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庙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或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创建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着「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室,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
潮汕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 汕头达濠下尾伯公、伯姆像
- 汕头达濠青篮东门伯公群像
- 汕头达濠赤港福德古庙
- 汕头广澳村头伯公
台湾
在台湾,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的道理,所以也相信土地神是有赐财的能力。商家会在旧历的每月初二日、十六日祭拜土地公,称之为「作牙」。台湾各地均有供奉土地公的习俗。另一方面。常见供奉土地公的,还有台湾的墓园,都会设有土地神之神位「后土碑」或土地公神像,用以祭祀。此外,许多地区会有大型的土地公庙,如台北市的景福宫和福景宫;新北市中和烘炉地的南山福德宫;彰化县白沙坑的文徳宫;南投县竹山的社寮紫南宫;台南市佛头港景福祠、番薯崎小南天、镇辕境顶土地庙、总禄境下土地庙、祝三多庙、崁顶福安宫、台南景福祠、油行尾福德爷庙、仁厚境福德祠、大埔福德祠;屏东县车城福安宫、高雄市开台福德宫。全台湾土地公密度最高的地方在桃园市桃园区,总共有310座土地公庙。
著名庙宇
县市 | 地点 | 庙衔 | 历史 | 备注 |
基隆市 | 中正区 | 八斗子福清宫 | 明天启二年(1622年)[1] | 据说是清朝道光皇帝所御赐的名字,因为靠海的八斗子除了发达的渔业外,在清朝时也设有挖掘煤炭的官煤「清口井」,民间传说,道光帝的母后来台巡视煤矿作业,后因为水土不服而罹病,太医医方无效,于是就到福清宫参拜,祈求土地公的保佑而凤体痊愈。 |
基隆市 | 仁爱区 | 狮球岭平安宫 | 清嘉庆元年(1796年) | 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
宜兰县 | 五结乡 | 四结福德庙 | 清光绪元年(1875年)[2] | |
宜兰县 | 五结乡 | 五结奠安宫[3][4][5] | 清道光初年 | 相传具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拥有一尊站着的金身土地公。 |
台北市 | 大安区 | 下内埔福安宫 | 清末[6] | 国泰金高层时常祭拜,据说相当灵验[7]。 |
台北市 | 信义区 | 五分埔福德宫[8] | 清道光廿七年(1847年)[9] | 全国首见开基土地公乃原石所雕,历经二百年的岁月仍看不出侵蚀与损害。 |
台北市 | 中山区 | 牛埔景福宫 | 清光绪元年(1875年)[10] | |
新北市 | 中和区 | 烘炉地南山福德宫 | 约清乾隆元年(1736年)[11] | 为新北市规模最大、地势最高的土地公庙[12]。 |
新北市 | 永和区 | 店仔街福德宫[13] |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14] | |
新北市 | 板桥区 | 深丘福德宫 | 约清咸丰年间(1850年代)[15] | 为新北市地价最高的土地公庙,辖区包含新北市政府、板桥新站特区。[16][17] |
桃园市 | 大溪区 | 码头中庄福德宫 | 清嘉庆年间[18] |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诞,信士皆准备三牲、五牲及素果,农民也选在二月初二日集会掷筊炉主,举办餐宴以感念终年镇守庄头的福德正神赐给农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安定生活。 |
新竹市 | 东区 | 东门堡福德宫(东瀛福地) | 清康熙年间。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原籍金门的大垦户王世杰所建,日治时代迁庙,被视为当地的信仰中心。 |
苗栗县 | 竹南镇 | 保民宫 | 清乾隆五年(1740年)[19] | 每年农历正月,诸信众点「光明灯」以期望长寿富贵,万事如意。安「太岁灯」祈求消灾解、趋吉避煞。安「文昌灯」祈求鲤跃龙门、考运亨通、金榜题名。元宵乞龟、求「发财金」期望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
台中市 | 南屯区 | 镇平福德祠 | 不可考 | 以庙内供奉的石头公与夫妻树闻名。 |
南投县 | 竹山镇 | 社寮紫南宫 | 清乾隆十年(1745年)[20] | 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诞,是人潮最多的时候。 |
彰化县 | 鹿港镇 | 北头土地祠 | 清雍正三年(1725年)[21] | 在农历二月初二与十二月十六日,分别为「头牙」与「尾牙」,这两天皆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并且宴请员工,犒赏员工一年来的辛劳。 |
彰化县 | 花坛乡 | 白沙坑文德宫 | 清乾隆元年(1736年)[22] | 头戴乌纱帽的福德老爷,全国仅见,因年代久远,故留有一些历史文物,其中曾翰林的遗物,即有多件:如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科考试捷报」,清道光六年(1826年)「丙戍科大会试捷报」,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翰林并留有宝剑、玉印和曾翰林的亲笔墨宝。 |
台南市 | 白河区 | 崁顶福安宫 | 不可考[23] | |
澎湖县 | 白沙乡 | 鸟屿福德宫[24] | 清乾隆七年(1742年) | 全澎湖县最大的福德宫,全台第二大土地公庙。 |
高雄市 | 鼓山区 | 开台福德宫 |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 | 迄今已有470年。 |
高雄市 | 左营区 | 埤子头镇福庙 |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 |
屏东县 | 车城乡 | 车城福安宫 | 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25] | 全台最大土地公庙 |
屏东县 | 恒春镇 | 关山福德宫 |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26] | 拥有300多年历史。 |
香港
香港乡村地方一般有一小型土地庙以保佑整条村。位于较为大型的土地庙有:
新马地区
在新马地区,当地华人都尊称「福德正神」为「大伯公」, 也能普遍看到当地华人供奉土地神,无论是在市区或是在郊外,都可看到庙宇内、住家、商店和工厂内供奉着福德正神、大伯公、土地公或地主公的神龛或小庙。
新加坡
在新加坡,称为福德祠或福德堂的庙宇有:
- 客属八邑福德祠,创立于1844年
- 福德堂(梧槽大伯公),创立于1847年
- 万山福德祠,创立于1862年
- 福德堂(龟屿大伯公),创立于1932年
- 万里港福德祠,创立于1957年
- 山竹园福德祠(伍合庙)
- 西海岸福德祠(裕廊西联合宫)
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称为福德祠的庙宇有:
- 槟城大伯公街福德祠,创立于1856年
- 吉打鲁乃福德祠,创立于1889年
- 霹雳太平福德祠,创立于1899年
- 槟城丹绒武雅福德祠,创立于1912年
- 槟城泗山清福德祠,创立于1913年
- 槟城新路头港口福德祠,创立于1913年
- 槟城威北甲抛峇底福德祠,创立于1933年
参考来源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5.
- .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2).
- 五结奠安宫高6米重30吨 掌财土地公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 .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30).
- .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4).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8).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9).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7).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201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永和店仔街福德宫、中和烘炉地南山福德宫及板桥深丘福德宫为新北市知名土地公庙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2-04-29.
- . [201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7).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2).
- .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 .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9).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6).
- 张溪南 等撰稿. . 白河镇公所. 1998年2月: 页357、358. ISBN 957-02-1033-8.
- .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 .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