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进安宫
南方澳进安宫,是位于台湾宜兰县苏澳镇南方澳南正里的妈祖庙,为迁村的北方澳人所建,在1989年4月初率先进行海峡两岸宗教直航。
南方澳进安宫 | |
---|---|
![]() | |
基本 | |
位置 | ![]() |
主神 | 妈祖 |
创建时间 | 1984年 |
地图 | |
历史沿革
创建
1975年,苏澳镇北方澳被选定为海军中正军港。当地居民因配合军方的龙渊计划,集体迁村到南方澳,留下主祀妈祖的北方澳进安宫给海军管理,北方澳进安宫因此被称为「海军妈祖庙」。[1][2]
北方澳的妈祖神像原本要迁往南方澳南天宫,但因有异议,北方澳居民改将神像交由一村民供奉。1984年,地方人士争取土地兴建新的进安宫,并登高一呼,三天内募得新台币约1800万元创建南方澳进安宫。[2]
宗教直航
台湾庙宇会依分灵关系论辈份,若直接自祖庙分灵或迎回神像供奉,地位立即获得提升。此外,信徒也认为祖庙的神灵较灵验。自台湾解严后,中华民国政府对中国大陆政策逐渐开放后,奉祀各神像的台湾庙宇纷纷组团前往中国大陆进香。[4]
南天宫与进安宫都有湄洲妈祖祖庙的妈祖神像。1989年,正当南天宫计划带湄洲妈祖神像回祖庙进香,该年4月1日,进安宫管理委员曾添赐与另外六名信徒搭乘渔船「新台胜一号」出海。次日南天宫主任委员林源吉等十一人下午二时出海,在彭佳屿海域会合后,一同到湄州妈祖祖庙进香,并和当地人员商谈进香事宜。[5]
进安宫庙方先迎回一尊高六点六台尺的妈祖坐姿神像及七十余尊小型神像,又向祖庙预订一尊同型大神像[6]。该型神像属于全身关节都能活动的软身神像,服装有内衬、里衣、长裤、肚兜、外衣、皇帽、皇袍、皇披、鞋子等[2]。该年5月初,南天宫举行妈祖回祖庙的宗教直航活动[7]。进安宫信徒为了一别苗头,也从祖庙迎回妈祖的父亲林惟悫和母亲王氏夫人来供奉[2]。
同年5月23日,苏澳籍「瑞福十六号」船长张瑞雄开船运送曾添赐、三名委员和六名船员前往祖庙,次日上午抵达湄洲岛。同月27日下午2点许,返回南方澳渔港,并从祖庙迎回九十五尊神像,包括妈祖双亲神像及一尊六点六台尺的妈祖坐姿像,卅余艘渔船在外海接驾,数百名信徒则在岸边拈香迎接。[6]
台湾政府当时并未准许两岸直航,曾添赐遭到官方讯问时,称是因在彭佳屿捕鱼时滤油器故障,船才顺着潮流航向湄洲岛。他说除请人修船外,趁机到祖庙进香,顺便询问订制的神像是否雕好,又通过掷筊请示妈祖神谕让妈祖双亲神像一并请回,所以才迎回多尊神像。苏澳警分局长黄文郁要求曾添赐具结后,才放行神像。[6]
宜兰地检处同年8月7日依违反《国安法》、《动员戡乱时期船舶管制办法》起诉负责载送两庙信徒直航的二十一位船长与南天宫主委林源吉,其余船员与信徒不起诉[8]。
打造神像
南天宫以黄金打造一座纯金妈祖神像,接着2000年再完成一座缅甸玉的玉妈祖,吸引香客参观,也让许多庙宇效仿。于是,进安宫也打造号称全台首座宝石珊瑚妈祖,以长度约50公分、直径近30公分的整株珊瑚作成。除脸部、手部是由宝石珊瑚雕刻而成,身体的部分是中空,外镶黄金,里面塞满珊瑚,身高4尺8吋(约142公分)高,重达400公斤,底座200公斤,共重6百公斤。2009年7月23日,庙方出动约5百信众、分乘16辆游览车到台北县三峡镇,迎回宝石珊瑚妈祖。[9][10]
同年9月30日,宝石珊瑚妈祖由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马英九亲临开光[9][10]。马英九得知庙内有祭拜妈祖双亲后,表示「若有事要请托妈祖,不妨拜托她的双亲,应该会更有用」[10]。
次年9月最后一周,南天宫庆祝建庙一甲子,同时进安宫也庆贺宝石珊瑚妈祖安座一周年,两庙阵头和信众踊跃。进安宫管委会总干事张瑞雄表示,原本上周要庆祝安座周年,却逢台风来袭,只好顺延,并非故意和友庙撞期。他还估计有了宝石珊瑚妈祖后的一年来,人潮至少多了五成。[3]
- 进安宫
- 门牌为南正里江夏路81号。
- 殿门
- 宝石珊瑚妈祖
参考
- 吴淑君. . 《联合报》. 2003-05-17 (中文(台湾)).
- 吴淑君. . 《联合报》. 2004-10-15 (中文(台湾)).
- 王燕华. . 《联合报》. 2010-09-26 (中文(台湾)).
- 萧耀文. . 《联合报》. 1989-05-07 (中文(台湾)).
- 龙生. . 《联合报》. 1989-04-02 (中文(台湾)).
- 龙生. . 《联合报》. 1989-05-28 (中文(台湾)).
- 汪士淳、龙生、洪金立、陈嘉信、王保宪、蒯亮. . 《联合报》. 1989-05-07 (中文(台湾)).
- 陈嘉信. . 《联合报》. 1989-08-08 (中文(台湾)).
- 王燕华. . 《联合报》. 2009-07-24 (中文(台湾)).
- 杨宜敏. . 《自由时报》. 2009-10-01 [2017-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