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辉

周耀辉[1]英语:1961年12月8日),香港填词人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教授,中学于英华书院就读,大学毕业于香港大学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系,曾于政府、 亚洲艺术节 、明报及商业电台工作。1992年移居阿姆斯特丹,2011年取得阿姆斯特丹大学传理研究学院博士学位,同年回流于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学课程任教,出任助理教授,并于2021年获擢升为人文及创作系教授。周耀辉自从于1989年为达明一派的《爱在瘟疫蔓延时》填词,至今已踏足词坛三十多年,期间写过逾千首作品,与林夕、黄伟文合称「香港三大词人」[2][3][4][5]。2023年凭〈人啊人〉夺得第34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是首次获得该奖项的粤语歌曲。

周耀辉
罗马拼音Chow Yiu-fai
国籍 荷兰
出生 (1961-12-08) 1961年12月8日
 英属香港
职业填词人大学教授
教育程度阿姆斯特丹大学传理研究学
音乐类型粤语流行音乐
奖项
金曲奖
最佳作词人
2023年人啊人

生平

周耀辉于1961年出生[6],出生地为乐善堂留产所[7]。他早年在老虎岩徙置区长大[8]。1989年,周耀辉凭借给达明一派《意难平》专辑创作的〈爱在瘟疫蔓延时〉,当时才廿多岁的周耀辉一鸣惊人[9],开始了他的填词生涯。此后他不仅成为达明一派合作最紧密的御用词人之一,也是当今华语歌坛举足轻重的资深作词人,与林夕黄伟文被称为「香港词坛三大词人」,亦与另一著名填词人周礼茂被称为香港词坛「双周」。他曾为黄耀明薛凯琪麦浚龙卢巧音等歌手写下不少歌词,更被称为黄耀明的「御用填词人」。1992年为了得到更多的自由而移居荷兰[8],并任职于当地中文电台。2011年1月4日回流香港定居城南道4年[8],同时开始担任讲师[8],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副教授。

周耀辉的词风华丽精致,游走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鲜有纯粹的情歌,内涵丰富,在芸芸华语作词人中独树一帜。名作包括《忘记他是她》、《忽然之间》、《色盲》、《佛洛伊德爱上林夕》、《麦当娜一吻》、《盲年》、《黑白》等,设想独特、文化底气深厚,最是敢于挑战另类偏锋题材,自言喜欢写side cut多于主打歌。他的作品立意极为高明,题材往往取材于现实,涉及社会、政治:如《天问》、《爱弥留》、《你真伟大》、《撑着》[10][11]、历史、宗教、文化[12]性别意识等极为广泛,词作中常常大量运用讽喻、联想、双关、引用等手法。他的作品很容易将人带入他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中,甚至可能是在不知所云中沦陷在诡秘压抑的气氛里,就连张国荣都曾用“醉生梦死”来形容读他作品的感受。

1989年发表第一首词作〈爱在瘟疫蔓延时〉,从此踏足词坛,于两岸三地发表逾千首词作,曾多次获奖。除歌词书写以外,亦出版文集《突然十年便过去》、《假如我们甚么都不怕》、《纸上染了蓝》、《一个身体两个人》及创意练习《7749》。周氏同时活跃于多元艺术创作,常为不同剧场演出填词,如《迷走都市I、II、III》、《电紫兔‧克》、《火星日常》等。近年亦参与视觉艺术创作。2012年,于HAJI gallery举行跨时空媒体性别展《迷糊/情欲/对象》;2013年参与由Burger Collection与1a Space策划的《滴嗒滴》展览。现为风车草剧团及文艺复兴基金会理事,香港文学生活馆内核成员。最近还获邀成为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7《古老的敌意》的出席诗人,并由中大出版社以其歌曲《雌雄同体》为题出版中英双语诗集。

远离香港后,周耀辉反而能更透彻地观察华语文化,在爱恨纠缠的歌词中注入民生时事、乡愁心绪,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本技巧。周耀辉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他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表示,“关注生活细节,多和朋友聊天或看场电影,都对写歌词很有帮助。”周耀辉的创作速度也是根据自己的状态而有所不同,“快则一、二个小时,慢则三四天。但唯一一个共同点是,我每写完一首歌,都会将它放置一边沉寂几天,等几天后再拿出来重新审视,看看还有没有要更改的地方。”

洛枫于2022年发表的新书《独角兽的彳亍:周耀辉的音乐群像》,深入探讨了周耀辉的填词风格,以及其歌词之中所反映的意识形态。

2023年,陈柏宇获日本知名音乐平台「THE FIRST TAKE」邀请,成为首位登上该平台的香港歌手,其中一首演唱歌曲是周耀辉填词的《有天》,令周耀辉成为继林夕后第二位有作品于该节目亮相的香港填词人。

奖项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 第二十七届中学生好书龙虎榜 最受中学生欢迎十本好书:《一个身体,两个人》

2017年

2018年 第18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年度粤语歌曲:岑宁儿、林二汶 - 银发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3年凭〈人啊人〉夺得第34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2020年借着与冯颖琪发起的《一个人一首歌》获得第十四届香港艺术发展奖之「艺术教育奖」(非学校组),得奖计划为「2018/19大专生艺术通识计划(音乐)- 《一手歌:听城内的那双手》- 大专生 X 社区 X 音乐」。

2018年由周耀辉包办全碟歌词的《刹那的乌托邦》,亦获得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年度粤语专辑」。

2017年为林二汶包办全碟中文歌词的《People Like Us》及与麦浚龙林夕合作的概念唱片《Evil is a point of view》皆获得华语金曲奖的「十大粤语唱片」。

2006年获得广州电台颁发「年度最佳词人奖」。

出版作品

作品出版年份出版社
《纸上染了蓝》(台湾版) 2018 逗点文创结社
〈周耀辉〉收录于《古老的敌意》 2017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雌雄同体 Androgyny》 2017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纸上染了蓝》(内地版) 2016 四川文艺出版社
《漂城记》(与王乐仪、刘善茗合编) 2016 文化工房
《透视男教授》(与何建宗、冯应谦、John Erni(陈锦荣)合著) 2015 三联书店(香港)
《假如我们甚么都不怕》(台湾版) 2015 写乐文化
《多重奏:香港流行音乐声像的全球流动》(与高伟云合著) 2015 中文大学出版社
《一个身体,两个人》 2015 亮光文化
《突然十年便过去》(内地版)2014法律出版社
《纸上染了蓝》2014亮光文化
《假如我们甚么都不怕》2013文明鱼
《7749:四十九个我试过/听过/想过的创作练习》(内地版)2013 浙江文艺出版社
《假如我们甚么都不怕》(内地版)2012中国计量出版社
《7749:四十九个我试过/听过/想过的创作练习》2011亮光文化
《突然十年便过去》2010(初版)

2011(二版)

亮光文化
《18变 ─ 周耀辉词.文.观》2007EEG
《道德男人》1996博益出版集团
《梳头记》1990集英馆

演出及展览

音乐及剧场作品

年份演出名称岗位
2000《迷走都市I》填词
2002《M园》填词
2007《蓝胡子城堡》填词
2008《Last Smile, First Tear》填词
2009《形.体.澎湃》编剧
2010《迷走都市II》填词
2011《筑地哈林》填词
2012《水俣:安魂曲》填词
2013《火星日常》填词
2013《一身》音乐沙龙友情协力
2015《一身一新》音乐分享会友情协力
2016《香•夭》文本创作
2016《刹那的乌托邦》文本创作、填词
2017《萨特赫-萨特赫:印度斯坦音乐演出与交流(香港)》作词
2021《有你,故我在》作词
2023《从什么时候开始》文本及联合创作
2023《围卢丰咪》作词
2024《11段回家的路》文本及联合创作

展览

年份展览地点
2012迷糊。情欲。对象 — 周耀辉×80/90后跨时空媒体性别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HAJI Gallery
2013《滴嗒滴》1a Space (与Burger Collection策划)
2014摇摇欲坠: 性别 阶级 城市于当代上海上海FCAC非艺术中心
2015房子尾尾湾仔绿屋 动漫基地
2015听(不)见(不)听(不)见(不)听(不)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声音图书馆网上展览
2017 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西九文化区 M+
2018 静静鸡摘13个如果:静漫一种 周耀辉 x 黄照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动漫美学双年展 2018
2021亚洲艺术文献库驻场计划-《留念》大馆
2023《面对面》K11 Art Mall
2023《今天只做一件事》Airside
2024「艺舍」项目 - 《11段回家的路》K11 ARTUS
2024过化存神 「艺术‧科技」展览2.0 - 《62岁做唱作人唔得咩》展艺馆

填词作品列表

参考数据

  1. BIOS monthly. . [201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2. . 信报. 2013年12月6日 [2015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23日) (中文).
  3. . 苹果日报. 2012年5月19日 [2015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0月21日) (中文).
  4. . 香港浸会大学. 2011年3月 [2015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中文). Eyes of HKBU 第13期
  5. . 卢斯达. 2014年1月26日 [2015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13日) (中文).
  6. 张绮霞. . 信报财经新闻. 2017-04-11.
  7. . 亮光文化. 2018: 84.
  8. . 1822hk. 2022-05-23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9. . 头条日报. 2008年4月17日 [2015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30日) (中文).
  10. . 苹果日报. 2012年5月31日 [2015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5月3日) (中文).
  11. . 苹果日报. 2014年10月6日 [2015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0月25日) (中文).
  12. 如《红旗袍》
  13. . [2015-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