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川

蔣渭川1896年2月2日—1975年5月5日),台灣宜蘭人,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內政部次長。親近CC派。其兄長蔣渭水醫師為臺灣日本統治時期社會運動著名領袖。

蔣渭川
蔣渭川攝於1951年
原文名
出生蔣渭川
1896年2月2日
 大日本帝国臺北縣宜蘭支廳
逝世1975年5月5日(1975歲—05—05)(79歲)
臺灣
国籍 大日本帝国(1896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1975年)
职业政治家
组织臺灣工友總聯盟
配偶林阿桂
儿女松堅、蔣巧雲、松平
父母蔣老番(鴻章)(父)
亲属蔣來福、蔣渭水、蔣花、鐘浩東(女婿)、蔣朝根(嫡孫)
蔣渭川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蔣渭川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武裝分子攻擊,女兒慘死,兒子重傷,著有《二二八事變始末記》[1][2]

早年求學

父親蔣鴻章(老番),母親李綢氏,有兄二人、姊妹三人。蔣渭川於1896年2月2日(明治29年,農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於宜蘭良門,其父親不願意報日本政府的戶口,但因戶口調查越來越嚴,五歲時始被迫報籍一歲。[3]

1912年,自宜蘭公學校畢業,因家庭生活拮据,未能繼續升學,於是進入宜蘭郵局夜間電話接線生,以資助兄長蔣渭水求學之費用。1913年蔣渭水與醫學校的同學在台灣各地設置讀報社。宜蘭讀報社設於宜蘭媽祖宮後,由蔣渭川負責。

日治時期從商

1915年4月,二哥蔣渭水自醫學校畢業,就職宜蘭醫院內科,蔣渭川遂前往台北經營小規模學用品店。1916年11月,蔣渭水也來到台北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

1917年,蔣渭川與同是宜蘭人的林阿桂結婚。次年10月13日,長男松堅出生,一個月後妻因病過世。

1919年,蔣渭川再婚,其妻林麵為三峽商人林薯之長女。兩人生下 2子6女,松柏(1921)、梨雲(1923)、碧雲(1926)、玉雲(1928)、巧雲(1931年9月1日)、滿雲(1935)、節子(後改為節雲)(1938)、么子松平(1942)。其中巧雲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之屠殺案發生時,被武裝警察追殺蔣渭川的子彈射中而慘死,渭川先生得以脫逃,其後蒙難一年[3]

1928年,參加蔣渭水臺灣民眾黨臺灣工友總聯盟,為之助講。後開設文化書局,經濟漸寬。但是1930年,台灣也受到世界性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景氣很不好,加上他和蔣渭水兄倆忙於社會運動,無暇照顧生意與診所,財務相當困難。到了1931年8月5日,蔣渭水因病去世,享年40歲,不久大安醫院與文化書局皆因財務困難及付不出房租而結束營業。

1934年(39歲),蔣渭川重新開設台北堂書店,後因已有同名者,而改名為「日光堂書店」,同時擔任台灣書籍雜誌商組合理事。

1935年,蔣渭川組織「台灣總商會」,在民生西路底的水門邊舉辦一次具規模的產業展覽會。此時期,他擔任台灣貿易商同盟會會長、紙文具商聯合會會長,以及台灣藥業組合理監事,和稻江、商工、龍江等信用組合的理監事等等,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商界人士。

日治時期從政

1939年11月,當選第二屆臺北市議員,在二十名當選者中名列第七。

二次大戰後

1945年二次大戰一結束,台灣人民歡天喜地,蔣渭川毫不猶豫的加入中國國民黨,且在台灣光復後第八天,在書店升起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10月間,蔣渭川與日治文化協會、民眾黨等人士在新中華酒家開歡迎宴,歡迎國民黨台灣省黨幹部來台就職,在省黨部指導下籌設「台灣民眾同盟」,廣招攬舊同志。台灣革命同盟會幹部張邦傑呂伯雄皆與會,11月20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召開「三民主義宣傳大會」,並擔任主席。組織「台灣青年黨」,由日治時期的防衛團與青年團成員組成,目的在協助政府的接收工作順利完成。其後組「黨」不成,改名稱為「台灣青年文化協會」。

1946年1月成立了「臺灣民眾協會」,多為民眾黨人士參加,張邦傑為主任委員。協會甚為活躍引起台灣長官公署注意,欲將之解散。台灣省黨部主委李翼中命省黨部委員林紫貴、徐白光與蔣渭川商議,在省黨部指導下將協會改組為「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並將張邦傑驅除出境。

1946年7月19日澀谷事件發生之後,台灣上千名學生示威,抗議駐日美國憲兵對台灣人做出不公平的處理,企圖包圍台北美國領事館。美方要求陳儀予以保護,並建議請台灣民間人士出面調解。當時,蔣渭川先生偕同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上百位同仁協助引導遊行隊伍,使隊伍有秩序地到達領事館,並且由廖進平等陪同學生代表進入領事館表達抗議,使該次示威抗議得以和平地完成。由於此件成功調解事例,後來當二二八事變爆發及衝突行為蔓延全省時,陳儀、張慕陶柯遠芬李翼中等黨、政、軍方面人士先後函請蔣渭川再行調解民變局勢。

1946年12月,蔣渭川以台北市商會理事長身份發表演說,抨擊民政處官員貪污,被長官公署以妨害秩序之名向法院提出告訴,後蔣渭川出具悔過書認錯了事。

二二八事件期間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任台北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主要負責人,與陳逸松在處委會有領導權之爭,蔣渭川與長官公署往來密切,受到部分處委會委員排擠。3月2日,受保密局台灣站站長林頂立與陳儀之命組織忠義服務隊許德輝,前來拜訪蔣渭川,希望蔣渭川在處委會中推舉自己為治安組組長,3月3日許德輝任治安組組長。3月5日,處委會通過〈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組織大綱〉與〈八項政治根本改革方案〉後,蔣渭川另向陳儀獻策,建議設立台灣政治改革委員會,並以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名義提出〈九項省政改革綱要〉,政改會成員以各區鄉鎮民代表為候選人,排除二二八處委會成員加入。

蔣渭川受陳儀之託,為政府向臺灣人廣播[4],此時渭川指出當時台灣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的族群隔閡,並檢討國民政府下的貪污、行政不當及將台灣視為征服來的領土[5]。不久,一群自稱「警察隊員」之武裝分子五名,在詢問蔣渭川姓名後大喊「你對長官說什麼置換處長!」將蔣渭川拖出來,作勢要槍斃;結果蔣渭川本人成功脫身;[6]其女蔣巧雲卻當場慘死,兒子松平則重傷[4]。此後一年渭川逃逸,直到丘念臺向政府作保,渭川方出。[7][8][6][9]

一般著作往往認定闖入蔣宅之武裝分子乃警察機關或陳儀派之。但蔣渭川自己卻認為要殺自己的人可能有三種來源:[6]

  • 誤會自己要與長官(陳儀)共謀騙民眾
  • 因「處長置換成本省人」一事,對自己有誤會
  • 外省人尋仇報復

二二八事件以後

二二八事件後,1948年渭川當選臺灣省議會參議員,1949年底吳國楨台灣省政府主席後,聘請渭川當民政廳長兼省府委員,但廳長只當了40天就下台(改由省府委員楊肇嘉接任民政廳),1950年2月榮升中華民國內政部次長,達到政治生命的最高峰;1960年轉行政院顧問,1964年任台灣省政府顧問。

逝世

1975年5月5日,渭川先生於睡夢中心臟衰竭去世,享壽80歲。

影視作品

參考文獻

  1. , 蔣梨雲編, 汐止, 19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24日)
  2. .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測試版). [201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3. . [2016-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7日).
  4. 蔣渭川和他的時代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5.
  5. . 陳芳明編. 臺北市: 前衛. 1996年3月1日. ISBN 9789578010826 (中文). 「乘這廣播機會我也要對外省同胞講幾句話。大多數來台灣的官員是接收人員,也有一部分是投靠政府來的商人,而在過去一年半中的接收情形及政治上政府所做的措施,不待我說大家也很明白。因為與本省人言語不通的關係,容易發生種種誤會。但是在這一年半時間的經過,實在有許多事情使守法的本省人看不慣,因而難免發生摩擦。這個問題若是大家冷靜檢討就會知道。這次發生不幸的事件,雖然是專賣局緝煙殺人惹起公憤,可是一年半以來平常所積下的不平不滿的事情的確不少,才會發生得這樣的普遍,這樣的激動,實在是大不幸的事。我們本省同胞過去受異族統治五十一年間,數十次流血革命,犧牲成千成萬的先烈志士,從事民族鬥爭。而民族解放,終得勝利,就是本省等待五十一年的目的完全達到。所以光復初時,大家都謝天地祭祖先,歡迎祖國來的軍政人員的熱烈情緒,大家應該記憶猶新,也可以知道本省人的心理。……台灣不是征服地,台灣人絕對不是被征服的夷狄,所以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今後希望大家彼此體念,互相親愛團結努力,共同一致,為台灣謀建設,為國家圖復興,這是我對大家衷誠懇望的。」--蔣渭水《二二八事變始末記》
  6. 石育民. (PDF) (碩士论文). 東海大學: 57-60. 2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帮助)).
  7.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2016-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中文(臺灣)).
  8. Kent Koh, , 2016-10-11 [2016-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9. twimitv, , 2011-03-05 [2016-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