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专用道

公车专用道属于专用路权的一种,在普信道路隔出专用线道,仅提供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行驶。

「公车专用道」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Image:TaipeiBus GungGwan.JPG
台北市罗斯福路中央的公车专用道
京通快速路的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期,私家车拥堵,公交车可以快速通行。

简介

有些城市(例如台北)另加设栅栏隔绝公车及其他车辆,以防止意外事故。

香港,巴士专线的设立主要是让公共汽车在交通繁忙时仍有专属车道,以保障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输能力。在日本名古屋,也有巴士与轻轨结合的公车专用道,简称导轨巴士(Guideway)[1]。在中国大陆,是否设置公车专用道往往和当地的交通状况有密切关系,因此有些城市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上会划分出公车专用道,例如深圳罗湖车站附近。台湾因为尚未存在公车捷运(BRT)的相关法令,只能援用公共汽车的法条,因此其专用道也被归类为公车专用道。

公车专用道可依时段启动,例如香港和新加坡的某些专用道在指定的交通繁忙时间以外,允许其他车辆通行;在台北的指定开放时段则为凌晨0时至5时。

某些地方的公车专用道与自行车共用,也有允许公车以外的大客车(如游览车、学校或公司行号的专车等)使用。

各城市的公车专用道

台北市

台北市公车专用道始于前台北市市长黄大洲任内,后历任市长们则大幅扩充,历经一些修正。

分布

依据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处[2],该市有以下公车专用道:

(未注明着除逆向道外,激活时间均为05:00~24:00,其余时间均开放其他车辆驶入,但若是设在快车道或是路段有其他规定则同样会禁行机慢车)

台北市目前使用中的公车专用道
未登记在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处网站的公车专用道
  • 经贸二路经贸二路路口─研究院路路口)(转弯专用)
  • 信义快速道路(内侧快车道,双向顺向,信义端至万芳交流道)※登记为出租车大客车专用道,24小时限制
  • 中山高速公路台北交流道(入口匝道慢车道,南下顺向,交流道范围)※登记为大客车专用道,24小时限制
  • 台北车站东侧门道路(慢车道,南向顺向,公车站范围)※登记为大客车复康巴士专用道,24小时限制
  • 新生高架道路(外侧车道,南向顺向,大直上桥匝道至民权下桥匝道)※登记为大客车专用道
  • 八德路四段(内侧车道,西向顺向,松山车站松山转运站进站专用道)
  • 文林路 (基河路-中山北路口,捷运剑潭站北侧,东南向全车道)
台北市过去曾实施及建造完成未激活,但现在已经取消或拆除的公车专用道

新北市

公车优先道

台中市

道路 位置 方向 范围 状态 备注
1 福安路 内侧快车道 南向顺向 福科路台湾大道 已涂销 统联客运运行
2 台湾大道 快车道最右侧 双向顺向 台中车站静宜大学 使用中
  1. 台湾大道一段全段与台湾大道朝马路口(黎明陆桥)~台湾大道安和路口未画设
  2. 原本为台中市快捷巴士蓝线之专用道,2015年7月7日快捷巴士停驶后改为开放市公车行驶。

    嘉义市

    (激活时间均为06:00至24:00,其余时间均开放其他车辆驶入,但若是设在快车道或是路段有其他规定则同样会禁行机慢车)

    • BRT公车捷运专用道系统
      • 高铁大道(高铁五十米联外道路,嘉义市段又称为特1号道路,为一条为BRT所开辟的道路)(内侧快车道,双向顺向)※实施优先号志
      • 世贤路(内侧快车道,双向顺向)※实施优先号志,登记为大客车专用道
      • 自由路(内侧快车道,双向顺向)※登记为大客车专用道
    过去曾经实施但是现在已经取消的专用道
    • 一般公车专用道
      • 垂杨路(内侧快车道,双向顺向)※登记为大客车专用道

    高雄市

    • 成功路(外侧第二车道,双向顺向,新光路时代大道)※登记为大众运输专用道(公车、大客车、出租车;07:00至09:00,17:00至19:00)

    澳门

    香港

    香港的巴士专用线()起源于1974年,主要在繁忙路段和巴士站及总站附近设立。由于香港地少人多,故某些路段的巴士专线祇限特定时段实施,或设有某种情况例外,而专线长度由10公里以上至约10米也有,实在需要驾驶人士的高度自律和警觉性,才可以让巴士专线提供最高效率。截至2008年3月11日止,香港共有64条巴士专线,遍布香港岛、九龙、新界各区。

    港岛区

    九龙区

    香港巴士专线

    新界区

    上海

    1998年,上海开始建设公交专用车道。2005年,首批20公里公交专用道建成并投入使用。不过上海的公交专用车道建成后时常被其他车辆占用[4]

    北京

    1997年6月25日,长安街开通北京市首条公交专用道。2010年代后,三环路、京藏高速(北郊农场桥-马甸桥)和京港澳高速(宛平桥-六里桥)公交专用道相继启用[5],但由于专用道并非连续成网[6]、公交本身在专用道上的行驶速度过低等问题,整体运行效果不佳。

    南昌

    2011年9月22日开通公交专用道[7],然而9个月过后效果并不理想[8]

    南通

    2011年7月10日开通公交专用道。 [9]

    纽约市

    依据纽约市交通规则()[10] 第4-12(m)段,标志标示巴士车道()限制时,其他车辆()[11] 驾驶员不得在管制时段行驶巴士车道,除非是以安全方式向右转,避免与其它交通冲突,或者依照警察特定指示;但在曼哈顿麦迪逊大道42街至59街之间的巴士车道有特别规定。

    道路影响

    公车专用道的设置会为道路交通带来影响。例如专用道或公车路线的设计不当,让公车在整个马路上交错,可能导致公车必须穿越其它车道才能专用道,动线互相干扰。另外,因为公车在专用道上时常需要加速或煞车,所以需要改用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铺设,才不会磨损路面造成积水。

    除了专用道本身的设计以外,交通号志也会对专用道造成影响。举例来说,在靠右行驶的国家或地区,公车在公车转用道上左转时需要等候专用灯号放行才可以左转,但这样会对专用道的动线造成阻塞。因此路在线需要做修正,以提高运输效率。

    许多公车公司是让司机薪资随载客量增加,而这样的标准遇到公车专用道很容易造成灾难,因为公车专用道大多是在红绿灯前设站,而公车司机会故意在绿灯时停车等待红灯,以增加载客量,而大幅减少所有公车的速度,因此必须要求公车公司以整体交通利益为调薪标准;而低底盘公车的好处在公车专用道上很明显,因为减少上下车时间,进而减少后方公车被迫等待红绿灯的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公车司机可能为了增加载客量而刻意在车站前等到红灯,或以低速缓慢前进,也会造成公车专用道的运输效率低落。而如果道路载客需求过多,势必造成专用道上车满为患,后方的公车无法同时通过路口的绿灯。解决之道包括改行车站收费的公车捷运系统、改采低底盘公车减少上下车时间,在道路够宽的前提下加宽公车专用道,在一些路线可以采取高架或地下道路行驶等。对于「无法同时通过路口的绿灯」的问题,可考虑调整红绿灯秒数及时相,但也可能造成交通冲击。

    在公车专用道运量不足时,改采轻轨甚至高运能的捷运系统是最常见的;另一个选项是将公车专用道及车站高架化,这样的成本虽然高,但是可以获得更高的运量,这种系统也有车辆可以开下高架道路的好处,弹性高于不能驶离轨道的轻轨及捷运;而采用多节巴士也是增加运量的选项,因为多节巴士可以在更短时间内通过绿灯,但多节巴士不易转弯,导向巴士技术在未来有机会成为良好的方案,但目前导向巴士技术尚未有共通标准。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 名古屋ガイドウェイバス株式会社.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日语).
    2. 参照 路网信息-台北市公车专用道路网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处万维网
    3. . 交通部运输研究所. 2010-12-21 [2007-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1).
    4. .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5. . 北京晚报. 2016-12-07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6. . 北京日报. 2020-04-30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7. . [2012-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7).
    8. . [2012-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2).
    9. 现代快报. . [201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10. (英文) 纽约市交通规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1. 纽约市交通规则第4-01(m)段语词定义所称的车辆(vehicle)不适用人力车辆,例如自行车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