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庙口

基隆庙口是位于台湾基隆市仁爱区小吃市集,以仁三路上的奠济宫为中心聚集,是全台湾最著名的夜市之一。全天24小时皆有店家在此营业,每到晚间夜市时段时更为热闹,所以也称为庙口夜市,当地人口中所说的「庙口」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基隆庙口夜市
Keelung MiaoKou Night Market
概要
地址基隆市仁爱区仁三路
坐标25°07′43″N 121°44′34″E
营业
市场环境夜市
位置图
入夜后人声鼎沸的基隆庙口主入口

历史

基隆庙口是以奠济宫前的庙埕聚集延伸

基隆庙口的发迹与奠济宫密不可分。奠济宫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称为圣王公庙。奠济宫所奉祠的神祇为开漳圣王,是中国唐朝中叶时开垦福建漳州的陈元光将军,是当时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灵寄托(基隆市区的居民大多原籍漳州)。后来于同治年间,由基隆居民和板桥林家等士绅合作将之迁于今仁爱区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与左岸庆安宫(基隆妈祖庙)隔岸而对。奠济宫周边原本为稻田,1884年,时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到该地时,赞美「田美如玉」,日治时期亦曾设立「玉田町」。后虽经日后多次行政区划,今日仍保有「玉田」之名。

据当地耆老的记录,庙口小吃的历史可追溯到日治时代末期。当时奠济宫香火鼎盛,随着众多香客而来的流动摊贩,在庙埕上聚集延伸,并逐渐扩大成为市集;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经基隆市政府统一规划仁三路上、爱三路到爱四路之间路段的摊贩成为食肆街区,登记的店家数目达六十多家。经过长期发展,庙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驾于奠济宫之上。

目前的基隆庙口,除了原有于仁三路的小吃摊贩区(狭义的基隆庙口)之外,也与日后逐渐兴起的爱四路夜市连成一气,呈「┘」形状(横躺的「L」形)聚集。[参⁠ 1]

著名美食

李鹄饼店

交通路线

  • 铁路:在基隆车站出站后往右手边的国光客运基隆站,上天桥后沿着忠一路步行约10分。台湾基隆庙口自由行交通实景指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国道客运:台北市府转运站9号月台搭乘大都会客运2088路(基隆市快捷公车,基隆女中区间车及八斗子全程车皆可搭乘。服务人员会说明该班车为往庙口女中或往基隆八斗子)在进入基隆的第一站「电力公司(庙口夜市)」下车,下车后从爱四路口进入夜市。返回台北可在仁二路「二信循环站」搭2088区间或全程车返回市府转运站(单趟车程约35分钟)。
  • 公车:101、101夜间、103、104、105、107、108、109、201、202、203、204、205、301于仁二路下车后旁边即是。
  • 自行开车:进入市区后,可停在东岸广场地下停车场或信二路立体停车场。沿路有路牌指示。东岸广场停车场和爱三路人行地下道有互通。
  • 入口动线:
    • 忠一路或东岸停车场方向:行进至爱三路人行地下道(道内有出入口指示),从爱三路仁二路口(路口有一家麦当劳)沿着爱三路走至下一个路口(爱三路仁三路口),即可见到行人徒步区(小吃摊贩区)的入口牌楼。如从爱三路仁二路口继续走也可进入。
    • 信二路停车场方向:往田寮河方向行进,经过义二路形象商圈及金鸡桥(桥头堡为鸡头雕饰)后,直接进入爱四路的夜市区。

参考数据

引用
[参⁠ 3]
  1. 户外生活图书公司旅游信息部. . . 台北市: 户外生活. 2009.
  2. 地方版:泡泡冰 大学生打工赚学费 毕业传功夜市店家 不藏私,民生报联合报中国时报,1986
书目
  • 周宇廷. . 吃喝玩乐旅游地图手册 (台湾: 大舆). 2011-01-03. ISBN 978-957-791-774-4 (中文).(繁体中文)
  • 那路湾公司. . 台湾: 户外生活. 2000-12-06. ISBN 957-898-785-4 (中文).(繁体中文)
  • 曹铭宗; 施政廷(绘者). . 台北市: 联经出版社. 2008-06-23 [2008]. ISBN 978-957-083-294-5 (中文).(繁体中文)
  • 董珮君. 郑居庭、林峰莹 , 编. . 生活指针 (台湾: Green Life文化). 2012-11-01. ISBN 978-986-225-342-7 (中文).(繁体中文)
  • 曹铭宗; 陈雅玲. . 基隆市: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1997. ISBN 957-008-815-X (中文). (繁体中文)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基隆庙口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