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区

观音区客家话海陆腔客拼gonˋ rhimˋ kiˋ饶平腔客拼guanˇ rhimˇ kiˇ台湾话),旧称「石观音」[1],前身「观音乡」,位于台湾桃园市西部沿海。东临大园区中坜区,南边与新屋区相临,西滨台湾海峡。区内人口约7.5万人[2],人口主要分布于观音市区、草漯及新坡三大聚落中,居民大多属客家族群。当地原为农业乡镇,1970年代以后随着台湾工业的蓬勃发展而设立工业区。境内有规模大的观音工业区和新创的桃园科技工业园区。观音区每年夏天会举办莲花季,2017年经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公告划定「观音莲花园休闲农业区」,配合观音区莲花产业、莲花农场、休闲农场及古厝等农村景点进行整体规划及行销[3]

观音区
Guanyin District
旧称:石观音
市辖区
白沙岬灯塔
白沙岬灯塔
观音区位置图
坐标:25°02′N 121°06′E
国家 中华民国
上级区划桃园市
下级区划24402
政府
  区长刘草典观音区区长列表)
面积
  总计87.9807 平方公里(33.9695 平方英里)
海拔44 公尺(144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28,452户)
  总计74,695人
  排名桃园市的第11位
  密度849人/平方公里(2,199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328
户政数据代码68000120
毗邻大园区新屋区中坜区
网站http://www.guanyin.tycg.gov.tw/

历史

观音区旧称「石观音」[1],系于1860年一名竹北二堡石牌岭(今属新屋区)的农民往返耕作途中,在当地的小溪中捡到一颗酷似观音佛的天然石,供奉瞻拜,故名。直至1920年设时,石观音改称「观音」[4]:51

日治时期,1895年,观音属台北县新竹支厅,一部份隶属桃涧堡,一部份则隶属竹北二堡。1896年3月,全台设3县1厅,观音隶属台北县[5]:308。1901年11月改为20厅,属桃园厅[5]:309。1920年改订地方制度,废厅置州,全台湾设5州2厅3市,观音隶属新竹州中坜郡[5]:310

二战后1946年,隶属新竹县中坜区观音乡[5]:312。1950年,桃园立县,与新竹县分治,观音乡改隶桃园县[5]:313。之后境内村数历经两次变更[5]:314,至2014年1月1起,观音乡共辖24个村;12月25日因应桃园县改制为直辖市,观音乡改制为「观音区」[1]

地理

地形

观音区属于桃园冲积扇的一部分。

水文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6 27,040    
1951 29,951+10.8%
1956 33,454+11.7%
1961 38,317+14.5%
1966 44,283+15.6%
1971 47,698+7.7%
1976 47,408−0.6%
1981 45,758−3.5%
1986 44,069−3.7%
1991 43,911−0.4%
1996 49,808+13.4%
2001 54,227+8.9%
2006 58,901+8.6%
2011 61,676+4.7%
2016 65,555+6.3%
2021 69,995+6.8%
来源:
  1. 谢公仓 1986,第128页
  2. . 内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根据桃园市政府观音区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观音区户数约2.8万户,人口约7.5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草新里与新兴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8,084人与885人[2]

政治

乡长

任次姓名备注
1古万桂
2黄阿壁
3廖德景
4廖德景
5许金灿
6许金灿
7廖运清
8黄金春
9黄金春
10李文贵
11李文贵
12郭荣宗
13郭荣宗当选立委
13张永辉
14张永辉解职
14黄茂实补选
15黄茂实
16欧炳辰

区长(指派)

任次姓名备注
1洪清渊
2林国宁
3刘草典现任

区政组织

观音区公所是桃园市政府在观音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运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桃园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8]。观音区为桃园市议会第十二选区,在市议会的63席市议员中,观音区共选出2席区域市议员(不含平地原住民与山地原住民议员)[9]

沿革

现今观音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观音属新竹州中坜郡。观音辖茄苳坑、大潭、观音、三座屋、坑尾、坡寮、白沙屯、树林仔、新坡、上大堀、下青埔、草漯、塔子脚、仑坪、下大堀、苦苓脚等16个大字。1945年,改为「观音乡」,属新竹县中坜区。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并裁撤区署,观音乡改隶新成立的桃园县[10]:84。2014年12月25日,桃园县改制为直辖市,观音乡改组为市辖区「观音区」,隶属桃园市[1]

观音区共辖24里,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11][12]

次分区里名
观音区 观音里广兴里白玉里武威里保生里坑尾里三和里新兴里大潭
草漯区 草漯里富林里树林里保障里塔脚里草新里
新坡区 新坡里大同里仑坪里广福里上大里蓝埔里富源里金湖大堀里

次分区

观音区的次分区
  • 观音次分区指大堀溪以南,坑尾以西地带,包括观音、白沙屯、大潭、茄苳坑、三座屋、坑尾地段及坡寮一部分。早年移垦较其他二区有成就故庄役场设于观音次分区。但日治时代后,交通改道,发展变缓[6]:48
  • 草漯次分区位于观音区东北角,指大堀溪以东地带;范围最小,是观音区开发最早的地区。草漯素来与大园区有深厚感情,因其居民大多同为台湾闽南人,而观音区则以台湾客家人为主,位于草漯村内,供奉主神为妈祖草漯保障宫更是香火鼎盛,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居民信仰中心,而且庙内置筑格局奇特,参拜时不需爬高爬低,仅需要一炷香就能拜众神,因此,草漯保障宫有「通天香」的美名。而现今草漯里由于农地重划,发布150公顷的建地,成为桃园航空城被征收户的标的,房价已大幅攀升[13]
  • 新坡次分区包括新坡、上下大堀、苦练脚、下青埔、仑坪及坡寮一部分。发展迅速是在日治时代以后,尤其大正十三年(1924年)桃园大圳完成后,农村的繁荣,使其与观音次分区立于分庭抗礼之地位;观音次分区虽为行政中心,但全区的农会和邮局却在新坡。公路交通发达后,新坡以接近中坜,地当中坜往观音中途,且为南北往新屋、大园道路交会点,市况繁荣超过观音。此次分区因毗邻中坜,富源里部份区域被划入中坜都会区都市计划区

文化

艺文活动

  • 桃园莲花季

宗教信仰

语言

观音的本土语言以台湾客家语海陆腔台湾闽南语偏漳腔为主。

教育

大潭发电厂坐落于观音区,桃园市政府以发电厂回馈金实施国中国小学生免费营养午餐[14]

大专院校

观音区现有为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桃园观音校区)一校,于2018年11月1日揭牌[15]

公立高级中学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观音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上大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大潭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育仁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保生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草漯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仑坪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新坡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富林国民小学
  • 桃园市观音区树林国民小学

交通

省道

市道

公车

  • 桃园客运观音站
    • L512爱心福利专车长庚B线(观音、高铁桃园站到长庚)
    • L513爱心福利专车长庚C线(白玉、蓝埔到高铁桃园站)
    • L515爱心福利专车长庚D线

(埔顶、观音工业区、草漯到高铁桃园站)

    • L516免费公车草漯线
    • L516A免费公车草漯线延驶高铁桃园站
    • L516B免费公车草漯线延驶观音高中
    • L517免费公车新坡线
    • L517免费公车新坡线延驶兰亭集序社区
    • 5032中坜-新屋-石桥-观音
    • 5033中坜-新屋-保生-观音
    • 5039中坜-观崁(先进观音、永安)
    • 5039中坜-崁观(先进新屋、永安)
    • 5040桃园-大园-草漯-观音
    • 5040A桃园-大园-草漯-观音(绕驶大园国中)
    • 5040B桃园-大园-草漯-观音(绕驶开南大学)
    • 5041中坜-观音工业区-白玉-观音
    • 5042中坜-新坡-观音
    • 5043中坜-草漯-树林新村-观音工业区
    • 5043A中坜-草漯-树林新村-观音工业区(延驶回观音)

轻便轨道

观音区曾有轻便轨道的舖设,目前均已拆除,而当年的轻便轨道是由中坜轨道公司经营,共有二条路线分别如下[6]:224

  • 中坜-观音:1918年营运,1953年废除
  • 新坡-草漯:1918年营运,1935年废除

自行车租赁系统

旅游

  • 草漯沙丘地质公园
  • 观音海水浴场
  • 观音藻礁
  • 白沙岬灯塔:1901年激活(全台第二高的灯塔)
  • 观音钩漕陂生态园区(桃园大圳第8-2号池):位于仑坪
  • 观音莲花池:位于市中心东侧,是清领时期农民为灌溉而开挖的埤塘
  • 观音莲花园休闲农业区
    • 林家古厝休闲农场
    • 吴厝杨家庄
    • 莲荷园农场
    • 青林农场
    • 向阳农场
  • 汉声广播电台光华之声观音分台:光华之声在观音区设有一分台

参考数据

引用来源
  1. . 桃园市政府-观音区公所. [2023-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中文(台湾)).
  2. . 桃园市观音区户政事务所.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3. .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4. 谢公仓等编纂. . . 桃园县: 观音乡公所. 1986 (中文(台湾)).
  5. 谢公仓等编纂. . . 桃园县: 观音乡公所. 1986 (中文(台湾)).
  6. 谢公仓等编纂. . 桃园县: 桃园县观音乡公所. 1986-02 (中文(台湾)).
  7. (XLS).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湾)).
  8. . 桃园市政府观音区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中文(台湾)).
  9. . 桃园市议会.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中文(台湾)).
  10. 谢公仓等编纂. . . 桃园县: 观音乡公所. 1986 (中文(台湾)).
  11. . 桃园县政府城乡发展局.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中文(台湾)).
  12. . 桃园县政府警察局大园分局.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6) (中文(台湾)).
  13. .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4. . [2017-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3).
  15. . [201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书籍
  • 谢公仓等编纂. . 桃园县: 观音乡公所. 1986 (中文(台湾)).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卷十五·桃园县(上). 南投县: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9. ISBN 978-986-01-8864-6 (中文(台湾)).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观音区”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