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村

厦村英语:),或称厦村乡英语:),坊间写成「厦村」,是位于香港元朗区西部的村,东面是天水围新市镇、南面是洪水桥、北面是流浮山。厦村与屏山十八乡八乡锦田新田合称「元朗六乡」。

从高处看厦村,附近有不少货柜场(2016年)
厦村乡牌楼

名称 

「厦」与「」(即顶部有没有一点之分)为相通异体字[1],厦村村民传统使用没有一点的「厦」字,不过由于在繁体中文中,有一点的「」为正字,故此香港政府和村外人多使用「」字进行表述,在政府地图以至是道路命名等都写作「村」而非「厦村」,但如果要尊重乡村传统,应当写作「厦村」。

历史

厦村邓族

邓汉黻的四世孙邓符协崇宁三年(1103年)迁居于岑田(今锦田),并于圭角山下创办力瀛书院,读书讲学。其后人各自繁衍,并散居东莞各地(时今香港地区属东莞),合称「五大房」,当中邓元亮一房后人续居岑田。

锦田邓氏九世祖邓洪惠邓洪贽兄弟见厦村地方广阔又近海,有渔盐之利,于明朝中叶迁居厦村西头里(即现今之祥降围)及东头里(即现今之东头村),成为邓氏厦村两房的始祖。其后子孙繁衍,因而分立罗屋村巷尾村新围锡降围锡降村新屋村

厦村市

厦村市是厦村邓族于清初开设的墟市,逢一、四、七是墟期,元朗附近以至屯门的乡村村民均到这里趁墟,成为商品的集散地,是新界西部的贸易中心。厦村原为滨海之地,河道直通海岸,近往九龙香港,远航南头广州佛山等地。至清朝光绪末年,天水围一带兴筑堤岸造田,导致大量砂土堆积和河床淤塞,因而水上交通受阻,船只不能进入,令墟市的业务大受影响,加上元朗墟兴起,逐渐取代厦村市的地位。

发展

深港西部信道

2000年代香港政府开筑深港西部信道后海湾干线,以深圳蛇口为起点,接入香港境内的白坭鳌磡石,再连接后海湾干线,成为香港与内地一条重要的信道,计划必须于2005年竣工激活。

由于工程涉及厦村乡10多条乡村的风水龙脉」,有关部门与乡事委员会一直就趸符费用问题进行商讨,最初表示愿意呼出70万元,但这次因为涉及多条乡村,需要分别进行两场大型法会,费用数以百万元计,最终厦村乡乡事委员会召开村代表大会,接受政府呼出的108万元的「趸符费」[2]

洪水桥新发展区

按照香港政府的《洪水桥新发展区规划》蓝图,发展区范围包括厦村、屏山洪水桥一带,当中新发展区有近八成政府收回的私人土地来自厦村,几乎所有原居民的「祖堂地」将被收回,重新发展成为房屋、工业区、市镇公园等用地,令村民担心即将「灭村」,而厦村原居民对新发展倍感忧心,更质疑是「被规划」,控诉发展概念存在三大问题,包括在现规划下,公共房屋及私人住宅太接近围村,或会造成「城乡冲突」;政府要收原居民的土地发展新社区的同时,却没有顾及围村内的情况,忽视围村内的基本设施;部分租住公屋、居屋及私人住宅发展区,将以半包围的形式,沿着厦村外围兴建,围村真正被包围,严重破坏围村的风水。

乡事委员会

厦村乡乡事委员会
田厦路的旧厦村乡乡事委员会会址(2010年2月)
田厦路的旧厦村乡乡事委员会会址(2022年10月)

厦村乡乡事委员会成立于五十年代,是半官方的民间组织,在实施区议会地方政制以前,乡务均由理民府负责统筹,然后由地方乡事委员会协助运行和推行的工作,肩负与政府官员联系的任务,乡事委员会的成员多由德高望重而又热心地区工作的地方人士担任,而由会员间互选主席,以领导乡民发展乡事。

鉴于位于田厦路的会址已老旧兼缺乏康乐设施,拓展会务不敷应用,获政府拨地兴建新会厦,新址位于厦尾路60号[3][4],毗连锡降村,于2014年7月25日举行新厦入伙典礼。

历届主席及副主席名单

届数任期主席首副主席副主席
第一届 1953-1956年 邓堂镜 邓达五 不适用
第二届 1956-1959年 邓佩
第三届 1959-1963年 邓镇南 邓鹤龄
第四届 1963-1966年 邓纪彰
第五届 1966-1969年 邓纪彰 邓合稳
第六届 1969-1972年 邓齐安 李水清 邓换庭
第七届 1972-1975年 邓换庭 邓镇南
第八届 1975-1978年 邓合稳 邓堂镜 邓有德
第九届 1978-1981年 邓礼南
第十届 1981-1984年 邓致祥 邓天恩 邓位南
第十一届 1984-1988年 邓植良
第十二届 1988-1991年 邓礼南
第十三届 1991-1995年 邓礼南 邓植良 邓天恩
第十四届 1995-1999年 邓植良 邓天恩 邓廉光
第十五届 1999-2003年 邓致祥 邓坤盛 邓植杰
第十六届 2003-2007年 陈植良
第十七届 2007-2011年 邓裕安
第十八届 2011-2015年 邓励东[lower-alpha 1] 邓廉光
第十九届 2015-2019年
第二十届 2019-2023年
第二十一届 2023-2027年 邓善恒 邓焯伦 邓永杰

村落

厦村市,「嘈嘈五日,苒苒十年」是庆祝甲午太平清醮的醮联

厦村乡曾被称为「一市四围十三村」的大乡,现时属下乡村包括:

  • 下白坭村
  • 田心村
  • 白坭村
  • 李屋村
  • 沙洲里(白沙仔)
  • 东头村(东头三村)
  • 巷尾村(东头三村)
  • 祥降围
  • 厦村市
  • 新生村(西山村)
  • 新屋村
  • 新围(新庆围)
  • 凤降村
  • 锡降村
  • 锡降围
  • 罗屋村(东头三村)

风俗

太平清醮

厦村乡约甲申太平清醮(2004年)

厦村乡仍保留太平清醮的习俗,每十年举行一次,对上一次是在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举行。

厦村乡醮据说有200多年历史,每逢十天干中是「甲」的年份是为醮期,每届为期5日6夜(即11昼连宵),期间有行乡三日的传统,乡民和龙狮队在缘首和道士带领下,步行拜访参与打醮和邻近的友好乡村。每逢醮年的大年初二,所有厦村乡的各姓男丁均齐集沙江村天后古庙,轮流「打缘首」,「缘首」是村民在醮会中的代表,负责向上天祈福,厦村醮会设有10名「缘首」,第一名的称为「头名缘首」,必需在神坛前掷出十胜一宝的筊杯才获当选。而在启醮前两晚,先会进行「祭英雄」的仪式,拜祭的队伍摸黑到莆上,在荒野烧衣,为保护厦村而殉难的游魂野鬼送上新衣,当中男衣130份,而女衣则为5份。醮期有「施化子」活动,以往在祠堂门前派白米和利是,但自2004年起已改为捐赠老人院或慈善机构。

除厦村乡属下的乡村参与醮会外,一些友好村落亦有参加,如甲午醮会的紫田村(屯门乡)和辋井围(屏山乡),两条村的原居民均姓邓,是厦村邓族的分支。而以前屯门乡的顺风围亦是醮会成员之一[6]

甲申(2004年)

甲午(2014年)

厦村乡约甲午太平清醮门楼

厦村乡于2014年举行十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及酬神活动」,打醮日期邀请「蔡步真堂」负责编写「吉课」(择日)[7],本届醮期由10月26日至11月1日(农历闰九月初三至初九),整个活动期长达半年,参与的人手多达八千人,主办单位在锡降村公厕、厦村乡乡委会新会址的附近空地搭建一个高13.6米、面积达3,200平方米的大戏棚,共动用逾2万条竹枝及数百条木杉,可容纳约六千人。因建筑费用增加,整个活动需花费港币700万至800万元,较十年前的港币500万元为多。醮会于十月举办木偶戏、纸扎公仔展览及舞狮等活动,并举行建醮仪式。十二月邀得盖鸣晖等著名大老倌演出11台粤剧,供市民免费入场观赏,平均每日吸引逾千人到访参与。

厦村醮会「头名缘首」按传统必需在天后娘娘神坛前掷出十胜一宝的筊杯才获当选,传闻1964年那届便用了三日三夜才决出人选。但本届于11时进行法事后开始「打缘首」,未知是否醮委会为节省时间,临时更改为七胜一宝便可当选,结果在下午5时35分选出「头名缘首」,而第二至十名缘首亦于6时至6时45分陆续选出,因而惹来非议[8]

天后诞

沙江天后古庙为厦村乡各围村的信仰中心,由厦村友恭堂管理,位于流浮山沙江,地濒后海湾,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宝诞皆举办庙会及抢花炮活动。

邓族祭祖

锡降村乌章祖冬至肉金安排

邓氏村民对祭祖有重要意义,这项传统活动让子孙认识家族的历史,以及纪念祖先慎终追远,更让邓氏子孙聚首一堂,互相认识,增进宗族团结,展示兄友弟恭的宗族精神。

邓氏会定期举行祭祖活动,于不同的特定的日子拜祭不同世系的祖先,祭祖之期以立春清明重阳秋分冬至较为重要,尤以春秋二祭最为重要。拜祭规格非常讲究,只有年满60岁的男丁才有资格随团拜祭,仪式由年纪最大的男丁即族长率领,再按家族辈分按先后次序拜祭。祭品方面,除了烧猪烧肉鸡外,还有五生五熟、五色果、五色饼和茶饭酒等,最特别的是「五生」,即五碟生猪肉和内脏,包括猪肉、猪肝、猪肾和猪大肠、猪肝和猪小肠及猪脷,利用生猪祭祖是厦村的传统。

仪式完毕后便进行「分胙」 (即所谓「太公分猪肉」),每位男丁按辈份,分先后次序拿取烧猪享用,同时亦可获得一份「钱」,平均每次约百多元,回馈他们早年为宗族的贡献,金额会随年龄而增加,祭祖的支出由「祖尝」支付。

友恭堂历代尝产蚝田禾田富庶,于后海湾拥有两幅合共万亩的蚝田,历年积蓄由该堂司理人保管,支付春秋二祭(祭祠、祭祖)和清明重阳扫墓的费用。

著名景点

位于厦村市的邓氏宗祠
位于东头村的杨侯宫

法定古迹

历史建筑

二级
  • 厦村市门楼
  • 厦村市关帝庙
三级
  • 沙江村天后古庙
  • 灵渡寺
  • 士宏书室
  • 田心村神厅
  • 前流浮山警署

其他

  • 友善书室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巴士
专线小巴
居民服务巴士
  • NR940 (来往厦村新围至元朗市中心,去程途经洪水桥)

区议会议席分布

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以厦村路沿线地区为范围。然而由于人口稳定,在1991年区议会选举定为厦村单议席选区后,一直维持至今。

范围/年度2000-20032004-20072008-20112012-20152016-20192020-2023
厦村路一带
厦村选区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

参考书籍

注释

    1. 于2017年8月8日卷入三合会案件被捕[5]

    参考数据

    1. .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17-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2. . 文汇报. 2003-08-11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3) (中文(香港)).
    3. . 元朗区议会. 2019-12-19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中文(香港)).
    4. . 元朗区议会. 2023-06-15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香港)).
    5. 杨婉婷; 邓栢良. . 香港01. 2017-08-08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6. . hkcd.com. 2014-11-20 [2014-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2) (中文(繁体)).
    7. . hatsuenrc.org. 2013-12-22 [2014-12-11] (中文(繁体)).
    8. . hatsuenrc.org. 2014-02-05 [2014-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9)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