重在处理欧洲的民族自决,并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要求。胡志明回到巴黎后署名阮爱国,在《越南魂》杂志上将他的建议发表。在法国期间,胡志明与未来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结识,[2]。1920年,图尔大会上,胡志明投票支持参加第三国际。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在这次大会后分裂,胡志明跟随支持第三国际的派别组成法国共产党,在第九小组工作。胡志明也在法共的《穷苦人报》发表评论文章,并在“郊区俱乐部”练习演说。
1923年6月胡志明前往苏联参加国际农民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会上他对法国共产党提出批评,指出法共在殖民地问题上的无能。10月当选农民国际主席团主席。这段时间胡志明就读于东方劳动大学从事马列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策略研究。1924年底胡志明离开莫斯科前往广州,与当时正施行三民主义、跟美国和英国关系亲密的孙中山带领的中国国民党合作,他此时的公开身份是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一度自称为「P.C.林」,有时自称王达人、王光生、黎安南等。胡志明和同在广州潘佩珠经常谈论越南情势的发展和越南国民党的事务。
1925年7月13日胡志明为支持省港大罢工而在广州东较场,以粤语发表演讲。这年他在广州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3]1927年4月,胡随鲍罗廷等人离开广州到武汉,7月返回苏联。1928年初,被共产国际派到柏林工作,又到布鲁塞尔参加反帝国主义同盟大会,和瑞士、意大利等国旅行,后到曼谷的共产国际南洋局工作,后接替牛兰(Hilaire Noulens)成为负责人。
1929年下半年,越南出现了三个共产党组织,胡也有了将之统一的想法。10月10日印度支那法庭就胡志明参与革命活动,在他缺席下宣判死刑,其后法国政府一直通缉他。[4] [5]
1930年2月3日胡志明于英属香港易名宋文初,集成成立越南共产党(后用名有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劳动党)。1931年6月在香港被港英政府逮捕,关押于中环域多利监狱。港英政府没有足够理据把他引渡回越南,法理上只能把他递解出境。然而港府打算把他送上一艘法国船遣返到原居地,即是同样送回越南。如果照此安排的话胡志明难逃死亡,胡的代表律师因而申请人身保护令,[6]暂缓递解,并向法庭申请撤销递解令。经多番诉讼,案件上诉至英国枢密院(英国的最高级别法庭)。1932年6月胡志明在英国伦敦的代表律师和港英政府的律师达成庭外和解,确认香港法院递解出境和上船令的合法性,但再不会指定胡志明须上法国船或递解回印度支那或任何法属殖民地。胡志明可就自己的意愿离开香港前往任何地方。[4][5]他伪装成一名中国商人,先是在厦门停留了半年,1933年初到了上海,经中共帮助先到海参崴后到莫斯科,这段时间胡志明一直留在莫斯科,于列宁学院与殖民地和民族问题研究院学习。
1938年底,胡志明化名胡光,从苏联到达中国,参加中国共产党,学习革命经验。1940年9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北部,1941年2月8日,胡志明回到高平省北坡,取名秋翁,担任越南独立同盟会主席。领导反对继续统治越南南部的法国维希政府和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
1942年8月13日,他化名胡志明,到中国去和越南的抗日革命力量联系,刚到广西省靖西县就被中国国民党的地方政府逮捕,后经蒋中正批准,又秘密移往桂林、柳州等地,在广西各地13个县的18个监狱里被监禁了13个月,期间他写了一百多首诗,以后以《狱中日记》发表。国民政府于1943年9月10日将他释放。[7]
1945年越南发生八月革命。8月26日胡志明到达河内。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五十万人的公民集会中,胡志明代表临时政府宣读《独立宣言》 ,声明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领导北越

1946年3月举行的越南第一届国会一致推选胡志明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兼政府总理。1951年2月举行印度支那共产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越南劳动党,胡志明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此后,胡志明成为越南党政领袖直至逝世。1940年代后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援助下,法越战争中击退了法国的攻势。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 越南被分割成社会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与亲西方的、资本主义的越南共和国(南越)。1959年,秘密派遣越南人民军士兵潜入南越组织游击队,进行反美游击战。在1964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借助北部湾事件扩大战事后,胡志明继续领导北越政府进行意图消灭南越并统一越南的越南战争。
1960年代中苏交恶期间,越南在敌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左右逢源,同时从中苏两国获得为继续与美国的越南战争而必须的经济、军事援助。胡志明积极承担了调和中苏两国矛盾的劝说工作,他曾经对周恩来说:“你们(中国和苏联)一个是大哥哥,一个是大姐姐,你们闹矛盾,让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办?”胡志明并表示自己的临终遗愿是中苏和好。 [8]
1965年,胡志明写下遗嘱,其中提到“越南要成为主宰印度支那的强国”,引发中共不满。1966年,胡志明在会见周恩来和邓小平时提到“中共军队的傲慢表现就像历史上经常入侵越南的中国军队一样”[2]。
病逝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因心脏病逝世,享寿79岁。尽管他表达了最强烈的遗愿要将遗体火化撒在越南南、中、北三地[9],结果他的遗体经防腐技术被保存在由苏联提供的水晶棺内,放置在胡志明纪念堂至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出席了胡志明的葬礼,但双方拒绝见面。[10]柯西金在回国的路上顺访中国大陆,在北京国际机场候客厅受到了周恩来的短促会见。[11]胡志明逝世以后的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攻占南越原首都西贡市,西贡市也因纪念胡志明而改名为胡志明市,长达近20年的越南战争正式结束。1976年,南北越南完成统一。
胡志明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毅等中共领导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生前曾多次访问中国大陆。1969年,胡志明因心脏病逝世,周恩来率领代表团赶赴河内参加葬礼。
胡志明原本是于1969年9月2日9时47分因心脏衰竭在河内病逝。但是由于当天是北越国庆日,为了不影响纪念活动,越南劳动党决定将其去世时间“推迟”。在次日的正式公报称其去世时间为9月3日上午9时47分[12]。
个人生活

.jpg.webp)

越南政府官方称,胡志明终身未婚,亦无与任何人有过恋爱关系。据研究显示胡曾于1920在广州与曾雪明结婚,以后失散,但越南政府为了维护他的禁欲主义形象不承认胡的男女关系的存在。1991年越南《年轻人报》编辑武金杏因为刊登了一则曾雪明的文章而被解职。[13][14]威廉·J·戴克教授的《胡志明的一生》指1950年代农氏春成为胡的情妇并生下儿子,儿子被胡的私人秘书收养,1957年农氏春死于车祸。阮氏明开也是胡的情妇。之后越南政府要求在越文版中删去相关内容,受到拒绝。2002年,越南政府因为《远东经济评论》一篇文章提到此事,而禁售那一期[15]。据戴克教授称,曾长期存在越共前总书记农德孟是胡志明与农氏征的私生子的传闻。[16]对此,农德孟于2002年1月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所有越南人民都是胡伯伯的孩子」,对此予以否认,并表示自己的父母分别是农文来和黄氏二。[17]
纪念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建议组织活动纪念胡志明诞辰,理由是“他在教育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对越南人民解放事件的奉献”,[19]但是这一建议立刻遭到欧美、澳洲等地的海外越南侨民激烈反对,他们说胡是一个斯大林主义的独裁者,要为越南政府的反人权行为负责[20]。
著作
- 《狱中日记》1960,越南外文出版社,汉语诗集
- 《胡志明选集》三卷1963,越南外文出版社,第一卷1920-1945,第二卷1945-1954,第三卷1954-1960
参考文献
- Duiker, William. . New York: Hyperion. 2000.
- 傅高义. . 凤凰网历史. 2013-02-24 [2013-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 苏向东. . 文化中国. 201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中文(简体)).
- 陈硕圣. . 香港记忆.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中文(繁体)).
- 陈成汉. (PDF). 香港: 香港历史博物馆. 2016-11-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6-12) (中文(繁体)).
- .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 . 重庆晨报 (凤凰网). 201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中文(简体)).
- . [201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 Vietnam, Cambodia, Laos & the Greater Mekong P363
- . [201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0).
-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 . 新浪. 2009-09-02 [201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中文(中国大陆)).
- Ruane, Kevin, (2000), The Vietnam War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 26; ISBN 978-0-7190-5490-7
- Boobbyer, Claire (2008) Footprint Vietnam, Footprint Travel Guides. p. 397; ISBN 978-1-906098-13-1.
- . The Age. 15 August 2002 [2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2).
- Duiker, William J. (2000). Ho Chi Minh. New York: Hyperion. Kindle location 11915. eBook ISBN 978-1-4013-0561-1.
- "We don't want to keep secrets anymo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ime Asia, 22 January 2002.
- 谢智翔. . 天下杂志.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 (PDF). [26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2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胡志明(分类) |
![]() |
维基语录上的胡志明语录 |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胡志明(越南文) |
- 胡志明和他的中国夫人曾雪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NGỤC TRUNG NHẬT KÝ (Hồ Chủ Tị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汉喃研究院网站 《胡志明日记》
![]() | ||
---|---|---|
新头衔 |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1951-1969 |
继任: 废除主席制 |
前任: 长征 |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6-1960 |
继任: 黎笋 |
政府职务 | ||
新头衔 | 北越国家主席 1946-1969 |
继任: 孙德胜 |
北越政府总理 1946-1955 |
继任: 范文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