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酥
凤梨酥(台湾话:,台罗:ông-lâi-soo)是台湾的传统糕点,源自龙凤大饼之甜味凤饼,以及双馅料(凤梨、冬瓜)大饼鸳鸯饼的习俗,以西式曲奇饼酥松饼皮发展而成的台式点心。 其主要原料为面粉、奶油、糖、蛋、冬瓜酱(也可用纯凤梨[1]或冬瓜混合凤梨制作)。外皮酥、内馅软。以冬瓜馅制作的凤梨酥有蔬菜冬瓜清爽口感,也称为冬瓜酥[2];以冬瓜馅混合凤梨馅制作的凤梨酥带有凤梨甜香,或称为冬瓜凤梨酥;以纯土凤梨制成的凤梨酥,其酸度较高,又称土凤梨酥。
![]() | |
别称 | Fengli Su, ông-lâi-soo, pineapple shortcake, pineapple pastry |
---|---|
上菜顺序 | 甜点 |
起源地 | 台湾 |
地区 | 东亚 |
主要成分 | 面粉、奶油、糖、蛋、冬瓜酱、土凤梨 |
凤梨酥 | |
汉字 | |
---|---|
白话字 | |
台罗拼音 | |
方音符号 |

名称
凤梨的台语(台湾话:,台罗:ông-lâi)谐音为「旺来」,带有吉利兴旺之意,而冬瓜有「好年冬」与甜甜蜜蜜的含意,带有喜气之意[3]。早年凤梨酥大多为冬瓜酥,其绵密弹牙的内馅为冬瓜酱制成,命名取其台语谐音「旺来」,但如果要正名回冬瓜酥,不仅没有旺来酥好听,对长久以来接受旺来酥的民众亦难以接受。
虽然「凤梨」在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地区被称为「菠萝」,但凤梨酥从不写成「菠萝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地区亦然。
馅料
传统凤梨酥的外皮是采用猪油制成,早期凤梨酥的内馅大多采用冬瓜或者冬瓜混合凤梨制成。[4]
台湾冬瓜是早期与现代台湾农民稻田休耕期间的轮作农产品[5],所以全台各地有种稻米的地方,就几乎有冬瓜的种植,产量丰富,为台湾大宗蔬菜之一,原料取得容易与经济实惠,让稻米农友创造额外收入,所以使用冬瓜当作食品原料也可以反映当时台湾农业土地的历史与食品加工的背景。
早年台湾凤梨成本过高,土凤梨(夏威夷开英种)及俗称波萝的本岛仔凤梨纤维粗,会咬舌头,不适合用在糕饼上,但台湾冬瓜从百年前早期到现代都会轮作种植在全台的稻田上,为台湾稻农创造另一笔收入,所以产量丰富与经济实惠,这也是冬瓜成为食品原料的由来,而冬瓜制作的内馅口感不仅绵密且Q弹。由于台湾早期食品加工将农产品当作制作成食品的原料,让冬瓜茶与冬瓜凤梨酥拥有百年制造历史,将田里的新鲜食材加工后能存放食用,是台湾百年前开垦时期的传承。[6]
近年有不少商家采用纯凤梨制作内馅,因为凤梨的纤维较冬瓜粗,纯凤梨馅的口感不及冬瓜馅绵密与Q弹,但纯凤梨馅有天然的浓郁果香及酸甜滋味,都是冬瓜馅无法比拟的,因此冬瓜馅与纯凤梨馅制成的凤梨酥,都各有其拥护者。
以下为台湾地区凤梨酥原料冬瓜产地,全年各地有生产:
知名业者
- 微热山丘:台湾南投的凤梨酥业者。
数据源
- 注释
- . cooking23s.blogspot.tw. [201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 (PDF). [2015-12-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 . [2015-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0).
- . [201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 [2015-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 . [201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 农业知识入口网
- . [201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6).
- 书目
- 张尊祯. . 台湾: 远流. 2009-03-27 [2009年]. ISBN 978-957-326-456-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