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谦

支谦(约三世纪),恭明,一名,从支娄迦谶之弟子支亮受业的优婆塞(佛教居士),三国佛教著名译经人。

简介

支谦为大月氏人的后裔,其祖先于汉灵帝时归化中国。汉献帝末年,京畿兵乱,他随族人逃避兵火来到江南,从事译经。传说他受孙权信任,拜为博士,辅导东宫。后太子孙亮登位(252年),隐居穹隘山,六十岁去世[1]

支谦在东吴二十多年,将《维摩经》、《大般泥洹经》、《瑞应本起》等几十部佛经由梵文译成了汉语。从吴黄武元年(222年)到建兴中约三十年间搜集了各种原本和译本,未译的补译,已译的订正。特别对支谶的重要译本如《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等,加以重译[2]。义从《无量寿》中本起,制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并注《了本生死经》。[3][4]并协助印度僧人维祇难和竺将炎译出《法句经[5]

支谦好学深思,博览经籍,多技艺,通六种语言。从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因此精通汉文,又从同族学者支亮处习得大乘佛教理论,且同梵典。他对那个时代义理隐晦,文风过分朴素尚质的佛经译本很不满,因此翻译佛经时主张“尚文”和“尚质”要调和。支敏度评价他的翻译︰“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僧肇认为他的翻译“文胜于质”[6],而有所批评。不过,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维摩经》,大篇幅沿用了传世的支谦译本。

翻译作品

支谦的「译述」丰富,按《出三藏记集》的记载,晋道安的经录里就著录了三十部,僧祐又据《别录》补充了六部。慧皎《高僧传》说有四十九部。《历代三宝记》增加到一百二十九部。《开元释教录》记载为八十八部[2]

吕澂称《历代三宝记》的记载很多是别生或传抄的异本,不足为据,并考订出于支谦翻译的现存下列二十九部[7][2]

序号出三藏记集》所载序号吕澂的考订附注
1维摩诘经(阙)1维摩诘经
2大般泥洹经(道安出长阿含)2大般泥洹经僧祐所撰《释迦谱》引文及《出三藏记集》的记载,题为失译附东晋录的《般泥洹经》当为支谦所译[8]
3瑞应本起3太子瑞应本起经《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同本异译)
4小阿差末经(阙)---
5慧印经(或慧印三昧经)4慧印三昧经
6本业经(或菩萨本业经)5菩萨本业经相当于《华严经》〈名号品〉、〈光明觉品〉、〈净行品〉、〈十住品〉(同本异译)
7法句经(支谦和竺将炎共译)6法句经
8须赖经(或须赖菩萨经)7须赖经大藏经有《须赖经》两种[9]菩提流志重译为《大宝积经·善顺菩萨会》
9梵摩渝经8梵摩渝经中阿含161经:梵摩经(同本异译)
10私阿末经(或作私呵昧)9菩萨道树经
11微密持经(或无量门微密持经)10无量门微密持经《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出生无量门持经》、《无边门陀罗尼经》(同本异译)
12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檀过度人道)经11大阿弥陀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同本异译)
13月明童子经(一名月明菩萨三昧经)12月明菩萨经为《月灯三昧经》之一分,相当于第八卷之内容
14义足经13义足经梵语为Arthavargīya,为巴利三藏小部的义品(Aṭṭhakavagga)
15阿难四事经14阿难四事经
16差摩竭经15差摩竭经(菩萨生地经)
17优多罗母经(阙)---经律异相》引用此经[10];撰集百缘经载〈优多罗母堕饿鬼缘〉,为目连救母的原型[11]
18七女经(道安出阿毘昙)16七女经
19八师经17八师经
20释摩男经(道安录出中阿含)18释摩男经中阿含100经:苦阴经(同本异译)
21孛抄经(今孛经一卷即是)19孛经钞
22明度经(或大明度无极经)20大明度无极经小品般若经(同本异译)
23老女人经(道安出阿毘昙)21老女人经老母经、老母女六英经(同本异译)
24斋经(阙)22斋经中阿含202经:持斋经(同本异译)
25四愿经23四愿经
26悔过经(或序十方礼悔过文)---
27贤者德经---[晋]郗超〈奉法要〉引用此经一段经文
28佛从上所行三十偈(阙)---
29了本生死经(安公出生经)24了本生死经东汉末时译出,经支谦修改或注解[7],僧祐所见生经无此名。为稻秆经的同本异译
30惟明二十偈---
31首楞严经(出别录安录无,今阙)---大藏经有鸠摩罗什译《首楞严三昧经》(同本异译)
32龙施女经(出别录安录无)25龙施女经
33法镜经(出别录安录无)---大藏经有安玄与严佛调所译《法镜经》(此经为《郁伽长者所问经》的同本异译)
34鹿子经(出别录安录无)---经律异相》引用此经,该经存有日本写卷,为竺法护所译《鹿母经》的同本异译[12]
35十二门大方等经(出别录安录无,今阙)---
36赖咤和罗经(出别录安录无)26赖咤和罗经中阿含132经:赖咤惒罗经(同本异译)
27佛医经《出三藏记集》列入失译杂经,《众经目录》《历代三宝记》记载为支谦和竺将炎共译[13]
28菩萨本缘经始见于法经《众经目录》
29撰集百缘经梵语:Avadānaśataka,始见于法经《众经目录》

吕澂认为《菩萨本缘经》和《撰集百缘经》,原始记录出处不明,但从译文体裁上看无妨视为支谦所译,而将其列入[7]。不过,有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认为此二经并非支谦所译[14][15][16]

参考文献

  1. 《出三藏记集》:「支谦。字恭明。一名越。大月支人也。祖父法度。以汉灵帝世。率国人数百归化。拜率善中郎将。……献帝之末。汉室大乱。与乡人数十共奔于吴。……后吴主孙权闻其博学有才慧。即召见之因问经中深隐之义。应机释难无疑不析。权大悦。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甚加宠秩。……后太子登位。遂隐于穹隘山。不交世务。从竺法兰道人。更练五戒。凡所游从皆沙门而已。后卒于山中。春秋六十。」
  2. 竺家宁. (PDF). 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 2011 [2018-01-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1-13).
  3. 《出三藏记集》:「越以大教虽行而经多胡文莫有解者。既善华戎之语。乃收集众本。译为汉言。从黄武元年。至建兴中。所出维摩诘大般泥洹法句瑞应本起等二十七经曲得圣义辞旨文雅。又依无量寿中本起经制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注了本生死经。皆行于世。」
  4. 《历代三宝纪》:「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语未尽翻译。自既妙善方言,乃更广收众经旧本译为吴言。...似谦自译在后所获,或正前翻多梵语者。然纪述闻见,意体少同,录目广狭,出没多异,各存一家,致惑取舍;兼法海渊旷,事方聚渧。既博搜见,故备列之。」
  5. 《出三藏记集》:「后有沙门维秖难者。天竺人也。以孙权黄武三年赍昙钵经胡本来至武昌。昙钵即法句经也。时支谦请出经。乃令其同道竺将炎传译。谦写为汉文。时炎未善汉言。颇有不尽。然志存义本近于质实。今所传法句是也。」
  6. 《出三藏记集》卷七“《法句经》序第十三”,《贞元录》有支谦撰序之文,汤用彤等学者认为此即支谦所撰序。
  7. 吕澂. . [201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2).
  8. 僧祐撰《释迦谱》引用《般泥洹经》「后一亿四千余岁,乃当复有弥勒佛耳」之语,称出自于「双卷大般泥洹经」。依《出三藏记集》所载,「大般泥洹经二卷」为支谦所译。又硕法师《三论游意义》称「双卷泥洹即支谦法师翻。」。又本经译语「鹞山(灵鹫山)、沟港(初果)」等词,多见于支谦或同时代的译经者。
  9. 《出三藏记集》:「须赖经一卷(或须赖菩萨经)……魏文帝时,支谦以吴主孙权黄武初至孙亮建兴中所译出……须赖经一卷(阙)……魏高贵公时,白延所译出。别录所载,安公录(先无其名)……护公(竺法护)出须赖经,虽不见,恒闻彦说之。……首楞严、须赖并皆与渐备俱至」
  10. 经律异相》:「珍重沙门母为饿鬼以方便救济十八(出优多罗母经)」
  11. 周树佳. .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12. 齐藤隆信. .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13. 黄国清. (PDF). 世界宗教学刊. 2009, 14: 31–53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14).
  14. 颜洽茂; 熊娟. . [201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15. 李昀瑾. . 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03.
  16. Karen Muldoon-Hules. . 2017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