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圖

早春圖》是北宋畫家郭熙代表作,為雙拼水墨掛軸,縱158.3公分,橫108.1公分。繪於宋神宗熙寧5年(1072年),左方署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畫」,並鈐有「郭熙筆」長方朱印。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

早春圖
藝術家郭熙
年份熙寧五年(1072年)
媒介
流派水墨畫山水畫
尺寸158.3 cm × 108.1 cm(62.3英寸 × 42.6英寸)
定名宋郭熙早春圖 軸
收藏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收藏地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登錄號故畫00005300000
網址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構圖

《早春圖》採全景式構圖,上下留有天地,遠、中、近景則巧妙地布置於「十字形」架構內。

主山畫於中軸上方,山石先以圓筆勾勒輪廓,中鋒、側鋒並用,再於陰暗面以濕筆皴擦,層層淡墨反覆地渲染,強化量體感,這種技法俗稱「雲頭皴」、「卷雲皴」、「亂雲皴」或「鬼面皴」,能真實反映沉積岩地貌,也可使畫面產生如般變幻的效果,很適合描寫初乍暖還寒,淡冶如笑的山野景象。山腰部分則隱於煙嵐中,如臨深山幽壑,更顯主峰雄偉氣勢,是為「高遠」。

樹叢委以虛、實來營造前後距離,腰間右側的,此時環伺於水墨山水中,其下山澗瀑布流泉,與左側緩坡谷地融雪化成的涓涓源水,蜿蜒地流向前方的江灣,顯示水流綿長及山坳縱深。而中景左方是一片曠野河谷,虛渺的遠山咫尺千里,是為「平遠」,其間一行旅人正從曲澗棧道一端越過小橋,欲達彼岸。而觀畫者正是透過「S 形」山勢引導,將視線從後方的主峰、山嵐,中景的樓閣、流泉、行旅等,順勢牽引至近景,空間鋪陳手法,是為「深遠」。

幹長挺拔的大佇立岩盤上,佐以蟹爪為樹枝、梢末,而渾厚的「鬼面皴」大石雄踞中軸下方,有助於畫面重心的穩固。而時值日暮,右方的漁樵收拾起漁網、泊登岸,左岸手抱嬰孩的婦女及隨側稚童,也笑迎肩挑兩擔魚簍的漁夫歸來,鄰近搭建的房舍,則是一家人準備共進晚餐,享天倫樂的居所。

綜觀全幅,賦予觀賞者北方大山大水的真實感受,從而能引發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共鳴的樂趣。

現況

《早春圖》最初應是懸於廳堂的屏風掛畫,即俗稱的「大中堂」。此畫歷來被視為在氣勢上能與范寬谿山行旅圖》及李唐萬壑松風圖》分庭抗礼的全景式山水畫,被譽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故宮三寶」之一。

畫評

  • 郭思:「《早春晚煙》,驕陽初蒸,晨光欲動,曉山如翠,曉煙交碧,乍合乍離,或聚或散,變態不定,飄搖繚繞於叢林溪谷之間,曾莫知其涯際也。」[2]
  • 郭思:「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春融洽,……春山淡冶而如笑,……畫見其大意,而不為刻畫之跡,則煙嵐之景象正矣。……風雨遠望可得,陰晴遠望可盡,……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這景外意也。見青煙白道而思行,見平川落照而思望,見幽人山客而思居,見岩扃泉石而思遊。看此畫令人起此心,如將真即其處,此畫之意外妙也。」[3]
  • 宣和畫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岩岫巉絕,峰巒秀起,雲煙變滅,靄之間千態萬狀。」[4]
  • 曹昭:「郭熙山水其山聳拔盤迴,水源高遠,多鬼面石。亂雲鷹爪樹,松業攢針,雜葉夾筆,單筆相半,人物以尖筆帶點鑿,絕佳。」[5]
  • 清高宗乾隆:「樹纔發葉溪開凍,樓閣仙居最上層,不藉柳桃閒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
  • 顧復:「《早春圖》雙軿絹大幅,人物生動,室居幽邃,至於峰嵐波流,林木草卉,無非早春二字寫照焉。此大圖中之傑作也,古印鈐角。」[6]

參考文獻

  1. 林柏亭 主編. . 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6-12. ISBN 957-562-504-8.
  2. 北宋 郭思. .
  3. 北宋 郭思. .
  4. .
  5. 明朝 曹昭. .
  6. 清朝 顧復.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