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埔乡

盐埔乡台湾话客家话)位于台湾屏东县西北方,地处屏东平原之上,东侧地势较高,行政区域呈一长方形状,东西狭长。北邻高树乡,东端接三地门乡内埔乡,南邻长治乡,西与西北邻九如乡里港乡

盐埔乡
Yanpu Township
旧称:塩埔
盐埔乡位于屏东县内西北方
盐埔乡位于屏东县内西北方
盐埔乡位置图
坐标:22°45′16″N 120°34′21″E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屏东县
下级区划12238
政府
  行政机构盐埔乡公所
(立法机关:盐埔乡民代表会
  乡长吕家萱盐埔乡乡长列表)
面积
  总计64.3493 平方公里(24.8454 平方英里)
海拔57 公尺(187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8,048户)
  总计23,878人
  排名10
  密度371人/平方公里(961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907
户政数据代码10013100
毗邻高树乡里港乡九如乡长治乡三地门乡内埔乡玛家乡
网站http://www.pthg.gov.tw/TownYto/Default.aspx

历史

盐埔乡原是由平埔原住民营居,介于山地与平地间的一片草埔。相传明清时期,泉州汉人前来开垦,以十台车的食盐向平地原住民换取这片土地;当时山地与平地间的草原地带常被称为「埔」,取其以食盐换来的埔地之意,故名为「盐埔」。或谓早期阿里港商人批发食盐,因此地干旱而作为曝晒或囤积之所,盐埔之名始现[1]

本乡于清代隶属台南府凤山县,西部为武洛溪漫流之地,少有人烟;东近高山原住民据地,开发较早。清治初期,漳泉移民涌入,开垦盐北、西瓜园、隘寮、高朗朗等地。[2]乾隆25年(1760)之番界线,已移往盐埔东方近山地带,可知当时今盐埔乡境内已有不少汉人村庄。乾隆28年(1763),土地契约上已出现盐埔的地名。[2]乾隆时期盐埔东边设有双溪口隘。同一时期此地亦设有山猪毛汛。乾隆末期,有黄姓人家入垦。道光年间,建妈祖庙朝凤宫,为盐埔地区最早兴建的庙宇。光绪年间舆图可见高郎、盐埔等地名。[3] 日治时期转属高雄州屏东郡称,设盐埔役场于中村,管辖盐埔、仕绒、新围、高朗朗、西瓜园、彭厝、新大路关、旧大路关、旧隘寮、溪埔寮、下仔等部落。1930年代末期,下淡水溪整治计划完成,日本政府开始开发武洛溪溪埔地,多以蔗糖、烟草相关产业为主,另设有常盘移民村

战后废郡改隶高雄县屏东区盐埔乡,役场改乡公所。1950年,行政区域调整,改隶屏东县。新大路关与旧大路关因隘寮溪阻隔,交通不便,划归高树乡;下仔距九如乡较近,划归九如乡。故本乡迄今,辖有盐北、盐中、盐南、仕绒、高朗、振兴、久爱、新围、新二、彭厝、洛阳、永隆十二村[4]

聚落

  • 盐埔:盐中、盐南、盐北三村,为盐埔最早开发之地。
  • 新庄仔:新围、新二村,街市热闹。
  • 高朗朗:或称高朗,源自平埔族语,以代天府为祭祀中心。
  • 振兴村:昔称西瓜园或西瓜寮,另有北村、客人厝聚落。
  • 久爱村:古称旧隘寮,另有聚落锦隆。
  • 仕绒村:有新平、仕绒两处聚落。
  • 洛阳村:昔称半分仔,因其一半属于九如、一半属于盐埔,另有七分仔、茄苳仔两处聚落。
  • 永隆村:溪埔寮、大山寮两处聚落。古聚落永昌因不明原因废庄,炳辉寮(龚厝)亦然。
  • 彭厝村:古有旧彭厝,因水患与族群冲突等原因,一些汉人居民迁往新彭厝。[5]

人口

分布与变化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28,032    
1986 27,533−1.8%
1991 27,820+1.0%
1996 28,808+3.6%
2001 28,772−0.1%
2006 27,952−2.8%
2011 27,036−3.3%
2016 26,199−3.1%
2021 24,586−6.2%
来源:. 内政部.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据屏东县里港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盐埔乡户数约8千户,人口约2.4万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新二村与永隆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3,832人与571人[6]。盐埔乡人口在1995年达到28,843人的巅峰值,但此后开始减少。

族群

1926年的普查统计中,屏东郡盐埔,6,400人籍贯为福建、2,100 人为广东。(以移民时清朝明朝的区域划分福建省广东省。)

1926 年日本政府实施的屏东汉人籍贯统计[7]
省份/居民(百人) 福建
64
广东
21
其他
--
州府/居民(百人) 泉州
19
漳州
20
汀州
--
龙岩
9
福州
8
兴化
3
永春
5
潮州
15
嘉应
4
惠州
2
地区/居民(百人) 安溪
9
同安
10
三邑
--
占比 10.6% 11.8% -- 23.5% -- 10.6% 9.4% 3.5% 5.9% 17.6% 4.7% 2.4% 100%

1926年的数据显示,盐埔乡漳泉移民人数相当,各约百分之二十,另有龙岩州、永春州等地移民,乡贯别较为复杂。与盐埔本区的原始大租型态有关[8]。因该地多为番大租,非一般汉人垦号的形式,故籍贯统计较为不均,昔日屏东地区仅里港乡有相似分布[9]。此外,盐埔之台湾潮州人比例甚高,在今屏东县仅低于潮州镇之29.7%[10]。对比1925年之国势调查,盐埔庄的潮州裔大多被认定为「广东人」[11],即客家人。籍贯调查中彭厝、大路关两地人口之和与1925年国势调查盐埔一地「广东人」之统计相差无几,可推断当时盐埔之潮州人属客家民系几率为大。

昭和10年(1935)第四回台湾国势调查本岛人统计[12]
地区福建系广东系平埔族高砂族
盐埔3,724105201
新围4,404812613
彭厝1,1538424061
大路关251,6742611

战后,彭厝一部分划归九如乡玉泉村,包括主要的客籍聚落(今玉泉村下、圳寮、溪底)。而大路关划为高树乡。今日盐埔乡除了洛阳村七分仔有客家人之聚落,永隆村溪埔寮马卡道族群居地之外,其余居民皆为福佬人

政治

历任首长

届次 乡长 党籍
1 叶庆源
2 叶庆源
3 郑丁全
4 郑丁全
5 叶庆临
6 陈耀明
7 陈耀明
8 冯万喜
9 王新坤
10 王新坤
11 郑景浓
12 郑景浓
13 吕耀嘉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14 江维屏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15 郑双诠 无党籍
16 郑双诠 无党籍
17 吕清辉(当选无效)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叶明博(当选无效[13][14] 无党籍
张平和(代理)
18 吕家萱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19 吕家萱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乡政组织

盐埔乡公所是盐埔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盐埔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屏东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盐埔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4个附属机关[15]

盐埔乡民代表会是盐埔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盐埔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盐埔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5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1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16]

行政区

现今盐埔乡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将原属盐埔乡的旧大路关、新大路关改纳入高树乡,同时盐埔乡改隶新成立的屏东县[17]

盐埔乡共辖12个村:

  • 久爱村、永隆村、高朗村、彭厝村、新围村、盐北村
  • 仕绒村、洛阳村、振兴村、新二村、盐中村、盐南村
盐埔乡行政区划

永隆村
仕绒村
彭厝村
洛阳村
盐北村
盐中村
盐中村
b
a




高朗村
久爱村
振兴村
备注:盐中村(b)被盐南村(a)分为三块。

公共服务

警政治安

  • 屏东县政府警察局港分局
    • 盐埔分驻所
    • 新围派出所
    • 振兴派出所

消防

  • 屏东县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队
    • 盐埔分队

教育

大专

大仁科技大学吴振瑞故事馆

高级中等学校

国民中学

  • 屏东县立盐埔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屏东县盐埔乡盐埔国民小学
  • 屏东县盐埔乡仕绒国民小学
  • 屏东县盐埔乡高朗国民小学
  • 屏东县盐埔乡振兴国民小学
  • 屏东县盐埔乡新围国民小学
  • 屏东县盐埔乡彭厝国民小学

交通

公路

国道
省道
乡道
  • 屏17线
  • 屏18线
  • 屏19线
  • 屏22线
  • 屏24线
  • 屏25线
  • 屏28线
  • 屏37线

旅游

位在新围村德协路旁,被称为「大仁哥树」的苦楝树[18]

特产

位于盐埔乡久爱村的一处凤梨田
  • 水稻、莲雾、枣子、凤梨、玉兰花、红甘蔗、盐埔乡芒果相当具有特色,尤其本土品种。将来会有更多品种出现。
  • 花卉[19]

注释

    参考数据

    引用
    1. 盐埔乡公所-认识盐埔 https://www.pthg.gov.tw/townyto/cp.aspx?n=064268CC372B3A56&s=F53ADD6C35FA3247%5B%5D
    2. 盐埔乡志, 2014
    3. 全台前后山舆图,1878
    4.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06).
    5. . [2020-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3).
    6. . 屏东县里港户政事务所.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中文(台湾)).
    7.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Investigation of the regions of origin of Han people in Taiwan]. Taihoku-shi (Taipei):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1928.
    8.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地名辞书(卷四)屏东县》, 页327
    9. 台湾总督府官房调查课,《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 页26
    10.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地名辞书(卷四)屏东县》表2-3, 页32
    11. 林正慧, 《从省籍到方言──日治时期福客对种族分类的抉择与肆应》, 页33 https://www.hakka.gov.tw/file/Attach/1990/1/51141564071.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2. 台湾总督府官房临时国势调查部编. 第四次台湾国势调查结果表. 台北: 台湾总督官房临时国势调查部. 1937.
    13. . 联合新闻网.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4).
    14.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2).
    15. . 盐埔乡公所.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中文(台湾)).
    16. . 盐埔乡公所.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中文(台湾)).
    17. 施添福 2001,第325页.
    18. 陈宏铭. . 《苹果日报》. 2015-02-03 [2016-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中文(台湾)).
    19. 盐埔乡卫生所
    书籍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001. ISBN 957-02-9155-9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盐埔乡”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