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

大中华英语:)是对中国华人概括性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概念,主要用于学术商业领域,最早于1930年由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所提出[1],但没有统一之定义。通常包含以华人或汉文化为主的两岸四地──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台澎金马[2],部份人士认为也包含新、马两国,甚至有些人认为还包含泰国印尼苏里南华人地区以及其他美洲、欧洲的海外华人社区。「大中华」隐含对包含这些地区的人民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支持者认为可以避免两岸关系中的政治及主权争议、降低表面上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此用词将中华民国下辖的台澎金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辖的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视为同一个框架看待,同时却不等于将此等地域视同单一国家。

含义

英文「大中华」()中的「大」字容易存在其它涵义,除可解作「较大」()之外,亦可解释为「广义」、「泛指」之义。此词可以从经济、政治及文化三种意义角度来理解,而分别有大中华经济圈、大中华政治圈及大中华文化圈。随着治理、政治、文化、媒体等跨域交流及比较日益增加,各学术领域对「大中华」一词对全球化、区域化等议题的讨论增多。[3][4][5][6][7][8][9][10]

大中华经济圈,或称经济中国,指的是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及世界的华人企业家可以串连成立大中华经济圈。台湾经济学家郑竹园提出了「大中华共同市场」构想和「大中华经济圈」概念。[11][12][13][14][15][16][17]大中华政治圈或称政治中国相较之下较少被提及,可能和国共内战历史和台湾统独议题有关。[11]大中华文化圈则一般用以指同汉字文化圈所相近的一个文化区域,但日本及其他部分使用汉字的国家通常不属于大中华文化圈所指代的范围。

使用

许多跨国公司使用“大中华”作为部门或分公司名称,如总部位于上海的苹果公司大中华部门[18]麦肯锡公司大中华部门[19]宝洁公司大中华部门[20]微软大中华区[21]思科公司大中华区[22]迅销公司大中华区[23]等。学术研究中也有使用,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大中华研究所[24]香港电台开设有“透视大中华”,报道中国大陆、台湾及澳门新闻[25]。但该词语并非总是包含台湾,例如思科公司提及相关地区时使用「大中华和台湾」[26]

在新闻与科学学术方面,“大中华地区”往往作为地域限制方式使用。

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吴学谦曾在1995年指出,该国政府反对「大中华经济圈」这一概念,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人认为此词将中国大陆和台湾同等对待。学者王赓武质疑「大中华」一词会有误导或错误的效果,让其他地域的国家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倾向帝国主义扩张;他认为这词绝不应该用在海外华人,大中华在他看来是迷思,若将此词延伸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外之地方,这个词将开始有误导的政治效应,有不良效果。[11]

「大中华」一词一直在经济领域被大量使用。尽管中国内地近年多次兴起对于涉中外资企业在境外没有严格贯彻一个中国原则而产生的抵制运动,但是该用语并未受到强制监管和更正要求,依然作为经济领域的通行用语。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1. Harding, Harry. .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3, (136, Special Issue: Greater China): 660.
    2. . [2020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3日) (英语).
    3. Guo, Sujian; Guo, Baogang. .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ISBN 9780739135341.
    4. Yang, Kenneth C.C. .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07-02, 24 (1): 30–40 [2012-11-07]. ISSN 0736-5853. doi:10.1016/j.tele.2005.12.001.
    5. Berry, Christopher; Chan, Joseph Man. . Ying Zhu (ed.) (编).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01-28. ISBN 0253220262.
    6. Sum, Ngai-Ling. . Francoise Mengin (ed.) (编). First Edi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4-11-27: 205-236. ISBN 1403965781.
    7. Mengin, Francoise. . Francoise Mengin (ed.) (编). 1. New York: Palgrave. 2004-11-27. ISBN 1403965781.
    8. Lee, C.C. . JAVNOST-LJUBLJANA-. 2001, 8 (4): 81–102.
    9. William A. Callahan. . [2007-12-14].
    10. Hughes, Christopher. . Francoise Mengin (ed.) (编). .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4-11-24: 71-90. ISBN 1403965781.
    11. Henry Yuhuai He. . M.E. Sharpe. 2001: 48– [1 December 2012]. ISBN 978-0-7656-0569-6.
    12. .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1999 [23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2).
    13. 钟启宾. . 秀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46 [23 January 2013]. ISBN 978-986-6909-9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14. . 中华战畧学会. 2002 [23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15.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7 [23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16. (PDF). [2012-12-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17. “大中华经济圈”势不可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华夏经纬网,08/05/2004
    18. .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19. . www.mckinsey.com. [202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英语).
    20. . www.pgcareers.com. [202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英语).
    21. Jiao, Tingting. . 微软新闻中心. 2016-07-04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2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
    23. . www.fastretailing.com.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24. . weai.columbia.edu. [202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25. . 香港电台.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26. . topics.amcham.com.tw. Taiwan Topics. [18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英语). U.S. tech giant Cisco’s Managing Director for Greater China and Taiwan George Chen announced on January 13 that the company is set to open its first software center in the Asia-Pacific in Linkou after the Lunar New Year holiday.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