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舜文
吴舜文(1913年12月5日—2008年8月9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中华民国知名企业家,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其夫为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严庆龄,其养子严凯泰接任裕隆集团,首席执行官多年后于2018年12月3日病逝,现任首席执行官由其妻子严陈莉莲接任。其义子林信义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及经济部长。
吴舜文 | |
---|---|
![]()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吴舜文 1913年12月5日 ![]() |
逝世 | 2008年8月9日![]() | (94岁)
死因 | 心肺衰竭 |
墓地 | ![]() |
国籍 | ![]() |
政党 | ![]() |
配偶 | 严庆龄(1935年结婚;1981年3月20日逝世)(享年71岁) |
儿女 | 养子严凯泰(1965年5月23日-2018年12月3日 (53岁)) |
母校 | 上海圣约翰大学 林肯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
宗教信仰 | 基督新教圣公宗台湾圣公会 |
吴舜文曾担任台元纺织董事长、光裕第二小学校长、中华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等众多职业,被誉为「中华民国第一位女实业家」,台湾媒体称她「纺织女王」、「汽车皇后」、「铁娘子」[1] 。
生平
早年生活
1913年12月5日,吴舜文出生江苏常州,吴氏家族是江苏常州以商官相传的显赫世家。吴舜文于家中排行第五,上有三兄一姊,下有一妹。按照常州吴族家谱排行,吴舜文与堂房姐妹为「柔」字辈,吴舜文称为「怀柔」,因为她出生时正值酷寒严冬,出生时一开始没有生命征兆,她父亲将她裹进自己温暖的狐狸袍里,耐心地呵护将她从生死边缘救回。
父亲吴镜渊曾任清朝末期湖南候补知县,孙中山掀起革命狂潮,武昌起义成功,与吴镜渊有同僚之谊的知名人物有:武昌起义的云南都督蔡锷、国民政府的首任行政院长谭延闿、总统府资政俞大维的父亲俞明颐等人。吴镜渊于民国初年创办纺织厂,为上海知名常州籍纺织工业实业家及资本家,为中华书局创办人之一,吴镜渊笃信佛教,对子女管教甚严。[2]母亲是诸慧芳。
吴舜文从小在家自学。1925年,被送往常州教会学校小学就读二年级,翌年入读上海中西女中第二附属小学三年级并住校;1928年直升中西女中,被要求按规定时间作息。[3][4][5]
受其父亲开办书局影响,吴舜文热爱涉猎丛书。[2]她自述因性急拿到书本后往往非得读完才愿放手,养成其嗜好读书之习惯。[4]就读中学后,曾为避免其母发现她没有在看课本,开始阅读英文书籍。[4]
婚姻
当吴舜文即将于中西女中毕业时,其父于商场上同为上海知名纺织工业与机械工业企业家友人严裕棠向吴家提亲。严家仍有两个儿子未婚,分别是比吴舜文大4岁的老六严庆龄,以及比她大1岁的老七;由于两人皆尚在海外留学,严裕棠就提供儿子二人家书供吴家比较。[2]其父同意「凭信择婿」的方法,认为「言为其心,字如其人」。在参读严家两个儿子的家书后,判断严庆龄是位难得的创业人才,同意这门亲事。[2]吴舜文捧着决定自己终身的家书,一面聆听父亲的择婿原委;虽内心难平,惟因蛰服父权威严,且深信父亲的识人眼光;也曾耳闻严庆龄在留学德国前是同济大学机械系的高材生,聪慧俊秀,性情温文儒雅;因此,她顺从父亲决定同意出嫁。[2]
远在德国的严庆龄得知亲事后,因其恪守孝道的观念加上对吴舜文之才貌双全早有所闻,对父命毫无异议;于毕业后赶回上海,并希望在婚礼前能与吴舜文见面认识,但遭吴父据传统礼教回绝,一直到办过文定后,两人才获许见面;见面时,严庆龄发现她比想像中还要完美。[2]1934年,俩人完婚。婚后,严庆龄每每追述俩人婚事时都会幽默地说:“如果是自由恋爱,可能就碰不到这么好的伴侣了”。[2]
二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上海遭日军进驻,严家逃往其老家,由其夫严庆龄主持的大隆机械厂被日军接收。[3]严庆龄在吴舜文劝励下到汉口开创新事业,并受聘为兵工厂厂长;后来,汉口沦陷,遂返回其老家。
1939年,夫妻俩人回到上海,先是整顿严家事业。为免日军压迫,转到租界区以美商公司名义开办泰利机械公司。在夫妇努力经营下,该公司于两年内资产增加四倍。[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区亦遭日军占领,严庆龄被日本宪兵以“涉嫌反日活动”为由监禁。吴舜文一肩扛起泰利机械经营重任,直到严庆龄获释。[3]
在台时期
1948年,吴舜文随严庆龄到台湾筹办新业务。1949年1月,夫妻俩于新竹县竹北乡购地筹办纺织工厂。[6][7]
1951年3月,夫妻俩自美国归国。1951年9月,成立台元纺织,以两万枚旧纱锭及两百台旧布机开始从事纱与布之生产[2][6][7][8],并由吴舜文负责经营;严庆龄前往台北筹建裕隆汽车公司。此时夫妻携手合作,以台元之资金支持裕隆撑过惨澹经营的时期。[3]
1976年,严庆龄不慎跌跤,伤及脑部,须长期卧床;吴舜文以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身分接下裕隆集团之经营大权,并因此辞去其擅长之教师工作。1981年,严庆龄因脑神经萎缩症辞世,吴舜文成为裕隆企业集团第二任董事长。[3]
1989年,吴舜文之养子严凯泰自美国学成归来,吴氏安排其逐步接手裕隆集团。2007年7月13日,严凯泰接任裕隆集团董事长,完成事业交棒。
严庆龄与吴舜文从纺织与汽车工业生产出发,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出一个触及纺织、汽车、机械、汽车零件、成衣、房地产开发、融资、零售、数字相机、创投、集成电路设计、租赁、财产保险等产业的庞大集团,其公司与工厂遍及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美国、菲律宾等地。[6][7]
妇权
1961年,吴舜文获选为国际妇女协会首位华籍会长。[3]1962年,「美国妇女访问团」访问台湾;次年,团长苏海伦女士再度访台,与当时台湾17位各行业杰出妇女讨论并着手成立「国际崇她社中华民国总会」,与会者公推吴舜文为召集人。1964年3月,国际崇她社国际总会会长女士亲自前来授证,吴舜文成为创会会长。[11]
产经
1963年6月,吴舜文率团赴美交涉输美棉纱配额,美国当局同意对台大幅放宽配额限制。[6]
1973年11月,夫妻俩秉持「工业报国」理念成立财团法人庆龄工业发展基金会,再通过基金会赞助台湾大学于1975年3月正式成立严庆龄工业研究中心,为台湾企业赞助大学成立研究中心之首例。[12]
体育
1973年1月,吴舜文成立台湾第一支女子篮球队台元女子篮球队 。[6]
医疗
1977年11月,严庆龄因伤卧床后,夫妻俩以「裨益国民健康」宗旨捐赠设立财团法人严庆龄医学基金会,长期资助台湾公立医院与医学院,以研究特殊病症之防治。[13]
2004年12月,以「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精神为本,捐赠成立财团法人吴舜文神经科学发展基金会,协助台北荣民总医院发展神经医学研究及神经疾患之诊疗。[14]
求学进修
吴舜文于婚后在严庆龄的支持下重拾学业,考上甫接受女子入学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于1938年入学攻读政治系,并同时得到丈夫、公公与父亲提供之注册费用。[2][3][5]
1948年,吴舜文与严庆龄开始着手在台湾筹建新事业。1949年,吴随严到美国考察汽车工业,吴借此机缘在美深造,先到林肯大学苦修半年英语,后来再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一年半后,吴取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与严一同回国。[2][3]
1981年,严庆龄过世,为弥平伤痛与平衡工作压力,在友人的建议与引荐下,向当时台大中文系教授陈瑞庚学习书法;除生病、工作或陈氏有事外,20多年每星期固定到陈氏家里学习书法,更于2004年底举办个人书法展。[15]
信仰
周联华牧师表示:「做为一个基督徒,吴舜文相当虔诚,总是很有规律地参加礼拜、学习圣经,并希望把学习所得,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出来」。[17]
荣誉
勋章
- 1959年,美国「世界妇女最高荣誉勋章」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 . [200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2).
- . WIKIG. 2008-06-05 [2008-08-10].
- 丁万鸣. . 联合报. 2008-08-10 [2008-08-11].
- 杨芳芷. . 2007-07-27 [200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6).
- 温曼英. . 天下文化. 1993. ISBN 9576211751.
- . 台元纺织公司.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1).
- . 裕隆企业集团.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1).
- . www.taiyuen.com.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 丁万鸣. . 联合新闻网. 2008-08-10 [2008-08-18].
- . 财团法人吴舜文新闻奖助基金会. [200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1).
- . 国际崇她社中华民国总会. [200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3).
- . 台大严庆龄工业研究中心. [200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2).
- . 财团法人严庆龄医学基金会. [200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8).
- . 财团法人吴舜文神经科学发展基金会. [2008-08-19].
- . 壹苹果网络. 2004-12-17 [200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 罗稚皓. .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01).
- 温曼英. . 远见. 1992-11-15 [201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 . 新浪网. 2008-08-09 [200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4).
- 陈信荣. . 经济日报. 2008-09-06 [200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7).
- .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