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 (日语)
简介
有活用且可独立使用的单语被称为用言(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反之有活用但不能独立使用的被称为助动词。
相较于印欧语系(如英语)的屈折变化,日语的活用形并非随时态、人称与单复数做变化,反而随接续词语的不同而变化。换句话说,对于两个相接的单语,后面的常常会限制前面的活用形,如现代助动词大多要求前接连用形;古典疑问系助词「」置于句尾时要求前接连体形[1]。
另外活用更不能代表日语名词或代名词的格位、人称或单复数,因为名词或代名词是被划分成无活用、独立且可做为作主词的体言。如名词「」不会被视为是「」(猫)随单复数而产生的的词型变化,因为「」除了代表一群猫,也可能代表包含牛、羊和马但以猫为首来称呼的一群动物;而如
(太郎给了花子书)
里「」、「」和「」这种没有活用、不能独立使用的助词,它们顶多能被视为提示格位的后置词;像这段例句中,「」提示主格;「」提示与格;「」提示受格,但它们不会被视为格位的词尾变化,因为如
(我想要那本书)
里「」就只是提示形容词「」描述的对象,却不是提示主格;而这里的助词「」则是由强调区别的本意(类似文言文的『者』),从而延伸出提示句子主题,进而提示主语的功能。
活用形的分类
虽然说单语的活用形是依据接续的词语而变化,但是学者们还是尝试从文法功能的观点来更有效地分类活用形。但另一方面,还须考虑到现代日语文法()分为日本义务教育体系教授的(亦称为),还有针对非日语母语用户的。
学校文法
学校文法将现代活用形分为、、、、(假定形)和。
其中未然形、终止形、假定形、命令形是依据文法功能来划分出的分类,也就是说
- 未然形总是拿来后接表示否定跟推量的助动词,也就是表达未完成的意义。
- 终止形总是拿来放在句尾来终止一个完整句子。
- 假定形拿来接续提示假定或确定条件的助词「」。
- 命令形表示命令(或是祈愿)用的。
而连用、连体形是以接续何种品词来划分出的分类,也就是说
- 连用形总是拿来接续用言(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
- 连体形总是拿来接续并修饰体言(名词、代名词等等独立且可做为主词的无活用单语)。
学校文法事实上是以古典日语文法()的观点来审视现代日语而成的[注 1][参 1],所以它几乎继承古典文法的所有活用形分类。但仍有两点重要的例外:
- 现代假定形是演化自古典未然形与已然形。古典日语的假定条件由表示未完成的未然形来表达;反之确定条件由表示已完成的已然形来表达,但大概从室町时代后期,未然形表假定条件的功能逐渐被已然形取代[参 2],所以才混合并产生出现代的假定形。
- 终止形从中世日语后期(室町时代)开始被连体形同化[参 3],造成了现代连体和终止形相差无几的局面(除了形容动词和一些助动词)。
且形态上,古典活用形和现代活用形间有不小的差距,比如说,现代下一段动词「」来自于古典下二段动词「」,它的假定形是「」,但古典动词「」的已然形却是「」(未然形是「」)。
用言的活用形 |
---|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假定形(口语) |
已然形(文言) |
命令形 |
教育文法
教育文法也是用文法功能和接续词语来分类,但较繁复而没有系统,如下表以动词的活用形为例[参 4]
+否定助动词「」 | [注 2] | |
+助动词「」 [注 3] | ||
+助动词「」 | ||
+推量助动词「」 | ||
+丁宁助动词「」 | ||
+接続助词「」 | ||
+过去、完了、持续状态助动词「」 | ||
[注 4] | ||
+「」 | [注 5] | |
[注 6][参 5] |
进一步的,被助动词「」补助的使役形在教育文法中被称为使役受身形,也就是未然形+「 / 」。这凸显了教育文法的缺点,需将两个以上词语相接的状况分开处理,而不能将之归入基本活用形的架构下。但对于学校文法来说,就只是接续更多的词语来进一步补助而已。
虽说如此,但教育文法本质是以普通语言学为基础去重构现代日语文法,所以比较重视时下的惯用法而非从语源去分析,并且也倾向从语言的共通部分来做解释(如强调兼有表达过去和完成状态的功能),所以非常适合有实用需求而想快速上手的初学者。
但为了更系统地涵盖现代和古典的活用形,本页面以学校文法为主,辅以教育文法的对照。
教育文法活用对照表
[注 7] | [注 8] | ||||||||||
---|---|---|---|---|---|---|---|---|---|---|---|
[注 9] | [注 10] | [注 11] | [注 12] | [注 13] | |||||||
() |
-u
"洗" |
-wanai |
-waseru |
-wareru |
-ō |
-imasu |
-tte |
-tta |
-eba |
-e |
-eru |
-tsu
"等待" |
-tanai |
-taseru |
-tareru |
-tō |
-chimasu |
-teba |
-te |
-teru | |||
-ru
"取" |
-ranai |
-raseru |
-rareru |
-rō |
-rimasu |
-reba |
-re |
-reru[注 14] | |||
-ku
"写" |
-kanai |
-kaseru |
-kareru |
-kō |
-kimasu |
-ite |
-ita |
-keba |
-ke |
-keru | |
-gu
"游泳" |
-ganai |
-gaseru |
-gareru |
-gō |
-gimasu |
-ide |
-ida [注 15] |
-geba |
-ge |
-geru | |
-bu
"玩耍" |
-banai |
-baseru |
-bareru |
-bō |
-bimasu |
-nde |
-nda |
-beba |
-be |
-beru | |
-mu
"喝" |
-manai |
-maseru |
-mareru |
-mō |
-mimasu |
-meba |
-me |
-meru | |||
-su
"说话" |
-sanai |
-saseru |
-sareru |
-sō |
-shimasu |
-shite |
-shita |
-seba |
-se |
-seru | |
() |
-iru
"看到" |
-inai |
-isaseru |
-irareru |
-iyō |
-imasu |
-ite |
-ita |
-ireba |
-iro |
-irareru |
() |
-eru
"吃" |
-enai |
-esaseru |
-erareru |
-eyō |
-emasu |
-ete |
-eta |
-ereba |
-ero |
-erareru |
() |
-suru
"恋爱" |
-shinai |
-saseru |
-sareru |
-shiyō |
-shimasu |
-shite |
-shita |
-sureba |
-shiro |
[注 16]
-dekiru |
() |
-kuru
"来" |
konai |
kosaseru |
korareru |
koyō |
kimasu |
kite |
kita |
kureba |
koi |
korareru |
注意到「」这组助动词的接续规则是:未然形活用语尾以段结尾的接续「」,其余接续「」;这就是教育文法的、和背后形成的规则。
类似的,「」这组助动词的接续规则是:未然形活用语尾以段结尾的接续「」,其余接续「」;这就是教育文法背后形成的规则。
事实上从上表也可以观察出「」这组推量助动词的接续规则也是(未音便前的)未然形活用语尾以段结尾的接续「」,其余接续「」。至于五段动词意向形最后的结果,为何是段+「」,请参见下面五段活用一节。
现代日语的活用
动词
以下简单介绍现代日语动词各活用形的主要功用:
- 未然形:接续特定的助动词 (如否定助动词「」、推量助动词「」和使役助动词「」。) 但表状态和存在的行五段动词「」的未然形习惯上不接续「」,反而是直接以形容词「」做否定。
- (Kono tatemono ni wa rekishi-tekina kachiga aru.)这个建筑物有历史价值。
- (Tatemono jitai ni wa rekishi-teki kachi ga nai.)建筑物本身没有历史价值。
- 连用形:可用来接续其他用言和大部分的助动词;或接在「」前来暂时中止句子。也可直接作为名词 [注 17]。
- 终止形:常置于句末来结束一段句子,但也可再后接终助词来表达语气。字典习惯上以终止形来代表用言和助动词,故教育文法称为。
- 连体形:用来修饰体言(如形式名词「」、「」或「」),或是接续替代「」和「」的「」(代用体言)。外型与终止形相同。
- 假定形:可接续助词「」来表示假设或确定条件。
- 命令形:大多表示不礼貌或熟人间的直接命令,或是路标的警示。可以接续终助词来强调命令的口气。
以行五段动词「」为例:
活用形 | 句子 | 中译 |
未然形 | mō Hashiranaide. |
别再跑了。 (接表否定的助动词「」) |
连用形 | Gōru ni tsuku made ni, Hashitte iku. |
在到达终点之前,要继续跑下去。又译:要一直/继续跑到终点。 (接补助动词「」,表继续) |
终止形 | Inu ga hashiru. |
狗(在)跑。 |
连体形 | Hashiru koto ga dekiru. |
直译:「跑」这件事,做得到。意译:能(够)跑。 (接续形式名词「」来名词化) |
假定形 | Mainichi hashireba, karada ga yoku naru. |
(如果)每天跑步,(身体)就能健康。 (接表假设的「」) |
命令形 | Hayaku hashire. |
快(点)跑! (带命令语气) |
活用规则与活用种类
活用形由不会变化的语干和会变化的活用语尾所组成。
= +
但也有动词分析不出语干,只能全部视为活用语尾。(如下面讲的行变格)
依照活用语尾的不同,可以将动词分为下列活用种类:[注 18][参 6](注意同一段有相同元音,同一行有相同辅音)
- 五段: 活用语尾只有一个假名,在全部五段音( )上变化。
- 上一段:活用语尾以段音开头 (段是动词终止形 尾音的上一段)。
- 下一段:活用语尾以段音开头(段是动词终止形尾音的下一段)。
- 下二段: 活用语尾以与段音开头,源自古典下二段。
- 行变格:活用语尾以行音开头
- 行变格:活用语尾以行音开头。
如字典上说「」是行五段动词,意思是:
- 这个动词是五段活用,所以它的活用语尾只有一个假名。
- 它的活用语尾的首假名落在行。
- 「」是它的终止形
现代日语的终止形活用语尾一定是以段音结尾,所以「」的语干是「」。
若想知道「」的未然形,因五段未然形语尾共同的部分是元音 /a/,所以「」的未然形活用语尾会是「」,这样「」的未然形是「 + → 」。
再举一个例子,字典上说「」是行下一段动词,意思是:
- 这个动词是下一段活用,所以它的活用语尾以段音开头。
- 它的活用语尾的首假名落在行。
- 「」是它的终止形
「」没有语干,原来的语干「」已经在近世日语脱落了[注 19][参 7]。所以整个动词都或是活用语尾。
若想知道「」的连用形,因为下一段连用形的活用语尾是单单一个段假名,所以连用形就是「」。
总结来说,同活用种类的动词只有活用语尾的开头辅音不同。以下是不同活用种类的动词活用形的详细变化:
-a
() |
-i
() |
-u | -e | ||||
-a
() |
-i
() |
-u | -e | ||||
- | -i | -iru | -ire | -iro
-iyo | |||
-i | -iru | -ire | -iro -iyo | ||||
-e | -eru | -ere | -ero
-eyo | ||||
- | |||||||
- | e | uru | ure | eyo | |||
- | ko | ki | kuru | kure | ko | ||
- | -si
-se -sa |
-si | -suru | -sure | -siro
-seyo | ||
注意上表行五段动词「」的未然形变化是不规则的,这是来自于假名的读音变化,详见下面五段动词一节。
五段活用
以下为五段动词变化的范例:
尾音 | 未然形 | 未然形 (接助动词时)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假定形 | 命令形 | |
---|---|---|---|---|---|---|---|---|
aruku |
- | - | - | - | - | - | - | |
nugu |
- | - | - | - | - | - | - | |
hanasu |
- | - | - | - | - | - | - | |
matsu |
- | - | - | - | - | - | - | |
shinu |
- | - | - | - | - | - | - | |
tobu |
- | - | - | - | - | - | - | |
shizumu |
- | - | - | - | - | - | - | |
hashiru |
- | - | - | - | - | - | - | |
utau |
- | - | - | - | - | - | - |
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行五段动词的未然形看起来是不规则变化的,但这其实是发音变迁造成的结果;比如说上表的「」是由中古日语的行四段动词「」演变而来的,「」原来六个活用形为「」。一开始中古日语的行辅音都是/ɸ/,但平安时代初期开始 (非复合词的)字中后缀的行音开始与行开始混淆(ハ行转呼);而随时代演进,除「」之外,这些混淆的行与行音更进一步的失去辅音(/w/或/β/),而部分地与行音融合。所以现代假名遣出于尽可能精确拼音的考虑,规定除助词「」和「」之外,旧假名的「」若其发音实际上为「」,那须遵照其实际发音拼写。这样「」就演变成现代的五段变化「」。
- 五段动词未然形活用语尾虽然是段,但在接续推量助动词「」时,因过去的发音变化而变成段;中古推量助动词「」在平安时代常常音便成「」,并进一步于镰仓时代音变成现代推量助动词「」[参 8],另外,「段音+」组合的发音在约莫11世纪(平安时代末期)开始演变成 /o:/,这个现象被称为「 」 [参 9]。为此,基于精确表音的理由,现代假名遣规定旧假名「段音+」的组合,须改写成「段音+」来表示长 /o/ 的音,而这就是接续「」时未然形活用语尾变成段的原因。
- 五段动词连用形在接续助词「」(及其衍伸词如「」) 和助动词「」(的任一种活用形)时,大多会为了方便而简化发音,也就是所谓的「」。[参 10]其中标准日语和东日本方言有下表所示的音便:
音便类型 | 发生于 | 动词(终止形) | 连用形接续「て」 | 音便结果 |
---|---|---|---|---|
促音便 | タ行 | |||
ラ行 | ||||
ワア行[注 20] [注 21] | ||||
音便 | カ行[注 22] | |||
ガ行 | ||||
拨音便 | ナ行 | |||
バ行 | ||||
マ行 | ||||
ウ音便 | 、、 | [注 23] | ||
不发生 | サ行 |
上一段、下一段活用
由于两者的活用语尾只差在开头的假名,因此二者常被合称为。其规则如下:
-i | -iru | -ire | -iro -iyo | |||
-e | -eru | -ere | -ero -eyo |
但注意到行下一段动词「」(给)的命令形却比较常用「」,而规则变化的型态「」反而被视为古旧且过时的。
下二段活用
这个现代活用分类是将古典行下二段动词「」的终止形变成「」(也就是被连体形同化)而成的:
e | uru | kure | eyo |
其实从古典动词「」还演化出另一个现代行下一段动词「」,但它和本节的主题「」在语意上相差不大。
カ行変格活用
カ行变格活用动词只有一个,(,kuru,来)。
ko | ki | kuru | kure | koi |
サ行変格活用
行变格活用动词包括了「」(suru,「」,「作...」的意思),以及与「」结合而成的复合动词(如:等等)。其规则如下:
-se -si -sa |
-si | -suru | -sure | -siro -seyo | ||
|
|
- 「」事实上才是从古典的行变格直接继承而来的未然形,但现代只会用于与古典否定助动词「 ()」接续;「」被拿来用来与现代否定助动词「」与推量助动词「」接续[注 25];而「」则是用来与受身、尊敬助动词「」和使役助动词「」接续的。
- 未然形「」事实上是行变格五段化的结果,甚至可以直接将上表的「」转变成意义上完全相同的新行五段动词「」[参 11]。
- 类似的,口语中不少以「」结尾的サ行変格动词也上一段化,如下表的上一段动词「」来自于「」的上一段化[参 11]:
|
形容词
现代日文形容词(教育文法称为形容词)没有命令形,以下简单介绍现代日语形容词各活用形的主要功用:
- 未然形[注 26]:用来接续推量助动词「」[注 27],但不能接续否定助动词「」。
- 连用形:
- 终止形:用于结束一段句子(可接终助词),或是接续传闻助动词「」、推定助动词「」和丁宁型的断定助动词「」。
- 连体形:用来修饰体言 (名词、数词和代名词),或是接续助词「」、「」[注 31]或「」、「」、「」、「」等等源于名词的副助词。[注 32]
- 假定形[注 33]:可接续助词「」来表示假设或确定条件。
想对形容词使用命令语气可以用「连用形(「」)+ (的命令形)」,以下为形容词的活用规则与范例:
-karo[注 34] | -ka
-ku |
-i | -kere |
活用形 | 句子 | 中译 |
未然形 | Hokkaidō wa taisetsude sazo samukarō. 现代惯用法: Hokkaidō wa taisetsude sazo samuidarou |
北海道下大雪,想必很冷吧!
(接推量助动词「」,表推测) 现代惯用法是以形容词终止形去接续「」[注 35] |
连用形 | Ensoku wa tanoshikatta. |
旅行很愉快。 (接续助动词「」,表过去) |
Ro ga shiroku hikaru. |
露珠亮晶晶地闪耀。
(修饰动词「」) | |
Kao mo utsukushīku, kokoro mo yasashī. |
长得很美,心地也很善良。
(接在「」前暂时中止句子) | |
Kono ie wa amari hirokunai. |
这房子不太宽大。[注 36]
(接续补助形容词「」来否定状态) | |
Itaku mo kayuku mo nai. |
不痛也不痒。
(接续表同类层叠和强调的助词「」,注意这里的「」是补助形容词) | |
终止形 | Sora ga aoi. |
天空是蓝色的。 |
Kono hon wa ōkīdesu. |
这本书很大。
(接续丁宁型的断定助动词「」) | |
连体形 | Samui fuyu |
寒冷的冬天 (修饰名词「」) |
Yasui node yoku ureru. |
因为便宜所以卖得很好。
(接续表原因的助词「」) | |
假定形 | Tenki ga yokereba, soto de asobou. |
如果天气好,就在外面玩吧。 (接表假设的「」) |
形容动词
现代形容动词(教育文法称为形容词)的活用分为两种,分别介绍如下。
是形容动词主要的活用,它没有命令形,以下是它各活用形的主要用法:
- 未然形:用来接续推量助动词「」,但不能接续否定助动词「」。
- 连用形:
- 「」:用来接续动词「」和形容词型的「」;也可以接在「」前来暂时中止句子(中止法 ),也可以接续助词。
- 「」:用来接续助动词「」。
- 「」:修饰后面的用言(副词法)。
- 终止形:用于结束一段句子(可接终助词 ),也可接续其他助词如「」、「」、「」,或是接续传闻助动词「」。
- 连体形:用来修饰体言 (名词、数词和代名词),或是接续助词(如「」、「」、「」) 和表样态的「」[注 37]。
- 假定形:可接续助词「」来表示假设或确定条件,但口语上普遍省略「」。
欲使用命令语气,可以使用「连用形(「」)+ (的命令形)」。其活用变化揉合古典形容动词的活用和现代断定助动词「」的活用[参 13],以下为详细活用规则和使用范例: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假定形 |
---|---|---|---|---|
-daro[注 38] | -de
-da |
-da | -na[注 39] | -nara[注 40] |
活用形 | 句子 | 中译 |
未然形 | Kotoshi mo tanabata matsuri wa nigiyakadarou. |
今年七夕祭也会很热闹吧!
(接续推量助动词「」,表对未来的推测) |
连用形 | Kare no taido wa rippadearu. |
他的态度光明正大。(直译:毫无缺点)[参 14] (接续动词「」来表状态) |
Kare no taido wa rippadenai. |
他的态度不磊落。 (接续补助形容词「」来否定状态) | |
Karada ga hiyowade wa nani mo dekinai. |
身体虚弱的话甚么都不能做。
(接续提示主题的助词「」) | |
Shinryoku no shoka wa sawayakade, wakaba ga Kireida. |
翠绿的初夏令人心旷神怡(直译为朗爽),嫩叶美不胜收。[参 15]
(接在「」前暂时中止句子) | |
Imōto wa kodomo no koro kara jōbudatta. |
妹妹从小就很健壮。
(接续助动词「」,表持续状态) | |
Kono kyokunara kantanni hikeru. |
如果是这首曲子,那很容易就会弹。
(修饰「」的可能动词「」) | |
终止形 | Kare wa akaruku sunaoda. |
他(个性)开朗诚实。 |
Kaze wa shizukadaga, ame ga futte iru. |
虽然没有刮风(直译:风是静的),却下着雨。
(接续表转折的助词「」) | |
连体形 | Nodokana hi |
风和日丽(直译:天候平稳)的一天
(修饰名词「」) |
Kono mondai wa kantan'na yōda. |
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
(接续表样态的「」) | |
Shinkei ga komayakana dake ni yoku kigakiku. |
非常细心(直译:神经很纤细)所以想得很周到。 | |
假定形 | Iyanara(ba) hakkiri itte kure. |
不喜欢就给我说清楚!
(接续助词「」来表示条件,但「」普遍省略) |
- 连体形特殊的形容动词 - 「(onajida,相同的)」有两种连体形。第一个主要是在连接格助词「」、接续助词「」、「」的时候使用「」。第二是在连接体言时使用「」。也有人将后着分类于连体词。除了「」之外,「(kon'nada,这样的)」「(son'nada,那样的)」「(an'nada,那样的)」「(don'nada,哪样的)」之类的,也都一样。不过,「」的意思像「(一样是~的话)」和「同样、反正」的时候,「同じ」属于副词。
- 只有连体形的形容动词 - 「(ōkina,大的)」也有人分类于连体词。但是,它和连体词的不同,可能成为被修饰语(例:「」)。再者、从原本属于「」形容动词的角度来看,本来「」是形容动词的说法,不过其活用形几乎都消失了,只剩下连体形「」存在于现代日语。这个说法也没有什么矛盾。除了「」,还有「(chiisana,小的)」「(okashina,可笑的、奇怪的)」之类的,也都一样。
型活用
形容动词的型活用是文语中的活用残留下来的一部分[参 17]。常常用在标题、标语等需要表达强烈感情之处或是公文等正式严肃之处。型活用的词往往是汉字叠字词或是以「」结尾的词,例如「」「」「」「」等等,其规则如下:
活用形 |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假定形 |
---|---|---|---|---|---|
词尾 | ○ | - | ○ | - | ○ |
例词 | |||||
从功能而不是语源上考虑的话,可将「」「」等视为副词,「」「」等视为连体词。
古典日语的活用
须注意所谓的古典日语狭义来说是平安时代的中古日语,但广义上不少奈良时代时或之前的上古日语(如万叶集的某些和歌),还有符合中古日语语法标准的后世书面语也会被划入古典日语。所以读者要尽可能了解自己阅读的"古典日语"的原文是源于哪个时代。
古典活用形有以下六种:、、、、和。其中已然形和部分的未然形演变成现代的。
古典日语和现代日语有几点重要的差异,第一点是全部六个活用形几乎都能与不同的助动词接续,甚至同一个古典助动词会因不同文意,甚至是接续它的用言的品词、活用种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接续要求;另外一点是系结法则的存在。除了这两点,能与古典助词接续的活用形也很多元。这造成了各个古典活用形的功用大半要以助动词和助词的接续规则来叙述,所以以下介绍古典活用形功用的时候,都是举主要的接续用例而非穷举。
动词
除去系结法则,古典动词的活用形大致上有以下的功能:
- 未然形:可接续否定助动词「」、某些推量助动词(如「」),或是接续助词「」来表示假设条件;也就是大致上来说表达尚未实现的动作或状态。
- 连用形:用来接续用言和某些助动词(如完了助动词「」、过去助动词「」),或是表示句子的中顿。也可以直接名词化。
- 终止形:用于结束一段句子(可接终助词 );或接续某些助动词(如推量助动词「」);也可以接续助词「」表逆接("即使...也")的确定条件。
- 连体形:用来修饰体言,直接充当体言,或是置于句尾表咏叹。
- 已然形:接续助词「」、「」表确定条件(原因、理由或推理前提),也就是大致上来说表达已经实现的动作或状态。
- 命令形:表示不礼貌的直接命令,可以接续终助词来强调命令的口气。
活用形 | 句子 | 中译 |
未然形 | (《方丈记》) mata sira-zu. |
我也不知。 (接续否定助动词「」) |
(《枕草子》) ake-mu to nara-ba, tada iri-ne-kasi. |
如果想开门(直译:如果变的想开),就进去啊!
红色部分的未然形接续推量助动词「」表意向; 蓝色部分的未然形接助词「」表假设条件。 注意这里的「」是完了助动词「」的命令形,而「」在这里实际上表达的是由原来完了意义而延伸出的确信语气。「」是相当于现代「」的终助词。 | |
连用形 | (《徒然草》) douzai-ni isogi nanboku-ni wasiru. |
东奔西跑,南北穿梭。
(表示句子的中顿) |
(《万叶集第121首》) yufu sara-ba siho mitiki-na-mu. |
黄昏的话,一定会涨潮(直译:潮水一定会满着来吧)
(连用形「」接续「」而成为新的复合动词;而「」的连用形「」接续完了助动词「」来表示确信的语气,但「」为了要接续推量助动词「」所以才必须改为未然形「」) | |
终止形 | (《徒然草》) ko-no-simasime bannji-ni wataru-besi. |
此条戒律(应)通行于万事。
(接续推量助动词「」) |
(《徒然草》) tatohi jibi-koso kireusu-tomo, inoti-bakari-ha nado-ka iki-zara-mu. |
即使失去耳鼻(直译:纵使耳鼻切掉失去的话),要怎样才保不住性命呢?
(接续助词「」表示逆接的确定条件) 红色和蓝色各代表一组系结法则的关系,但是红色部分因为被系结的字后有一个接续助词「」,所以系结法则消灭不起作用;但是蓝色的部分仍然有效而限定句尾的「」须为连体形。 因为推量助动词「」要求与之接续的助动词或用言为未然形,所以否定助动词「」要写成接续助动词用的未然形「」。 | |
连体形 | (《枕草子》) momo-no-hana-no ima saki-hajimuru. |
桃花(现在)含苞待放。(直译:开始开花。)
(行下二段动词「」的连体形置于句尾表咏叹。注意红字的「」是古典特有表主语的用法。) |
已然形 | (《土佐日记》) kaze fuke-ba e-ide-tata-zu. |
因为起风,不能出发。
(接续助词「」表确定条件,注意「」是延伸自动词「」连用形的副词,如果下面伴随着否定语的话,意思就是"这样的话....就不能") |
(《竹取物语》) fumi-wo kaki-te yare-domo, kaherigoto-mo sezu. |
虽然写信送过去,但没有回信。
(接续助词「」表逆接确定条件) | |
命令形 | (《今昔物语集》) yoku kike. |
好好听着! |
古典动词所有活用变化的种类如下:
- 四段活用:取名自于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段中发生活用,演变成现代五段活用的主要部分。
- ラ行变格: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行,且为变格活用,演变成现代五段活用的一部分。
- ナ行变格: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行,且为变格活用,演变成现代五段活用的一部分。
- 下一段: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段(也就是的下一段),古典动词里只有「」,现代演变成五段活用的一员。
- 下二段 :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段两段,大都演变成现代的下一段活用。
- 上一段: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段(也就是的上一段),直接演变成现代的上一段。
- 上二段: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在两段,并入了现代的上一段。
- カ行变格: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在行,只有「」,直接演变成现代的カ行变格的「」。
- サ行变格:取名自活用语尾第一个假名在在行,直接演变成现代的サ行变格。
特别注意到和现代活用种类同名的古典活用种类,两者的变化规则是有差异的。
以下是古典动词的活用总表,括弧内代表的是活用语尾不随个别动词变动的部分:
(-a) | (-i) | (-u) | (-e) | |||||
(-a) | (-i) | (-u) | (-uru) | (-ure) | (-e) | |||
(-a) | (-i) | (-u) | (-e) | |||||
- | (ke) | (keru) | (kere) | (ke[yo]) | ||||
- | (-e) | (-u) | (-uru) | (-ure) | (-e[yo]) | |||
(-e) | (-uru) | (-ure) | (-e[yo]) | |||||
- | (-i) | (-iru) | (-ire) | (-i[yo]) | ||||
(-i) | (-u) | (-uru) | (-ure) | (-i[yo]) | ||||
- | (ko) | (ki) | (ku) | (kuru) | (kure) | (ko) | ||
- | (-se) | (-si) | (-su) | (-suru) | (-sure) | (-se[yo]) | ||
形容词
活用形 | 接续场合 | 语干 |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已然形 | 命令形 |
---|---|---|---|---|---|---|---|---|
ク活用 | 本活用 | (–く) | –く (-ku) | –し (-si) | –き (-ki) | –けれ (-kere) | ||
カリ活用 | –から (-kara) | –かり (-kari) | –かる (-karu) | –かれ (-kare) | ||||
シク活用 | 本活用 | (–く) | –しく (-siku) | –し (-si) | –しき (-siki) | –しけれ (-sikere) | ||
カリ活用 | –しから (-sikara) | –しかり (-sikari) | –しかる (-sikaru) | –しかれ (-sikare) |
形容动词
活用形 | 语干 |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已然形 | 命令形 |
---|---|---|---|---|---|---|---|
ナリ活用 | あはれ | ―なら | ―なり
―に |
―なり | ―なる | ―なれ | ―なれ |
タリ活用 | ―たら | ―たり
―と |
―たり | ―たる | ―たれ | ―たれ |
注释
- 当时日本官方主管教育的文部省以桥本进吉为指导,岩渊悦太郎为主编编撰了供义务教育使用的『中等文法』,其中以桥本进吉提倡的文节观念为基础,而文节的概念实际上是脱胎于桥本进吉对古典文法的研究。
- 不少台湾与中国日语教学书籍将之称为"否定形"。
- 会被教育文法分为三类的原因是因为这组助动词有这三种可能的意义。但这组助动词表 "自发"的意涵在教育文法里并没有被特别分为一种活用形。
- 现代动词的终止形已被连体形同化,只能从是否修饰的是体言,或是接续特殊的助动词来分辨两者。
- 不少台湾与中国日语教学书籍将之称为"ば形"。
- 特别注意五段动词才有所谓的"可能动词",出现于室町时代;而在江户时代的江户方言已经广为流传。由于可能动词和助动词「」都是下一段活用,它很有可能是五段动词的未然形跟助动词「」合并简化而来的;但古典日语里有动词连用形+古典下二段动词「」表可能性的用法,而且「」之后演化成了现代的下一段动词「」,所以也有可能动词是连用形+「」合并简化而来的说法。 注意五段动词大多用以对应的可能动词来表示可能性,未然形接续「」的用法被视为过时的。
- 直接使用动词命令形大多表示的是直接而不礼貌的命令,但也会出现在路标警示上。
- 照理来说,未然形语尾不是段结尾的动词都是以「未然形+」表示可能性,相对的五段动词则以可能动词来表示可能性,但是现在的日本年轻人越来越有去掉中间「」的趋势,这种现象被称为「」(省略「」的词汇),例如上一段动词「」照理来说是要以「」表示"须有某种挑件才可以看"的意思,但事实上「」在口语中却是越来越普遍。也就是说,这些动词模仿可能动词而产生了类似的用法。
- 注意否定助动词 「」 须变为连用形 「」-naka的形式,才能接续助动词 「」,如「」 hanasanai "不说话" 变成 「 」hanasanakatta "不曾说话"。
- 意象形本身是未然形接续推量助动词「」之后进一步音便的结果。表通常表示推测和劝诱。现代也常使用动词连用形 + 丁宁助动词「」的意象形 「」来表示礼貌的劝诱 ("让我们 ..."),也可以添加疑问终助词「」 变成「」来更委婉地劝诱(食べましょうか tabe mashō ka "我们可以吃饭吗?") 。
- 要礼貌地叙述过去或完了的状态的话,表过去或完了的助动词「」必须接续在丁宁助动词「」的连用形「」的后面。例如 「」 hanashimashita。这是因为「」的连用形「」非常罕见,只残留在接续古典过去与咏叹助动词「」之类的过时用法上。
- 「」本身是动词连用形加上接续助词「」的结果,但五段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会音便,详细的音便规则请参考下面的活用_(日语)#五段活用的详尽介绍。
- 「」本身是动词连用形加上助动词「」的结果,但五段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会音便,详细的音便规则请参考下面的活用_(日语)#五段活用的详尽介绍。
- 「」 ("了解")没有可能动词,因为本身已经表达了(理解)能力的有无。
- 以下「」都是助动词「」音便的结果,而不是断定助动词「」。
- 「」("能")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动词,因为行変格动词的语干通常都是名词,所以可以直接接续「」表可能性。也就是说,古典以接续助动词表可能性的用法在现代的サ行変格没有被沿用。
- 如名词「」"休息"来自行五段动词「」的连用形;来自连用形的名词可和其他名词组成复合词,如「」是行五段动词「」的连用形+名词「」
- 「」的意思是「不规则」,而其余则为「」即「规则」。但所谓的不规则是相对于正格活用来说是不一样的活用规则,并不是说变格活用变化是没有规则的。
- 原来是古典行下二段动词「 」(/i.du/),完整活用变化为: 。
- 「
う」「 う」「 う」等除外。 - 原本不存在「ワア」行,但现代假名遣将原本「は行」的「は、ひ、ふ、へ、ほ」写作「わ、い、う、え、お」而导致分化为两行。
- 除「行く」外。
- 不算词尾前一音的辅音的话,读若,而其终止形读若;考虑辅音后的完整读法则分别是。
- 不过「いらっしゃって」也可以说成「いらして」。
- 事实上这是连元音直音化的结果,也就是未然形「」+「」的/eu/变化成/joː/,也就是变成「」+「」。
- 源于古典形容词未然形的活用。
- 但这是比较过时的用法,现在都以终止形+「」表示。
- 源于古典形容词连用形的活用。
- 语源上,两者都源自于古典完了、存续助动词「」
- 源于古典形容词连用形的本活用。
- 两者源自准体助词「」。
- 事实上现代形容词的连体形活用语尾「」就是古典形容词连体形本活用的活用语尾「」音便而来的。所以有时还是会看到以「」结尾的连体形,但不常见。
- 源于古典形容词已然形的本活用。
- 和五段动词未然形一样,原来的古典未然形活用语尾「 」+ 古典推量助动词「」,因为 /au/ 连元音长音化而变成「」+「」。
- 「」来自于断定助动词「」的未然形接续推量助动词「」。
- 「」是由动词「」的连用形名词化以后衍伸出的副词,表示"多余、过度地"
- 形式名词「」+断定助动词「」。
- 和五段动词未然形一样,助动词「だ」的未然形活用语尾「 」+ 推量助动词「」,因为 /au/ 连元音长音化而变成「」+「」。
- 注意活用原来的连体形活用语尾是「」。
- 注意继承自「」活用的未然形活用语尾「」。
- 来自于表长度或高度的名词「たけ」。
参考数据
- 参照
- 和也, 山室. . 全国大学国语教育学会国语科教育研究:大会研究発表要旨集. 2012, 122 [2023-05-09]. doi:10.20555/jtsjs.122.0_3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9).
- . kobun.weblio.jp.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 美树, 坪井. . 文艺言语研究. 言语篇 =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anguage. 1990, (19)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3) (日语).
- 永田高志. . . 2020-03-30, 31 (2): 17-34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 日本国语大辞典,デジタル大辞泉, 精选版. . コトバンク.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日语).
- . . 小学馆.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2).
- . . 学研.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日本国语大辞典,デジタル大辞泉,日本大百科全书(ニッポニカ), 精选版. . コトバンク. [202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日语).
- 高山知明. . 言语研究 (日本言语学会). 1992-03-25, 101: 14-34 [2022-07-26]. doi:10.11435/gengo1939.1992.101_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 注意到古典日语的连用形是否音便随用户的好恶,但现代日语已成为标准,使用原本的连用形反而会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 田野村忠温. . 日本语科学 (国立国语研究所). 2009-04-24, 25: 91-103. doi:10.15084/00002215.
- 日本国语大辞典,デジタル大辞泉, 精选版. . コトバンク.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日语).
- 日本国语大辞典,デジタル大辞泉, 精选版. . コトバンク.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日语).
- 日本国语大辞典,デジタル大辞泉, 精选版. . コトバンク.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日语).
- 日本国语大辞典,デジタル大辞泉, 精选版. . コトバンク.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日语).
- デジタル大辞泉. . コトバンク.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日语).
- 蔡佩青,《あはん 日本语完全攻略Ⅲ》,上泽社 ISBN 978-957-28912-9-2
- 书籍
- 林锦川. . 文笙书局. 民国86年8月.
- 林锦川. . 文笙书局. 民国86年8月. ISBN 978-957-9350-20-4.
- 林锦川. . 文笙书局. 民国86年8月. ISBN 978-957-9350-70-9.
- 林锦川. . 文笙书局. 民国86年8月. ISBN 978-957-8490-38-3.
- 大新出版社编辑部. 第二版. 台湾: 大新书局. 2004年5月1日. ISBN 978-957-8279-12-4.
- 大新出版社编辑部. 第二版. 台湾: 大新书局. 2004年5月1日. ISBN 978-957-8279-17-9.
- 蔡佩青. . 上泽社. ISBN 957-2891-29.
- 蔡佩青. . ISBN 957-532-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