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鎌倉時代年號列表

日本自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即位並建元大化起開始使用年号日语: Gengō)為其纪年方式,並在文武天皇於701年5月3日(大寶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再度恢復使用年號後,一直持續使用年號至今。日本的年號常取中國古籍中的辭句為典故,而改元的原因除天皇即位外,多數出於迷信及牽強附會。因天皇即位而進行的改元通常在天皇即位翌年進行,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亂世而不在天皇即位翌年改元。日本自醍醐天皇起開始因「辛酉革命」的緣故在辛酉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01年,由昌泰四年改元延喜),並自村上天皇起開始因「甲子革令」的緣故在甲子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64年,改元康保)。日本自醍醐天皇起也會因災禍等不祥之事而改元(當時為923年,改元延長)。自平安时代中期(天德應和年間)起,改元之事均載於改元宸記中,而改元的程序也確立為先由大臣上奏年號勘文,然後天皇於選定會議中決定新年號。雖然自鎌倉時代起,日本的政治實權落入武家手中,然而武家政權一般不會干涉朝廷進行改元,直至江户时代幕府方開始插手改元事務。[1]

土御門天皇因即位而改元正治

以下列表僅收錄鎌倉時代[註 1]啓用的日本年號。以下列表中,各年號的使用期與典故主要出自小學館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書》,而每個年號的典故都分別附上维基文库的文本連結供參考。

列表

年號 使用期
西曆年月日)
使用期
和曆年月日)
在位天皇 改元理由 典故 參考來源
文治 1185年9月9日

1190年5月15日
元年八月十四日

六年四月初十日
後鳥羽天皇 火災
地震
兵革
礼记·祭法》:「湯以寬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5][註 2] [7]
建久 1190年5月16日

1199年5月22日
元年四月十一日

十年四月二十六日
明年三合厄
地震
異變
[8]
土御門天皇
正治 1199年5月23日

1201年3月18日
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三年二月十二日
土御門天皇即位 莊子·漁父》:「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13] [14]
建仁 1201年3月19日

1204年3月22日
元年二月十三日

四年二月十九日
辛酉革命 文選·聖主得賢臣頌》:「竭智附[註 6]賢者,必建仁策。」[16] [15]
元久 1204年3月23日

1206年6月4日
元年二月二十日

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甲子革令 毛詩正義·文王》:「文王……建元久矣。」[17] [18]
建永 1206年6月5日

1207年11月15日
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赤斑瘡 《文選·與楊德祖書》:「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19] [20]
承元 1207年11月16日

1211年4月22日
元年十月二十五日

五年三月初八日
疱瘡流行
洪水
通典·禮典·告禮》:「古者祭以首[註 7]時,薦用仲月。近代相承,元日奏祥瑞。」[23] [21]
順德天皇
建曆 1211年4月23日

1214年1月17日
元年三月初九日

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順德天皇即位 續漢書·律曆中》、《宋书·律曆中》:「建曆[註 8]之本,必先立元。」[24][25] [26]
建保 1214年1月18日

1219年5月26日
元年十二月初六日

七年四月十一日
天變
地妖
尚書·周書·多士》:「惟天丕建,保乂有殷。」[27] [28]
承久 1219年5月27日

1222年5月24日
元年四月十二日

四年四月十二日
天變
旱害
詩緯》:「周起自稷,歷世相承久。」 [29]
仲恭天皇
後堀河天皇
[註 9]
貞應 1222年5月25日

1224年12月30日
元年四月十三日

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後堀河天皇即位 周易·中孚》:「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31] [32]
元仁 1224年12月31日

1225年5月27日
元年十一月二十日

二年四月十九日
天變
炎旱
  • 《周易·乾》:「元亨。利貞。」[33][註 10]
  • 《周易正義·乾》:「元則仁也。」[36]
[34]
嘉祿 1225年5月28日

1228年1月17日
元年四月二十日

三年十二月初九日
疾疫流行 博物志·史補》:「陛下摛顯先帝光耀,以奉皇天之嘉祿。」[37][註 11] [39]
安貞 1228年1月18日

1229年3月30日
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三年三月初四日
疱瘡流行 《周易·坤》:「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疆。」[40][註 12] [42]
寬喜 1229年3月31日

1232年4月22日
元年三月初五日

四年四月初一日
災異
天變
魏书》:「仁興溫良,寬興喜樂。」[註 13] [44]
貞永 1232年4月23日

1233年5月24日
元年四月初二日

二年四月十四日
天變
地妖
飢饉
《周易正義·坤》:「利在永貞。永,長也。貞,正也。言長[註 14]能貞正也。」[47] [45]
四条天皇
天福 1233年5月25日

1234年11月26日
元年四月十五日

二年十一月初四日
四條天皇即位 《尚書注·湯誥》[註 15]:「政善天福之。」[49] [48]
文曆 1234年11月27日

1235年10月31日
元年十一月初五日

二年九月十八日
天變
地震
[50]
嘉禎 1235年11月1日

1238年12月29日
元年九月十九日

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天變
地震
北齐书·文宣帝紀》:「蘊,千祀彰明,嘉禎。」[54] [55]
曆仁 1238年12月30日

1239年3月12日
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二年二月初六日
天變 隋书·音樂下》:「皇明馭曆,仁深海縣。」[56] [57]
延應 1239年3月13日

1240年8月4日
元年二月初七日

二年七月十五日
天變
地震
《文選·為賈謐作贈陸機》:「廊廟惟清,俊乂是延。擢應嘉舉。」[58] [59]
仁治 1240年8月5日

1243年3月17日
元年七月十六日

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彗星
地震
炎旱
  • 樂書·尚書訓義·益稷》[註 17]:「人君以仁治天下。」[62]
  • 新唐书·刑法》:「太宗……以寬仁治天下。」[63]
[60]
後嵯峨天皇
寬元 1243年3月18日

1247年4月4日
元年二月二十六日

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後嵯峨天皇即位 宋书》:「舜禹之際,五教在寬,元元以平。」[註 18] [65]
後深草天皇
寶治 1247年4月5日

1249年5月1日
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三年三月十七日
後深草天皇即位 春秋繁露·通國身》:「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66] [67]
建長 1249年5月2日

1256年10月23日
元年三月十八日

八年十月初四日
天變
火災
后汉书·皇甫張段列傳》:「建長久之策。」[68] [69]
康元 1256年10月24日

1257年3月30日
元年十月初五日

二年三月十三日
赤斑瘡流行 《隋書·音樂下》:「康哉元首。惠我無疆,天長地久。」[56] [70]
正嘉 1257年3月31日

1259年4月19日
元年三月十四日

三年[註 19]三月二十五日
太政官廳、五條殿燒失 艺文类聚·歲時中·元正》:「肇元正之嘉會。」[72] [73]
正元 1259年4月20日

1260年5月23日
元年三月二十六日

二年四月十二日
飢饉
疾疫
《毛詩緯》:「一如正元,萬載相傳。」 [74]
龟山天皇
文應 1260年5月24日

1261年3月21日
元年四月十三日

二年二月十九日
龜山天皇即位 《晉書·劉毅傳》:「大晉之行,戢武興文之應也。」[75][註 20] [77]
弘長 1261年3月22日

1264年3月26日
元年二月二十日

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辛酉革命 贞观政要·封建》:「聞理[註 21]定之規,以弘長世之業,萬古不易,百慮同歸。」[79] [78]
文永 1264年3月27日

1275年5月21日
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甲子革令 《後漢書·荀韓鍾陳列傳》:「漢四百有六載,撥[註 22]亂反正,統武興文,永惟祖宗之洪業,思光啟乎萬嗣。」[81] [80]
後宇多天皇
建治 1275年5月22日

1278年3月22日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後宇多天皇即位 周禮·春官宗伯》:「以治建國之學政。」[82][註 23] [84]
弘安 1278年3月23日

1288年5月28日
元年二月二十九日

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疾疫流行 冊府元龜·外臣部·封冊第二》[註 24]:「弘安民之道。」[87] [85]
伏見天皇
正應 1288年5月29日

1293年9月5日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六年八月初四日
伏見天皇即位 《毛詩注·皇矣》:「德正應和[註 25]。」[89] [88]
永仁 1293年9月6日

1299年5月24日
元年八月初五日

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天變
地震
《晉書·樂上》:「永載仁風,長撫無外。」[90] [91]
後伏見天皇
正安 1299年5月25日

1302年12月9日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後伏見天皇即位 孔子家语·觀鄉射》:「此五者足以正身安國矣[註 26],彼國安而天下安矣。」[94][註 27] [95][92][93][96]
後二條天皇
乾元 1302年12月10日

1303年9月15日
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二年八月初四日
後二條天皇即位 《周易·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33] [98]
嘉元 1303年9月16日

1307年1月17日
元年八月初五日

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炎旱
彗星
《藝文類聚·天部上·星》:「《賀老人星表》曰:『……嘉占元吉。弘無量之祐,隆克昌之祚。普天同慶,率土含[註 28]歡。』」[101][註 29] [99]
德治 1307年1月18日

1308年11月21日
元年十二月十四日

三年十月初八日
天變
  • 《尚書注·皋陶謨》[註 30]:「俊德治能之士並在官。」[104]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能敬必有德[註 31]。德以治民。」[106]
[105]
花園天皇
延慶 1308年11月22日

1311年5月16日
元年十月初九日

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花園天皇即位 《後漢書·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史論[註 32]》:「以功名延慶於後。」[108] [107]
應長 1311年5月17日

1312年4月26日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二年三月十九日
疫病流行 《舊唐書·禮儀二》:「應長曆之規,象中月之度,廣綜陰陽之數,傍通寒暑之和。」[109] [110]
正和 1312年4月27日

1317年3月15日
元年三月二十日

六年二月初二日
天變
地震
《舊唐書·音樂一》:「皇帝受朝,奏《政和》。」[109][註 33] [111]
文保 1317年3月16日

1319年5月17日
元年二月初三日

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地震 梁书》:「姬周基文,久保七百。」[註 34] [114]
後醍醐天皇
元應 1319年5月18日

1321年3月21日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後醍醐天皇即位 《上黑禾奏》[註 35]:「陛下富教安人,務農敦本,光複社稷,康濟黎元之應也。」[117] [115]
元亨 1321年3月22日

1324年12月24日
元年二月二十三日

四年十二月初八日
辛酉革命 《周易·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118] [119]
正中 1324年12月25日

1326年5月27日
元年十二月初九日

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甲子革令
  • 《周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33]
  • 《周易·需》:「需,有孚,光[註 36]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121]
[120]
嘉曆 1326年5月28日

1329年9月21日
元年四月二十六日

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疾疫流行
地震
《舊唐書·德宗紀下》:「四序嘉辰,歷[註 37]代增置。」[124] [122]
元德 1329年9月22日

1331年8月31日[註 38]
元年八月二十九日

三年八月初八日[註 38]
疾疫流行
  • 《周易·乾》:「乾:元亨。利貞。」[33][註 10]
  • 《周易正義·乾》:「『元者善之長』者,謂天之體性,生養萬物。」[36][註 39]
[35]
元弘 1331年9月1日

1334年3月4日
元年八月初九日

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註 40]
疾疫流行 《藝文類聚·天部上·星》:「《賀老人星表》曰:『老人星見,體色光明。嘉占元吉。弘無量之祐,隆克昌之祚。普天同慶,率土含歡。』」[101][註 41][註 29] [102]

註釋

  1. 1185年4月25日(元曆二年/壽永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平氏壇之浦之戰戰敗並滅亡[2][3],故此處取平氏滅亡當年為院政時代的結束時間、鎌倉時代的開始時間[4]。此處亦取1333年(元弘三年)為鎌倉時代的結束時間[4]
  2. 堀河天皇的年號「寬治」也以此句為典故。[6]
  3.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和」。[8][9]
  4.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歲」。[8][9]
  5. 近衞天皇的年號「久安」也以此句為典故。[12]
  6. 《日本大百科全書》作「付」。[15]
  7.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酉」。[21][22]
  8. 《續漢書》作通假字「歷」。[24]
  9. 《日本年號大觀》誤將「貞應」作仲恭天皇之年號。[30]
  10. 後堀河天皇的年號「元仁」和後醍醐天皇的年號「元德」均以《周易·乾》的同一句為典故。[34][35]
  11. 《日本年號大觀》在「先帝」二字後多出「之」字、將「以奉」作「承」[38],另《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在「皇天」二字後缺「之」字[39][38]
  12. 後光明天皇的年號「慶安」也以此句為典故。[41]
  13. 《魏書》實際文本未見此句。[43]
  14.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缺「長」字。[45][46]
  15. 《日本大百科全書》誤作《尚書》本文所出[48],《日本年號大觀》則特別註明《尚書》本文不見此句,並同時列出《尚書注》對應文本[46]
  16.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曆」。[50][51]
  17. 《日本大百科全書》誤作另一疏義《尚書正義》[60],《日本年號大觀》則僅作《書義》[61]
  18. 《宋書》實際文本未見此句。[64]
  19. 《日本年號大觀》誤作「二年」。[71]
  20. 《日本年號大觀》將「大」作通假字「太」、缺「也」字。[76]
  21.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閼治」。[78][76]
  22. 《日本大百科全書》作「揆」。[80]
  23. 《日本年號大觀》缺「之」字[83],另《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將「學」作「為」[84][83]
  24.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太宗實錄[85][83],《冊府元龜》本亦多採《唐實錄》之文[86]
  25.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利」。[88][83]
  26. 《日本年號大觀》作「此五行者是以正身安國矣」[92],《日本年號全書》( Nihon no gengō ga wakaru jiten)未附引文[93]
  27. 《日本年號大觀》稱菅原在嗣上奏的年號勘文典出《孔子家語》,《日本年號全書》( Nihon no gengō ga wakaru jiten)從之[93]。《日本大百科全書》則稱菅原在嗣上奏的年號勘文典出《周书》,引文為「居正安其身」[95],《日本國語大辭典》從之,惟其引文為「君正安其身」[96];《周書》實際文本均未見此兩句[97]
  28.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合」。[99][100]
  29. 後二條天皇的年號「嘉元」和後醍醐天皇的年號「元弘」均以《藝文類聚·天部上·星》所引的同一句《賀老人星表》引文為典故。[99][102]
  30. 《日本年號大觀》誤作同卷《大禹謨》之注,並特別註明《大禹謨》之注不見此句,且同時列出《皋陶謨》之注對應文本。[103]
  31.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缺首個或第二個「德」字(兩個「德」字相鄰)。[105][103]
  32. 《日本大百科全書》誤作同列傳中之〈馬武傳〉。[107]
  33.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將《舊唐書》作《唐紀》或《唐記》、將「政」作「正」。[111][112]
  34. 《梁書》實際文本未見此句。[113]
  35.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誤作《唐書》。[115][116]
  36.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元」。[120][116]
  37.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曆」。[122][123]
  38. 镰仓幕府單方面廢除後醍醐天皇,並擁立持明院統系的光嚴天皇擔任北朝的首任天皇[125]。光嚴天皇在1332年5月23日(元德四年/元弘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改元正慶,惟該年號在1333年7月7日(正慶二年/元弘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因其被後醍醐天皇廢位而被一同廢除[126][127]
  39.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缺「者」字、將「體性」作「元德」、將「生養」作「始生」。[35][123]
  40. 《日本年號大觀》誤作「十八日」。[128]
  41.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缺「見」字、將「祐」作「裕」、將「隆」作「降」、將「含」作「合」。[129][128]

參考資料

  1. 森本 1933,第3, 7-8, 10-12, 15, 24, 39, 160頁.
  2. 小學館 1994,.
  3. . 小學館.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4. . 小學館. [202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5. 戴聖.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3.
  6. 小學館 1994,.
  7. 小學館 1994,.
  8. 小學館 1994,.
  9. 森本 1933,第227頁.
  10. 陳壽.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52.
  11. 房玄齡.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6.
  12. 小學館 1994,.
  13. 莊子.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31.
  14. 小學館 1994,.
  15. 小學館 1994,.
  16. 王褒.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7.
  17. 孔穎達.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6.
  18. 小學館 1994,.
  19. 曹植.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2.
  20. 小學館 1994,.
  21. 小學館 1994,.
  22. 森本 1933,第228頁.
  23. 杜佑.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55.
  24. 司馬彪.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92.
  25. 沈約.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2.
  26. 小學館 1994,.
  27.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8. 小學館 1994,.
  29. 小學館 1994,.
  30. 森本 1933,第230頁.
  31.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61.
  32. 小學館 1994,.
  33.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
  34. 小學館 1994,.
  35. 小學館 1994,.
  36. 孔穎達.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
  37. 張華.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8.
  38. 森本 1933,第231頁.
  39. 小學館 1994,.
  40.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
  41. 小學館 1994,.
  42. 小學館 1994,.
  43. 魏收.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4. 小學館 1994,.
  45. 小學館 1994,.
  46. 森本 1933,第232頁.
  47. 孔穎達.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
  48. 小學館 1994,.
  49. 孔安國.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8.
  50. 小學館 1994,.
  51. 森本 1933,第233頁.
  52. 顏延之.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6.
  53. 劉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3.
  54. 李百藥.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
  55. 小學館 1994,.
  56. 魏徵.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5.
  57. 小學館 1994,.
  58. 潘岳.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4.
  59. 小學館 1994,.
  60. 小學館 1994,.
  61. 森本 1933,第234頁.
  62. 陳暘.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79.
  63. 歐陽修.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56.
  64. 沈約.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65. 小學館 1994,.
  66. 董仲舒.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7.
  67. 小學館 1994,.
  68. 范曄.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65.
  69. 小學館 1994,.
  70. 小學館 1994,.
  71. 森本 1933,第236頁.
  72. 歐陽詢.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
  73. 小學館 1994,.
  74. 小學館 1994,.
  75. 房玄齡.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5.
  76. 森本 1933,第237頁.
  77. 小學館 1994,.
  78. 小學館 1994,.
  79. 吳兢.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3.
  80. 小學館 1994,.
  81. 范曄.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62.
  82.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3.
  83. 森本 1933,第239頁.
  84. 小學館 1994,.
  85. 小學館 1994,.
  86. 岑仲勉. . 卷四雜述. 中華書局. 2004: 234–236 [1960]. ISBN 978-7-101-04188-0. 《元龜》之文,多採唐代實錄……舊紀、舊傳亦常直接或間接本自實錄,而刪削互有不同,故《元龜》與今本舊書之字句略異者,不能定謂《元龜》是採自舊書,此為校舊書者所最當注意之一點。
  87. 王欽若; 楊億.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964.
  88. 小學館 1994,.
  89. 鄭玄.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6.
  90. 房玄齡.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2.
  91. 小學館 1994,.
  92. 森本 1933,第240頁.
  93. . 讲谈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94. 孔子.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7.
  95. 小學館 1994,.
  96. . 小學館. 2006-02-23. ISBN 9784095219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97. 令狐德棻.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98. 小學館 1994,.
  99. 小學館 1994,.
  100. 森本 1933,第241頁.
  101. 歐陽詢.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
  102. 小學館 1994,.
  103. 森本 1933,第242頁.
  104. 孔安國.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
  105. 小學館 1994,.
  106. 左丘明.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5.
  107. 小學館 1994,.
  108. 范曄.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2.
  109. 劉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2.
  110. 小學館 1994,.
  111. 小學館 1994,.
  112. 森本 1933,第244頁.
  113. 姚思廉.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14. 小學館 1994,.
  115. 小學館 1994,.
  116. 森本 1933,第245頁.
  117. 郭子儀.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18.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4.
  119. 小學館 1994,.
  120. 小學館 1994,.
  121.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5.
  122. 小學館 1994,.
  123. 森本 1933,第246頁.
  124. 劉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3.
  125. 小學館 1994,.
  126. 小學館 1994,.
  127. . 小學館. 2012.
  128. 森本 1933,第247頁.
  129. 小學館 1994,.

參考書籍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