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翻譯
佛經翻譯是將佛經從梵語或其它西域語言翻譯成漢語的過程,亦爲中國翻譯史上的一件大事,所翻譯出的佛經對中華文明以及漢字文化圈產生巨大影響及貢獻。
翻译 |
---|
種類 |
理論 |
技術 |
在地化 |
組織 |
|
相關主題 |
緒論
佛經翻譯事業開始於東漢,至十六國之一的前秦苻坚開始有組織的翻译佛经,由道安組織翻譯事業,唐朝時,佛經翻譯事業達到最高 ,其間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及不空被譽為「四大譯師」。鸠摩罗什共译佛经数十部[1][2],另有竺法护共译佛经159部,支謙在222年至253年之間將36部佛經翻譯成中文。道安譯經時歸納出佛經翻譯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觀點。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曾言:「今日識外洋文字,未悉西人哲理,即可譯哲人名著。而深通西哲人之學者,則不從事譯書。然古昔中國譯經之巨子,必須先即為佛學之大師。如羅什之於《般若》、《三論》,真諦之於《唯識》,玄奘之於性相二宗,不空之於密教,均既深通其義,乃行傳譯。」
佛經的翻譯可分為三個時期:
東漢至西晉
東漢至西晉是中國佛經翻譯的草創期,西汉哀帝时期伊存至中國口传佛经。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有《道品行经》等。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84年),安息(即波斯)人安世高翻譯《安般守意經》等三十多部佛經。月支人支婁迦讖(婁迦讖)翻譯十多部佛經。
規模
译场分工如下:
理論
1923年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時與妹書曰:“中國所譯,又頗難解。我偶取《金剛經》對勘一過,其註解自晉唐起至俞曲園止,其間數十百家,誤解不知其數。我以為除印度西域外國人外,中國人則晉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當能得正確之解,其餘多是望文生義,不足道也。”,他曾指出,梵文漢譯常有「一詞多譯」,Sattra既譯「眾生」,玄奘又譯為「有情」,陳寅恪亦言玄奘的譯文多偏生硬,遠不如鳩摩羅什好讀[5],1929年,陳寅恪應邀到清華國學研究院專門講授「佛經翻譯文學」,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转读有关,透過梵汉对音可以考證隋唐中古漢語的讀音。
影響
钱锺书曾考证嚴復的「信、達、雅”三字,在三国时支谦写的《句法经序》中,已經可以见到,问云:“僕初嫌其词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以,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传梵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
佛經中記載的大量故事,如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南北朝時期的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隨著佛經的翻譯傳入中國,後來又以唐朝的變文的形式廣為流傳,融入於中國文學,如南北朝時期的刘义庆《幽明录》、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等笔记小说都蘊含了「因果報應」的佛教觀念,明朝《西遊記》一書則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早期成果,其他在绘画、建筑、音乐都廣泛影響中國。
注釋
外部連結
- 曹仕邦:〈中國佛教的譯場組織與沙門的外學修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曹仕邦:〈譯場──中國古代翻譯佛經嚴謹方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馮國棟:〈宋代譯經制度新考 ――以宋代三部經錄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黃啟江:〈宋代的譯經潤文官與佛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廖桂蘭:〈翻譯與創作:邁向佛經翻譯問題的省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船山徹:〈Masquerading as Translation: Examples of Chinese Lectures by Indian Scholar-Mon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蘇南望傑:〈藏譯佛典譯語初探──以藏文《心經》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