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恒昌新邨

偉恒昌新邨(英語:)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土瓜灣土瓜灣道、貴州街和新碼頭街之間, 處於土瓜灣東北面海傍。偉恒昌新邨分3期發展(昌景閣、恒景閣、偉景閣),共30座大廈,於1978年1月至1979年3月分別落成入伙,由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發展商為恒生銀行附屬公司「偉恒昌發展有限公司」,售樓代理為恒生銀行信托有限公司,屬香港罕見由銀行發展的大型住宅群[1]。屋苑位處小學34校網。

偉恒昌新邨
概要
状态竣工
類型住宅
地點 香港九龍土瓜灣
22°19′04″N 114°11′32″E
开放1978年1月至1979年3月(45-46年樓齡)
技术细节
座数30座
层数14層
设计与建造
恒生銀行[1]
地圖
九龍城渡輪碼頭向西望偉恒昌新邨(攝於2015年8月28日)

昌景閣、恒景閣、偉景閣早年均由恒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苑管理;現時則以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昌景閣&恒景閣[註 1])和其士富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偉景閣)兩間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偉景閣曾經的管理公司是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2]

歷史

攝於2009年12月的偉恒昌新邨。

偉恒昌新邨所在地原為填海用地,後成為1948年建廠的偉倫紗廠[3],屬當時有中國最大紗廠之稱的申新第一紡織廠集團之一員,由陸菊森吳昆生合資開辦。由於偉倫紗廠中的「偉倫」是英文「Wyler」的中文譯名,故偉恒昌新邨的英文名字「Wyler」,相信也是與此有關。1970年代,偉倫紗廠結業,原址被恒生銀行收購,隨即重建成大型住宅屋苑,即今天的偉恒昌新邨,恒生銀行早年亦在屋苑中對著土瓜灣道的大道上設立地舖,直至1990年代整合分行數目才撤離[1]

隨著啟德機場的遷離,政府放寬高度限制,鄰近一帶陸續在2000年代有較大型的屋苑如翔龍灣傲雲峰等之落成,然而偉恒昌新邨雖然落成已久,但因坐擁2,730個單位,使該屋苑仍成為土瓜灣的二手成交量持續偏高的私人屋苑,而該邨優點是遠望香港島北角至鰂魚涌景觀[1]

大廈設計

偉恒昌新邨共有30座大廈,三期各設有一座大廈共用的平台花園。偉恒昌新邨之單位實用率約達85%,面積由385尺至685尺不等,而每座大廈皆有兩部獨立升降機,受制於升降機設計,升降機不能通往頂層(14樓),頂層住戶日常需步行一個樓層。

  • 昌景閣 Chong Chien Court(第一期)(1978年1月落成入伙)
    • A-J座全部為一至二人房的小單位,單位面積由477呎至543呎之間(2樓-13樓: 3和4的單位:477呎;5和6的單位:507呎;1和2的單位:543呎)(14樓: 3、4的單位;471尺;5、6的單位:483尺; 1、2的單位:573尺),當中的507呎單位本身的設計是給單身人士居住,所以在單位平面圖設計上只有1個睡房。
  • 恒景閣 Hang Chien Court(第二期)(1979年2月落成)
    • A-J座全部為一至二人房的小單位,單位面積由385呎和560呎之間(2樓-13樓: 4和5的單位:385尺;2、3、6和7的單位:444尺;1和8的單位:500呎)(14樓: 2、7的單位;414尺;3、6的單位:423尺; 4、5的單位:435呎;1和8的單位:516呎),當中的385呎單位本身的設計是給單身人士居住,所以在單位平面圖設計上只有1個睡房。
  • 偉景閣 Wei Chien Court(第三期)(1979年3月落成)
    • A﹑C﹑E﹑G和I座的單位設計模式上都與恒景閣相同;而面向海邊的B、D、F、H和J座的單位就以家庭單位為主,大部份為三人房的大單位,單位面積由490呎至685呎之間(2樓-13樓: 1和6的單位:685呎;2和5的單位:650尺;3和4的單位:490尺)(14樓: 3、4的單位;507尺;1單位:630尺; 6單位:638呎;2和5的單位:650呎)。由於地處海傍,故此偉景閣的單位平均呎價會比其餘兩期的高[1]

設施

偉恒昌新邨鄰近九龍城碼頭可乘渡輪來往北角,另有不少巴士及小巴以該碼頭或屋苑作為總站,交通尚算便利。地理上,偉恒昌新邨一帶為工業區與舊式唐樓結集形成的住宅區,區內較大型的商場只有翔龍灣廣場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九龍城碼頭
渡輪
  • 北角至九龍城線
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
  • 翔龍灣廣場至九龍灣線 (免費)
偉恒昌新邨專線小巴總站
土瓜灣道
紅色小巴
  • 土瓜灣至青山道線 (24小時服務)[4]
  • 土瓜灣至旺角線[5]
  • 土瓜灣至美孚線[6]
  • 土瓜灣至筲箕灣線 (晚上服務)[7]

命案

1991年12月23日,偉恒昌新邨偉景閣發生命案,案發於土瓜灣偉恒昌新邨偉景閣F座2樓一個單位,小叔蔡X光(24歲)垂涎大嫂陳秀芳(27歲)美色,殺大嫂後姦屍。1993年4月7日陪審團一致裁定被告謀殺罪成。[8]

參考資料

  1. 負責提供意見
  1. . 《東方日報》. 2011-07-23 [201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文匯報》. 2007-08-17 [201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
  3. . mmis.hkpl.gov.hk. [2022-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6).
  4. .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9).
  5. .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6. .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8).
  7. .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8. . 華僑日報. 1991-12-25: 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