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歇后语,换言之,就是「歇」去「后」半段之「语」,这就是说要把真正想表达的意旨藏起来,不直接明说,改以幽默的方式来呈现一段话语的前半段,然后,再让听者或读者就意义的关联性,或是语音相近似者,去揣测其真正的意思。此用法在修辞学中称为藏词。在台语将歇后语称为孽仔话(台罗:gia̍t-á-uē)或孽谲仔话(台罗:gia̍t-khiat-á-uē)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
类型
歇后语一般可以分成类型和互相混杂如下:
逻辑推理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谐音格(双关语)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在前面类型中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 打破沙锅——问(璺)到底
- 火烧旗杆——长叹(炭)
- 老公搧风——凄凉(妻凉)
- 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 棉花店失火/四两棉花——免谈(弹)
- 五六七八九——无事(四)
- 九毛加一毛——时髦(十毛)
- 老九的弟弟——老实(十)
- 雨中出太阳——矫情(晴)
- 打灯笼捡粪——找死(屎)
- 空棺材出丧——目(墓)中无人
- 耗子落天平——自己称(秤)自己
- 纸糊的猢狲——假惺惺(猩猩)
-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番(翻)
- 懂三又懂五——就是不懂事(四)
- 老头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 皇帝老爷他妈——太厚〈太后〉。
-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挺儿)走险
- 厕所里撑竿跳——过分(粪)
- 粪坑里的大刀——文(闻)也不能,武(舞)也不能。
- 寡妇死了儿子——没指(子)望了
- 娘家死了兄弟——没救(舅)
- 街边厕所丢石头——激起公愤(粪)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撢)子
混合类
- 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
- 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 胖子触电——肉麻
- 公厕里投石头——激起公愤(公粪)
- 阎罗王嫁女——鬼才要
常用的歇后语
刘备
- 刘备摔阿斗——收买民心
- 刘备借荆州——一借无回头(对联格-解作有借无还)
- 刘备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 孔明吊周瑜——假仁义
-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 孔明斩马谡——咬牙忍痛
- 三顾茅庐——好难请
曹操
-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 曹操用人——唯才是用
-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关羽
-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 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三国其他
西游记
警世性
处世态度
- 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包青天断案——公正无私有些像笑话,比如,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没有疲劳,也快得肺痨,或评,口水多过茶,比喻话多,树倒糊狲散,或,火车不是推的,马桶不是盖的,或,乌龟怕铁槌,蟑螂怕拖鞋
- 台语水人无水命,即红颜薄命也,演戏是疯子,看戏是傻子,台语即演戏空,看戏憨,国台语都有此话,台语,惹熊惹虎,不应惹到恰查某,或,台语,满天都金条,要抓没半条,即吹牛吹嘘,台语横柴拿入灶,不可行却硬行,即愚蠢之行为,或,乞丐赶庙公,反客为主之意,或,乌鲁木其,不是某省会,是意谓听不懂胡说八道,或,考台语即香港的香颇香,同一字三念法
常见粤省(广州话)歇后语
其他
神仙妖怪
寿星公
- 寿星公吊颈——嫌命长
- 寿星公都有牌照——有排受(有牌寿)
灶君
- 年三十晚谢灶——好做唔做
- 灶头抹布——咸湿
- 灶君上天——有𠮶句讲𠮶句(实话实说)
- 灶君跌落镬——精(蒸)神
姣婆
- 姣婆坐定——淫贱不能移
- 姣婆遇着脂粉客——一挞即着、一拍即合
- 姣婆守寡——忍得几耐
其他人物
虚拟人物
- 阿超着裤——跼住来
- 阿兰嫁阿瑞——累斗累
- 亚茂整饼——冇𠮶样整𠮶样
残障人物
模拟人物
卖鱼佬与马姐
常见动物
- 神台猫屎——神憎鬼厌
- 阿崩(漏口)叫狗(走)——越叫越走
- 猫哭老鼠——假慈悲
- 猫儿洗面——系咁意,诈假意(乡音嫁家衣)
- 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 鸡食放光草——心知肚明
- 高射炮射蚊子——小题大做
- 乌鸡啄乌豆——乌啄啄
- 狗上瓦桁——有条路
- 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 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 跪地饩猪乸(「饩」是喂饲动物,如饩猫、饩狗、饩鸡;俗作「跪地喂猪乸」,「猪乸」即母猪)——睇钱份上
- 井底里的蛤蟆(俗称「井底之蛙」)——见识少
- 田鸡过河——各有各「撑」(Yang),「撑」原指蹬腿的动作,引申为各奔前程
- 中山狼出了书袋——凶相毕露
- 公鸡的尾巴——翘得高
- 亡羊补牢——为其未晚
- 老虎打架——劝不得
- 老虎头上拍苍蝇——不想活
-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 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 肉包子打狗——一有去无回
- 乌龟过门槛——但看此一关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 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
-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鳄鱼上岸——来者不善
- 老鼠拉龟——无埞埋手
-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养虎为患)
- 旱地田螺——有口难开
- 黄皮树了哥——唔熟唔食(指黄皮树上的八哥鸟专挑黄皮果吃。喻指某些人专门占熟人的便宜,骗取熟人钱财。)
食物
厨房
- 快刀斩乱麻——干净俐落
- 一头插在炭堆里——霉到顶
- 打烂沙盆——璺(粤音问、或纹,指裂纹)到䐁(粤音笃,指尾部(最底的地方))
- 单料铜煲——一滚就熟
- 周身刀——冇张利
- 厨房阶砖——咸湿
- 豉油捞饭——整色整水
- 隔夜茶——唔赌(倒)唔安落
- 隔年茶渣——难倒(烂赌)
- 厨房的灯笼——受气
近代作品
- 法老王个妹——发(法)老姣
- 潮州音乐/潮州二胡——自己顾自己(gegegugege)
- 断线结他——唔弹得,不能接受批评
- 无线结他——无得弹,做到最好
- 飞机着火/爆炸——烧云(销魂)
- 飞机打交——高斗
- 飞机撞纸鹞(风筝)——有甘岩就得甘桥(巧)
- 四张白纸画个狗头——好大嘅面子
- 被窝里放屁——自作自受
- 日本邮船——迟早丸(完)
近代作品(香港)
其他
- 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
- 八月十五的月光——正大光明
- 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 大水冲走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 小河里撑船——一杵到底
- 山顶吹喇叭——名声远播
- 四両棉花——弹(谈)不上 - 免谈
- 江边卖水——多余
-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 两両棉花四张弓——细谈
- 雨后送伞——虚情假意
- 纸糊的窗户——一点就破
- 高射炮射蚊子——小题大做
- 卖布不备尺——存心不良(量)
- 头壳顶生疮,脚板底流脓——坏到透(烂透了)
-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碰壁
- 湿水榄核——两头唧
- 湿水棉花(打绵胎业)——无得弹,即无可挑剔
- 船头尺——度水、攞钱
- 桥上倒凉茶——河(何)苦
- 瓦檐狮子——叻到满
- 白云山一担泥——眼阔肚窄
- 鱼片粥——啱啱熟
- 火麒麟——周身瘾(指大烟瘾、睹瘾、好嫖瘾)
- 冷巷堦砖——阴湿
- 无钩称——唔知斤两
- 无星称——得把声(“声”与“星”同音)
- 市桥蜡烛——假细心
- 凤梨鸡(酬神用纸扎鸡、鸡身为竹篾结构,形似凤梨,黐上假头后粘贴鸡毛)——靠黐
- 风吹鸡蛋(落)壳——财散人安乐
- 枕头木虱——包拗(咬)颈
- 炮仗颈——唔爆唔安落
- 瓦风岭——包顶颈
- 沙蝉跌落地——粒声唔出
- 鼻哥窿担遮(打伞)——鼻(避)毛(无)可避
- 男女同厕--大同小异
客家话歇后语
- 皇帝相打—争天(相差甚远)
- 佛子下岗—赞成(神)
- 老公拔扇—凄(妻)凉
- 天井种菜—冇缘(园)
- 阎王唔着裤—笑死鬼
- 寿仙公吊颈—嫌命长
- 棺材里个老鼠—食死人(很笨)
- 阿二理)
- 学老漏鸡—格格(刚好)
- 穷人家畜猪姆(音麻)--冇食还搭打
- 冬天的苦楝树—冇嫌(蝉)
- 七月个柚子—唔足水
注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