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香
进香,原指善男信女到名山寺庙进行朝拜的活动,在中国民间信仰则亦指庙宇间的交流活动,信徒迎请神明前往外地庙宇拜会、联谊,借此巩固双方情谊。当队伍经过其他友好庙宇时,神明主轿及各阵头会进行表演向其致意,而在地庙宇则以放炮或阵头表演等方式迎接。因此进香不只是神与神之间的联谊,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1]
进香 | |
汉字 | |
---|---|
白话字 | |
台罗拼音 |
进香依照目的可分为两类[2]:
- 联谊:指神明前往外地拜会老庙、大庙或是友庙,可以是不对等关系的晋见,也可以是平等的联谊性质。
- 刈香:指分灵庙或小庙前往祖庙或大庙搯取香灰带回合炉,两庙之关系是有主从尊卑之区分,又称「割火」 或「刈火」。当分灵的神像回到祖庙参加祭典,又作谒祖。这是因为,分灵的神像通常是原本神明的分身、分灵,通过[刈香]的过程,可使其汲取原本神灵的法力,同时也有向祖庙神祇述职,禀告各地情况的意义。另外,信徒往往也会安排自己家中所供奉的神像,随同庙宇主神一同回到祖庙参加祭典,并在祖庙接受祭祀。
跨县市的长距离进香活动由于路途遥远,通常会先以车辆先移动到目的庙宇所在地附近整队后,再以游行方式徒步进入抵达目的地。但以刈香、谒祖为主要目的的进香活动,为凸显信徒的虔诚,也有部分庙宇坚持采用徒步的方式走到祖庙或非祖庙进香,往往成为地方重要盛事。例如:大甲妈祖遶境进香、白沙屯妈祖进香、彰化南瑶宫的妈祖徒步笨港进香[3]及高雄朝后宫的高雄朝后宫徒步进香以及桃园龙德宫的桃园龙德宫徒步遶境进香等。
外部链接
- 全国宗教信息网-进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