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樱

赏樱,指欣赏樱花樱桃[1],以日本的赏樱文化最为闻名,被称为花见[2]
在日本以外的地区,也有部分城市因受日本文化影响或其他原因而开始种植樱花以吸引游客。[2]

日本

歌川国贞的1852年浮世绘作品《樱花树下》

日语的赏花(日语: Hanami ?)一般指的是赏樱。每年三至四月樱花盛开期间,许多日本家庭都会去到樱花树下赏花、吃点心。日本各地樱花开放的时间不一,会受气候影响,所以每年日本的网站都会预测并详列各地的开花情况,有些还有照片显示开花程度,方便公众游览。 下列是日本的一些赏樱名地:

北海道
东北
关东
中部
关西
中国地方
四国
九州

中国大陆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广群芳谱/卷028
武汉大学老斋舍前的樱花大道

古代中国有赏樱桃花的诗文出现[3],但并不在名花之列,且数量稀少。[1] 例如:

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

——唐 张籍 和裴仆射看樱桃花

晓来露井看樱桃,罗袖迎风不柰飘,转向碧窗还小立,再吹箫。
箫咽春愁愁正剧,自拈香在博山烧,日暮阑干杨柳外,落红敲。

——明 陈继儒 摊破 浣溪沙

古代中国没有着意培育樱花。到20世纪初,除了极少量从日本带来中国种植的樱花品种,用于观赏的樱亚属植物基本上是野生状态。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的好转,大量樱花树苗先是被作为外交礼物来到了北京的玉渊潭公园武汉大学,之后便开始了大量商业化的引种。[4]

下列是部分的中国大陆的赏樱名处:

台湾

桃园中坜日式房舍与樱花
嘉义阿里山森林火车与樱花

台湾日治时期许多地区曾广植樱花,而在近年又因为受到日本观光旅游的影响,赏樱风气极盛,主要赏樱地点大多会举办固定期间的樱花季活动,且由于气候影响,赏樱地点大多位于山区,常会采取交通管制或人数管制等方式。近年由于赏樱热潮,也引发各地大量栽种樱花的情形[9]

戒严时期,有些人主张将阳明山的各种樱花一律砍去,改种代表中华民国国花梅花[10][11][12]。但并未引起回响。官方反而还曾制作过介绍樱花盛开的纪录片。[13]

台湾的樱花花期早于日本,大约在1月下旬至3月中旬左右。下列是部分台湾各地的赏樱名处:

  • 新北市:
    • 淡水区无极天元宫,以吉野樱接于台湾山樱花,数量虽仅有数百株,但由于种植密度高、交通较方便,加上网络、媒体流传,近年成为重要的赏樱地点[14]
    • 三芝区:2011年,台北县升格新北市台湾山樱花被票选成为市花,而自2012年起,也集成新北市内各樱花景点,举办「新北市樱花季」,其中三芝区自1996年起在道路两旁种植山樱花,称为「樱木花道」,数量已达3万5千株。
    • 乌来区:由于位处温泉胜地,自2001年起即举办「乌来温泉樱花季」结合温泉与赏樱两大春季活动,近年由于有计划的广植樱花,全区樱花树总数已破万,其中以山樱花最多。
    • 瑞芳区九份金瓜石
    • 平溪区十分及菁桐
    • 新店区:阳光运动公园、二叭子植物园、花园新城、屈尺公园、龙腾御樱、北宜路1~3段(山樱花、八重樱、吉野樱)、新乌路1~3段(山樱花、八重樱、吉野樱)、华城路沿线→秀冈桥(山樱花、八重樱、吉野樱)、玉山路
  • 台北市:
    • 文山区老泉里
    • 内湖区乐活公园与碧山岩
    • 阳明山:是日本最早在台湾种植樱花的地区,每年均会举办阳明山花季并进行交通管制,其中樱花的部份,目前约有2000多株,以吉野樱数量最多,山樱花居次[15]北投区复兴三路与士林区平菁街42巷亦为知名赏樱区域。
  • 苗栗县:
  • 嘉义县:
    • 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的樱花树总数约6000多,其中以吉野樱1900多株最多,山樱花1780多株居次,重瓣八重樱也有1000多株[20]

香港

近代在香港可见的樱花主要是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从台湾引入的山樱[29],主要分布于新界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引入原产日本静冈县的河津樱至校内栽种,成为了香港可见的第二种樱花。一般在2月开花,至3月盛开,而中大的河津樱因属温带物种,开花和赏樱期会较山樱早和长,一般在每年1月初开花,并在农历新年期间盛开。

2015年3月初更首次发现同中大同类的温带樱花于香港岛东区鲗鱼涌公园开花,为香港市区及平地首个成功开花的例子[30]

樱花种类

香港所生长的樱花,主要来自台湾日本。品种有台湾山樱花钟花樱桃吉野樱富士樱八重樱河津樱,形态各有不同。台湾山樱花是香港最为常见的品种,而产于日本的河津樱则较为罕见[31],只能在香港中文大学找到。 香港的樱花树较其他地区年轻,平均树龄介乎2岁至40多岁。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樱花树,位于长洲关公忠义亭外。

观赏期

香港樱花约于1月中旬至3月开花[32],由花开到花落平均约有7 - 10天。

香港各个品种的樱花开花期并不一致。香港中文大学河津樱最早开花,约在1月中旬,而且花期最长。嘉道理农场紧随其后在1月下旬开始,长洲关公忠义亭则约在2月下旬起。大帽山内樱花园温度较低,所以会最迟开花。

气温的高低会影响开花的情况,气温和暖会令樱花提早开花。因此每年的开花时间或会有所改变。2015年的樱花预计会开得较早。嘉道理农场上山区部份的钟花樱桃,比往年早近一星期开花。 [33]

观赏地点

香港主要有4大赏樱热点,大多集中在新界区,当中以长洲关公忠义亭嘉道理农场为最热门。

香港中文大学可见的日本河津樱

澳门

二龙喉公园松山石阶处种有数株与香港同种的山樱[40]

美国

美国华盛顿特区潮汐池()畔的樱花与华盛顿纪念碑
  • 华盛顿特区
1912年由高峰让吉发起与策划,时任东京市长尾崎行雄促成赠送3千株樱花树给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些樱花树种植在波托马克河岸边,后来演变成一年一度的国家樱花节[41]
  • 纽约
  • 加州

北韩

南韩

参考数据

  1. 樱花观赏指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的风俗,果壳网(简体中文)
  2. “让樱花文化全世界闻名的是日本人”、“如果不是沾日本文化的光,光凭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把樱花产业做成产值达到万亿元的“巨型蛋糕”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樱花并不在最著名的花卉之列,根本不可能和梅、兰、菊、牡丹、荷花这些第一等的名花相提并论。虽然从南北朝开始就有歌咏樱花的诗文,但这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中不过一粟,远远不如歌咏那些中国传统名花的诗文多”,都别争了,樱花起源于哪里得听科学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刘夙,果壳网(简体中文)
  3. .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4. 樱花观赏指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果壳网(简体中文)
  5. . 2011-03-31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3). 来源:中新网
  6. . 2011-02-21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7. . 2011年2月17日 [2016年4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16日). 南方日报
  8. . 2011年4月1日 [2016年4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16日). 新华网
  9. 卢姮倩. . ettoday. 2013-04-19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10. 毕璞. . 台湾: 道声出版社. 1979 (中文(繁体)).
  11. 江应龙. . 台湾: 成文出版社. 1977 (中文(繁体)).
  12. 陈新雄、叶咏琍. . 台湾: 幼狮文化出版社. 1993 (中文(繁体)).
  13. 阳明山樱花盛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953年,典藏台湾
  14. 王鸿国. . yahoo新闻引述中央社报导. 2012-02-24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15. 张潼、江慧珺. . yahoo新闻引述中国时报报导. 2014-01-30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16. 陈静萍. . yahoo新闻引述中央社报导. 2012-02-18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17. 黄玿琮. . nownews. 2015-01-20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5).
  18. 张瑞桢. . 自由时报. 2015-01-19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19. 苏晓凡. . 欣传媒. 2013-01-30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0. . 东森新闻. 2014-03-10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1).
  21. .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22.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23.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24.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25.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26. . [202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27. . [202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7).
  28. . [202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9).
  29. .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30. .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2).
  31. . vjmedia.com.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32. . HK.ULifestyle.com.hk.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0).
  33. . HK.ULifestyle.com.hk.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4. . dcfever.com.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35. . U Travel.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6. . 《中大通信》第394期 (19.3.2012 ).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37. . 头条日报.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38. . 香港旅游发展局.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39. 何以诺. . 香港01. 2023-02-08 [2023-02-18].
  40. .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0).
  41. . nippon.com.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日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